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旋风分离器演示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0
119 3 旋风分离演示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观察气、固混合物在旋风分离器中分离时,含尘气体、固体颗粒和除尘后气体的运动轨迹;3.了解旋风分离器内静压强的分布。
2.实验内容和要求1.观察颗粒在旋风分离器中的运动方向,2.观察空气入口流量大小对旋风分离效果的影响。
3.实验原理旋风分离器是摩仿自然界的旋风现象(如龙巻风)设计的,其主体上部呈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含尘气体进口管在圆筒的旁侧,与圆筒作切向连接。
当含有固体颗粒的气体由旋风分离器矩形进口管沿切线方向进入旋风分离器时,形成气体与固体颗粒的圆周运动,颗粒被离心力抛至器壁并汇集于锥形底部的集灰斗中,被净化后的气体则由管中心上行自排气管排出。
若将含尘气体的进口方向由切向改为径向,则没有分离能力。
4. 实验装置和流程图3-11-1为旋风分离器演示实验装置流程图。
空气由气泵输送经空气调节阀调节流量后与硅胶颗粒混合,从旋风分离器圆筒上部矩形口沿切线方向进入,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沿壁面下行落入灰斗,净化后的气体则沿管中心上行自出口管排出。
5实验方法1. 将固体颗粒放入尘粒进口斗1中,微微打开尘粒进口阀2,启动气泵7。
2. 调节空气流量调节阀3,观察空气流速大小对旋风分离的影响。
3. 观察颗粒被离心力甩至器壁并沿壁面落下,汇集于锥形底部集灰斗5中的现象,4. 观察被净化后的气体沿分离器4管中心上行并从分离器上部排出的现象。
5.更换不同的固体颗粒(如面粉、咖啡豆等等),观察分离现象。
6.思考题1. 若空气从圆筒径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对分离效果有何影响?2.若集灰斗出口阀不完全关闭对分离效果有何影响?3.说明旋风分离器中压强的分布情况。
4.评价旋风分离器性能优劣的指标有哪些?试具体说明。
实验一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性能实验一旋风除尘器1.1实验目的1.了解旋风除尘器的常用结构型式和性能特点。
2.掌握旋风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用质量法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1.2实验原理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移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1.3设备及用具1.旋风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2.托盘天平;3.锯木屑或米糠;4.电源插线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4实验步骤1.用托盘天平称出发尘量(Gf);2.同时启动风机和发尘搅拌器,进行除尘,记下除尘所需要的时间 (T);3.除尘结束后,称出被捕集的粉尘量 (Gs);4.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100⨯=fs G G η1.5思考题1、画出旋风除尘器除尘原理示意图;2、简述旋风除尘器主要应用领域及处理何种含尘废气。
二 袋式除尘器2.1实验目的1.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
2. 掌握袋式除尘器基本操作方法。
2.2实验原理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通过逆气流清灰的方式,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
2.3设备及用具1.袋式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2.木屑或米糠3.电源插线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4实验流程1. 过滤除尘关闭阀门T1、打开阀门T2,如下图所示,前后两个双开开关扭至双开位置,两布袋同时过滤,净化后的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2. 左清灰右过滤关闭阀门T2、打开阀门T1,正面双开开关旋向右边关位置、后面的双开开关旋向左边关位置,则左边布袋清灰、右边布袋过滤,净化后的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3.左过滤右清灰关闭阀门T2、打开阀门T1,正面双开开关旋向左边关位置、后面的双开开关旋向右边关位置,左边布袋过滤,右边布袋清灰,净化后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旋风分离沉降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旋风分离沉降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旋风分离沉降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旋风分离沉降是利用惯性离心力将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当含尘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后,气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密度大的颗粒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从而实现气固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旋风分离器:主体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
