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河道治理常用的有哪些方式

生态河道治理常用的有哪些方式

生态河道治理常用的有哪些方式
生态河道治理常用的有哪些方式

生态河道治理常用的有

哪些方式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生态河道治理常用技术有哪些

生态河道治理包括生态护坡、底泥生态疏浚、水体生态修复等,是从护坡、清淤、净水等环节均采用生态方式,对河道进行治理。这里主要就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最大程度地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得到净化。

生物基础性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净化和水生植物净化两种,属原位修复。微生物修复主要有三类:一是生物强化技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经过培养筛选的微生物菌种;二是生物促进技术,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微生物促生剂(营养物质),促进土着微生物的生长;三是生物膜技术,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生物载体进行降解污染物。微生态活水(HDP)直接净化工艺中的“微生态”,就结合了这三类微生物强化技术。

生物工程综合性修复技术包括河道曝气充氧、生物栅、底泥生物氧化技术等。微生态活水(HDP)直接净化工艺中的“活水”就是通过水下大流量曝气造流设备,扩大水体溶氧区域并提高氧利用率。HDP工艺的核心技术在于微生物净水,针对不同水体,拥有多项针对性技术,能够解决河道常见黑臭、发绿等一系列问题,在故宫筒子河、天安门金水河、钓鱼台国宾馆、海口白沙河中均有应用。

