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设计师)【圣才出品】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设计师)【圣才出品】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设计师)【圣才出品】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设计师)【圣才出品】

第6章设计师

6.1复习笔记

考点一:设计师的具体内容★★★

1.定义

设计师是从事设计工作的人,通过教育与阅历,具备设计的知识与理解力,以及设计的才能与技巧,从而成功地完成设计工作,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设计师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之后,由于分工的需要和专职的可能而出现的一类脑力劳动者。

2.设计作品

设计作品即设计师的作品,是设计师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结合的一种社会产品。设计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将构想视觉化、具体化,设计制造一些比现使用的物品更实用、更经济、更美观的物品,例如适用的劳动工具与生活用具、舒适的住所、便利的交通工具,秀丽的城市环境等。

考点二: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1.工匠

(1)定义

①在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工”字形似斧头和矩尺,存在两种含义:

a.“其形如斤”,工指木工,泛指一切手工制作的人和事。

b.“象人有规矩”,指依照一定规定、法度进行手工制作的人和事。

②我国最早有关百工及制作技艺的著作《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提及“百工”,“百工”即中国手工匠人以及手工行业的总称。

(2)在中国不同朝代的发展

①自殷商开始,历代皆实施工官制度,在中央政府中设立特定的机构和官吏,管理皇家各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包括其他手工业生产。

②主管详尽工作的专职官吏,如在建筑方面,《考工记》中称为匠人,唐朝称大匠,从事设计绘图及施工的称都料匠。专业工匠往往世袭,被封建统治者编为世袭户籍,后代不得转业。

(3)分类

民间的工匠是从农民阶级中分化出来的行业群体,手工匠的技艺涉及各个生产生活领域:

①木匠、铁匠等,从事民间建筑和生产工具设计制造。

②陶匠、竹匠等,从事日用品设计制造和维修。

③织匠、染匠等,从事服饰和日常生活服务业。

④纸匠、画匠、吹匠等,从事文化、信仰和娱乐业。

(4)中国工匠的特征

①手工匠人各行业皆会在传统日期举办仪式,尊奉祖师。

②手工匠人以师徒传承为基础,形成一定范围内较稳定的行业组织,对内论尊卑,对外论交情,行业间有互惠互利、友好往来的行业关系。

③各行的工匠组织皆有自己的行业原则、行业禁忌和行话,如“不得跨行”“不得跳行”

等。

(5)在西方不同时期的发展

①古希腊时期,工匠行列中包括画家和雕塑家,地位卑下。自由的工匠拥有自己的同业行会,但由于家庭手工业持续的竞争和奴隶制的生产方式,致使众多自由的手工艺人降到非自由人的地位,得到的报酬与奴隶相同。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工技术的进步,手工行业内部的分工不断细化。在古希腊爱琴文化和米洛斯文化的中心克诺索斯,已经产生宝石切割、象牙雕刻等制作工艺。

③古罗马时期,分工更加细致,在制陶和建筑领域中首先有了设计分工的需求和专职的可能,产生了脱离实际生产操作的最早的专业设计师。

a.制陶作坊由于运用了青铜翻模技术,生产达到快速化、标准化、批量化的效果,产生了专门从事陶器造型与装饰设计的工匠设计师。

b.建筑业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繁重性,需要众多不同专业的工匠和工人合作完成。为了保证坚固的质量,一个或少数几个熟知建筑各种建造步骤和善于整体筹划的工匠,事前将制定系统的计划,并且测量、计算应力等,但已不再参与实际的施工建造,因而成为专门的建筑设计师。

④中世纪时期,工匠除了被宫廷、庄园雇佣以外,大都在市镇里设立家庭式手工作坊,成立“手艺行会”。由于13世纪的工业技术革命,多种纺织机械被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的纺织设计师。

⑤14世纪,一个纺织设计师得到的报酬远超于一个纺织工。然而,中世纪的工匠与艺术家仍然在“同一阵线”,艺术家是工匠行会的成员,由于其理论基础匮乏,工作都被排斥在作为人文教育科目的“七艺”之外。