2. 含尘气体发生装置:可产生不同浓度的含尘气体。
3. 测量装置:风速仪、气体流量计、气体压力计等。
4. 计时器、秒表、记录本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
2. 设置旋风分离器,调整进口管宽度、导气管长度等参数。
3. 启动含尘气体发生装置,调节气体流量和浓度。
4. 测量进口风速、气体流量、气体压力等参数。
5. 观察旋风分离器内部气流变化,记录分离效果。
6. 关闭含尘气体发生装置,关闭旋风分离器。
7. 计算分离效率、压降等指标。
8.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进口风速:10m/s(2)气体流量:1000m³/h(3)气体压力:0.1MPa(4)分离效率:90%(5)压降:0.2MPa2. 结果分析(1)分离效率:本实验中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为90%,说明旋风分离器在处理含尘气体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果。
(2)压降:实验中旋风分离器的压降为0.2MPa,说明旋风分离器对气体流动阻力较小,有利于气体的顺利通过。
(3)影响因素分析:a. 进口风速:进口风速对分离效率有较大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分离效果。
b. 气体流量:气体流量对分离效率有影响,流量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分离效果。
c. 气体浓度:气体浓度对分离效率有影响,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分离效果。
d. 旋风分离器结构:旋风分离器结构参数如进口管宽度、导气管长度等对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
旋风分离器实验报告旋风分离器实验报告引言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常见的气固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旋风分离器模型,探究其工作原理和分离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设备和方法实验所需设备包括:一个透明的圆柱形容器、一台风扇、一根长管子、一小段细管、一些颗粒物料(如面粉或砂子)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将风扇固定在透明容器的一侧,使其能够产生强风。
2. 在透明容器的另一侧顶部附近,固定一根长管子,使其与容器呈一定角度。
3. 在长管子的下方接入一小段细管,细管的一端放置在容器内。
4. 将颗粒物料均匀地撒在容器内。
实验结果当风扇启动时,强风会从容器一侧进入,通过长管子进一步加速。
在进入容器后,风流会在容器内形成一个旋涡,将颗粒物料带到容器的底部。
在旋涡的作用下,颗粒物料会被分离出来,较重的颗粒会沉积在容器底部,而较轻的颗粒则会被带到细管中,并通过细管排出。
实验分析与讨论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气体流体力学的原理,即利用气流的旋转运动和离心力的作用,将固体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实验中,风扇产生的强风使气流在容器内形成旋涡,旋涡的中心压力较低,导致颗粒物料向中心聚集。
由于颗粒物料的质量不同,沉积速度也不同,较重的颗粒沉积在容器底部,而较轻的颗粒则随气流被带到细管中。
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流速度、颗粒物料大小和密度等。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来改变气流速度,进而观察颗粒物料的分离情况。
较高的气流速度可以提高分离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能耗。
颗粒物料的大小和密度也会影响分离效果,较大和较重的颗粒更容易被分离出来。
旋风分离器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粉尘处理中,旋风分离器可以将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料分离出来,净化废气。
在粉体物料的输送和储存过程中,旋风分离器可以将物料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产品的质量。
此外,旋风分离器还可以用于颗粒物料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等方面。
实验四GR 型消烟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的模拟实验一、实验意义和目的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若不对该烟气加以净化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GR 型消烟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是成熟先进的烟气净化装置,它是集消烟、除尘、脱硫为一体的高效锅炉净化装置,该设备具有效率高,投资少,无二次水污染等特点,经全国多家锅炉应用运行表明其处理效果良好,出口烟气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湿式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的组成及运行过程; (2)掌握湿式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3)掌握采用烟气平行采样仪测定烟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GR 型消烟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的消烟除尘及脱硫原理 (1)消烟除尘原理湿式消烟除尘脱硫过程是以水、气、固三相工艺技术组成的一个系统,如何增大水、气、固的接触面积将直接影响消烟除尘脱硫效果,为增大接触面积,湿式净化装置,采用自激式核凝原理实现消烟除尘脱硫。
