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4.09 MB
- 文档页数:18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公开课学习笔记天津工业大学开设的纺织工程公开课涵盖了纺织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本篇学习笔记将重点记录所学内容,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一、纺织工程概述1.1 纺织工程的定义纺织工程是指将纤维进行稳定和加工,使之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结构性能,从而制成各种织物和纺织品的工程学科。
1.2 纺织工程的发展历史纺织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纺纱和织造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工程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并在工业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纤维的结构与性能2.1 纤维的分类根据来源,纤维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包括棉纤维、麻纤维和羊毛等;化学纤维包括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和腈纶等。
2.2 纤维的物理性能纤维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度、伸长率、断裂伸长率等。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着织物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三、纺纱技术3.1 纺纱的定义纺纱是指将纤维进行细化加工,制成成条状,以供后续工序进行织造和针织。
3.2 纺纱工艺流程纺纱的工艺流程包括并条、粗纺、细纺和整经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四、织造技术4.1 织造的定义织造是指通过经纬纱的交织,形成织物图案和结构的制造工艺。
4.2 织造机械的分类织造机械可分为手工织机、半自动织机和全自动织机等。
不同类型的织造机械在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上有所差异。
五、染色与印花技术5.1 染色的定义染色是指将白色的纺织品通过染料将其着色的工艺。
5.2 染色工艺流程染色的工艺流程包括浸染、上染和后处理等步骤。
不同的纺织品和染料需要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和条件。
5.3 印花的定义印花是指将染料印刷在纺织品上,形成特定的图案和花纹的工艺。
5.4 印花技术分类印花技术可分为平面印花和立体印花两大类。
平面印花主要应用于织物,而立体印花主要应用于服装和家居用品等。
六、纺织品质量检测与控制6.1 纺织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纺织品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受控纤维:受罗拉握持,并以该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
浮游纤维:未被前罗拉或后罗拉握持的纤维。
前纤维:被前罗拉握持的纤维。
后纤维:被后罗拉握持的纤维。
快速纤维:以前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
慢速纤维:以后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
控制力: 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作用于浮游纤维上的力。
引导力: 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浮游纤维上的力。
牵伸力: 指须条在牵伸过程中,以前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从以后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中抽出时,全部快速纤维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总和。
握持力:指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
关联和区别:控制力和引导力是就一根纤维而言的,牵伸力和握持力是就整个须条而言的一般握持力比最大牵伸力大2-3倍,握持力和牵伸力要相适应。
控制力使浮游纤维保持慢速,引导力使浮游纤维快速运动。
捻度:单位长度的捻回数。
捻回:纱条绕自身轴线回转一周,便获得一个捻回。
捻回角:纱条加捻后表面纤维发生倾斜,表面纤维与纱条轴线的夹角,称为--。
捻幅: 单位长度的纱线加捻时,截面上任意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转动的弧长。
喂给长度:每钳次由给棉罗拉喂入到工作区的纤维丛长度。
梳理隔距:上钳板钳唇下缘与锡林梳针针尖的距离。
喂给系数:顶梳刺入须丛前的喂给长度与总喂给长度的比值称为喂给系数。
分离隔距:钳板最前位置时钳板钳口与分离罗拉钳口之间的距离。
落棉隔距:钳板到达最前位置时,下钳板前缘与后分离罗拉表面的距离。
重复梳理次数:须丛自受到锡林梳理开始到被完全分离时为止,所受到锡林梳理的次数。
死隙长度:锡林梳理时,须丛头端未被梳理到的长度。
梳理死区:在锡林梳理时,钳口咬合线外有一段须从未被锡林梳理到,此段长度称为梳理死区。
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常移距产生的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变细曲线:牵伸过程中,由后罗拉钳口到前罗拉钳口方向,须条截面中的纤维根数逐渐减少,须条逐渐变细的规律曲线。
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
针织学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为针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