(6)影响

①工匠的辛苦劳作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样实用的劳动工具与生活用具,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社会分工不断细分,为专业设计师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②手工工匠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了充足的设计制作知识与经验,并且为专业设计师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③中国古代工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设计文化。在近代以前,中国的手工业始终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许多伟大的设计创造在公元1~18世纪期间先后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倍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有的成为后来世界上先进设计与科技的先导。

2.美术家兼设计师

(1)文艺复兴时期

工艺和艺术在观念上有了划分,产生了艺术家作为学者和科学家的观念。艺术家韦罗基奥等皆是从工匠作坊中开启他们的艺术生涯。切利尼的《自传》则详细叙述了他从普通工匠发展成为艺术家的不凡经历。

(2)16世纪前期

在意大利和德国从事设计和装饰的主要为金匠、画家和版刻家。大约1530年之后,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成为新的主要的设计力量,如拉斐尔、罗马诺、米开朗琪罗和瓦萨里。由于他们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培养了专门的设计师,并设立了多个固定的行会组织,继而为其他地方设计师的组织与教育提供了模式,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3)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

从皇家家具制造厂总监勒布伦及其同事的挂毯设计中,可以较清楚地认识当时的设计过程:勒布伦完成整体设计的初稿以后,交给擅长花边、动物、花草图案的设计师进行细部设计,再由第三级工匠机械性地将整幅设计准备好提供织造。

(4)18世纪

建筑师在设计领域比画家和雕塑家更积极,不少画家或工匠转行成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比如意大利的布伦纳和丹麦的阿比尔高等。设计师的职业身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永久性的。然而,不论谁在设计领域超群出众,他们的存在均会促进新型设计师职业的发展。

(5)1735年

英国的荷加斯在伦敦的圣马丁路建立了一所设计学校,该校被视为皇家学院的前身。1753年,法国巴舍利耶在万塞纳瓷厂为学徒成立了设计学校。这些非官方或半官方的设计学校的产生,使新的设计教育方法得以传播,并更推动了设计师的职业化过程。

经历了种种激烈的设计改革与现代化运动之后,设计名师辈山,开创了设计的新纪元。

3.专业设计师

(1)不同时期的发展

①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之后,英国的莫里斯为自己的商行进行“美术加技术”的工艺设计,提倡“艺术与工艺运动”,因此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德意志制造联盟达成了与工业的密切联系。贝伦斯是其中最早的驻厂工业设计师之一,设计成就非凡,且培养了诸多现代设计运动的泰斗,如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

②1915年,英国建立了设计与工业协会。首先实施了工业设计师登记制度,使工业设计职业化,并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1919年,美国设计师西内尔首先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大展宏图的机会设计师的作用与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同时,设计师的工作也变得更繁杂,需要更多不同专业人士的支持与协作。

④如今,设计师在更注重、挖掘人们真实需求的同时,不再仅是消费者兴趣与消费潮流的消极的跟随者,而是向更积极、主动的消费趣味指引者、潮流开创者的方向转变。设计师的角色向文化型、智慧型、管理型的高层次发展。设计师已成为科技、消费、环境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

(2)在各国的境况

①在北美和西欧的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设计师的工作往往被认为是科学性和研究性的工作:

a.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艺术课程被数学、社会学、人机工程学等课程替代。

b.美国设计师蒂格在设计波音707的室内时,需要使用与飞机等大的模型进行多次“假想飞行”以测试各种设计效果。

c.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立了专门的设计研究机构,对设计进行科学性的研究。

②在意大利,设计师更多地被认为是“艺术家”,设计师的职业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流行,这里的氛围热烈、开放、不因循守旧,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创造、去探索。原因包括:a.他们往往最初被当作是一个建筑师,甚至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来训练。

b.意大利有激进的先锋设计运动。

③在法国,设计师的境况比较为难。1987年全法国仅有300名工业设计师左右。在1983年纯化法语的运动中,单词design被禁用,取而代之一个词义不当的La stylique(风格化),这使法国设计师备感委屈。实际上,除了时装、雪铁龙汽车和一些厨房电器以外,法国在高品质消费品方面的优秀设计非常稀少。

