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
- 格式:pdf
- 大小:374.84 KB
- 文档页数:8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了解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等;了解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熟悉分析化学的重要文献种类。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识记:学科定义;任务;作用(二)分析化学的发展了解三次巨大变革;六个活跃的领域。
(三)识记:分析化学的分类领会:结构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定量、半微量与超微量分析;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
(四)分析化学的步骤识记:包括分析任务和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及其结果计算和表达(五)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分析化学文献(参考书、杂志)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了解误差的来源、性质;掌握误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意义与关系;熟悉误差的传递;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掌握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一)概述了解误差的来源(二)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识记: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的传递;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三)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识记: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数字修约规则。
(四)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简单应用: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在实际数据处理中如何应用及计算。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表示方法;掌握滴定分析的计算方法;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件)。
(一)概论识记: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滴定方式。
(二)标准溶液识记: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浓度表示方法。
(三)滴定分析的计算识记:计算依据;应用实例。
(四)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了解: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电荷平衡和质量平衡;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
分析化学复习纲要第三章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本章重点:1.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和二者之间的关系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办法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4.有效数字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5.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6.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的目的和方法7.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和格鲁布斯检验)一、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相对误差4)真值5)偏差6)平均偏差7)相对平均偏差8)标准偏差(样本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9)相对标准偏差10)中位值 11)准确度 12)精密度二、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N(μ,σ2)呈现对称性、单峰性和有界性三个特征。
2)标准正态分布N(0,1)也成为u分布, u=(x-μ)/σ。
3)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标准正态分布的区间概率可以查u分布表。
三、对有限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初步方法:1)总体和样本的概念2)t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区别和联系3)描述测定值集中趋势(平均值和中位值)和分散性(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极差)的有关计算4)置信度和置信区间的含义,真值的置信区间的计算5)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判断差异是由系统误差还是由随机误差所引起)和方法(t检验-准确度检验,F检验-精密度检验)6)可疑值的取舍(区分可疑值是由随机误差引起还是由过失所引起)和方法(Q检验和格鲁布斯检验)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按“四舍六入五成双”的规则合理保留各步计算中的有效数字位数。
2)分析数据计算时,对数据要先修约再计算。
3)加减法运算,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即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为依据来修约,然后再计算。
乘除法运算时,以有效数字最少的(即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为依据来修约,然后再计算。
五、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2)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准仪器、辅助方法)3)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误差4)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第四、五章酸碱滴定法本章重点:1. 质子条件的书写2. 分布分数的概念和相关计算3. 酸碱溶液pH的计算(根据质子平衡式进行数学处理)4. 缓冲溶液pH的计算和配制5. 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变色点及选择指示剂的原则6.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包括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终点pH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的终点误差计算)7. 各种酸、碱准确滴定和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判断条件。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分析化学简介一、分析化学的定义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第二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一、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根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分为有:方法误差: 溶解损失、滴定误差仪器误差: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试剂误差: 不纯操作误差: 滴定管读数误差、颜色观察二、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δ表示 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RE %表示x δμ=-%100%100%x RE δμμμ-=⨯=⨯三、精密度和偏差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练习: 用甲醛法测定某铵盐试样中氮的含量,五次测定的结果如下:20.43%,20.61%,20.33%,20.78%,20.50%。