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
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
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针织特点: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噪音小,劳动强度低,具有可成型性。
针织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现状与机织非织造布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高新技术在针织业获得广泛应用,生产技术更趋完善,产品水平显著提高;针织品应用领域更为宽广,衣着用织物:内外衣、围巾、袜子、手套、蚊帐、毛巾等装饰用织物:窗帘、帷幔、床罩、台布、沙发布、地毯等产业用织物:车用内装饰、帘子布、农用、篷盖布、土工布、医用、航天航空等.我国针织工业的现状针织品生产企业在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针织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占95% 企业结构:国有为12.3%,三资为23.1%,其他64.6%;原料和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针织工业发展趋势新原料的应用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提高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应用范围机织学机织——以纱线作经、纬按各种织物结构形成机织物的工艺过程。
通常包括把经纱做成织轴、把纬纱做成纡子(或筒子)的织前准备、织造和织坯整理三个部分。
机织是纺织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用原料种类可分为棉织、毛织、丝织和麻织,其产品统称为机织物。
机织物的品种和用途极其广泛(见纺织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纱线原料和相宜的织物组织。
纺织原料纺织原料是一个相对概念。
对纱厂来说,纺织原料指的是一切用于纺纱的天然或化学纤维。
新型纺织原料在原材料和纺织方法及工序上都有所革新一、新型化纤纺织材料1.天丝纤维:它是采用天然木浆,将木浆溶解在氧化铵溶剂中直接纺丝,完全在物理作用下完成的。
提高《纺织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探索和思考云南工艺美术学校徐原顺摘要:本文介绍了对提高《纺织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探索和思考。
阐述了《纺织概论》课的重要性、《纺织概论》课教学难点、教学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和需要注意改进的问题等。
强调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时要根据所教班级的专业特点、学生接受能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关键词:纺织概论;教学难点;针对性;专业特点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省在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发的“桥头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传统产业,把云南打造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加工基地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纺织、服装产业在云南省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对纺织工程类的各层次的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
在新形势下需要更多更好地培养纺织行业的人才,切实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先进性。
在纺织专业课程教学中,《纺织概论》课是专业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多年教授概论课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在《纺织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1 《纺织概论》课程的重要性《纺织概论》课程不仅纺织工程类专业开设,非纺织类专业也开设,是纺织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让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了解纺织工程专业的全貌纺织工程是个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学科,包括化学纤维、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绸、针织、染整、服装等诸多专业领域,在设置专业时具体专业划分得更细。
对于学习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根据专业划分只能就读于其中某一个专业,在学习中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知之甚少,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纺织专业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通过《纺织概论》课程的学习则可让学生了解纺织工程的全貌,学习了纺织工程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会有很大帮助。
第一章织造工艺流程第一节织物的形成一、织物的形成织物是由纱线或者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
