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9.8)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7
附件 4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成果完成者成就完成单位介绍单位名称及盖章推荐时间年月日成果科类类别代码□□□□□□序号□□□□□□编号青海省教育厅制成就拥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就奖过程中,自己自觉做出以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就申报资料真实、靠谱,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抄袭别人成就。
成就拥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填表说明高等教育教课成就要反响高等教育教课规律,突出教育教课改革,对提升教课水平易教育质量产生显然成效的成就。
要要点奖励在教育教课改革方面实现重要打破、获得重要人材培育效益,特别是在突显学科专业特点、增强实践教课、加速创新人材培育等方面的优秀教课成就。
《高等教育省级教课成就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课成就奖申请、介绍、评审、同意的主要依照 ,一定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照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1.成就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出35 个。
2.成就完成者、成就完成单位: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就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就主持单位名称。
集体完成的成就,成就完成者和成就完成单位依照其贡献大小从左至右或从上到下序次排列,不限人数和单位数,依据实质状况填写。
3.介绍时间:指介绍单位决定介绍省级教课成就奖的时间。
4.成就科类依照教育部宣布的《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年)》(教高 [2012]9 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
综合类成就填其余。
5.成就类型代码构成形式为: abcd ,此中:ab :成就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就所属学科代码填写。
哲学— 01 ,经济学— 02 ,法学— 03 ,教育学— 04 ,文学— 05 ,历史学— 06 ,理学— 07 ,工学— 08 ,农学— 09 ,医学— 10 ,军事学— 11, 管理学— 12 ,艺术学- 13 ,其余— 14 。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单位(盖章):成果类别(科类):工科申报等次:一等奖成果名称:兴趣牵引、个性发展“W·H”材料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完成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2)____________、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董丽杰教授武汉理工大学450 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赵春霞教授武汉理工大学390 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创新计划周红助理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252 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研究梅启林教授武汉理工大学370 课程团队、实践基地建设周静教授武汉理工大学360 专业建设、教学文件修订赵广辉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430 平台功能分析、架构设计实施田仕讲师武汉理工大学252 创新训练体系策划与实施张扬实验师武汉理工大学240 基础数据采集、分析、评价一、成果主要创新点(1)率先提出以兴趣牵引、个性发展的“W·H”材料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以实现“人人成才”的培养目标,这在全国工科高校中尚属首次。
(2)通过明晰专业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推行过程考核、融合创新训练体系,稳固了“W·H”材料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而全面的提出了多元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方法,在全国工科教学研究中属领先水平。
(3)该成果在本校实践五年,每年涵盖600多名本科学生,人数多、难度大。
通过优化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自主研发教学管理平台,为“W·H”材料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持续改进提供了硬件保障,为工科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方法。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面向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对材料专业人才多元化(Wide, Wise, World- class)、高层次(High-qualify, High-level)的迫切需求,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培养理念,依托多项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以及专业建设计划,基于本校材料学科优秀的师资团队和雄厚的硬件条件,确立了“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实干精神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材料卓越人才培养目标。
优秀教学成果奖申请表尊敬的教育部门,我谨向您提交我校教师申请优秀教学成果奖的申请表。
以下是我个人的教学成果及其具体表现,以及相关材料支持。
一、基本信息1. 姓名:2. 性别:3. 职称:4. 工作单位:5. 联系电话:二、教学成果描述1. 成果简介:(提供一段简要介绍教学成果所涉及的课程和学科,并突出成果的创新和影响力。
)2. 成果背景:(描述教学成果实施前的现状和问题,说明为什么进行该项教学改进或创新。
)3. 成果目标:(阐述教学成果的目标,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4. 成果方法:(详细介绍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课堂互动等,以及选择这些方法的理由。
)5. 教学效果:(对教学成果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等等。
)6. 成果特色:(强调教学成果的独特性和创新点,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的优势。
)7. 成果可持续发展:(展望教学成果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继续推进该项成果的应用和发展。
)三、教学成果展示材料(提供授课录像、学生作品、教学设计等相关材料,以支持教学成果的申请。
)四、总结与展望1. 教学成果总结:(对所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包括创新点的突出、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2. 教学成果展望:(对今后教学成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包括推广该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等。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申请优秀教学成果奖的申请表,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感谢您的审阅和评估,期待能够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成果奖申报表范例教学成果奖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争取教学成果奖,教师需要认真填写申报表,详细描述自己的教学成果。
下面是一份申报表范例:一、申报人基本情况姓名:XXX 性别:女出生年月:19XX年XX月学历:博士职称:教授工作单位:XXX大学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二、教学成果概述1.承担课程情况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承担了以下课程:(1)本科课程:XXX(学时X,学分X),XXX(学时X,学分X)等;(2)研究生课程:XXX(学时X,学分X),XXX(学时X,学分X)等。
2.教学成果(1)本科教学成果:XXXXX;(2)研究生教学成果:XXXXX;(3)教材编写:XXXXX。
3.教学方法和效果(1)采用了XXXXX教学方法,使学生的XX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2)通过XXXXX课堂互动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3)对学生进行了XXXXX评估,发现学生的XX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4.教学评价(1)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2)教学评估得分均高于学院平均水平;(3)多次获得了学校优秀教师奖、学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三、教学成果影响1.教学成果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影响(1)XXXXX;(2)XXXXX。