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1. 有效数字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2. 在0~9中,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又是无效数字3.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4.pH ,pM ,pK ,lgC ,lgK 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整数部分只代表该数的方次例:pH = 11.20 → [H+]= 6.3×10-12[mol/L] 两位(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四舍六入五成双,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没数要留双”0.32554 → 0.3255 0.36236 → 0.3624 10.2150 → 10.22150.65 → 150.6 75.5 → 76 16.0851 →16.092有效数字计算规则(1)加减法:当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它们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依据。
《分析化学》总复习纲要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1、误差分类1)定义:又分系统中固定原因造成的误差。
特征:单项重现性,与分析人员操作无关。
来源:方法、仪器、试剂、主观习惯。
2)、偶然误差定义:由分析过程中某种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特征:大小、方向不定;在分析过程中随机发生的,与分析人员操作粗细有关。
2衡量尺度:误差 受系统误差影响。
3、精密度:多侧平行测定值的相互接近程度。
1)受偶然误差影响2)意义:表示分析数据可靠程度,衡量分析人员操作熟练程度。
4、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好,准确度高的要求精密度也要好。
二、 有关有效数字要掌握的内容:1、 什么叫有效数字?2、 有效数字位数如何确定?特别注意对数位数确定。
3、 有效数字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如何?4、 分析结果的习惯表达方法。
三、 滴定分析概论1、 基准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 标准溶液有几种配制方法?过程如何?标准溶液浓度标定如何计算?3、 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C 、滴定度T 、 特定组合单元浓度T 与C 关系: aA + bB = cC + dDA -标准物B -被测物 则 T B/A =b/aC A .M B .10-3 4、 分析结果计算:滴定物与被测物之间的物量关系。
第二章 酸碱滴定一、 酸碱溶液的分布系数表示及应用对于H n A 弱酸溶液,有n+1种型体共存,任一种型体H n-x A x-的分布系数为:CKa Ka Ka H Ka H H Ka ka Ka n n nxn x A H x xn .] [.....................][][][.......211121δδ=+++=-++-+--注意:1、δ只与溶液酸度有关,与C 无关; 2、n 元酸,δ-pH 曲线上就有n 个交点,交点对应的pH =pKa,如:pH=pKa1 pH=pKa2 pHH 2A 溶液分布系数图二、 溶液pH 计算1、 质子条件建立—pH 计算基础零水准法应用:a 、选零水准物;b 、找得失电子产物;c 、写质子条件。
分析化学复习提纲(以课件为准)第一章:分析化学导言1.分析化学的定义(掌握)2.分析化学的任务(了解)3.分析化学的分类: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定义和特点(掌握);常最、半微最、微最和超微量分析时所对应按待测组分的含量(掌握);其他分类(了解)4.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了解)5.定量分析一•般过程(了解)6.结果的表达(耍知道必须用含屋表示!具体形式按要求)第二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处理1.样品的采集基本要求:代表性和不变性(掌握)采集方式(了解)固体样品采集:最小釆集质量Q>Kd2(掌握)固体样品的制备:四分法缩分及缩分次数(掌握)2.样品的处理目的和基本要求(掌握)样品处理过程是整个分析过程屮耗时最久且引入误差最人的环节!(掌握)无机样品的处理:溶解(常见酸碱的适用对彖耍掌握);熔融(常用熔剂的适用对象要掌握);半熔法(了解)有机样品的处理:消解(掌握);溶解和萃取(了解)第三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1.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表征: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掌握)偏差的定义和各种表示方法(掌握)准确度(谋羌)和精密度(偏羌)的关系(掌握)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的特点、來源和消除办法、空口实验(掌握)随机谋羌的特点、来源及减小办法(掌握)过失(会判断)误差的传递(了解)极值误差:在称样质量和滴定体积控制中的应用(掌握)2.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可疑数据(过失)的判断:Q检验法和格鲁布斯检验法(掌握)显著性检验:测量值与标准值的比较的t检验(掌握);两组数据精密度比较的F检验和两组数据测最值比较的t检验(了解)置信区间(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掌握)3.有效数字定义、加减和乘除的运算规则、关于有效数字的若干规定(掌握)第四章化学分析法概述1.化学计量点(等当点)、滴定终点和终点误差概念(掌握)2.滴定分析的基本条件(掌握)3.滴定分析的分类:按原理和终点确定方式(了解);按滴定方式分类(掌握课件上的内容)4.标准物质的概念(了解);基准物质的概念(学握并熟悉常用的基准物质);实验宗常用试剂分类(了解);标准溶液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标准滴定溶液的定义和配制方法(掌握)5.滴定度的表示、含义及与摩尔浓度的相互换算(掌握)6.滴定分析中常用量具的类型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7.滴定分析的计算(必须掌握,平时讲过那么多的例题,注意做题的规范性和简洁性)第五章酸碱滴定法1.酸碱平衡理论基础酸碱质了理论关于酸碱、酸碱半反丿应、共純酸碱对的定义;酸碱反应的本质(质子传递且守恒)(掌握)分析浓度、平衡浓度和活度的符号、关系、影响活度系数的因素(离子强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掌握);忽略离子强度影响时可用平衡浓度代替活度(这一点必须要知道)酸碱反应的各种类型(了解);弱酸(碱)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掌握);共轲酸碱对的K a+Kb=pKw (掌握);多元弱酸碱中共辘酸碱对的对应关系(掌握)溶液中平衡关系:平衡常数表达式(掌握);物料平衡式、电荷平衡式和质子平衡式(简单体系耍掌握,不会超过课件难度)pH与弱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及应用(学握)溶液pH的计算:强酸碱、一元或多元弱酸碱、两性物质和共純酸碱体系(只需掌握最简式,相关条件不用记)酸碱缓冲溶液:最适缓冲范围(pKa±l);影响缓冲能力的因素(共辄酸碱对比例和浓度);配制方法(共純酸碱对直接配制、弱酸+强碱、弱碱+强酸);相关例题(掌握)2.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理论变色点和范用(掌握);影响指示剂变色的因素(了解);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和碱性变色指示剂酚臥的变色范围(掌握);混合指示剂的优点和类型(了解)3.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曲线的定义及横纵坐标(学握);强酸与强碱的互滴、强碱滴定弱酸和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形状、化学计量点及其询后pH的计算(掌握);滴定突跃的定义及指示剂选择的依据(掌握);影响滴定突跃人小的因素:❶终点谋差要求(通常要求E t<0.1%);❷滴定反应完成度越小,滴定突跃越小(强酸与强酸的滴定K t=1014;强碱/酸滴弱酸/碱吋随k“或kb的减小而减小)❸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越小(强滴强的滴定反应化学计量点前示pH均有改变;强滴弱的滴定反应仅在化学计量点的一边有变化。
分析化学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
概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分析化学中的量和单位
