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orSG生物过滤除臭技术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7.63 MB
- 文档页数:74
生物过滤除臭技术空气净化技术:一、生物过滤除臭技术工作原理(1)生物脱臭原理生物脱臭是在适宜条件下,利用载体填料比表面积上微生物的作用脱臭。
臭气物质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完成臭气的除臭过程。
为了使微生物保持高的活性,必须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
实际生产设计要求,载体填料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所以经常采用喷淋原污水或初沉池出水以提供水分和营养源。
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由环境有意微生物制成的生物除臭剂对散发恶臭气体的臭源进行除臭。
除臭菌剂可应用于集中的或分散的恶臭治理,使用方便、灵活。
基本原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于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利用中的污染物作为,维持生命活动,并将其分解为CO2+H2O和其他无机盐类,从而使得以净化。
(2)填料选择生物脱臭塔最主要部分是填料。
一种好的载体填料必须满足:容许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丰富;为微生物提供栖息生长大的比表面积;营养成分合理(N、P、K和微量元素);有好的吸水性;自身无异味;吸附性好;结构均匀孔隙率大;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耐老化;运行、养护简单。
常用的填料有:塑料、半软性塑料、干树皮、干草、纤维性泥炭或其混合物。
脱臭塔填料的堆放高度取决于所要求的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
工程上填料高度一般为1.0~1.2m。
如果选择的填料合适,工艺上能做到布气均匀、排除气流短路的话,最低高度可以为0.5m。
臭气浓度控制参考值序号控制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1氨1.542硫化氢0.060.323甲硫醇0.0070.024甲硫醚0.070.555臭气浓度(倍数)20606甲烷气(厂区最高浓度)557氯气0.40.6二、生物过滤除臭技术适用领域垃圾处理过程的堆肥、垃圾焚烧、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隔栅、曝气沉沙池等;涂料、有机原料、农药、制药、造纸厂、加油站、粪便处理等恶臭气体的净化和处理。
生物除臭设备工艺介绍和除臭原理工艺介绍恶臭气体首先进入预洗池进行预湿,预洗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部分气溶胶、灰尘,防止堵塞滤床;提高废气的湿度,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在硫化氢浓度异常超标的情况下(200ppm以上时),可以转化为化学吸收工艺预处理吸收废气中的硫化氢等气体。
吸收液自喷嘴均匀喷洒在填料表面以保持湿润;同时废气与吸收液在充分湿润的填料表面相互接触,将废气中的气溶胶污染物吸收在水中,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循环喷淋水用循环泵从预洗池底部的溶液箱输送至喷嘴,渗滤下来的吸收液回流至溶液箱。
然后进入敞开式滤池中,气体由下向上通过装满有基填料滤料床进行处理。
在密闭式的滤池中,气体可经吹送或抽吸通过填料床。
当臭气通过滤池填料时同时发生二个过程:吸着作用(吸附和吸收)和生物转化。
臭气被吸收入填料床的表面和生物膜表面,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氧化吸附/吸收的气体。
要保持微生物的活性的关键因素是填料床内的湿度和温度。
生物滤池的缺点是占地较大。
其优点是较经济,来自天然的富含有基成分的多孔渗水填料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液体循环系统。
(1)生物滤池除臭原理生物滤池除臭法主要包括污染场所密封系统、臭气收集及输送系统和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为矩形池,池底为布气系统,由带有多个滤头的模压塑料滤板组成,上层为无机滤料。
从各种处理构筑物收集的臭气通过鼓风机鼓入滤板下,由滤板均匀分布扩散至滤池,通过滤池内滤料达到去除臭气化合物的目的。
臭气化合物,主要是硫化氢和有基气体,向上穿过生物滤池内的滤料,生物滤料为经优化加工的无机矿化或有基碳化多孔材料滤料,将恶臭污染物降解为H2O 和CO2,实现总臭气浓度控制。
(2)生物滤池除臭过程一:滤料表面覆盖有水层,臭气中的化学物质与滤料接触后在表层溶解,并从气相转化为液相,以利于滤料中的细胞作进一步的吸收和分解。
另外,滤料的多孔性使其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使气、液两相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了气相化学物质在液相中的传送扩散速率。
生物除臭系统说明书一、系统概述生物除臭系统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它利用生物菌种在特定环境下分解、转化污染物,以去除空气中的臭味和有害气体。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农场所等产生臭气的场所。
二、系统组成生物除臭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生物滤池:这是系统的核心部分,由生物滤料和滤床组成。
生物滤料上附着有大量的生物菌种,这些菌种在适宜的环境下会迅速繁殖,形成生物膜。