④在北欧的丹麦、瑞典和芬兰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工艺和装饰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曾使他们的设计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巨大的国际声誉。70年代末起,设计师转向高科技产品的设计,由此工业设计师的教育从工艺与装饰美术教育中区分出来。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设计的内涵思考题答题要点 1."设计"(Design )的本义是什么? 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 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 2.不同的学者对设计的理解提出了哪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设计是人类的行为;设计的本质是人为事物;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 3.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 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 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4.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①对"艺术"《辞海》解释为:"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珠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②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至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 5.什么是设计的形式?它包括哪些因素? 设计的形式指形态、色彩、肌理等外在造型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同时又对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形态:通常指某种特定的外形,即物体在空间中的特定形态。物体的形态特征是我们区别不同物体的依据,这里的形态概念既指设计物外形,也包括设计物内在结构,是设计物的内外要素的统一的综合体,构成形态的基本形式有点、线、面、体等; 设计物的形态创造要善于运用变化与统一,韵律与节奏,主从与响应、过渡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比拟与联想等多种造型手法,以达到传达视觉信息的目的。 ②色彩:即颜色,物体在有选择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时候,由于物体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③肌理:肌理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认为,肌理与质感是同义词,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6.如何理解设计的功能?

西方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

西方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总结 一、框架 二、基本概念 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市场均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机会成本 三、几种市场类型 市场类型厂商产品差异对价格控制进入市场接近的商品 数量程度程度难易程度市场 完全竞争很多无差别没有很容易农产品 完全垄断很多有差别较小比较容易轻工业、零售业寡头市场几家有差别较大比较困难民航、通讯、汽车 或无差别制造、石油开采完全垄断一家不可替代很大不可能公用事业 四、七种均衡

1.市场均衡 2.消费者均衡 3.生产者均衡 4.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6.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7.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五、概念辨析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实证与规范经济学 3.需求(供给)的变化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化 4.短期与长期 5.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6.停业点与盈利点 六、基本原理 1.需求、供给、供求原理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5.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七、典型经济现象解释 1.丰收悖论 2.猪流感疾病,是猪肉价格下降,分析均衡变动 步骤:㈠确定事件使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移动或二者同时移动 ㈡确定曲线的变动方向 ㈢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 3.为何钻石比水贵:水数量多边际效用小。 4.惨淡经营,店铺为何不关门? P=A VC 为停业点。当AC>P>A VC虽亏本,但其收入高于可变成本,还有一部分可弥补固定成本。若其关门将损失全部固定成本。因此商家会选择继续经营。 5.为何铁路、供水、供电等行业能保持其垄断地位? 政府特许自然垄断 6.最低工资法德出台将会有哪些成效和弊端? 一部分人取得叫高收入造成失业 7.在小镇放烟花,能向居民收取观看费用吗? 不能外部性不直接收费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章节题库(设计师)【圣才出品】

第六章设计师 一、填空题 1.工业设计的职业化最早起始于()国的西内尔。 【答案】美 【解析】1915年,英国成立了设计与工业协会,最早实行了工业设计师登记制度,使工业设计职业化,并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1919年,美国设计师西内尔首先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2.()是率先以合理方式分析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设计师之一,是第一批有意识地扮演工业设计师这一角色的人。 【答案】德雷瑟 【解析】克里斯多夫·德雷瑟是第一批自觉扮演工业设计师角色的设计师,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工业设计师。作为十九世纪下半叶“设计改革运动”的领袖,德雷瑟对二十世纪的陶瓷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先驱性地将日本美学引入欧洲并发扬光大,对日本美学的研究使他成为当时“英式日本风格”设计潮流的代表人物。在家具、餐具、壁纸图案等诸多领域,雷瑟都大展才华。 3.设计师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工匠、美术家兼设计师、()等角色过程。 【答案】专业设计师

