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维数字矿山信息系统案例展示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31
DIMINE数字矿山软件三维矿业软件案例DIMINE数字矿山软件案例案例一(详细介绍)工程篇是针对矿山提供的钻孔数据和工程图纸,在DIMINE软件中建立起整个矿山三维实体模型和钻孔数据库,并进行资源估计、储量计算和采矿设计。
本篇的工程数据来自湖北某金铜矿。
1 地质钻孔数据录入在DIMINE中建立地质数据库之前,需要将矿山报告中包含的内容按照“孔口文件(Collar)”、“测斜文件(Survey)”、“样品文件(Assay)”、“岩性文件(Geology)”等分别录入不同的文件中。
(1)数据便于编辑和管理(2)MICROSOFTT 数据录入,是在MICROSOFTT EXCEL中进行的,这样的好处是:EXCEL可以存储为txt格式文本文件,直接导入DIMINE软件,建立地质数据库建立的MICROSOFTT EXCEL 文件,输入格式如图1-1~1-3。
输入数据后将文件存为txt格式文件,以便导入DIMINE软件中。
将三个txt文件分别导入“开口.dm t”、“测斜.dmt”、“样品.dmt”文件。
图1-1 ASSAY表录入图1-2 SURVEY表录入图1-3 COLLAR表录入2 地质图件矢量化、数字化地质图件矢量化、数字化是构建实体模型的基础,也是一项工作量十分巨大的工作。
在AutoCAD软件中点击菜单栏“插入”→ “光栅图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扫描的图片的路径。
在AutoCAD新建图层,按照图例中矿体、断层、巷道的名字命名,在不同的图层中用多段线描出矿体、断层、巷道的线,存为AutoCAD2000格式。
点击DIMINE软件菜单栏“文件”→“导入”→“AUTOCAD文件”。
由于-370以上矿体通过中段图来圈定,所以导入时选择“设置高程”,输入中段的高程值,选择保存路径,导入后的中段如图2-1所示。
-370以下矿体通过勘探剖面来圈定矿体,导入时选择“剖面线”,输入剖面基点X、Y坐标值,剖面方位角为剖面正方向绕平面图Y轴顺时针转过的角度,导入后的剖面如图2-2所示。
三维矿山远程监管系统设计案目录一、矿山三维地下监管设计案介绍-------------------------------------- 3二、矿山真三维地质建模-------------------------------------------- 5三、三维矿山模型的基本操作、管理与浏览---------------------------- 7四、矿山采矿和储量动态监管---------------------------------------- 8五、矿山地上、地下安全生产的动态监控------------------------------ 9六、显示在线设备-------------------------------------------------- 9七、矿山地下三维实时监控------------------------------------------ 10八、矿山地下三维实时定位------------------------------------------ 11九、井下人员(设备)轨迹回放-------------------------------------- 13十、鼠标悬停提示属性信息------------------------------------------- 14十一、地下三维场景漫游--------------------------------------------- 14十二、小窗口平面导航----------------------------------------------- 14十三、矿体任意切割和储量信息查看----------------------------------- 15、三维矿山远程监管系统设计案介绍三维矿山远程监管系统通过建立矿山的真实三维模型,逼真的显示矿山的矿体形态、采矿情况、空间环境及采矿人员和设备的实时状况,为矿山管理、高效采掘、安全生产、领导决策、矿山技术培训、矿井优化设计等提供更直观的信息。
基于网络的三维数字矿山综合监控系统应用案例北京威远图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3月一、应用背景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已经不只是考虑加快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速度和效率,而是将整个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形成全生产过程的综合监控。
考虑到各业务子系统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各成体系,维护量大,整体可靠性差,维修、维护困难,信息不能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低下,很难从系统的角度对矿山自动化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现有信息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如何做到“共建共享”、“分建共享”?因此建设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使设备工况、控制及环境参数在统一的平台传输和集成,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安全生产调度管理水平,实现对工矿设备及安全环境的集中监测与控制迫在眉睫。
二、应用目标本系统定位在综合监控上。
主要在安全监测、人员定位、工业视频监视、束管监测已经基础通信等取得广泛的应用,综合监控系统在基于上述专业子系统的基础上,总结既有经验,全面推广,并在子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综合监控主控系统。
基于网络的三维数字矿山综合监控是在矿山基础信息(空间、设施、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山企业自然状况的分析(系统),对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控,对设备开停的监测甚至包括日后的远程控制(物),让企业的各级领导可以层层管理,层层控制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并可以依据系统反应的实时生产情况判断生产作业是否合理,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到位(管理和制度),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依据系统所反应的实时情况随时监控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以网络和可视化三维空间的高科技手段对四个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和监督,为企业安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保障。
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集团各矿井安全生产有关的远程集中监控。
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供事故抢修应急指挥,实现企业的有序高效运营。
对子系统比较完善的煤矿建设一套综合监控系统,可以接入下列专业子系统:1)生产自动化系统2)供电监控系统3)安全监控系统4)人员定位系统5)束管火灾预报监测系统6)煤炭计量管理系统7)调度通讯系统8)工业电视监测最终建设一整套具有煤矿企业管理特色,实用、易用、可靠的信息化集成系统。
数字矿山融合发展提升本质安全案例咱今天就唠唠那个超酷的数字矿山,看看它是咋提升本质安全的。
就说有个矿山叫石头山矿(这是我瞎起的名哈,方便讲故事)。
以前啊,这矿山里那管理真叫一个乱,安全问题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时不时就冒出来吓人一跳。
比如说,井下的工人师傅们每天在那黑黢黢的巷道里干活,对于瓦斯浓度这些危险指标,就只能靠一些老掉牙的设备去检测。
那设备有时候不准,就像个喝多了的醉汉,指不准路。
有一次,瓦斯浓度悄悄升高,可那设备没及时发现,差点就酿成大祸。
这时候啊,大家就意识到,得变变了。