2、臭气收集装置:用于将臭气引入系统,一般包括吸气罩、管道和风机等设备。
3、臭气预处理装置:对收集到的臭气进行预处理,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等,以创造适宜的生物处理环境。
4、控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包括设备的启停、运行状态监测、故障报警等功能。
三、工作原理生物除臭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臭气经过收集装置被引入到生物滤池中。
2、在预处理装置中,臭气被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经过预处理的臭气进入生物滤池,与生物滤料接触。
4、生物菌种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形成生物膜,将污染物分解、转化。
5、处理后的空气经过排放口排出,完成除臭过程。
四、使用方法在使用生物除臭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开启收集装置和预处理装置,将臭气引入系统。
2、检查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观察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湿度、气体流量等,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4、定期检查生物滤料的更换情况,保证系统的净化效果。
5、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检查。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生物除臭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系统的运行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
2、避免在滤料上形成干燥区域,以免影响菌种的繁殖。
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在更换生物滤料时,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指导进行操作。
5、如遇到停电等突发情况,应立即关闭系统,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的环保设备,它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气,达到除臭、净化空气的目的。
生物除臭塔工作原理和性能
生物除臭塔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气的技术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污染气体进入生物除臭塔:
污染气体从底部进入生物除臭塔,传递给塔内填料,与其中的微生物接触。
2.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塔内填料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形成了微生物附着层。
有机废气通过填料,微生物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进行降解。
3. 有机废气净化:
在填料中,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同时,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吸附在病菌体表面,进一步净化空气。
4. 排放净化后的气体:
经过微生物降解和吸附净化后,气体转为净化后的状况,从生物除臭塔顶部排放,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生物除臭塔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去除率:
表示生物除臭塔对污染气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一般用去除率或净化效率来衡量,可以达到较高的去除率。
2. 处理能力:
表示生物除臭塔处理污染气体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能处理
的气体量,通常以m³/h计。
3. 抗冲击能力:
表示生物除臭塔对突发或周期性高浓度污染气体的处理能力,能否保持较高的效率。
4. 维护和运行成本:
考虑到生物除臭塔的周期性维护和运行成本,包括微生物补充、清洁、填料更换、能耗等因素。
5. 设备耐久性:
表示生物除臭塔的使用寿命、耐腐蚀性等,以确保设备在长
期运行中的可靠性。
异味生物治理技术的机理
异味生物治理技术是模拟大自然中的有机生物降解过程,通过建设某种规格的除臭设施,以适宜的填料为载体。
其中包含经过驯化和培养的微生物群落,对导致恶臭气味产生的混合气体(臭气)进行净化脱臭处理的综合技术。
生物除臭的主要 过程是将微生物(以污泥的形式)固定附着在多孔性(或固定架)填料介质表面,并使混合气体(臭气)在填料床层中进行生物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被吸附在孔隙表面,并被孔隙中的微生物所耗用,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将混合气体(臭气)中的复杂有机物等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及细胞物质,最终降解成为CO 2、H 2O 和中性盐类。
目前,一般认为其理论基础是荷兰科学家Ottengraf 根据传统的气体吸收双膜理论而提出的生物膜理论。
污染物+O2→细胞物质+CO2+H2O
异味生物治理技术原理如图:
↑
→ ←
↑。
环保有效:生物滤池除臭的工作原理生物滤池除臭工艺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去除废水或废气