【解析】设计师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工匠、美术家兼设计师、专业设计师等角色过程,工匠主要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为专业设计师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其丰富的设计制作知识与经验为专业设计师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美术家兼设计师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艺术家这个概念是作为学者和科学家的观念产生的。专业设计师在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后产生,莫里斯、德雷瑟和贝伦斯等人成为现代设计先驱;1915年,英国最早使工业设计职业化,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二战后,设计师的作用与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4.德意志制造联盟中的设计师(),1909年设计了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和机械车间,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答案】贝伦斯 【解析】德意志制造联盟的贝伦斯是最早的驻厂工业设计师之一,作为德国著名的通用电器公司(AEG)的工业设计师,他不仅为AEG设计了诸多工业产品,更为车间这种建筑类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包括格罗皮乌斯等人在之后的建筑设计上都受其影响。由贝伦斯设计的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造型简洁,无任何附加装饰,体现了其建筑新观念。贝伦斯大胆抛弃流行的传统式样,采用新材料与新形式,使厂房建筑面貌一新。钢结构的骨架清晰可见,以宽阔的玻璃嵌板代替两侧墙身,其简洁明快的外形是建筑史上的革命,具有现代建筑新结构的特点,强有力地表达了德国工业同盟的理念。 二、选择题 1.总设计师的工作职责是()。 A.通常同时负责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设计项目,主持或组织制定每一设计项目的总方案,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 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 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 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 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 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 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481160616.html,)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 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及重点总结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 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 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 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 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 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提供免费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 1.1复习笔记 考点一:设计的理论阐述★★★ 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依据西方对视觉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划分方式来划分设计的理论研究领域,可以将其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1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戈特弗里德·桑佩尔(1803~1879) ①人物简介 桑佩尔作为德国建筑师与作家,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艺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②思想主张 a.在艺术史观上桑佩尔认为艺术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艺术的风格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其追随者认为,艺术品是技术手段或自然原型的被动反应。 b.其美学材料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艺术史家和建筑家。他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基于此,西格弗里德·吉迪恩写成《空间、时间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一书。 c.他强调材料在建筑和工艺美术中的重要性,并因此成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先驱。 ③代表作品 在《工艺与建筑的风格》著作中,他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2)阿洛伊斯·李格尔(1858~1905) ①思想主张 a.奥地利艺术史学家李格尔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的研究提高至显学的地位。 b.他严厉地批判桑佩尔的机械材料主义理论,指出机械材料主义美学的漏洞,强调艺术是一门心智的学科,必须具有精神性,并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而艺术品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心智成功、是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 c.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样的原则。 ②代表作品 其代表作《风格问题》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重要著作,其重要之处在于李格尔认识到装饰艺术研究是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 (3)尼古拉斯·佩夫斯纳(1902~1983)

西方经济学微观笔记整理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有效需求: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有效供给:供给是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提供出售的愿望与出售能力相结合的。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点: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 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出清: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就是市场出清。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 曲线的运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 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 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 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单个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 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消费者均衡就是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 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预算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 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厂商:又称生产者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考题与答案