2.教学成果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1)XXXXX;(2)XXXXX。
四、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清单1.申报表(本表)一份;2.教学成果材料一份,包括教学成果公示、评价、获奖证明等;3.个人简历一份。
以上就是一份教学成果奖申报表的范例,申报人需要认真填写每一部分,并准备好相关材料。
希望本范例可以对广大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提供一些参考。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成果完成者所在单位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推荐时间年月日序号□□□□□□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成果持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一、成果类别(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3—初中教育□4—高中阶段教育□5—特殊教育□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园保育教育□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03—幼儿园教育评价□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14—其它(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09—幼儿发展评价□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17—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18—综合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19—语文教育□20—数学教育□21—外语教育□22—历史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23—地理教育□24—生物教育□25—物理教育□26—化学教育□27—科学教育□28—技术(含劳技)教育□29—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30—体育与健康教育□31—校本课程(含高中选修Ⅱ)开发与实施□32—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33—中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34—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35—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3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37—中小学教学研究机制、方式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38—关于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39—关于中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40—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跨不同学段)□41—特殊教育与康复结合的设计与实施□42—残疾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改革□43—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综合改革□44—其它(四)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1—以个人名义申报□2—以单位名义申报如果除本单位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成果科类:其他(素质教育)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群建设及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完成单位:(1)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成果主要完成人:刘冶 、费关勇、汪韵、王露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刘冶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120 总体设计、制定方案、指导实践费关勇助理研究员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240 方案设计、调查论证、教学实践汪韵助理研究员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240 调查论证、组织协调、质量监控王露讲师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360 调查论证、专题研究、教学实践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一)坚持引领性与贴近性的统一。
国内率先构建了以全程化就业指导为依托的,面向行业就业、技能提升的基础课程核心框架,研究制定了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接地气的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五种能力系列教学模块。
(二)坚持实践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构建了 “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和“2+1+1”就业指导新模式。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在就业指导单课程教学中融入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培养、企业实践、实习就业等五种元素,“2+1+1”是指2年分专业基础指导,1年分行业重点指导,1年企业“定制”指导。
(三)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构建了其他课程可复制的跨领域授课教学团队和创新性较强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互动、职场讲坛、企业考察等全过程教学手段。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一)以全程化就业指导为依托,构建面向行业就业、技能提升的基础课程核心框架,打造提升“五种能力”的系列教学模块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出台了《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大学生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实施意见》(鄂经法【2015】96号)意见,构建了 “2+1+1”全过程就业指导模式(2年分专业基础指导,1年分行业重点指导,1年企业“定制”指导)。
第1篇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您好!我谨以此申请书,诚挚地向贵委员会申请教学成果奖。
在此,我将详细阐述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果、经验和感悟,希望能得到贵委员会的认可和支持。
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您的姓名]性别:[您的性别]年龄:[您的年龄]职称:[您的职称]工作单位:[您的单位名称]所在部门:[您的部门名称]联系电话:[您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您的电子邮箱]二、教学成果概述近年来,我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以下是我主要的教学成果:(一)课程建设与改革1. 课程体系优化: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我主持或参与修订了[具体课程名称]的课程大纲,优化了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具体课程名称]的教学中,我引入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程资源建设:我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视频、习题等,丰富了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二)教学质量提升1. 学生成绩显著:我所教授的课程,学生成绩连续多年位于年级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