内部结构是在除尘室内设置自循环给水、收缩段、弧形板、扩张段、阶段折流等。
作用过程是烟气通过风机作用产生高速气流冲击液面,由于烟气气速高、气温高,可产生大量微小水滴及过饱和水蒸气,较大烟气在流动过程中与直碰撞聚结沉降,微细烟气作为过饱和蒸气的凝结核,均匀地冷凝于每个微粒上凝聚增大,由0.1~1μm 增大到5μm 以上,经过较长的折流挡板和气液分离器将液固混合物从烟气中分离,达到消烟除尘脱硫效果。
(2)脱硫的主要原理湿式脱硫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水对二氧化硫的物理吸收剂,二氧化硫溶于水SO 2+H 2O=H 2SO 3,这是一个可逆过程,烟气脱硫效果受到最大溶解度的限制;二是化学吸收,烟气中SO 2与水中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机理如下:-++→→+323222)(SO H H SO H O H SO 液-+-+→2332SO H SO H OH OH H 2→++)()(22液气SO SO →从反应机理来看,脱硫效率受到气、液、固三相湍流状态和洗涤液的浓度及碱度有关。
实验八 旋风除尘实验1. 实验目的和意义a) 观察含粉尘的气流在旋风分离器内的运动状况。
b) 了解旋风分离器的除尘原理。
通过本实验,要求同学们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
2. 实验原理含尘气体由旋风分离器上部沿切线方向的长方形通道进入,形成一个绕筒体中心向下作螺旋运动的外旋流,外旋流达到器底后又形成一个向上的内旋流,内、外旋流气体旋转方向相同。
在此过程中,颗粒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器壁与气流分离,并沿壁面落入锥底排灰口。
净化后的气体沿内旋流由顶部排气管排出。
进分离m m =η3.实验工艺流程图:4. 实验参数a)分离器由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物系在分离器内的运动情况及它的组成;粉尘加入瓶、进风管等均由不锈钢制成;b)风机:CRZ-70型离心式中压风机,风量480m3/h,风压1300Pa,功率250W,转速2800r/min。
c)用于分离的粉尘:滑石粉或粉末硅胶。
d)框架与控制屏均为不锈钢材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e)外形尺寸:1100×450×1600mm。
5. 实验步骤a)了解该实验的工艺流程,称量粉尘的重量m以及产品接受瓶的空瓶重量m0。
b)打开电源开关再开风机开关。
c)打开粉尘入口,将粉尘加入后盖好(加料时的速度较慢可以轻轻拍打粉尘加入口外表面);观察其在旋风分离器内的运动形态。
d)将产品接受瓶与里面的粉尘一同称重,记下所得的读数。
e)若细小的硅胶粒子无法被分离与净化气一起从顶部排气口排出,加深学生对最临界粒径的理解。
6. 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实验时间年月日计算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记入表1。
表1 除尘器效率测定结果记录表。
实验二旋风分离器演示实验一.演示目的观察和了解含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内运行和分离除尘情况,对旋风分离器的作用原理有所认识和了解。
二.除尘分离原理旋风分离器上部是圆筒形,下部是圆锥形,进气管在圆筒的旁侧,与圆筒作正切(见图4-6)。
对比模型外形与旋风分离器相同,仅是进气管不在圆筒部分的切线上,而安装在径向(见图4-7)。
图4-6 旋风分离器图4-7 对比模型当含尘气体由进气管沿着圆筒内壁的切线方向高速地射入筒内时,在圆形内壁的作用下,形成沿内壁圆周运动的气流,使含在气流中的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被甩向器壁,并沿锥形的内壁落入下部的灰斗中,达到气尘分离的除尘目的。
如果含尘气体从对比模型的径向管进入管内,则气体不产生旋转运动,因而分离效果很差。
图4-8 旋风分离器与对比模型流程图图4-9 抽吸煤粉1—总气阀;2—过滤减压阀;3—压力表;4—节流孔;5—旋塞;6—节流孔;11、7—抽吸器;8—煤粉杯;9—旋风分离器;10—灰斗;12—对比模型。
三.实验装置演示用的旋风分离器如图4-8所示,主要是由气源、粉尘抽吸器、旋风分离器以及对比模型四部份组成。
气源由一台空气压缩机提供,分离器、对比模型、抽吸管以及接灰斗都是由玻璃管制成的。
四.示范操作1.开动空气压缩机,空气经总气阀、过滤减压阀和节流孔,同时供给旋风分离器和对比模型。
当空气通过抽吸器时,使抽吸器形成负压,这时周围空气会被抽入到抽吸器中。
2.将装有煤粉的杯子接触抽吸器的下端,煤粉就被气流带入系统混合的气流中,形成含尘气体。
当含尘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时,就能清楚地看见煤粉旋转运动的形态,一圈一圈地沿螺旋形流线落入灰斗内,从分离器出口排出的空气由于煤粉已被分离,清洁无色。
3.将盛有煤粉的杯子移到对比模型的抽吸器上(对比模型外形和旋风分离器相同,仅是进口管不在切线上而装在圆筒部分径向),当含尘气体进入对比模型内就可以看见气流是混乱的,由于缺少离心力作用,所以煤粉分离效果差,一些粒度较细的煤粉不能沉降下来而随气流从出口喷出,如果用白纸挡在模型出口的上方,自然会被煤粉熏黑。
旋风分离器演示实验装置演示含尘气体通过重力沉降室、旋风分离器时,含尘气体、固体尘粒和气体的运动路线。
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去进行解释,可达到正确理解和描述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的目的。
玻璃旋风分离器哪家好?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旋风分离器演示实验装置功能:1 、定性地观察旋风分离器内,径向上的静压强分布和分离器底部出灰口等处出现负压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出灰口和集尘室密封良好的必要性。