黄河工程常见的几种河道治理方法

黄河工程常见的几种河道治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8-04-11T16:33:54.4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作者:卢建军 [导读]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 (东平湖管理局东平黄河河务局,山东东平 271513) [摘要]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长河段的整治及局部河段的整治.在一般情况下,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关键词]河道整治;措施;防洪工程;水利建设;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长河段的整治及局部河段的整治.在一般情况下,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河道整治作为一种纯公益性的水利工程,本身并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因治理而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因此河道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 河道整治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价值。河道整治的侵蚀控制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用地不受洪灾;二是减少了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丧失。 河道整治可大大改善长期以来由于河流破坏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冲滩塌岸现象将大大减少,有利于稳定滩涂、改善滩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滩区的土地利用价值,使滩区及高岸的居民安居乐业,可以基本保障河两岸的人民安全定居,有利于改善两岸各种大、中、小型提灌站的引水条件,保障两岸灌区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常见的河道整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防洪工程。加强河、库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以堤防为基础,控制性枢纽工程为骨干,防汛调度指挥系统为中枢,确保城镇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继续加强建设以关田、铅厂二个圩镇防洪堤,并以此为辐射加强沿河两岸农田的防洪护岸,另一个是以建立县城防洪堤体系,拉动小江下游沿河两岸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河段河道整治。以发电和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要按照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安排留足防洪库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紧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文测报、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二、水利建设。抓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同时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灌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配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水利水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划和建设水力发电项目,使水电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开口堤的修建。开口堤是在堤防的上游按一定标准设防,头部以下堤防高度逐渐降低,尾部不建堤,这样洪水就从尾部慢慢淹入区内滞纳洪水,可防止洪水从堤防头部进入保护区毁坏农田;洪水退后,保护区内洪水及时从尾部开口处排出,开口堤宜布置在干流区与河源区衔接段,还可与蓄滞洪区的布设相结合。这一技术的推广着眼于减少干流区洪水损失,进一步提高干流区的防洪能力。四、堤防上设置溢洪堰。堤防上设置溢洪堰是指在封闭式堤防上选择一段,将其设计成允许洪水漫溢的堰坝,堰顶高程与规划防洪水位齐平,当遇超标准洪水时,洪水可从溢洪堰溢入堤防保护区。这样既可起到超标准洪水的滞洪,降低外口水位,保护重要城镇等设施安全,又可平衡两侧水位,起到保护堤防安全,减少水毁工程的作用。 五、防洪排涝。根据滨海平原河网河流汛期水位变化、外海潮汐条件,以及河网内城市、乡村、农田保护标准的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布局以及必要的调整,作出最优的排涝方案;并根据新的防洪排涝形势重新规划,建立完备的排灌系统。另外,滨海平原河网河流与独流入海河流治理最大不同之处是:除了要考虑排涝的效果之外,还必须考虑航道、河网水面率、调蓄供水作用和水产养殖等多功能的需求。为此,在河道规划方面,有必要实施新河开挖、拓宽、疏浚;对侵占河道的设施如违章建筑、鱼栅、桥涵等进行清障,实现一定河网水面率,保证通航及涝水通畅。 六、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先制定出流域的综合规划和各河流的独立规划,按照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分批实施的治理方案逐步实施。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流域治理为目标,以生态学治理为主线,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 七、疏汲河床,清除底泥。城市河流不但河水严重污染,而且河流底泥也受严重污染。底泥中含有重金属、有机质分解物和动植物腐烂物,因此即便其他水污染源能以控制,但底泥仍可使河水二次污染。 作者简介:卢建军(1968—),男,山东梁山人,河道修防工技师,长期从事水利工程施工与维修养护,具有丰富的经验。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探讨了河道治理中前期所采用的硬质驳岸技术的缺陷,从景观、生态、经济等多角度分析了硬质驳岸对河道的危害,提出了以生物生态技术例如生物菌、水下森林、水上森林、水湿生动植物等,以及曝气造流、生态护坡等工程技术来进行河道水环境修复的优点及技术手段。 【关键词】河道治理;硬质驳岸;生态修复;生物生态 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当前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和某些不当措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和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在水环境方面由于污染源增加以及在营建水利工程中偏重于水利安全的考虑,河道成为纳污渠,该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大量污水和垃圾的排入使得河道生态系统功能逐渐丧失,严重限制了现代城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历史教训表明,我国大部分城镇正在重蹈欧美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欧美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又花费巨资治理受污染河道,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后,许多城市河道水质已恢复正常。而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疏于管理,重视度不高,经济实力有限,并最终导致水体生态系统退化,水质恶化,黑臭和水华现象频繁暴发,丧失自净能力,水域栖息生物减少或消失,河岸自然生物群落消失、绿地人工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系列恶果。 1 存在的问题 1.1 河道硬质化(硬质驳岸) 即采用水泥浆砌石块的方法形成排水沟渠 河道硬质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断面形态的人工化,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道截弯取直,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化河流;把天然河槽复杂多变的横断面改造成梯形、阶梯型和矩形等规则的几何断面。(2)建设材料的硬质化。采用混凝土、块石等材料浇(砌)筑护岸及河床,河槽严重硬质化。(3)滨岸带破坏或消失。滨岸带植被缩窄或消失,自然土壤,植被系统被人造道路、码头、步道等取代。 1.2硬质驳岸的缺陷 (1)天然美景破坏多少天然美景因硬质驳岸而消失。天然河流中的曲流、深潭、浅滩、河漫滩、积水沼地、阶地、三角洲等丰富的地貌构成了河流形态的多样性,由此形成流速、流量、水深、河床材料等多种生态因子的异质性,为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笔直的河道走向、灰白色的堤防护岸,极大影响了水体的可达性和景观质量。破坏了植被丛旱生向水体的过渡生长,从而使该区域最具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带消失 (2)亲水性下降,动植物失去生存空间。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河道治理技术方案

正本(公开招标)杭州市江干区城市管理综合监管中心十号河和横一港河道生态治理项目 (招标编号:JGCG2015-GK-15) 技术文件(标项二) 横一港(绿城丽江公寓-和睦港)生态治理工程 投标人名称:某某和某某联合体(加盖公章) 投标人地址:杭州, 北京市朝阳区邮编:310018 ,100025 投标联系人: 电话: 启封时间: 在2015年4月24日9时30分前不得启封

总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设计方案(标项二)………………………………………….(1-44)第二部分施工方案(标项二)…………………………………………….(45-126)第三部分拟投入本项目实施期间的管理人员方案(标项二)…………...(127-152)第四部分水生态培育稳定期养护管理方案(标项二)…………………...(153-159)第五部分售后服务方案、机构等情况(标项二)………………………….(160-176)第六部分质量保证措施和检测、工期承诺及其它优惠和承诺情况(标项二)…............................................................................................................(177-192)第七部分加★条款(含技术和商务)响应表(标项二)…………………..(193-194)第八部分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他文件和说明(标项二)………………...(195-199)