《设计学概论》复习题 1、 *西方美术史之父是谁?设计的概念是什么? 瓦萨里。设计是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局部与局部对整体的关系。由于明确了这种关系,才产生了这么一个判断:事物在人的心灵中所有的形式通过人的双手制作而成形。 2、**设计史家和设计批评家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设计史家的关注点是设计的历史,设计批评家的关注点却是当代的设计作品。 3、* 设计批评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情形中,设计批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 4、* 设计批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设计批评中,历史的批评与设计史的任务大致相似,二者都是将设计作品放在某个历史的框架中进行阐释,其区别只在于按今天的学科范围的划分:距当代20年以前的设计作品为设计史的研究对象,而当代20年里的作品则是设计批评的研究对象。所以,任何研究当代20年里的设计作品的学者,都会按学科规范被称作设计批评家而不是设计史家,这是因为作品与评价文章之间的历史距离太短,使得学者的批评比设计史家带有更强烈的流行语调。 5、什么是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 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却不同于设计史。再创造性设计批评是确定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特质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需要相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文学表现,评论文章本身便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在事实上,它是将一种设计作品转换成了另一种设计作品,即文字的作品。它有文字的精巧和感染力,其文学色彩完全可以独立于所阐述的设计作品之外为人们欣赏。 6、什么是批判性设计批评? 批判性设计批评是将设计作品与其他人文价值判断和消费文化需要相联系对作品作出评价,并对作品的评价制定出一套标准,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对其他设计作品的评价中去,它的重要在于作品价值判断。这些标准包括: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这些标准都是对设计的理想要求,在批评运用中基本上不考虑其合适与否,而是作为设计批评的理想标准。 7、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一词等同19世纪的艺术批评吗? 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安排的基本原则。这些视觉元素包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肌理、光线和空间;而合理安排就是指构图或布局。 8、当代的“设计”一词的含义与19世纪前有什么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艺术批评家们在使用“设计”这一批评术语时,多少还强调它与艺术家视觉经验和情感经验的联系,而19世纪之后“设计”这一词已完成了个人视觉经验和情感经验的积淀,进而成为一个纯形式主义的艺术批评术语而广为传播。 9、什么是设计批评中的形式主义? 对现代设计来说,20世纪初的形式主义艺术批评家毫无例外地成了现代设计批评的先声。正如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研究上提出“无名的风格史”从而开了形式主义研究的先河,艺术批评家弗赖伊(1866~1934年)和贝尔(1881~1964年)在艺术批评中也倡导形式主义研究,他们所举的也是纯设计的旗帜。弗赖伊在《视觉与设计》(1920)一书中便提出艺术品的形式是艺术中最本质的特点,他着重于视觉艺术中“纯形式”的逻辑性、相关性与和谐性。而贝尔在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第3章中国设计溯源 复习笔记 一、史前时期 (一)石器 1.最早的石器设计 (1)诞生 从最初的以天然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发展到有意识、有目的地挑选打制成器,作为敲、砸、刮、割的工具,最早的设计作品诞生。 (2)发展过程 ①早期石器没有固定的形制和固定的用途。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能够使用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对石、骨和兽牙进行加工。 ③为使用方便,人们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④大约1万多年前,人们开始比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3)石器设计的提高 ①根据使用的要求选择硬度不同的石料和设计形态各异的器形。 ②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二)陶器 1.起源 陶器最初是由舜开始设计制造的。 2.发展过程 (1)距今1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釜形陶器残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2)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陶窑、陶轮和封窑技术的发明应用,陶器的设计制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设计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陶器。 3.陶器设计的目的 (1)陶器作为日用器皿,首先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设计制造的。 (2)创造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美化器物,其中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4.意义 (1)陶器的设计发明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而且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 (2)极大地丰富了诸如节奏、韵律、对称、呼应、均齐、平衡、对比、调和、比例、权衡等美的形式法则,对后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原始陶器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为设计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启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筑 1.最早的居住方式 (1)利用天然岩洞; (2)构巢而居。 2.早期原始建筑 (1)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的人们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起穴居和半穴居的建筑,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地面上的木架房屋。 (2)为适应氏族公社生活的需要,出现了上百个房屋聚集在一起的村落。 (3)长江流域的人们设计出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并且采用了榫卯结构。 3.意义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 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设计学概论笔记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笔记总结(宏观+微观)

微观部分 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着,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着,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 9.非均衡分析: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 10.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11.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12.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

最新最新《尹定邦-设计学概论》试题合集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黑体为答案)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3 绿色设计运动4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 (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 (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 sema( 符号 )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 3索特萨斯4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3 立体主义 4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3 米斯4莫里斯 二、简答题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世纪的今天,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因此,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经济学等进行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等进行研究。根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美术史学上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德国森珀建筑和理论家,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期间《工艺美术与建筑风格》;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风格问题》年,装饰历史的基础。“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佩夫斯纳通过其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现代设计的源泉》年,《关于美术、建筑与设计的研究》年。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机械化的决定作用》年.后现代主义罗兰·巴特《神话》和迪克·赫布狄奇《亚文化:风格的意义》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说道: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从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

