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城市规划及交通情况分析报告PPT(34张)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5
交通设施综合规划潍坊是山东半岛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域内公路、铁路、空港、港口等运输方式一应俱全,大力建设潍坊地区枢纽功能的交通系统,增强其区位优势,以适应发展的需求。
(1)发展战略加强外部沟通,强化内部联系,形成“打通南北、贯穿东西”的交通大格局。
利用多种交通方式,缩短同其他城市的联系。
特别要加强同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东西向、南北向的交通联系,促进内陆资源的外运和沿海经济向内陆的扩散。
重点打通南北向交通通道,连接亚欧大陆桥和环渤海经济区,密切同华北、华东沿海地区的商贸往来,“拥抱京津唐,牵手长三角”。
同时加强同周边发达城市、港口城市、能源城市的联系,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青岛两个经济龙头间的快速融合,为早日形成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而创造条件。
提升市域交通等级,构筑全市快速交通网络,实现半小时覆盖的核心城市圈,一小时覆盖市域的交通体系。
(2)公路(含高速公路)通过加大公路网的建设力度,逐步形成路网布局合理、主干通畅、干支相连的“畅、洁、美、绿”公路网络。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近期达到21000公里,远期达到23000公里;公路密度近期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3公里,远期达到145公里。
基本实现潍坊城区道路与外围公路的有机连接,以及潍坊市与周边地市高速公路的互通,县市之间达到二级以上公路相贯通的目标。
构筑全市及周边城市的快速路网络,提高206、309国道潍坊段的级别,达到一级路标准。
提升潍坊中心城市至各县市区的道路标准,同时加强各县市区与港口、机场之间的联系。
完善潍坊“八横、十纵”(总长2367公里)公路主骨架及其相连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公路密度,优化路网布局,重点打通贯穿潍坊辖区的南北通道,解决好潍坊城区枢纽公路建设和县级城市的出入口公路建设,逐步建成适应我市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周边的现代化高等级公路网。
“八横”:公路里程全长1008公里,包括:新河—海兴97公里;烟台—高青105公里;荣城—兰州114公里;青岛—石家庄146公里;高密—济南170公里;胶州—沂山120公里;胶州—博兴170公里;薛家岛—馆陶86公里。
潍坊市人民政府2006.12前言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六市和临朐、昌乐两县,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52万人。
潍坊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和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1995年省政府以鲁政字[1995]119号文批复实施的。
实施以来,在调控城市发展、指导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日趋合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潍坊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但是由于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较长,城市区划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之快,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测,现行规划已明显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
同时,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全面开始修编,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与之协调和衔接。
为此,潍坊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的要求,根据山东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重新修编潍坊市总体规划。
获得建设部批准后(建设部建规函[2005]31号文),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家单位组成项目组联合编制新一版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资深教授陶松龄领衔主持。
规划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行业联动、专家领衔指导、社会公众参与、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则进行,旨在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对城市定位做出合理判断,对未来的发展确定方向,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有机建构,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现代化城市。
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 来源:潍坊市交通运输局 | 日期: 2017-03-28 15:41:53 | 浏览2777次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四个全面”和省“两网两通”战略,充分对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按照“四个交通”的要求,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核心目标,编制《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潍坊市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为潍坊市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发展基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调整交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公路。
截至2014年底(下同),公路总里程达到约2.58万公里,密度达到159.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4400公里,分别比2010年增加2820公里、16.3公里/百平方公里、500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27.7公里,比2010年增加75.3公里,基本形成“一纵四横”路网布局。
普通国省道里程达到1820公里,较2010年增加121公里,基本形成“六横八纵七连”的路网布局,乡镇节点覆盖率达到95%。
——铁路。
铁路线路全长达到687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均达到50%。
形成“三横一纵”铁路网络布局,其中“三横”为大莱龙铁路、胶济铁路、胶新铁路,“一纵”为益羊—青临铁路。
——港口。
潍坊港“一主两副”的港区分布格局基本形成,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即将通航,2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
生产性泊位达到2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分别比2010年增加9个、5个;港口总通过能力达到1788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为17万标准箱,分别比2010年增加896万吨、17万标准箱。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录一、城市现状概况 (1)1.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 (1)1.1.1地理位置1.1.2政区建制1.1.3区位优势1.2.自然条件 (3)1.2.1 土地资源1.2.2 水资源1.2.3 森林资源1.2.4 矿产资源1.2.5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建设1.3.经济社会概况 (3)1.3.1 经济概况1.3.2 社会概况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4)2.1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编制依据 (4)2.1.1指导思想2.1.2编制规划依据2.2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4)2.2.1城市性质2.2.2城市人口规模2.3 城市发展目标 (5)三、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6)3.1郊区空间发展规划 (6)四、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7)4.1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及布局规划 (7)4.1.1居住用地4.1.2公共设施用地4.1.3工业用地4.1.4道路广场用地4.1.5绿地建设五、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0)5.1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1)5.1.1公路5.1.2铁路5.1.3港口5.1.4机场5.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7)六、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8)6.1 现状概况 (18)6.2 用地规划 (19)6.2.1商业用地布局6.2.2 文化设施用地布局6.2.3体育设施用地布局6.2.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6.2.5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布局七、居住用地规划 (20)八、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1)8.1工业用地 (21)8.2仓储用地 (21)九、绿地系统规划 (22)9.1规划布局 (22)9.2中心城区绿化 (22)十、城市景观规划 (22)10.1城市风貌分区 (23)10.2城市景观骨架 (23)10.3中心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框架 (24)十一、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24)11.1潍坊市域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4)11.2重要文物古迹恢复规划 (25)11.3 中心城市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5)十二、远景规划期限及目标 (27)12.1 规划期限 (27)12.2 规划理念和目标 (27)12.3远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28)12.4 远景城市空间扩展方向 (28)12.5 远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28)12.5.1 总体布局结构12.5.2 居住用地布局12.5.3 工业用地布局12.5.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1.1.1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潍坊城市进入研究报告一、引言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 潍坊城市发展概况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点。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潍坊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1.2 潍坊城市进入研究的必要性近年来,潍坊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其发展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