第一部分 项目设计方案(标项二)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1.1工程概述 (1) 1.2项目目标 (2) 1.3设计原则 (3) 1.4设计依据 (3) 第二章项目背景 (4) 2.1地理区位 (4) 2.2项目定位 (4)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5) 第三章现状问题分析 (6) 3.1 项目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6) 3.2现状污染源调查及分析 (8) 3.3工程现场重点问题和困难及应对措施 (9) 第四章生态技术简介 (11) 4.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 (11) 4.2技术简介 (11) 第五章设计方案 (25) 5.1设计思路 (25) 5.2技术路线 (25) 5.3总体设计 (26) 5.4工程措施 (28) 5.5水质检测 (37) 第六章主要设备材料工程量 (39) 第七章目标可达性分析 (40) 第八章应急预案 (42) 8.1应急响应机制 (42) 8.2防汛应急响应机制 (42) 8.3重大活动保障响应机制 (42)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任务 (1) 三、项目规模 (1) 四、设计依据 (1) 五、设计原则 (2) 第二章技术分析 (2) 一、物理法 (2) 二、化学法 (4) 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4) 四、最终技术方案 (8) 第三章方案设计 (8) 一、设计水量 (8) 二、设计水质特征 (9) 三、治理目标 (9) 四、实施阶段 (9) 五、实施路线 (9) 六、方案设计 (10) 第四章投资运营费用估算及维护 (16) 一、投资估算 (16) 二、运营费用 (17) 三、系统维护 (18)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中一个流动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且相对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恢复能力,然而城市河流由于沿岸居民数量众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城市河流造成巨大影响,致使城市河流生态功能在不断退化和丧失,出现黑臭、蚊虫滋生,不仅丧失了作为城市景观的功能,反而成为城市负担:干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城市声誉。 根据“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治理思路,在恢复河道原有自然功能的同时满足居民活动需求队河道进行治理规划和设计。 二、项目任务 本项目涉及35000m3河道水体的治理和维护,主要任务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污染物消减和生态自净功能恢复。去除水体中的氨氮、BOD等污染物,提高水体含氧量和透明度。建立河道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链,实现水体自净,维护水体水质。 三、项目规模 本项目设计规模35000立方,河道长约700m,河宽25m,平均水深约1.95m。根据现有水体的污染现状,对水体进行水质治理和生态维护。 四、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12-12T11:33:24.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作者:刘伟峰[导读] 摘要: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一个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许昌方圆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摘要: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一个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不仅仅会影响到城市的环境,也会影响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河道的治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施工措施引言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改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管理措施,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进度,也为河道周边的民众带来更大的便利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分析 1.1河道治理中环保意识比较缺乏 我国有一个长期的国策就是保护环境,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国家的基本国策。但是在实际的河道治理中,一些区域只重视设计改造河道治理,不重视环境的保护。这就致使了一些民众在河道中投入生活垃圾,导致污染饮用水源,甚至会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全。[2]在河道治理中缺乏环保意识,不仅仅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不符合河道治理的理念,因此在河道治理中科学合理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1.2河道改造造成河道的功能降低 在河道治理中,一些地区只重视经济利益的发展,不重视河道的其他的功能作用,造成在河流治理中会忽视河流流域的生态功能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并且会因为在河道治理中会因为管理的不科学性导致一些施工侵入河道水面,造成河流的原始形态被破坏,并且失去生态调节能力的河流会使得流域的恢复能力以及生态抵抗力都大大的下降。所以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施工,减少因为过度的改造导致河道生态功能下降的情况,使河道的生态功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1.3河道治理中的责任划分不清晰 在我国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很多管理工作都是由很多的部门共同执行的。但是又没有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进行部门职能责任的划分,会导致各个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在管理工作方面有冲突和重叠,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会逃避自己的职责。[3]有些河道在在污染排放方面过于超过指定指标,但是遇到这种问题会使得同一个区域的水利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等机构会互相推诿,造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2改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管理措施 2.1做好生态护岸工作 在开展生态护岸工程之前,应提前对城市内部的河道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禁止对城市内部的河道继续污染。之后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对城市内部的河流情况做进一步规划,将原有的多样化河道进行统一整理,让水流更加通畅,提升河道的观赏价值。与此同时,在河道的护岸和护底位置,添加渗透性较强的材料,比如鹅卵石、块石堆体等,让河道内部可以自主完成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在河岸位置种植合适的植被和树木,让河岸两侧变得更加美观。利用不同植被的生态作用,打造人工湿地系统,使河道区域的环境被改善,构建水生态系统平衡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河道治理手段,在河道上种植必要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荷花利用水植物,对河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净化河水,改善水质。 部分城市河道内被排放了过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河道水质发生明显变化,针对这些位置,在进行水质治理时,需要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才能实现水质快速提升目的。不同区域的河道水质改善,要按照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水生植物的选择,确保所达到的净化效果更好。依据水生植物的自然生长习性,在河道中种植水生植物和沉水植物,让二者之间配合完成水质的改善任务,也是比较常见的城市河道水质净化方案。对于污染较重的河道,可适当利用微生物进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确保所开展的水利工程,能最大限度的完成区域内的河道治理任务。 2.2整治河道水质 在进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时候,我们要把一些污染物给清除干净,虽然河水有比较强的自净能力,但是近几年污染十分严重,所以我们也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首先要把一些淤泥清除干净,或者是选择人工湿地的这种方法,尽可能的改变河流的水质。也可以在勾槽附近设置隔水层,增加一些土壤或者是植物的根茎,这样能够增加水中的水生植物,从而净化水资源。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而且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在河道的两岸设置生态护岸,或者是种植一些植物,这样既能够涵养水源,也能够削弱洪峰的能力。 2.3河流疏浚工作 河流疏浚技术,能够确保河体拥有更好的抗洪效果。通过对不同流域的河道进行水体分析,利用河道疏浚技术,按照区域河体的流速,采取特定的河流疏浚方法,快速解决河道的抗洪能力及泄洪问题。当水利工程结束以后,需要立即开展河道疏浚清淤工作。比如:按照工作要求,需要将河体底层1~2米的淤泥进行清理,确保河道拥有更好的通航能力。利用两艘大型挖泥船完成河道的淤泥清理工作。在开展疏浚河道淤泥线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河体底层的大体积混凝土块、残桩等杂物提前进行清理,以免对后续的施工作业造成影响。清理的过程中,要采取分层、分片清理的方式,确保达到高效清理的目的。清理时还要注意,可以采取挖槽断面边坡的手段,让清理的效率提高。边坡挖掘高度通常在1~2米,在对特定位置完成挖掘以后,需要测量挖掘位置的水深,然后利用抓斗挖泥船进行定位挖掘。在挖掘前要将船体的前部固定,避免船体在挖掘过程中随水流漂移。 2.4重视河道整体的管理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经验材料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 经验材料 我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河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灌溉、排涝、航运、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我省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堤防坍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河道总淤积量达20亿m3,平原河网普遍淤高0.6m,淤积严重的河段淤高2.5m以上。根据XXX 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全省有21.6%的河段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河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主要水系的干流水质多为Ⅳ类或V类,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省政府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整治重要河道1万km,工程总投资XXX多亿元,基本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再现扛南水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貌。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