后来,数字矿山的概念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石头山矿。
首先呢,他们建立了超级智能的监控系统。
就像给整个矿山装上了无数双眼睛,每个角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井下,各种传感器就像小卫士一样,密密麻麻地分布着。
瓦斯传感器变得超级灵敏,一旦瓦斯浓度有点风吹草动,就立刻像个大惊小怪的小孩一样,把消息传给控制中心。
而且这些传感器可不像以前那样孤立,它们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信息网。
再说说这个人员定位系统。
以前啊,要是井下出了点啥事,要找个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
现在呢,每个矿工都带着一个小小的定位装置,就像给每个人身上装了个GPS。
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能清楚地看到每个工人的位置,就像玩游戏看地图一样。
有一次,一个巷道发生了小规模塌方,有个工人被困在里面。
靠着这个定位系统,救援人员很快就确定了他的位置,没一会儿就把人救出来了。
那被困的工人出来后直拍胸脯说:“这高科技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还有采矿设备这一块。
以前的设备都是傻愣愣地干活,坏了也不知道自己出啥问题了。
现在不一样喽,那些大型采矿设备都装上了智能诊断系统。
就好比给设备请了个私人医生,设备运行的时候,这个“医生”就一直在旁边检查。
要是设备有点小毛病,比如某个零件磨损了,这个系统马上就能发现,然后把消息传给维修人员。
这样不仅减少了设备突然罢工的风险,还让维修变得更高效。
有一回,一台装载机突然有点不对劲,要是搁以前,估计得停工好久去排查。
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分享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分享引言矿山行业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领域,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操作流程。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矿山行业也开始逐渐转变,并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本文将分享一些矿山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以展示数字化技术在提升矿山行业效率和安全方面的巨大潜力。
一、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
通过使用传感器、摄像头和其他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矿山内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机器运行状态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央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例如,某矿山引入了一套先进的无人机系统,用于监测巨大的矿山坑道。
这些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可以定期飞行并生成详细的地形图和三维模型,为矿山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优化矿山运营和管理。
二、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矿山内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辅助控制。
例如,某铁矿山引入了一套智能化运输系统,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算法,实现对矿石运输车辆的无缝监控和自动调度。
这个系统可以实时分析车辆位置、道路状况和工作负载,从而实现最优路径规划和运输效率的最大化。
这种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矿山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事故的风险。
三、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数据的收集和监测只是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矿山企业可以从庞大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策略。
例如,某金矿山收集了大量地质勘察数据并应用了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预测金矿脉的走向和储量分布。
这种精确的预测模型帮助他们在挖掘时更加高效和精确地定位矿脉,提高了金矿开采的效益。
四、安全监控和风险预警系统安全是矿山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目前行业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行业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生产质量和提高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
某煤矿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智能化采煤。
该企业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矿区设备进行绑定,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从煤矿全过程监测、实时运行状态分析、异常情况预警到人员安全及时救援等全面智能化管理和煤矿生产数字化管理。
首先,煤矿全过程监测是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监测内容主要涉及煤矿往来的各种设备,如输送带、风机、水泵、电动机等,并采用传感器等设备,对各种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保证了工业制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次,实时运行状态分析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的智能化。
企业借助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煤矿的运行状态,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这样,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预测设备故障,及时进行检修,维护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生产延误和工人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最后,人员安全及时救援,在数字化转型中也是重要的服务,煤矿生产是一个危险性极高的行业,救援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保障。
使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对煤矿所有安全要求进行全面管理,使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安全。
在出现事故时,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煤矿生产管理系统,将自动触发事故处理的急救模式,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援。