2 、定性地观察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流动阻力随进口气速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思考适宜气速该如何确定。
3 、演示含尘气体通过重力沉降室、旋风分离器时,含尘气体、固体尘粒和气体的运动路线。
先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印象,后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去进行解释,可达到正确理解和描述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的目的。
4 、可利用本装置制备实验用含尘气体的办法,观察固体分离从文丘里管处被吸入的现象,加深学生对流体流动过程中能量转化问题的理解。
旋风分离器演示实验装置主要设备:1 、不锈钢重力沉降室2 、天长华玻玻璃旋风分离器3 、玻璃U 型管压差计4 、鼓风机:XGB--12 型旋涡气泵, 功率550W ,最大流量50m3 /h5 、不锈钢文丘里加料器6 、电器:接触器、开关、漏电保护空气开关7 、不锈钢管路、管件及阀门8 、不锈钢仪表柜:测控、电器设备在实验架上9 、不锈钢材质框架1.9×0.55×1.60 米(带脚轮及禁锢脚)天长市华玻实验仪器厂(原天长市长城玻璃仪器制造厂)位于长江之滨的皖东明珠——天长市。
东临扬州与南京接壤。
本厂是国内专业制造高品质,复杂型玻璃仪器的厂家,已有18年生产经验,在国内及周边地区玻璃仪器行业具有影响力,本厂具有高仿进口产品的能力,本厂为了达到进口质量和外观,不惜重金购买德国B2B全自动玻璃机床2台,高薪聘用高级工程师数名,这些技术人才,具有非标模具设计及开发的能力,制造工艺的创新,机床的操作技能及国外加工的理念。
《环工综合实验(2)》(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1301姓名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六年四月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与阻力、全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2、进一步了解流量大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用条件.。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微压计1个;•2.电子微压计;•3.毕托管;•4.秒表;•5.电子称;三、实验原理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合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
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简体,呈螺旋状由上向下向圆锥体底部运动,形成下降的外旋含尘气流,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远远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自身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集灰斗。
旋转下降的气流在到达圆锥体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上升的内旋气流,并由除尘器的排气管排出。
自进气口流人的另一小部分气流,则向旋风除尘器顶盖处流动,然后沿排气管外侧向下流动,当达到排气管下端时,即反转向上随上升的中心气流一同从排气管排出,分散在其中的尘粒也随同被带走。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装置•1-发尘装置;2—进气口;3-进气管;4-旋风除尘器;5-灰斗;6-排气管;实验原理相关问题1.如何通过测定进风口静压值计算气体流量?(p+ρgh+(1/2)*ρv^2=C)因为气体势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上式变为p+(1/2)*ρv^2=C,分别测出静压能就可以得出流速,进而算出流量2.如何求除尘效率?影响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计算分割直径是求效率的基础,我们在计算旋风除尘器的效率时,通常考虑在斯托克区,并且二力平衡,可以得出以下公式,从公式可以看出v to越大,效率越高,所以流量越大,除尘效率越高。
旋风除尘器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旋风除尘器来研究其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学习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并探讨其在减少颗粒物污染方面的效果。
2. 实验器材和设备•旋风除尘器设备•空气浊度计•风速计•颗粒物样品采集器•平衡,尺子和计时器•实验记录表格3. 实验原理旋风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污染控制设备,通过旋转气流流场来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物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并沉积在旋风除尘器的底部,而净化后的气流则继续向上排放。
以下是旋风除尘器的基本组成部分:•进气口:用于引导污染气流进入旋风除尘器。
•旋流室:通过对气流进行旋转,形成离心力,将颗粒物分离。
•出气口:排放净化后的气流。
•颗粒物收集室:收集被分离的颗粒物。
4. 实验步骤4.1 实验装置搭建1.将旋风除尘器设备放置在稳定的台面上,确保其稳定。
2.将空气浊度计放置在旋风除尘器设备的出气口附近,用于监测净化后的气流浊度。
3.使用风速计测量进气口处的风速,记录测量结果。
4.准备好颗粒物样品采集器,并将其放置在旋风除尘器的颗粒物收集室内。
4.2 实验操作1.打开旋风除尘器设备的电源开关,确保正常通电。