2. 教学方法研究:我参与撰写的论文《[具体论文题目]》在[具体期刊名称]上发表,论文探讨了[具体教学方法],为同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学成果推广:我所开发的[具体教学方法或课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学生培养与指导1. 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我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具体奖项],展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2.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指导的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具体成果展示以下是我部分具体成果的展示:(一)课程建设与改革1. 主持修订了[具体课程名称]的课程大纲,优化了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成果完成者所在单位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推荐时间年月日序号□□□□□□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成果持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一、成果类别(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3—初中教育□4—高中阶段教育□5—特殊教育□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园保育教育□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03—幼儿园教育评价□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14—其它(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09—幼儿发展评价□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17—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18—综合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19—语文教育□20—数学教育□21—外语教育□22—历史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23—地理教育□24—生物教育□25—物理教育□26—化学教育□27—科学教育□28—技术(含劳技)教育□29—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30—体育与健康教育□31—校本课程(含高中选修Ⅱ)开发与实施□32—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33—中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34—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35—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3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37—中小学教学研究机制、方式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38—关于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39—关于中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40—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跨不同学段)□41—特殊教育与康复结合的设计与实施□42—残疾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改革□43—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综合改革□44—其它(四)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1—以个人名义申报□2—以单位名义申报如果除本单位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成果完成者所在单位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推荐时间年月日序号□□□□□□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成果持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一、成果类别(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3—初中教育□4—高中阶段教育□5—特殊教育□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园保育教育□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03—幼儿园教育评价□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14—其它(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09—幼儿发展评价□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17—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18—综合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19—语文教育□20—数学教育□21—外语教育□22—历史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23—地理教育□24—生物教育□25—物理教育□26—化学教育□27—科学教育□28—技术(含劳技)教育□29—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30—体育与健康教育□31—校本课程(含高中选修Ⅱ)开发与实施□32—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33—中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34—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35—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3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37—中小学教学研究机制、方式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38—关于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39—关于中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40—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跨不同学段)□41—特殊教育与康复结合的设计与实施□42—残疾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改革□43—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综合改革□44—其它(四)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1—以个人名义申报□2—以单位名义申报如果除本单位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成果完成者所在单位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推荐时间年月日序号□□□□□□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成果持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一、成果类别(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3—初中教育□4—高中阶段教育□5—特殊教育□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园保育教育□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03—幼儿园教育评价□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14—其它(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09—幼儿发展评价□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17—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18—综合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19—语文教育□20—数学教育□21—外语教育□22—历史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23—地理教育□24—生物教育□25—物理教育□26—化学教育□27—科学教育□28—技术(含劳技)教育□29—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30—体育与健康教育□31—校本课程(含高中选修Ⅱ)开发与实施□32—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33—中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34—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35—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3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37—中小学教学研究机制、方式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38—关于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39—关于中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40—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跨不同学段)□41—特殊教育与康复结合的设计与实施□42—残疾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改革□43—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综合改革□44—其它(四)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1—以个人名义申报□2—以单位名义申报如果除本单位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