总之,通过数字化转型手段,在煤矿生产中实现了实时、智能化管理和监测,全过程都被数字化手段所管理,并在重大事故发生时,及时切换到救援模式,为该行业的安全和产能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只有不断加大技术研究和信息化投资,才能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只有深刻理解企业信息化与煤矿数字化操作,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手段的效益,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网络的三维数字矿山综合监控系统使用案例北京威远图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3月一、使用背景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使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已经不只是考虑加快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速度和效率,而是将整个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形成全生产过程的综合监控。
考虑到各业务子系统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各成体系,维护量大,整体可靠性差,维修、维护困难,信息不能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低下,很难从系统的角度对矿山自动化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现有信息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如何做到“共建共享”、“分建共享”?因此建设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使设备工况、控制及环境参数在统一的平台传输和集成,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安全生产调度管理水平,实现对工矿设备及安全环境的集中监测和控制迫在眉睫。
二、使用目标本系统定位在综合监控上。
主要在安全监测、人员定位、工业视频监视、束管监测已经基础通信等取得广泛的使用,综合监控系统在基于上述专业子系统的基础上,总结既有经验,全面推广,并在子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综合监控主控系统。
基于网络的三维数字矿山综合监控是在矿山基础信息(空间、设施、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山企业自然状况的分析(系统),对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控,对设备开停的监测甚至包括日后的远程控制(物),让企业的各级领导可以层层管理,层层控制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并可以依据系统反应的实时生产情况判断生产作业是否合理,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到位(管理和制度),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依据系统所反应的实时情况随时监控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以网络和可视化三维空间的高科技手段对四个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和监督,为企业安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保障。
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集团各矿井安全生产有关的远程集中监控。
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供事故抢修应急指挥,实现企业的有序高效运营。
对子系统比较完善的煤矿建设一套综合监控系统,可以接入下列专业子系统:1)生产自动化系统2)供电监控系统3)安全监控系统4)人员定位系统5)束管火灾预报监测系统6)煤炭计量管理系统7)调度通讯系统8)工业电视监测最终建设一整套具有煤矿企业管理特色,实用、易用、可靠的信息化集成系统。
数字化矿山(自动化监控、三维综合管理平台)方案1. 引言数字化矿山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矿山进行全面的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以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数字化矿山方案,该方案包括自动化监控和三维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2. 自动化监控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是数字化矿山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技术手段,对矿山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实现对矿山生产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控。
2.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自动化监控系统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将矿山中各种参数和状态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以供监控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
2.2 监控设备监控设备是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用于收集、传输和处理数据的设备,常见的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等。
这些设备通过与传感器相连接,实现对矿山生产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
2.3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自动化监控系统中负责采集、存储和处理监控数据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将从传感器和监控设备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并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监控。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包括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等。
3. 三维综合管理平台三维综合管理平台是数字化矿山方案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建立矿山三维模型和整合各种管理系统的数据,实现对矿山的全面管理和决策支持。
3.1 矿山三维模型矿山三维模型是在数字化矿山方案中用于展示和管理矿山的核心工具,它通过将矿山的地理信息、地质信息和工程信息等数据整合到一个三维模型中,实现对矿山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和分析。
3.2 管理系统数据整合三维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各种管理系统的数据,将矿山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实现对矿山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决策支持。