2.调节旋风除尘器设备的风速,使其保持在一个适合的范围内(根据实验要求)。
3.打开空气浊度计,记录净化后气流的浊度值。
4.开始实验操作,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根据实验要求),记录样品采集器中颗粒物的质量。
5.实验结束后,关闭旋风除尘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和空气浊度计。
4.3 数据记录与分析1.根据实验步骤4.2记录的数据,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2.分析记录的数据,计算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颗粒物捕集效率。
3.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旋风除尘器在减少颗粒物污染方面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5.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旋风除尘器设备或其他实验器材时,应注意个人安全和设备安全,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要求,佩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
实验一 数据采集旋风除尘器设备型号:CJK02一、实验目的和设备特点通过本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
1、 管道中各点流速和气体流量的测定2、 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阻力系数的测定3、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的测定二、技术条件与指标1、环境温度:5℃~40℃2、风量:400~700m3/h ;3、风压:270~290mmH 2O ;4、除尘效率:75%~85%;5、压力降:<2000Pa ;6、气体含尘浓度:<50g/ m 3;7、风机:风量480m 3/h ,风压1300Pa ; 8、尾气收集装置含收集罩、收集管道; 9、控制屏和框架均为不锈钢; 10、规格:≥2000mm ×550mm ×2000mm ; 11、电源电压: 220V/380V 三相四线制 功率1200W 。
三、实验原理1、气体温度和含湿量的测定由于除尘系统吸入的是室内空气,所以近似用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代表管道内气流的温度t s 和湿度y w 。
由挂在室内的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的干球温度和湿度温度,可查得空气的相对湿度Ф,由干球温度可查得相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p v ,则空气所含水蒸气的体积分数y w=Фpapv (式1)式中 p v 饱和水蒸气压力,kPa p 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2、管道中各点气流速度的测定本实验用测压管和U 型管压力计或(倾斜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 k 和静压p s 。
各点的流速按下式计算。
V=K p()s m p k/2ρ(式2)式中 K p 皮托管的校正系数 p K 各点气流的动压, Pa ρ 测定断面上气流的密度,kg/m 3气流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ρ=2.696[1.293(1- y w )+0.804 y w ]ssT p '(kg/m 3) (式3) 式中 P s ´ 测定断面上气流的平均静压(绝对压力), P s ´= p s +p a ,kPa P s 气流的平均静压(相对压力), kPa T s 气体(即室内气体)温度, K 。
实验名称 旋风分离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观察气、固混合物在旋风分离器中分离时,含尘气体、固体颗粒和除尘后气体的运动轨迹。
3、了解旋风分离器内静压强的分布。
二、 实验装置和流程图1为旋风分离器演示实验装置流程图。
空气由气泵输送经空气调节阀调节流量后与硅胶颗粒混合,从旋风分离器圆筒上部矩形口沿切线方向进入,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沿壁面下行落入灰斗,净化后的气体则沿管中心上行自出口管排出。
三、实验原理旋风分离器是摩仿自然界的旋风现象(如龙巻风)设计的,其主体上部呈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含尘气体进口管在圆筒的旁侧,与圆筒作切向连接。
当含有固体颗粒的气体由旋风分离器矩形进口管沿切线方向进入旋风分离器时,形成气体与固体颗粒的圆周运动,颗粒被离心力抛至器壁并汇集于锥形底部的集灰斗中,被净化后的气体则由管中心上行自排气管排出。
若将含尘气体的进口方向由切向改为径向,则没有分离能力。
四、实验步骤1、将固体颗粒放入尘粒进口斗1中,微微打开尘粒进口阀2,启动气泵7。
2、调节空气流量调节阀3,观察空气流速大小对旋风分离的影响。
3、观察颗粒被离心力甩至器壁并沿壁面落下,汇集于锥形底部集灰斗5中的现象。
4、观察被净化后的气体沿分离器4管中心上行并从分离器上部排出的现象。
5.更换不同的固体颗粒(如面粉、咖啡豆等等),观察分离现象。
五、实验报告要1、观察颗粒在旋风分离器中的运动方向。
2、观察空气入口流量大小对旋风分离效果的影响。
六.思考题1. 对于旋风除尘器的进口,为什么其垂直高度大于水平宽度?2.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原理是利用什么力?对相同粒径、不同密度的灰尘,其去除效果有何区别?3. 什么是旋风除尘器的内漩涡、外漩涡?对照着旋风除尘器的实物进行描述?4. 什么是旋风除尘器的除尘分割粒径?以什么面为基准?参照着旋风除尘器的实物进行描述?5. 当旋风除尘器底部漏风时对除尘器的性能有何影响?6. 参照着旋风除尘器的实物,描述旋风除尘器水平截面上的压力(动压、静压及全压)分布?7. 为什么旋风除尘器直径一般不宜过大?对于大风量的烟尘处理,如何有效使用旋风除尘设备?8. 简述分析进口风速对旋风除尘器除尘运行性能的影响。
