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系统隐患排查制度培训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新版)家用管道燃气安全常识培训课件pptx•家用管道燃气概述•燃气安全使用常识•燃气泄漏识别与应急处理•家庭燃气事故案例分析•家庭燃气安全防范措施•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解读•总结与展望目录01家用管道燃气概述燃气定义与分类燃气定义燃气是指通过管道或瓶装等方式供应给居民生活用气,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
燃气分类根据来源和成分不同,燃气可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等。
其中,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环保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等领域。
家用管道燃气特点便利性家用管道燃气通过管道直接供应到户,使用方便,无需更换钢瓶等繁琐操作。
安全性管道燃气采用专用管道输送,无需在室内存放大量燃气,减少了安全隐患。
同时,燃气公司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用气安全。
经济性相比瓶装液化气等其他燃气方式,家用管道燃气价格更为稳定,长期使用更为经济。
燃气供应系统简介燃气供应系统组成燃气供应系统主要由气源、输配管网、储气设施、调压设施、用户设施等组成。
其中,气源是燃气的来源地,输配管网负责将燃气输送到用户端,储气设施用于调节燃气供需平衡,调压设施确保用户端燃气压力稳定。
燃气供应方式家用管道燃气采用连续供应方式,即燃气通过管道持续不断地输送到用户家中。
同时,燃气公司还会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用气方案和服务。
燃气计量与收费家用管道燃气采用计量收费方式,即用户使用的燃气量通过燃气表进行计量,燃气公司根据计量结果收取费用。
用户需要定期查看燃气表读数并缴纳燃气费用。
02燃气安全使用常识使用燃气具前,应检查燃气管道、阀门及燃气具本身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漏气现象。
使用前检查按照燃气具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拆卸、改装或修理燃气具。
遵守操作规程使用燃气具时,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空气不流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注意通风正确使用燃气具定期检查燃气管道是否老化、破裂或连接不牢,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燃气基本概念与性质•燃气设备设施与安全要求•燃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燃气泄漏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目•燃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家庭用户安全用气指南录01燃气定义及组成成分燃气定义组成成分燃气性质与特点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需要在安全条件下使用。
部分燃气如一氧化碳等具有毒性,泄漏后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不同燃气的比重不同,可能导致泄漏后扩散范围不同。
燃气具有较高的热值,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可燃性毒性比重热值常见燃气种类及应用领域01020304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其他燃气02燃气管道调压设备计量设备监控系统燃气管道系统组成与功能燃气表计阀门附件030201燃气表计、阀门及附件选用原则安全间距、通风和防雷防静电措施安全间距01通风02防雷防静电0303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01020304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010204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制度制定燃气设备定期检查计划,如每月检查一次燃气管道和设备。
对燃气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如清洗燃烧器、更换滤网等。
建立燃气设备使用档案,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和维修保养历史。
加强员工燃气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0304泄漏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评估泄漏事故类型危害程度评估根据泄漏量、泄漏时间、泄漏位置等因素,评估事故对人员、财产、环境等造成的危害程度。
泄漏检测方法和报警装置设置要求泄漏检测方法报警装置设置要求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流程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燃气设施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阀门、加强人员安全培训等,预防泄漏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置流程一旦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包括关闭燃气阀门、通风排气、疏散人员、报警求助等,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05火灾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评估泄漏引发火灾燃气管道、阀门、连接件等因老化、腐蚀、外力破坏等原因发生泄漏,遇明火或静电引发火灾。
燃烧不完全引发火灾燃气灶具、热水器等设备因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同时高温可能引发周围可燃物起火。
燃气安全检查培训课件燃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但使用燃气也存在着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并进行培训,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识。
本课件从燃气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燃气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燃气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燃气设备的维护及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燃气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1.燃气安全检查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燃气事故的发生。
2.燃气安全检查的内容:(1)检查燃气管道、燃气器具的安装是否规范,有无损坏;(2)检查燃气管网的压力是否稳定,是否泄漏;(3)检查燃气器具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无燃烧不完全的情况;(4)检查燃气设备是否存在电气问题。
3.燃气安全检查的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
二、燃气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1.煤气中毒事故:由于长时间使用故障的燃气热水器,室内积聚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导致住户中毒,甚至死亡。
