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二轮复习课基因工程抗虫棉的诞生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6
高二生物选修3 基因工程 ppt解决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需要哪些工具, 解决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需要哪些工具, 剪刀——限制性内切酶关键步骤一的工具: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关键步骤一的工具:基因的剪刀针线——DNA连接酶关键步骤二的工具: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关键步骤二的工具:基因的针线运载工具——运载体关键步骤三的工具: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关键步骤三的工具:基因的运载工具一、“分子手术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分子手术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 1、来源: 来源: 种酶。
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切断,种酶。
能将外来的DNA切断,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分子内部进行的,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
名限制性内切酶。
2、种类:4000种。
种类:4000种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 3、作用: 作用: 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特定部位的两磷酸二酯键断开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粘性末端平末端 4、结果: 结果: 形成两种末端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二、“分子缝合针” —— DNA连接酶 1、种类:两类、种类: Ecoli DNA连接酶连接酶 T4 DNA连接酶连接酶 2、作用部位: 、作用部位: 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可把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 DNA连接酶可把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酶可把黏性末端“缝合”起来,即把梯子两边扶手的断口连缝合”起来,接起来,这样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就形成了分子就形成了。
接起来,这样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就形成了。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分子缝合针连接酶 1、作用:恢复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开了的两个、作用: 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分类: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分类: 从T4噬菌体分离得到 3、区别:E.coli连接黏性末端、区别: 连接黏性末端 T4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可以连接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平末端(效率低) 平末端(效率低)“分子运输车”——基因进入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分子运输车基因进入细胞的载体 1、常用载体:质粒、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常用载体:质粒、噬菌体衍生物噬菌体衍生物、 2、质粒:最常用的载体、质粒: 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DNA 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分子质粒作为载体的条件: 载体的条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的遗传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具有某些遗传标记基因( 具有某些遗传标记基因(标记基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四个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返回过程优点缺点供体细胞DNA ?DNA 供体细胞DNA 工作量大,工作量大,片段? 直接分离片段?不同受体细有盲目性,有盲目性,法 DNA片段扩增片段扩增? 胞?DNA片段扩增? 操作简便目的基因含有不表达的鸟枪法)目的基因细胞? (鸟枪法)目的基因细胞?目内含子的基因 mRNA ?单链DNA 单链DNA 反转录法双链DNA ?双链DNA 专一性强,专一性强,操作过程麻目的基因烦,mRNA 生存时间短,不含内含生存时间短,技术要求高子目前复杂的尚不知的核苷酸序列不能合成专一性最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 mRNA 强,目的氨基酸序基因不含双链DNA 双链列合成内含子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首先要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首先要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使质粒出现一个切口,露出黏性末端。
【教学设计】抗虫棉的诞生--- 基因工程教学理念: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安排。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1.学生课前活动设计:复习课本专题一四节内容并重点阅读抗虫基因的内容,做复习资料108 页1、2、3 题(2017 年全国卷Ⅰ、Ⅱ、Ⅲ的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教师课堂活动教学设计导入问题设置:“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题—抗虫棉复习目标设计:结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设置了4 个目标如下:1.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寻找抗虫棉研发的起点。
(生命观点)2. 结合所学基因工程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基本步骤。
(理性思维、科学探究)3.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评价抗虫棉的安全性。
(社会责任)4.构建基因工程专题的知识网络。
(理性思维)复习环节:将课本内容整合成两个大的环节即抗虫棉制备的基本步骤、评价。
聚焦一:基本步骤(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意图将前三节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具体体现在:将第3 节基因工程应用中涉及的抗虫转基因植物部分放在步骤一中;将第1 节基本工具放在步骤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
此处对应复习目标的第1 个拓展部分:步骤一目的基因的获取在复习时在学生回答出目的基因获取的几种方法后,抛出一个问题直接提取的基因与反转录方法获得的相同吗?能合成出相同的蛋白质吗,为什么?接下来重点步骤二中限制酶的选择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此处设置了4 个练习题对检测学生对限制酶,标记基因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理解。
设置的梯度是由易到难。
步骤三设计由学生回答不做过多延伸。
步骤四学生回答出检测之后设置一个问题:若检测到抗虫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但没有检测到相应的蛋白质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追问若得到了相应的蛋白质一定具有抗虫的能力吗?如何鉴定呢?到此处完成复习目标的第2 个聚焦二:评价设计意图将专题四第一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与蛋白质工程安排在这一部分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