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经济学:是一种学问,研究人类如何选择使用有限的生产资源以生产不同的物品,来满足几乎无穷尽的欲望,并将之分配给社会中不同的成员。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市场均衡——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市场中商品需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供求规律: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弹性:衡量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消费者行为理论:(计算效用,消费者剩余) 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厂商理论(生产理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 总产量: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记为TP 。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记为AP 。 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记为MP 。 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我们把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选择某种生产而不得不放弃地进行其他生产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称为进行这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短期成本可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长期(long run )是指厂商可以根据他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因此,长期中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没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特点; 第一,市场上有许多销售者和购买者。他们的数目多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任何个人在市场上所占份额都极小,无法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在这种市场上,价格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第二,同类商品同质无差别。 第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第四,市场信息完全畅通,厂商与消费者都对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了如指掌。 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d )、平均收益线(AR )、边际收益线(MR ),三线合一。 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见ppt 。 长期均衡:但是,由于长期生产的特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只有一种状态:所有厂商都达到零利润均衡,都只获得正常利润。 总成本包括企业所有者用于经营的时间和金钱的机会成本。在利润均衡时,企业的收益应该补偿所有者期望用于使其企业维持的时间和金钱。 分配理论: 劳动的需求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 y x x y x x y y E ???=??=//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绘理学院工业设计教育是专业从事北理工业设计专业考研的设计培训机构,主要从事工业设计考研辅导、工业设计考研理论辅导、工业设计手绘培训。绘理学院的讲师均是来自名企一线的资深设计师,以及北理历年考研高分数、高素质的研究生,他们的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考研经验非常丰富,授课生动易懂,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融合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绘理学院工业设计教育致力于北理工业设计考研,并且只专注于北理工业设计考研精英教育。“绘”即手绘,“理”即理论,我们不但要手绘精湛,还要理论并行,这样才能开创美好的北理生活新篇章!绘理学院自成立三年时间里先后辅导过数十位同学,录取和辅导数量比保持在1:3左右。

辅导精细化,个性化 我们实行精英班教学,由数位讲师教学,根据每个学员的基础不同,制定出适合你自己的复习方案(私人订制)。与某些大型辅导机构不同的是在于精,要的是效果,而不是几十人上百人的大班教学。 辅导更专业,更内部 绘理学院讲师均是来自名企一线的资深设计师,以及专业素质很高的北理研究生,对于北理工业设计专业方向,考研细节,导师理念更加了解。可以得到更新更权威的信息以及第一手的资料。 辅导性价比更高,收费更合理 由于学员大部分都还是学生,自己没有收入用的都是爸妈的钱,我们很理解考研学生的艰辛,采用按效果收费的方式,考上了就交全部学费,考不上就少交一些学费,避免大家交太多的冤枉钱。 辅导时间更全面,更加长久 我们的辅导属于全程精英辅导不单单是暑假仅有的15天,后期还会有作业,十月以后每周都会留作业,并在网络讲解。如果进入复试,还会辅导3天,并且包括作品集的辅导。只要是绘理学院的学员均是我们的挚友,随时有事,随时问,我们都会解答,不单单是学习方面的,还有生活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你收获的不单单是考研方面的经验还有学长学姐们的人脉,会在你的学业事业有更大的帮助。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章节题库(现代设计)【圣才出品】

第四章现代设计 一、填空题 1.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及从19世纪突然崛起的客观精神。 【答案】理性主义 【解析】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具体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以及从19世纪超突然崛起的客观精神。 2.现代主义的另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这一口号反映了此项运动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 【答案】功能 【解析】设计史上的“现代运动”这一概念,是佩夫斯纳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驱者》一书中提出的。现代主义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新的审美观。现代主义的另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口号反映了此项运动理性、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 3.包豪斯的三任校长分别是:()、()、()。 【答案】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密斯·凡·德·罗 【解析】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是当时著名的设计学校。它历经三任校长,分别是:①格罗皮乌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②汉斯·迈耶,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1930年,在政府当局、学校师生的多重压力下,汉斯·迈耶被迫辞去校长职务。③密斯·凡·德·罗,接任校长职务后,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4.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期间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工艺行会,其中由阿什比倡导的组织叫()。 【答案】手工艺同业会 【解析】1888年,英国设计师阿什比创办“手工艺同业会”。其思想是1903年成立的“维也纳工艺场”的重要思想来源。 5.查尔斯·詹克斯是()风格的代表人物。 【答案】后现代主义 【解析】建筑史家查尔斯·詹克斯1977年出版了极有影响力的《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从而使“后现代主义”概念普及开来,他也因此成为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 6.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促进了()风格的流行,并主要运用于汽车设计,成为典型的美式现代主义风格。 【答案】流线型 【解析】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大萧条,在美国出现了一小批工业设计先锋,他们把机械时代的设计应用到诸如火车、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汽车这样一类的产品上。由于消费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