中臭味的处理方法。
以下是生物滤池除臭工艺的一般步骤和原理:
1.气相生物滤池(Biofilter)或液相生物滤池(Bioreactor)的建立:根据处理对象(气体或液体)选择合适的生物滤池类型。
生物滤池通常是由填料层(例如有机物、木屑等)构成,提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表面积和通气空间。
2.微生物定植:通过种植适宜的附着生物膜(biofilm)或悬浮生物群落,引入特定的降解菌种来处理有臭味的废水或废气。
这些菌种可以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资源或特殊的菌种培养得到。
3.臭味物质降解:废水或废气中的臭味物质经过生物滤池时,被微生物膜或微生物群落中的降解菌种分解代谢。
微生物利用臭味物质作为碳源进行生长和代谢,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4.控制因素:生物滤池中的温度、湿度、氧气供应和pH等因素需要适宜地控制,以提供最适合微生物降解活动的环境条件。
5.维护和监控:定期维护生物滤池的运行状态,包括填料更换、微生物定期监测、pH调节等。
监控系统可以用于跟踪处理效果和调整操作参数。
生物滤池除臭工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畜禽养殖场等需要去除臭味的场所。
然而,具体的设计和操作参数需要根据不同的处理对象和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和优化。
目录1、生物过滤除臭工艺设计说明 (3)1)工艺流程基本原理 (3)2)恶臭成份生物转化的大致机理 (4)(1)硫化氢转化机理 (4)(2)氨气转化机理 (5)(3)硫醇转化机理 (5)(4)胺类转化机理 (6)(5)参与降解硫化氢生化反应的微生物 (6)3)系统工艺描述 (7)2、生物过滤除臭装置执行德国设计标准 (8)3、生物过滤除臭工艺的性能特点 (9)4、BF生物过滤除臭装置构造 (10)5、生物过滤除臭系统工作原理 (11)1、生物过滤除臭工艺设计说明生物过滤法是一种较新的空气污染控制方法,它利用微生物降解或转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硫化氢、氨等恶臭物质。
首先介绍生物过滤法处理臭气的基本原理,填料种类、湿度、pH、温度等影响生物过滤法性能参数。
同时综述了生物过滤法的应用范围以及对传统生物过滤法的改进。
生物过滤法可去除空气中的异(臭)味、挥发性物质VOC和有害物质。
具体应用范围包括:去除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中的臭味、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生产臭气、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挥发性物质、粪便处理过程中产生臭气及大风量汽车产低浓度废气如隧道等。
生物过滤法可以降解大多数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烷烃、烯烃和芳烃,这些物质一般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水溶性较大的特点。
已被试验可用生物过滤法去除的物质包括: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基己醇、丙烷、异戊烷、己烷、丁醛、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酸丁酯、乙酸酯、二乙胺、三乙胺、二甲基二硫化物、粪臭素、吲哚、甲硫醇、氯甲烷、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氮氧化物、二甲硫、噻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等。
1)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图1为臭气生物过滤除臭装置示意图由图可见,臭气首先经过预处理(加湿器),包括去除颗粒物和调温调湿,然后经过气体分布器进入生物过滤床。
生物过滤床中填充了有生物活性的介质(简称:生物碳填料)。
填料均含有一定的水分,填料内表面生长着各种微生物。
皮革厂生物除臭的原理
皮革厂通常使用生物除臭技术来处理臭味问题。
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到使用细菌来分解臭味物质,从而减少或消除气味。
生物除臭的工作机制如下:
1. 选择合适的细菌:针对不同的臭味物质,皮革厂会选择适宜的细菌种类。
不同的细菌能够分解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2. 培养细菌:选择的细菌会被培养并加入到附着在固体基质上的生物悬浮液中,这个基质可以是木屑、麦麸等。
这样可以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养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3. 接种细菌:生物悬浮液会被喷洒或添加到需要处理的场所,例如皮革厂的臭味来源处或废水处理系统中。
细菌会附着在材料表面或进入废水中。
4. 分解臭味物质:一旦细菌接触到臭味物质,它们会利用这些物质作为能源和碳源进行生长和繁殖。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细菌释放特定的酶,将有机物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5. 最终产物:通过细菌的代谢作用,臭味物质将被分解成较为无害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这些产物通常是天然的、不具有刺激性的,对环境没有负面
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除臭是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消除臭味。
