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欧拉方法:以递归方式建立模型,由基于运动坐标系和 达朗贝尔原理来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方程,没有多余信息,计算 效率高。
1
本章中包括的内容如下:
➢ 操作臂力雅可比与静力计算; ➢ 操作臂动力学-拉格朗日方法; ➢ 操作臂动力学-牛顿-欧拉方法; ➢ 操作臂动力学方程求解问题; ➢ 操作臂动力学参数辨识。
5.1 操作臂力雅可比与静力计算
为什么要进行机械臂静力计算:机械臂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互---力
和力矩。过程为:机械臂各关节的驱动装置提供关节力(或力矩),通过连 杆传递到末端执行器,克服外界作用力和力矩。
因此,各关节的驱动力(或力矩)与末端执行器施加的力(广义力,包括 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是机器人操作臂力控制的基础。
fi1,i fi,i1 mi g 0
ni1,i ni,i1 ri1,i ri,Ci fi1,i ri,Ci fi,i1 0
式中:ri1,i 为坐标系 i 的原点相对于坐标系i 1的位置矢量; ri,Ci 为质心相对于坐标系 i的位置矢量。
假设已知外界环境对操作臂末端执行器的作用力和力矩,那么可以由最后 一个连杆向零连杆(基座)依次递推,从而计算出每个连杆上的受力情况。
执行器(驱动器)输入的驱动动能总和给出:
n
Ek
Ekli Emi
i 1
我们采用微元的思想:在连杆i上取
一微元,其执行位置向量用 p*i 来表示, 微元体积为 dV ,当在整个连杆区域内
积分时,则微元可以表示整个连杆的运 行性能。
连杆i的动能分量可由下式给出:
1
E 2 kli
Vli
p*i T p*i dV
【例5-2】 下面以图5-4中所示的RP机械臂为例说明建立操作臂动力学方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