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基本概念(平均值;中位值;准确度;精密度;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显著性检验(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显著差异的方法-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总体平均值间显著差异的方法-检验法;异常值检验方法-检验法、检验法、检验法)
回归分析法
减小测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沉淀分离法
溶度积原理
氢氧化物沉淀与值的关系
利用无机共沉淀剂分离的方法;利用有机共沉淀剂分离的方法
液液萃取分离法
萃取过程的本质
分配比;萃取百分率;分离系数
重要的萃取体系
萃取分离操作
离子交换分离法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力的规律
离子交换平衡分配系数及分离因数
动态法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重量分析法
沉淀形成的过程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沉淀条件的选择
应用均匀沉淀法和有机沉淀法的优缺点
重量分析计算中的换算因素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溶液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滴定度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滴定剂与被滴物质间的计量关系(化学计量点)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直接配制法;标定法)
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酸碱滴定法
酸碱离解平衡(酸碱反应质子理论;平衡常数)
酸碱溶液的值计算
酸碱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缓冲范围;选用缓冲溶液的原则)
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
酸碱滴定法滴定曲线;滴定误差
络合滴定法
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稳定常数;各级络合物的分布)
副反应系数(酸效应系数;络合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系数
氨羧络合剂络合物的特点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滴定误差;酸度的控制)
络合滴定的方式(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间接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法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诱导反应)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前的预氧化或预还原)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氧化还原平衡,得失电子相等原则)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沉淀滴定法
银量法滴定曲线
按不同指示剂和滴定方式分类的银量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杨司法)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溶液对光吸收与颜色的关系;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的加和性和吸光度的测量)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ε;桑德尔灵敏度)
影响吸光光度法准确度的因素(仪器测量误差、对比尔定律的偏离)
显色反应(络合反应;离子缔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成盐反应;催化显色反应;消色反应)
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用量;酸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干扰物质的及其消除)
重要的显色剂(无机显色剂;有机显色剂)
多元络合物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异配位体络合物;离子缔合络合物;胶束增溶络合物)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微量组分的测定;差示光度;光度滴定;络合物组成测定;摩尔吸光系数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结构
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廊(影响原子吸收谱线轮廓的两个主要因素:多普勒变宽;
碰撞变宽)
原子吸收测量的基本关系式(朗伯定律)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光源、原子化器、分光器、检测系统)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效应(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光谱干扰)
背景校正方法(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连续光源校正;赛曼效应校正)
测定条件的选择(分析线;狭缝宽度;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原子化条件;
进样量)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检出限
原子发射光谱法
7.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激发电位;共振线)
原子能级与能级图(光谱项;电子跃迁选择原则)
原子谱线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统计权重;跃迁几率;激发电位;激发温度;基态原子数)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自吸现象;自蚀现象;共振变宽)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基本结构的三部件及其作用:
激发光源(直流电弧;交流电弧;电容火花;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炬())
分光系统(棱镜;光栅)
检测器(感光板;光电倍增管或电荷耦合器件())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类型(摄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铁谱比较法)
定量分析(校正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摄谱法;光电直读法))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原理
定量分析的关系式
内标法(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
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与校正(背景的来源及扣除;离峰校正法;等效浓度法) -仪器的主要装置及分析性能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检出限
电位分析法
能斯特方程式
电极的组成及作用:
玻璃电极
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
指示电极(惰性金属电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直接电位法
的电位法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或浓度)(标准曲线法;一次标准加入法;连续标准加入法)
电位滴定法
测定原理、滴定装置及滴定曲线
终点确定方法(曲线法;ΔΔ曲线法;ΔΔ曲线法)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
自动电位滴定仪原理
电解与库仑分析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电解装置与电解过程
分解电压与析出电位关系
过电压与分解电压关系
电重量分析法与电解分离
恒电流电重量分析法
控制阴极电位电重量分析法(电解时间的控制)
库仑分析法
基本原理(法拉第第一定律;法拉第第二定律)
装置与过程
库仑计(氢氧库仑计;库仑式库仑计;电子积分库仑计)
恒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
库仑滴定的特点
库仑滴定的应用(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
个人总结,仅供交流学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