因此,深入研究潍坊城市发展现状、优势、潜力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潍坊城市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优势与潜力,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潍坊市未来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助力潍坊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对潍坊城市发展研究,有助于:1.提高对潍坊市发展现状的认识,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2.发挥潍坊市优势,挖掘发展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3.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助力潍坊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潍坊城市基本概况1. 地理位置1.1 地理坐标与行政区划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42′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之间。
潍坊市下辖4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和5个县,分别是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奎文区、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昌邑市、临朐县、昌乐县。
1.2 交通与周边城市关系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交通便利,是连接山东沿海与内陆地区的重要枢纽。
胶济铁路、青银高速公路、荣乌高速公路等多条交通干线穿越市区,与济南、青岛、烟台等周边城市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2. 经济发展2.1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近年来,潍坊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居山东省前列。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
其中,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主。
潍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雏形已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潍坊,是我国山东省东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渤海湾畔的菏泽台地上,自古就是山东东北部的交通要冲。
近年来,潍坊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其地位作用逐渐凸显,形成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雏形。
潍坊市的铁路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拥有京沪、焦潍、莱芜等多条铁路干线穿城而过,形成了横纵交错的铁路网,加上近年来的高铁建设,将使潍坊成为连接华北、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
与此潍坊市还是青连铁路、胶济铁路的交汇点,为潍坊打造了更多的交通优势。
在未来中期规划中,潍坊还将规划建设胶潍铁路、潍东铁路等多条支线,将进一步完善潍坊的铁路交通网络,提升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潍坊市的公路交通也十分发达,全市境内有京福、滨新、滨青等多条国道和高速公路穿梭覆盖了全市各大区域,使潍坊成为连接华北、华东的交通枢纽,极大地推动了潍坊城市的发展。
潍坊市还是山东省内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京哈高速、青潍高速、济青高速等众多高速公路延伸至潍坊,使其成为山东省内交通的重要枢纽。
潍坊还建有国际机场,承载着大量的国内外航空客流,为潍坊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雏形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未来,潍坊国际机场还将继续扩建,提升航空运力和服务水平,助力潍坊的发展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除了上述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潍坊市还拥有发达的港口,渤海湾的临港经济发达,为潍坊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雏形进一步增添了基础条件。
在潍坊港的建设规划中,未来还将加大港口的扩建和深水航道的改造,以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雏形已现,潍坊市正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为支撑,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随着未来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潍坊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必将成为连接华北、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
第二篇示例:潍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雏形已现潍坊,位于山东省东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山东省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据对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道路长度,道路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解读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数据解读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现状 (1)第二节潍坊市道路长度指标分析 (3)一、潍坊市道路长度现状统计 (3)二、全省道路长度现状统计 (3)三、潍坊市道路长度占全省道路长度比重统计 (3)四、潍坊市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潍坊市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潍坊市道路长度同全省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潍坊市道路面积指标分析 (7)一、潍坊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省道路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潍坊市道路面积占全省道路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潍坊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潍坊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潍坊市道路面积同全省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潍坊市道路长度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道路长度现状统计表 (3)表4:潍坊市道路长度占全省道路长度比重统计表 (3)表5:潍坊市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表 (4)表6:潍坊市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潍坊市道路长度同全省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潍坊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潍坊市道路面积占全省道路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潍坊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潍坊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潍坊市道路面积同全省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现状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潍坊市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学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班级: 2 班姓名:李震学号:指导老师:王凌潍坊市区域分析一、实验目的为了加强对区位要素的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对潍坊市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潍坊市区域内部各要素对潍坊市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二、数据来源相关书籍、网络资源、潍坊市国土局三、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数学统计法、经济比较法四、实验内容资源条件分析:潍坊,是山东省的重要门户,旧称潍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面积15859平方千米,人口852万。
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以山丘、平原、滨海三个地貌单元为主。
北部为渤海莱州湾,沿海线长113公里。
市区为平原,几乎无起伏地势。
西北至首都北京510公里,南依沂蒙山,北濒渤海,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山东半岛地区的咽喉。
东连国际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
为山东省几条重要铁路线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是山东省的交通枢纽。
拥有全国著名的两个蔬菜基地,为中国北方大型的蔬菜生産地之一。
又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也称作鸢都。
为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
矿藏资源潍坊市矿产资源总量中等丰富,种类较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大型矿床较少,贫矿、难采、难选冶矿居多,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全市12个县、市、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受成矿地质条件控制,形成分布上的区域特色。
同类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我市查明的许多重要矿产多以共(伴)生矿形式产出,尤其以金属矿产最为突出。
如已查明的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贵金属矿产金、银;天然气、油页岩、重晶石、硫铁矿、珍珠岩、沸石岩矿产等,非金属矿产部分属于共(伴)生矿产。
某些共伴生矿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选冶和综合回收利用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