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坚持改革开放2020
- 格式:pptx
- 大小:13.36 MB
- 文档页数:34
新课随堂练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1.1坚持改革开放1.(24四川遂宁)2024年1月17日,中国亮出了2023年经济答卷。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
这一成绩表明()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④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2.2024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改革举措要有鲜明指向性,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
这说明改革开放()①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消除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③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④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
从下面4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A.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B.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C.改革开放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D.党把深化改革作为我国的工作重心4.(24山东潍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通过以下图表,我们可以看出()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高②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③改革开放显著提升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④GDP的增长源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5.(24山东菏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主动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人教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1.1《坚持改革开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富强与创新”,而1.1《坚持改革开放》则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对待改革开放。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数据,帮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改革开放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从青少年的角度去对待和参与改革开放,仍需要进一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改革开放观念,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青少年的角度去理解和参与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改革开放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表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从青少年的角度去理解和参与改革开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成果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改革开放观念。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1.1《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坚持改革开放》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我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2.难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改革开放的案例,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
2.课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具体的改革开放的案例。
3.学具: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1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富强与创新(二)主题概述:1.本单元以“建设富强中国”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在中国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中展现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体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领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现实必然选择与现实需求,坚定政治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共成长,增强责任意识。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从改革开放促发展、中国腾飞谱新篇、改革进行时和共享发展成果四个方面展开,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从感受创新、创新引擎、创新强国和激发创新活力四个方面展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创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及重要举措等。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三)主题学情分析:九年级是初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对于自身与社会、国家的密切关系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关注社会生活的广度不断延伸,开始对社会现象、国家大政进行个性思考,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知道科技发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他们心怀祖国,愿意倾听与思考中国故事。
他们关心民生问题,如住房、医疗、教育等。
他们渴望创新发展,小发明、小创造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他们的认识也存在着局限性,因而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调查社会发展变化、讲中国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中国发展,探寻发展密码,从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深入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看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改革开放的价值内涵,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定政治认同,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
1.1《坚持改革开放》说课各位老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第一单元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整本书和这一单元的整体研读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细致分析,确立本框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并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制度变革。
2.了解并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知道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面临挑战但始终积极应对,树立勇于改革创新的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框是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第一框。
本单元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富强”“改革”“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框又分为“改革开放促发展”和“中国腾飞谱新篇”两目,第一目介绍了促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改革开放是如何促发展的,第二目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及我国国际地位三个方面介绍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最终落脚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最后,教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下一节介绍改革开放的目的“走向共同富裕”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教学难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制度变革。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已经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直观上的了解,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
但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举措并不十分了解,很难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改革开放。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只有零散、片面的认识,没有形成有层次、结构化的认识。
因此,教学中一要让学生有“历史感”,二要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改革开放的成就。
四、教学过程引入环节:通过贴近学生的采访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几十年间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引出改革开放的主题。
1.1《坚持改革开放》说课稿一、说教学:本课讲述的是坚持改革开放,依据课标学生应该了解改革开放的过程,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本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将“建设富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但是看问题容易片面化。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生活体验,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学生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还不够了解,不能全面的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
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伤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取得成就、社会的变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具体表现。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
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教师讲述: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在史实分析中归纳中国国力从强到弱的原因,以史为鉴,为后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讲述: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体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坚持改革开放》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2.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积极面对挑战,努力追求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责任意识:5.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为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进程: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重要事件和发展阶段,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2.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3.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明白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难点:4.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帮助学生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优越性。
5.认识改革开放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意义: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深入思考改革开放如何改变了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面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是通过努力工作、学习等得来的。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
那么,改革开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呢?它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课,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意义。
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这些年,学校的面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学生:教师:社会生活的方面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变。
学校的今昔对比正是改革开放让我们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有力证明。
我们正大步走在强国之【材料分析】1840年6月,英国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英军舰船和陆军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了海口,战争爆发。
随后,英军北上,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全权代表耆英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思考:鸦片战争的爆发使的我们国家的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教师: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探究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说一说:仔细观察上面三幅图,你能大概说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吗?学生:......教师: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站起来。
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1978年三中全会——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相关链接】党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教师:请同学们区分: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五位一体(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