数字化矿山(自动化监控、三维综合管理平台)方案概述数字化矿山是一个采用自动化监控和三维综合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用于提升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该方案将传感器、网络通信和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矿山生产过程中,实现对矿山设备和作业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同时提供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决策支持,以帮助矿山管理者做出更加准确和及时的决策。
自动化监控系统为了实现对矿山设备和作业状态的实时监测,数字化矿山方案采用了自动化监控系统。
该系统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振动等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监控系统还具备故障诊断和预警功能,当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自动化监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 灵活可扩展:根据不同矿山的需求,可以灵活地增加或调整传感器的布置和监控点的数量。
- 高效可靠: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智能决策支持: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自动生成报表和统计图表,为矿山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三维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化矿山方案还包括一个三维综合管理平台,用于管理和调度矿山的生产资源和作业流程。
该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了对矿山内部各个作业点的空间定位和管理。
三维综合管理平台具有以下功能: - 空间管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矿山内部各个作业点的位置信息与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对矿山内部的空间管理。
- 资源调度:平台可根据矿山的生产需求和资源状态,自动进行作业资源的调度和优化,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作业流程管理:平台提供作业流程模型和作业调度功能,可对矿山的作业流程进行规划和管理,实现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
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决策支持为了帮助矿山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数字化矿山方案提供了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决策支持功能。
通过可视化展示的方式,管理者可以直观地了解矿山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指标的变化趋势等信息。
三维矿业软件在矿山中的实际应用——以勐满金矿为例
伍超奇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24()1
【摘要】随着地学信息化的发展,矿业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当今矿业领域开始不断向着数字化、可视化发展,“数字矿山”已成为矿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本文探讨了基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满金矿的实践,以实际生产过程为基础,利用三维矿业软件Surpac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和矿山资源储量的估算。
此外,还探讨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通过对比勘探和采矿,并调整生产计划来应用三维地质软件的关键要点。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伍超奇
【作者单位】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4
【相关文献】
1.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在构建五圩矿三维可视化模型中的应用
2.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在构建五圩矿三维可视化模型中的应用
3.3Dmine矿业软件在五圩矿三维建模的应用
4.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MicroMine矿业软件在数字化矿山中的应用
5.数字化、信息化矿山建设——三维矿业软件3DMine在四方金矿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维矿业软件在矿山地质数字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着以前之前图纸化办公管理的矿山企业发生了巨大变革,信息化、三维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矿山企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建设数字矿山成为每一个优秀矿山的必经之路。
而要建成现代化矿山,矿山数字化就是必要条件。
因此,这些通用的三维矿业软件在未来发展应用的潜力巨大。
本文以公司所做一矿山的案例说明三维矿业软件在矿山数字化的应用。
关键词:三维矿业软件;矿山地质;数字化;应用该矿山矿产资源模型及用于估算矿产资源的数据库由矿山技术人员进行建立,是足够可靠的,能够对金矿化的边界进行可靠的解释,并且测定数据足够可靠以支持矿物资源估计。
为了适应需要,使用三维矿业软件构建地质和矿化线框,制定地质统计分析的测定数据,构建块模型,估计矿物等级,并列出矿物资源,并进行地质统计分析和变异。
1、资源估算程序数据库汇总;数据验证;勘查数据分析;基于cutoff的矿化解译;建立剖面及实体;统计分析;实验半变异函数建模;搜索椭球体参数的确定;矿块建模及品位插值;资源量分类;资源量报告。
2、数据的准备、管理与分析矿体解译过程执行工业指标制定的原则来解译矿体边界线;然后在剖面基础上解译矿化带,通过被解译的剖面建立线框,创建矿化带的地质模型。
矿块模型规定好母块及子块。
品位通过中值指示克里格和距离幂次反比加权方法分别插入每个矿块,用的仅是每个线框里的品位组合。
然后离散化细分的品位在克里格过程中被平均,以产生块品位。
按照标准资源分类的可信度水平,资源量分类目的是基于测量内在可变性能反映块体模型不同区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水平由数据及矿化的预期连续性来支撑。
块体被分类为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
2、1建立地质数据库提供用于数据库生成的原始数据格式是Ecel文件。
以下表是钻孔数据资料。
其它数据包括了工程地质数据、矿化数据及蚀变数据。
建立数据库后,就可以生成矿区钻孔平面图。
2、2勘查数据分析进行经典统计分析,以达到下列目的:确定品位总体的分布情況;确定使用哪种类型的品位插值过程;获得品位的统计参数;确定品位的分布参数。
采矿业的矿业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趋势,采矿业也不例外。
矿业企业纷纷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强矿山安全管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采矿业的矿业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案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一、无人机在矿业中的应用无人机技术的兴起给采矿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矿业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和监测矿山,实现对矿山的全面掌控。