此外,为了确保生物除臭的效果,需要确保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 条件以及适量的氧气供应等。
生物技术除臭简介一、生物除臭原理生物除臭系统采用了液体水洗吸收和生物降解处理的组合工艺。
恶臭气体首先被液体(水)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先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经过填料表面时,可从恶臭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会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当臭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恶臭气体被去除的实质是恶臭气体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
一、活性氧除臭。
该种除臭的原理是:首先臭气通过两层滤布进行初步吸附,然后通过活性氧放电区进行强氧化处理,再通过排风机把尾气排出。
该系统在运行时,需5000V的强电压,电流较小。
因此在应用时需特殊配置强电压电源,处理效果一般。
二、喷淋加吸附除臭。
该种除臭的原理是:首先通过喷淋系统把水中可溶性的臭气分子进行降减,然后通过填料层和吸附层把臭气中的其他臭气成份进行去除,最后排出。
该系统在运行时,填料层和吸附层内均应培养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对臭气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吸收消化,运行过程中需不断加入营养液进行补充。
一、生物技术除臭特点物理除臭法运行成本低。
操作简便,从经济上比较适合我国国情,通常作为除臭处理工艺的前处理,但是其应用局限性大,一般很少采用;化学法中燃烧除臭法和氧离子基团除臭法设备投资高,管理复杂,运行成本高;活性氧除臭方法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占地小的特点,化学除臭法须配备较多的附属设施,运行管理较为复杂,运行费用较高,效率较低,会产生二次污染,且除臭效果一般,无特殊要求一般不选用此法;高能离子除臭运行费用最低,占地面积小,且无二次污染,是最为经济的除臭技术,但一次性投资较大其技术可靠性、运行效果尚待考察;生物除臭法占在面积较大,但投资适中,且运行管理简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技术清洁、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生物滴滤塔运行费用稍高于生物滤池,占地面积较小,且反应条件易于控制,除臭效果也优于生物滤池;生物滤床是一种新型生态臭气处理技术,其运行费用高于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具有美观、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是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控制的优选方案,但占地面积较大,寒冷地区易受冰冻影响等。
生物滴滤除臭工作原理生物除臭设备采用的是生物滤池工艺,生物滤池除臭工艺是采用生物法去除臭气的一种方法。
生物法与传统的物化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可避免或者减少二次污染、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装置简单。
脱臭效率等优点,其除臭效率大于90%.生物滤池除臭的工艺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对臭气物质进行吸收和降解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
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将恶臭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O₂、H₂O、H₂SO₂、HNO₂等简单无机物。
生物滤池法除臭效率高,适合大气量低浓度的废气处理。
生物除臭设备系统组成1、恶臭气体收集系统除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高效合理的密封系统收集系统是保证处理效果的基础,臭气密封系统是由构筑物密封罩,收集风管组成,负责将产生的恶臭物质进行收集并输送至处理系统。
密封罩常采用的有机玻璃、玻璃钢、阳光板、PC耐力板、氟碳纤膜等材料。
收集风管常采用有机玻璃或玻璃钢材质,管路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及实际估算处理量选定管径。
2、处理系统处理系统主要由离心风机。
一体化生物化滤池(含预洗池和生物滤池)组成。
离心风机将臭气从臭气进行加湿,同时部分恶臭物质从气相进入液相,通过在预洗池内添加填料,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洗涤和加湿效果、生物滤池主要由生物填料组成,生物填料为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营养。
经过加湿的臭气在与生物填料属接触过程中,附着在生物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将恶臭物质进行吸收并分解,从而完成除臭过程。
3、排放系統排放系统都是由风机、排放烟囱风管、在线监测系統以及避雷针等部分组成,用于满足处理后的气体达到排放,通常要求高度在15m以上。
4、喷淋系统喷淋系统是由循环水泵、喷淋水泵、喷淋管道、喷头、过滤器、循环水箱及其它附件组成。
喷淋系统中循环水泵的作用是为预洗池提供充足的喷淋水。
生物除臭有哪些新技术
1.研制新的填充材料
生物除臭法装置中的充填材料最初都是采用一些天然材料或经适当加工处理后的天然材料如土壤、泥炭土、沸石、锯末等。