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织物形成过程的五大运动⑴开口:按照经纬纱交织规律,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的运动;⑵引纬:把纬纱引入梭口的运动;⑶打纬:把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口的运动;⑷卷取:把织物引离织物形成区的运动;⑸送经:把经纱从织轴上放出输入工作区的运动。
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二、织机工作圆图图1-2为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在主轴回转一周的时间里循序完成的,各运动之间应有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必须合理配合,才能使织机正常运转。
由于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主轴传动的。
因此,各机构的作用时间,常以主轴回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并以此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的相互关系,达到各机构协调运动的目的。
三、织机的生产效率织机生产率的高低,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⑴理论产量:P L=6N/P W m/台h⑵实际产量:P实=P理η m/台h⑶入纬率: L=N×B m/min第二节织造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简图1、络筒: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幅宽等均匀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供浆纱或穿经工序使用。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按整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合并若干个经轴的经纱,把上浆后的经纱卷绕成织轴。
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贴伏,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改善经纱织造性能。
4、穿结经与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入停经片、综丝眼和筘齿,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织成所需要的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而不致造成织疵。
天津市考研纺织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纺织材料与纺织工程知识点解析纺织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复杂且实践性强的学科,它涉及了纺织材料、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等多个方面。
在天津市考研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纺织材料与纺织工程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纺织材料和纺织工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1. 纺织材料概述纺织材料是指用各种纤维或纤维素质材料经过纺织工艺制成的各种制品。
纤维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棉花、木棉、麻、丝和羊毛等,而化学合成纤维则包括涤纶、尼龙和腈纶等。
纺织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的性质,包括纤维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等。
此外,纺织材料的结构和纺织工艺也对其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2. 纺织工程概述纺织工程是指将纺织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和运用纺织机械进行生产和制造的过程。
纺织工程包括纺纱、织造、印染和整理等环节。
纺纱是将纺织原料纤维经过加工和处理后,通过旋纱工艺将其转化成纱线的过程。
织造是指利用织机将纱线按照一定规律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的过程。
印染是将织物加工到一定阶段后,通过染色和印花等工艺使其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图案。
整理是指对织物进行各种加工,以使其具有所需的性能和外观特点。
3. 纺织材料与纺织工程的知识点解析3.1 纺织材料相关知识点解析3.1.1 纤维的分类与性能纤维可以根据来源、化学成分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纤维分类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而化学合成纤维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可调控性。
纤维的性能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纤维的长度、直径、断面形状等;力学性能包括纤维的强度、弹性模量和延伸率等;化学性质包括纤维对不同溶剂的溶解和吸湿性等。
3.1.2 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纺织材料的结构包括纤维的排列方式、纤维的交织程度和纤维的形态等。
这些结构特点决定了纺织材料的柔软性、透气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全国注册工程师中的纺织工程知识点解析纺织工程是一项涵盖了纺织品制造及相关技术的工程学科。
在全国注册工程师考试中,纺织工程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对纺织工程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纺织工程概述纺织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纺织材料的选用、纺织机械的运行、纺织品的制造工艺等方面。