旋风分离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旋风分离实验报告1. 引言旋风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等领域。
旋风分离器通过旋转流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固体颗粒从气体或液体中分离出来。
本实验旨在研究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与性能。
2. 实验原理旋风分离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旋风分离器壳体内部产生的旋转气流使入口端的气体与固体颗粒发生碰撞并分离。
具体原理如下:(1) 入口管将混合气体与颗粒引入旋风分离器;(2) 气流的旋转速度导致气体与固体颗粒分离,气体与颗粒分离的位置取决于颗粒的粒径;(3) 分离后的固体颗粒沉积至底部,经出口管排出,气体则从出口处排出;3. 实验步骤(1) 将旋风分离器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好;(2) 打开气源,调节气源压力;(3) 打开分离器进料阀门,观察颗粒的分离情况;(4) 测量分离后的颗粒质量;(5) 打开底部的固体排出阀门,排出固体颗粒;(6) 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颗粒粒径直径等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结论通过旋风分离实验,得出了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与性能。
结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旋风分离器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对旋风分离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对旋风分离器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实验总结了实验结果与得出的结论,并提出了对旋风分离器的改进建议。
7.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旋风分离器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化学工程, 2020, 45(1): 12-20.[2] 王五, 赵六. 旋风分离技术研究综述. 环境科学, 2021, 56(3): 56-65.以上是对旋风分离实验报告的简要回答,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提供详细内容。
实验二旋风除尘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旋风除尘器的除尘原理及特点;2、观察含粉尘气流在旋风除尘器内的运动状况;3、管道中气体流量和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含尘空气由除尘器的进口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的内外筒之间,由上向下作旋转运动(形成外涡旋),逐渐到锥体底部。
气流中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壁,由于重力作用以及向下气流的带动而落入底部集尘斗。
向下的气流到达锥体的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旋转上升的内涡旋,并由除尘器的出口排出。
旋风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设备维护修理方便的优点,而且可用于高温含尘烟气的净化,也可用其回收有价值的粉尘。
三、主要技术参数及指标风量:300~700m3/h;入口气体含尘浓度:<50g/ m3除尘效率:70%~80%;压力降:<2000 Pa;四、旋风除尘实验系统组成及作用:旋风除尘实验系统如图所示,从右向左系统情况如下:1、透明有机玻璃进气管段1副,配有动压测定环,与微压计配合使用可测定进口管道流速和流量;2、自动粉尘加料装置(采用调速电机),用于配置不同浓度的含灰气体;3、入口管段采样口,用于入口气体粉尘采样;也可利用比托管和微压计在此处测定管道流速;4、除尘器入口、出口测压环,与U型压差计一起用来测定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5、有机玻璃旋风除尘器主体(底部为法兰连接可拆卸卸灰装置);6、出口管段采样口,用于出口气体粉尘采样;也可利用比托管和微压计在此处测定管道流速;7、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系统风量;8、高压离心通风机,为系统运行提供动力;9、仪表电控箱,用于系统的运行控制。
五、实验装置系统操作1、首先检查设备系统外况和全部电气连接线有无异常(如管道设备无破损,U型压力计内部水量适当等),一切正常后开始操作;2、打开电控箱总开关,合上触电保护开关;3、在风量调节阀关闭的状态下,启动电控箱面板上的主风机开关;4、调节风量调节开关至所需的实验风量(即调节连接入口端动压测定环的微压计显示的动压值,动压值可按试验时的温度和湿度和所需的试验入口风速计算而得,也可通过比托管测定入口管段的动压和流速、流量);5、将一定量的粉尘加入到自动发尘装置灰斗,然后启动自动发尘装置电机,并可调节转速控制加灰速率;6、对除尘器进出口气流中的含尘浓度进行测定,并通过U型压差计记录下该工况下的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也可通过计量加入的粉尘量和捕集的粉尘量(卸灰装置实验前后的增重)来估算除尘效率;7、实验完毕后依次关闭发尘装置、主风机,并清理卸灰装置;8、关闭控制箱主电源;9、检查设备状况,没有问题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