尽管这些材料具有价格便宜、材料易得等优点,但是大都存在着占地面积大、保水性不强、pH缓冲性能小、不适于微生物大量着生和不宜商品化等缺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许多研究人员努力开发那些适宜微生物大量着生、吸附性强、保水性强、自身不易分解等兼具各种优点的特殊材料。
至目前为止已相继开发出了多种新材料,如利用天然沸石与活性炭进行特殊加工合成的材料、多孔质金属氧化物、泥炭纤维与塑料进行特殊加工合成的材料、PVA颗粒等特殊材料,这些新材料的开发成功,大大促进了除臭装置的商品化,同时也促使人们去开发更加新型的材料。
2.筛选高效除臭菌
微生物除臭法中最主要的作用是除臭微生物,筛选高效除臭菌不仅可以达到使恶臭物质分解速率提高的目的,同时
也可使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得到有效地去除。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驯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进行处
理。
由于大多情况下由臭气源排放的臭气往往是一种复合臭气,即多种臭气的混合物,单一微生物很难将臭气全部除去,因此将这些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后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科学意义。
3.微生物菌群除臭剂的研制
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如海藻酸钠包埋的固定化微生物对甲硫醇的去除率高达90%;筛选出对生化性较差的恶臭物质具有特殊降解性能的高效广谱菌;寻找菌株的最佳组合,或存活容易、适应性强及遗传性稳定的优势菌株,如分解H2S 的黄单胞菌DY44等;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菌株,把许多降解特性组合在一起,培育超级除臭菌种。
Gelor®-YL型垃圾压缩站除臭装置
集Gelor-Y和Gelor-L功能于一体。
将有效微生物技术
与空间除臭技术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有效微生物抑制
臭气的产生,一方面分解已产生的臭气。
2、装置组成
Gelor®-YL型垃圾压缩站除臭装置由控制系统、微生物
除臭剂和植物提取液供应系统、雾化喷嘴系统、压缩空
气系统组成。
控制系统有程序控制、时间控制、自我保护等装置;
微生物除臭剂和植物提取液供应系统由溶液罐、输液
泵、阀门、高位槽组成;
雾化喷嘴系统由一~三组,每组若干套雾化喷嘴装置组
成。
压缩空气系统由压缩机,去水干燥器和容气罐组成,
保证控制系统所需压缩空气的供应。
3、使用场合
适用于垃圾压缩站和垃圾处场合以及污水处理站,污泥
处理场,其处理面积可以从几十到几百平方米。
4、技术参数
垃圾压缩站(双卡)Gelor -YL 系统安装示意图
R
高位回流装置
EM 管
EM 喷嘴
EM 喷嘴
压缩卡
压缩卡
电源插座
过滤器
过滤器自来水
EM 开关
JP-12雾化喷嘴
主机
压缩机
JP-12雾化喷嘴
线槽。
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原理欧阳歌谷(2021.02.01)一体化洗涤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具有前级喷雾洗涤吸收处理、多级生物滤床吸收分解吸收功能,生物填料保湿喷淋、保温层、加热系统、自来水和循环水可切换等辅助系统;,配有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连续运行。
它是一种既能治理某些特定恶臭气体,又能灵活的仅通过变换洗涤吸收药剂,生物滤床填料和微生物菌种来治理复杂的混合臭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
洗涤生物滤床过滤联合除臭装置,包括前级洗涤区和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除臭装置在横向分为几个区域,自前而后分别是:臭气的导入区、前级洗涤区(可按实际情况添加中和药剂)、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净化气体排出区(该区与外界相连)。
在前级洗涤区与生物滤床过滤区之间、后级洗洗区与净化气体排出区分别装有气液分离装置。
在竖向前后两级洗涤区设置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位于上部的喷淋区;位于中部的填料层;位于底部的是储水槽。
前级洗涤区的填充层,充满了高效气、液相接触的有机填料。
底部的储水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具有排污功能,出水槽内的水通过水泵可以循环使用。
前后储水槽及水泵循环系统各自独立,并设有补水阀。
装置的除臭原理臭气经导入口先平流进入洗涤区,经前级水或低浓度化学洗涤液洗涤,在洗涤区完成了对臭气的水或化学药剂的吸收、除尘及加湿的预处理。
未清除的恶臭气体再进入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通过过滤层时,污染物从气相中转移到生物膜表面。
恶臭气体喷洒水的作用下与湿润状态的填充材料(生物填料)的水膜接触并溶解。
进入生物膜的恶臭成分在填充材料(生物填料)中,在微生物的吸收分解下被降解。
微生物把吸收的恶臭成分作为能量来源,用于进一步的繁殖。
以上三个过程同时进行。
确保整个系统排放达标。
前级喷淋的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HNO3+NaOHNaNO3+H2OHCl+NaOHNaCl+H2O微生物降解恶臭成分时的反应式:甲硫醇:2CH3SH+7O22H2SO4+2CO2+2H2O甲基化硫:2(CH3)2S+5O2H2SO4+2CO2+2H2O三甲胺:2(CH3)3N+13O22HNO3+6CO2+8H2O洒水方式及时间前级洗涤去设计为连续循环洒水,对进入的恶臭气体进行预处理,多级生物滤床过滤设计为时间间歇式洒水,洒水量为容器的二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