在纺织工程中,需要了解纺织材料的性质、纺织机械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纺织品的整个生产流程。
二、纺织材料1. 纤维纤维是纺织材料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等,化学纤维包括聚酯、锦纶、腈纶等。
纤维的特性包括强度、柔软度、耐磨性等,不同纤维的特性在纺织品的制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 纱线纱线是将纤维进行纺织后得到的产品,可以用于进一步加工制成纺织品。
纱线的特性取决于纤维的材料和纺纱的工艺,常见的纺纱方法包括环锭纺纱、飞杼纺纱和喷气纺纱。
3. 非织造布非织造布是一种以纤维为原料,经过机械、化学或热力等方法加工制成的无纺织品。
非织造布具有透气性、吸湿性和柔软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家居、汽车等行业。
三、纺织机械1. 纺纱机纺纱机是将纱线从纤维中纺出的机器,主要包括预备、粗纺和细纺等多个工序。
纺纱机的种类繁多,包括锭梭纺纱机、喷气纺纱机等,每种机器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2. 织机织机是用于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机器,可以分为手工织机和自动织机。
织机的结构包括经纬纱机、梭子织机和喷气织机等。
织机的使用需要熟悉不同的编织方法和工艺参数。
3. 整理机整理机是用于对织物进行后处理的机器,包括熨烫机、染色机和定型机等。
整理机的工作质量和工艺参数对最终的纺织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纺织品制造工艺1. 纺纱工艺纺纱工艺是将纱线从纤维中制备出来的工艺过程,包括成千上百个工艺步骤。
纺纱工艺需要掌握纤维的处理方法、纺纱机的操作技巧以及纱线的质量控制等知识。
2. 织造工艺织造工艺是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工艺过程,包括织物的设计、编织方法的选择以及织机的操作和维护等。
纺织概论复习纺织概论复习一、纺织纤维材料的分类按来源分:植物纤维 (天然纤维素纤维)天然纤维动物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Natural fibers) 矿物纤维 (mineral fibers)纺织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化学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Man-made fibers) 合成纤维(Synthetic fibers)无机纤维 (Inorganic fibers)二.大豆蛋白属于哪一大类:属于新型的纺织纤维:绿色纤维三.原纤维、巨原纤维等定义1、单分子:直线链状大分子。
2、基原纤:几根直线链状大分子平行排列,按一定距离、一定位相、一定相对形态稳定结合在一起形成很细的结晶态的大分子束。
3、微原纤:若干基原纤平行排列结合在一起形成较粗的基本结晶态的大分子束。
4、原纤维:若干微原纤基本平行排列结合在一起形成更粗的大分子束,存在一定的缝隙,孔洞。
5、巨原纤维:原纤基本平行堆砌的更粗大的大分子束,存在更大的缝隙、孔洞。
6、纤维:由巨原纤维堆砌而成。
四.棉、麻、毛、丝的大概性能1、棉:横截面:腰圆形,纵截面:呈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的螺旋形转曲,耐碱不耐酸、吸湿性好、染色性能好。
2、麻:纵向形态:纵向平直,有竖纹横节。
横向截面:苎麻:扁圆形,有中腔,胞壁上辐射状条纹。
亚麻:多角形。
( 1)光泽较好,色泽为象牙色,棕黄色,灰色等,纤维间有色差(2)纤维粗硬,手感硬挺。
制品有挺爽,粗细不匀的纹理特征。
(3)弹性差,制品易起皱。
(4)吸湿性很好(WK=12-13%),吸湿放湿快,透气好。
(5)强度高(是棉的两倍)。
(6)耐缄不耐酸。
3、毛截面形态: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纵向形态:表面覆盖有鳞片层。
具有天然卷曲。
鳞片层:保护、光泽、缩绒皮质层:羊毛主体、双侧结构髓质层:细羊毛无髓质层(1)耐酸不耐碱(2)吸湿性好(3)较高的变形恢复能力4、丝横截面形态:桑蚕丝截面近似半椭圆形或三角形。
柞蚕丝截面为钝三角形。
纵向形态:桑蚕丝较平直光滑,柞蚕丝纵向有条纹1)对弱酸和稀酸有一定抵抗力,对浓酸、强酸会发生溶解现象2)对碱敏感,在碱液中膨化溶解。
目录第一章纺织纤维1-1纤维分类1-2常用纤维简介1-3纤维的物理性质1-4纤维鉴别法第二章纺织工程及人造纤维加工2-1 短纤纺纱工程2-2 混纺纱种类2-3 恒长纤维纺纱工程2-4 恒长纤维的蓬松伸缩加工处理2-5 纱线的撚向2-6 各种纱线的支数计算第三章准备工程3-1 概说3-2 整经工程3-3 上浆工程3-4 併经工程3-5 绫取工程3-6 穿梭工程第四章织布工程4-1 织机之分类4-2 力织机之运动4-3 织机之产量4-4 布料经纬纱辨别法4-5 布面及背面第五章织物组合5-1 概论5-2 基本组织5-3 采用哪一种织法可以获得最强织物5-4 特殊组织第六章针织物6-1 针织工业6-2 重要的针织名词6-3 圈距针的种类6-4 针织物的种类6-5 重要的特别纬编织物6-6 经编织物的6-7 针织物与梭织物的扼要不同点6-8 针织物的瑕疵第七章染整工程7-1 前言7-2 染色坚牢度7-3 染色工程第八章纺织印染工程8-1 前言8-2 印染方法8-3 印染的方式尾:贴合及涂布加工介绍第一章纺织纤维1-1醋酸纤维(Acetate Rayon)三醋酸纤维(Tri-Acetate Rayon)POLYAMIDE)P.A : 尼龙6 尼龙66POLYESTER)P.E.S :特多龙、华龙、违克龙、台丽龙POLYACRYLONITRILE)P.A.C : 爱克龙、卡司米龙polyvinyl Alchohol)P.V.A: 维尼龙(polyethelene):P.E(polypropylene):P.P(polyurea):(Polyurethane):Spandex 、Lycra天然纤维人造纤维1-2常用纤维简介一、天然纤维:棉、麻、毛、蚕丝1.棉:棉花是依附在棉种子上的种子纤维。
它在世界各地被度泛的使用已超五千年。
生长在美国,最好的海岛棉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
其产量很有限,主要是易受虫害。
秘鲁棉(Pima)是一种品质非常好的绵:若在衣服上看到这种标志,即表示这件衣服是用非常好的棉纤维所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