无人机可以高速飞越矿山并拍摄高清照片或视频,提供准确的地形和地貌数据。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配备红外热成像仪,用于检测矿山中的火灾风险,并提供实时的热成像图像。
二、传感器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在矿业领域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通过在矿山中部署各种传感器,矿业企业可以实时地监测矿山的各种参数,并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矿山中的火灾风险;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隧道和井下工作面的气体含量和压力变化;振动传感器可以监测矿山的地质活动。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而实现数据的分析和监控,帮助采矿企业及时做出决策,保障矿山的安全。
三、人工智能在矿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也在矿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矿业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分析矿山中的大量数据。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企业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预测矿山工作面的产矿量和矿石品位,优化生产计划。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矿山设备的维护和故障预警上。
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系统能够提前预警设备的故障,降低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为矿业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培训和模拟平台。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采矿工人可以在模拟的矿山环境中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
采矿企业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矿山的复杂工艺流程,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五、物联网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矿业企业带来了许多便利。
数字化矿山案例咱先来说说那个超酷的A矿山。
以前啊,A矿山那管理方式可老传统了,就像一个还在用算盘计算的老会计。
矿工们每天下井就跟摸黑探险似的,全靠经验找矿脉,开采效率低得可怜,安全风险还特别大,就像头顶上随时可能掉个大炸弹。
后来呢,A矿山决定走数字化这条路,那可真是开启了一场矿山界的“变形记”。
先说说这矿山的设备吧。
以前那些挖矿设备就像一个个脾气古怪的老家伙,动不动就闹点小毛病。
现在啊,都装上了智能传感器,就像给它们配备了私人医生。
这些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高了、零件磨损了,立马就能把消息传到控制中心。
就像设备会自己喊:“我这儿有点不舒服啦!”这一下,维修人员就能及时赶到,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大大增加,开采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再讲讲开采环节。
以前找矿就像大海捞针,矿工们只能凭感觉在矿山里到处挖挖看。
现在有了数字化技术,就像给矿山做了一个超级精确的CT扫描。
地质学家们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勘测等高科技手段,对矿山的地质结构、矿脉分布了解得清清楚楚。
开采的时候,就像按照精确的地图在寻宝,想挖错地方都难。
而且开采的自动化程度也超高,那些大型挖掘机、装载机啥的,很多都能远程操控了。
操作员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像玩游戏一样就能控制这些大家伙在矿山里工作,既安全又高效。
安全方面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以前矿山里的安全检查全靠人工,检查员得跑遍矿山的每个角落,累得气喘吁吁不说,还可能有遗漏的地方。
现在可不一样了,整个矿山布满了各种监控设备,像无数双小眼睛一样盯着每个角落。
有毒气体浓度超标了、顶板有裂缝了,监控系统马上就会报警,就像一个超级警觉的警卫员。
矿工们身上也都配备了智能定位设备,如果发生意外,救援人员能迅速找到他们的位置,就像给每个矿工都安装了一个求救信号灯。
还有矿山的管理。
以前矿山的物资管理那叫一个混乱,材料的进出库全靠手写记录,找个东西得翻半天账本。
现在有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就像给矿山找了个超级管家。
1数字矿山三维空间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矿山是资源型产业,为了高效率地解决和处理矿山资源储量计算、煤矿开采和规划、矿山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矿山”的建设和应用不断得到发展,并逐渐在煤矿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
《数字矿山三维空间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典型的三维GIS 应用。
它建立在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GIS 技术、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等基础上,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和效益等各种因素,使企业实现整体协调优化,在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其整体效益、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
平台采用B/S 架构,采用/C#语言开发,数据库采用Oracle 9i 。
平台运行在Windows 环境下,服务端采用Windows2000 Server ,客户端采用WindowsXP ,浏览器采用IE7.0以上版本。
平台基于美国Skyline 公司的TerraSuite 产品系列,与我公司自主研发的CitoDM 产品相结合,以矿方提供的《井下设备分布图》《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等为基础,集成了矢量数据、多种卫星高清晰影像数据、DEM 数据以及大量的文档和野外验证数据,实现对矿产资源、矿山环境、生产状况等业务数据的建模和动态更新,为矿方建立更加贴近矿山井下生产现状、可交互的三维GIS 应用。
平台可应用于各类规模的矿山生产企业,也应用于国家及各级政府的矿区监管部门,帮助管理者适时的掌握各矿区作业点的状况,并可提供各类分析数据,为进一步维护矿山行业经营和管理秩序,确保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1. 系统建设目标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地球上构建虚拟矿区,实现对矿区信息、矿山基础信息、矿山安全信息、矿山生产信息的集成和管理,通过对矿山的各类基础数据、空间数据、设备监测数据的处理、更新、维护和展示,为建设安全矿山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