2.煤气爆炸事故:由于燃气管道泄漏,导致燃气积聚,一旦遇到火源,就会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燃气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1. 检查时要关闭全部燃气器具和电源设备,防止检查时发生意外。
2. 对于燃气器具,要按照规范进行安装,保证使用安全。
3. 检查燃气管道时,注意检查管道的连接情况和是否有漏气现象。
4. 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不要忽视或推迟处理。
四、燃气设备的维护1. 定期清洗燃气器具,以免积累油污影响燃烧效果。
2. 定期更换燃气器具的重要部件,例如火种器、压力表等。
3. 保持燃气器具周围的通风空气流动,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五、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使用燃气器具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情况,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2. 使用燃气器具时,不要在旁边堆放易燃物品,以免发生火灾。
3. 燃气器具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燃气开关,防止燃气泄漏。
4. 开始使用燃气器具之前,要检查是否有燃气泄漏或器具故障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
燃气系统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公司各级燃气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燃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级、各类事故隐患,切实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检查
燃气安全生产检查遵循“分级管理、专业负责”的原则,分为经常性检查、专业检查、定期检查和综合性检查四类。
1经常性检查包括岗位检查、巡回检查和重点检查三种形式,具体规定如下:(1)各岗位员工在班组长或主操的带领下实施一班三次(班前、班中、班后)岗位检查,检查的重点是燃气调压设施、燃气阀门、放散阀、燃气报警器等设备设施运行状况、作业人员违章违规现象的及时纠正等,燃气泄漏检测手段主要以报警器检测、人体感官、风向标识杆等具体形式。
(2)燃气安全、生产技术专业人员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逻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三违”现象;各类危险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设备、设施及建筑缺陷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状况等。
(3)燃气生产安全事故或未遂事故所暴露、潜在的问题,各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具体组织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涉及到的专业组、部门参加。
2专业检查
燃气安全防护、救护器材、消防器材、应急管理等各专业管理检查由各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3定期检查
(1)各班组必须坚持一班三检制工作原则,责任人:班组长。
(2)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后各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全面的综合检查,责任人:单位主管、各部门负责人。
4,综合性检查
燃气综合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由公司经理班子成员带队,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各专业组参加,进行思想、制度、管理、隐患等全面检查,按综合性生产安全事故检查计划组织。
三,燃气事故隐患级别及整改责任划分
一般事故隐患,指作业现场存在的,在作业区范围内能够按期整改的隐患,由作业区、单位主管负责落实整改,本公司安全员监督。
较大事故隐患指部门无能力解决,需分公司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协助解决的隐患,由隐患所在专业管理组逐级递交隐患报告,督促落实,公司安环办监督。
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召集有关部门、专家研究制定方案,列入安全管理体系方案,由公司组织实施,部门配合整改,公司安委会监督。
四,燃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上报及处理程序
一般事故隐患现场解决,当班班组长、安全员将整改情况上报作业区负责人。
较大事故隐患由作业区负责人、安全员或现场检查人员逐级上报安环部门。
重大、特大事故隐患,当班班组长妥善安排作业人员暂停或撤离隐患现场,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并派专人加强现场警戒和安全监护。
上级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执行上述程序。
安环部门视隐患等级情况,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完毕后,相关单位、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反馈整改情况,安环办复查验收。
五,事故隐患整改方案、措施的制定
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包括下列内容:治理期限和目标,具体措施,技术方案、安全方案、机构和人员,实施、配合单位,隐患未完全消除期间的告知、应急预案等。
六,建立燃气事故隐患档案
燃气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台帐记录,班组检查记录在设备点检表、交接班日志、和班组安全活动台帐上。
较大或重大事故隐患各部门、专业组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并将整改、验收结果存档。
各类燃气安全生产隐患检查记录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隐患内容、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整改验收情况。
七,责任追究
各部门必须按照燃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内容、频次、整改等要求,对本单位职责管理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认真排查,及时落实整改。
对燃气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不按规定的期限、要求进行整改,推诿扯皮,考核相关责任人;造成事故的,加重处罚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
燃气设施安全检查内容
(一)一般规定。
1.各种主要的燃气设备、阀门。
2.各类带气作业处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3.燃气辅助设施保持完好有效。
4.对于设备腐蚀情况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案。
5.燃气危险区域的燃气浓度必须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燃气监测装置。
(二)用气点
1.相关燃烧阀门的头部有明显开关标志。
2. 燃烧阀前有放水或放气头。
3. 阀门严密、灵活、无泄漏。
4. 助燃管道及燃气管道设置低压报警装置。
(三)管道
1.公司站区主要燃气管道须标有明显的燃气流向和种类。
2.所有可能泄漏燃气的地方均须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警示标志。
3.管道本体无可见泄漏(含法兰、阀门及附属装置)。
4.燃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2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