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 1.山溪性河道治理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

对生态河道治理思路探讨

对生态河道治理思路探讨 【摘要】本文在介绍生态河道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湖州市水利的发展现状,对生态河道治理中应当遵循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生态;措施;回归自然;以人为本 前言 生态河道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它以保护河道系统中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和谐的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改造成水系统、土壤系统以及生物系统三者相互涵养的近自然状态。构建具有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以实现人水和谐的关系,进而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河道治理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保证河道防洪、排涝及引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一定的人工修复措施,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从而构建完整、良好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 根据生态河道治理的要求和特点,在进行生态河道治理时,需要遵一定的原则,通过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目标、利益相关者、分析人类活动对河道功能的影响、识别河道主要天然资产、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有限次序,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资产保护和河道改善措施和策略,并对制定的策略和措施进行细化,制定出更加详细、可以度量的目标,对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制定和设计修复工程的详细计划和评估方案,进行修复工程的组织工作,制定时间进度表,明确施工任务,落实资金来源,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再进行生态河道治理工程的具体实施,工程完成后,评估确定其达到了生态河道的治理要求后,即完成整个生态河道治理的工程。 生态河道治理需要遵循综合性、协调性、自然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生态河道治理的综合性原则,要求在进行修复方案的设计时,既要保证河道的基本功能,又要充分考虑到河流生态功能、景观等功能的要求,同时还要兼顾人们亲水活动的安全;生态河道治理的协调性是指河道要与周边区域发展的特点、沿线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在进行修复工作时,要坚持以人工修复辅助自然修复的思路,因地制宜,充分地利用河道周围的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及河岸、水下物种,以保证构建起的水生态系统能够有较强的自我维持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影响,在确保达到河道治理目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统筹好前期的建设和后期的维护工作,减少维护成本,以实现河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2、河道生态治理思路

