[医学]多基因病的分子遗传学
- 格式:ppt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64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
A.遗传病B.基因病C. 分子病D. 染色体病E.先天性代谢病3. 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都是在的基础上发生的A. 微生物感染B.放射线照射C.化学物质中毒D. 遗传物质改变E.大量吸烟4. 成骨不全症的发生。
A.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7.苯丙酮尿症的发生。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10.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11.Down综合征的发生。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15.哮喘病的发生。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17.环境因素诱导发病的单基因病为。
A.Huntington舞蹈病B.蚕豆病C.白化病D.血友病A E.镰状细胞贫血填空题美国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至2005年完成此计划。
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受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共同控制。
3.人类常见的多基因性状有身高、智力和肤色等。
4.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是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体细胞病。
5. T和C的碱基替换属于转换。
6. 点突变包括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两种形式。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其遗传特点与单基因遗传病有所不同。
首先,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复杂多样。
有些多基因遗传病是由两个或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而有些则是由多个基因的不同突变形式共同作用引起的,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裂等。
此外,还有一些多基因遗传病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例如哮喘、肥胖症等。
其次,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
由于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多个基因的作用,因此其发病率通常比单基因遗传病要高得多。
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其全球患病率分别为20%和4%。
第三,多基因遗传病的表现形式多样。
由于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多个基因的作用,因此其表现形式多样,不同个体之间的表现差异也较大。
例如,同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和症状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四,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具有家族聚集性。
由于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多个基因的作用,因此其风险具有家族聚集性。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患有某种多基因遗传病的成员,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最后,多基因遗传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由于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多个基因的作用,因此其治疗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Human genetics:以人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与动植物及微生物的遗传学不同,主要是因为不能用人作杂交实验,故在各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研究人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免疫,行为等各种遗传上的相似和差别,人类群体的遗传规律及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传递规律和如何预防等方面的遗传分支学科,着重于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
遗传病(inherited disease, genetic disorders):因遗传因素罹患的疾病,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多为先天性,表现为家族性,也有散发表现。
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是研究遗传病发生机理、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的科学。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研究人类染色体的结构、数量异常(畸变)的类型、发生频率及与疾病的关系。
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从基因的结构、突变、表达、调控等方面研究遗传病的分子改变,为遗传学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手段。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在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如DNA的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和RNA 编辑等。
行为遗传学(behavior genetics):用各种遗传学方法研究人类行为的控制,特别是异常行为,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的遗传基础。
体细胞遗传学(somatic cell genetics):以体外培养细胞系为材料,研究DNA的复制、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和肿瘤形成机制等问题。
肿瘤遗传学(cancer genetics):研究肿瘤发生的遗传物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染色体改变、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作用以阐明肿瘤发生机理,为肿瘤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方法。
药物遗传学(parmacogenetics):研究药物代谢的遗传差异和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遗传差异,为指导医生用药的个体化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多基因病名词解释医学遗传学
多基因病名词解释:
多基因病(Multifactorial Disease):也称复发性疾病,是一类慢性、隐性遗传性疾病,是指由多个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作用,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多基因病包括了有关细胞信号转导或代谢的遗传失常,通常这类疾病具有复发性、先天性和遗传传递性的特点。
遗传学(Genetics):也称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遗传物质(DNA)、遗传变化和遗传规律的科学。
它与其它科学相关,如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变异学、细胞生物学、工程生物学,以及其它复杂系统和机制的研究。
遗传学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生命的基本原理,揭示生命的发展历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发现和分析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探讨遗传病的起源和致病机制,以及通过基因治疗等方法治疗遗传病。
第六章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某些病(高血压、糖尿病、唇腭裂等)患病率超过1%,发病有遗传基础(家族倾向),也是一种“全或无”性状,但遗传方式不简单的孟德尔遗传,即系谱分析不符合AD、AR、XD、XR的遗传方式,这种疾病的发生不决定于一对等位基因,而是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决定,称为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orders),这类疾病的形成还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称多因子病(multifactorial disorders)。
第一节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一、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1.数量性状:受2对甚至更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称多基因性状。
2.微效基因: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隐区分,是共显性的,这些基因对该遗传性状的形成作用微小,也称微效基因(minor gene)。
微效基因的作用累加起来可形成明显的表型效应,即累积效应(additive effect)。
3.多基因遗传(polygenic inheritance):性状或疾病受多对微效基因控制,同时还受环境影响,其遗传方式称多基因遗传或多因子遗传。
4.质量性状(quantiative character):单基因遗传的性状称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在一个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连续的,呈正态分布曲线,大多数人群性状变异近于平均值,极端性状占少数。
如人的身高。
质量性状的变异呈“全或无”的不连续分布。
如白化病。
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机制1.由多对微效基因控制。
如人的身高是数量性状,假设有3对基因控制,其表示为AA’、BB’、CC’,则ABC控制人体增高,而A’B’C’则控制人体减低,若在平均身高(165cm)的基础上增高或减低5cm,则具AABBCC基因型的个体身高可达196cm,而AA’BB’CC’的个体则身高只有135cm。
2.微效基因之间遵循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
如一个中等身材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CC’,其形成的配子有ABC、AB’C、AB’C’、A’B C、A’B’C、A’BC’、ABC’、A’B’C’。
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B.呈正态分布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D.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E.可分为2〜3个高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的发病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
A.0. 1%〜1% B, 1%〜10% C . 1/2 或1/4D. 70%〜80% E . 20%〜30%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________ 。
A.冠心病 B .唇裂C.先天性心脏病 D .糖尿病 E4.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
A.遗传基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C.微效基因是共显性的E.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5.多基因病的遗传学病因是_____ 。
A.染色体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目异常C•一对等位基因突变A.显性基因 B .隐性基因 C D.微效基因 E .mtDNA S 因.外源基因D.易患性基因的积累作用E.体细胞DNA突变6.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的基因是 _____ 。
7. 累加效应是由多个______ 的作用而形成。
A.显性基因 B ■•共显性基因 D.显、隐性基因 E . mtDNA S 因8. 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的共同特征是__A.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明确B. 基因的作用可累加C •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D.基因是共显性的E .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区别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某种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家系的再发风险是 ______ 0 A. A 家系大于B 家系 BD.等于群体发病率E13. 唇裂属于A.显性性状 D.质量性状 B .隐性性状 E .单基因性状 C .数量性状 10.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 A 家系有三个患者, B 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11 .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 1%遗传度为 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 A. 1% B. 2% C. 1/4 D. 1/10 E.1/4 12. 是多基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