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 天然河流中,不同类型的河段,具有不同的河道形态和演变特性,因此,河道整治措施及其工程布局也有所不同。下面就平原河道常见的四种河型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蜿蜒型河段整治 蜿蜒型河段形态蜿蜒曲折。由于弯道环流作用和横向输沙不平衡的影响,弯道凹岸不断冲刷崩退,凸岸则相应发生淤长,河湾在平面上不断发生位移,蜿蜒曲折的程度不断加剧,待发展至一定程度便会发生撇弯、切滩或自然裁弯。 就防洪而言,弯道水流所遇到的阻力比同样长度的顺直河段要大,这势必抬高弯道上游河段的水位,对渲泄洪水不利。此外,曲率半径过小的弯道,汛期水流很不平顺,往往形成大溜顶冲凹岸的惊险局面,危及堤岸安全,从而增加防汛抢险的困难。 从航运来讲,河流过于弯曲,航程增大,运输成本增大。此外,蜿蜒型河段对于港埠码头、引水工程等都存在一些不利影响。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整治。 蜿蜒型河段的整治措施,根据河段形势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稳定现状,防止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一为改变现状,使其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稳定现状措施:当河湾发展至适度弯曲的河段时,对弯道凹岸及时加以保护,以防止弯道继续恶化。只要弯道的凹岸稳定了,过渡段也可随之稳定。 改变现状措施:即因势利导,通过人工裁弯工程将迂回曲折的河道改变为有适度弯曲的连续河湾,将河势稳定下来。有关人工裁弯工程设计的内容,将在后面专门介绍。 二、游荡型河段整治 游荡型河段在我国以黄河下游孟津至高村河段最为典型。该河段由于河道宽浅,两岸缺乏控制工程,河床组成物质松散,洪水暴涨陡落,泥沙淤积严重,洲滩密布,汊道众多,主流摆动频繁,且摆幅较大,摆动范围平均3~4km,最大达7km。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势急剧变化,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 (1) 河势突变,常出现“横河”、“斜河”,大溜直接顶冲堤岸,危及黄河大堤安全。 (2) 滩区滚河,主流直冲平工堤段,若抢守不及,就会造成大堤决口。 (3) 河势变化,造成滩地剧烈坍塌,此冲彼淤。 (4) 沿河工农业引水困难,航运事业难以发展。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主要由险工和控导工程两部分组成。在经常临水的危

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为扎实做好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消除城市黑臭河道,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关于“生态名城”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属地管理责任,着力构建“地方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河道环境质量,确保到20xx年底,市区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到20xx年6月,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河道,为建成国家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 1、控源截污。认真做好河道沿岸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2、河道整治。规范垃圾收运清理,做好河岸与河道保洁,解决因脏乱差、垃圾入河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问题。加强沿河养殖管理,取缔非法捕鱼行为。着手开展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 3、疏浚活水。针对重点河段开展清淤疏浚,削减河道内源污染负荷。加快水系沟通、引清活水,提高环境容量。 4、生态修复。做好驳岸生态化改造、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加快氮磷拦截吸收、曝气充氧等生态工程建设,促进水质提升及生态美化,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三、实施步骤 按照“摸清底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持续改进”的要求,重点抓好三个阶段工作: (一)调查摸底,明确治理范围。(7月上旬) 各地要对照建成区地理信息系统,对天然河流及人工河道进行彻底排查,建立城市河道基础台账,评估筛选,逐一建立黑臭河道档案,并提出综合整治计划,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市环委会办公室对各地上报的黑臭河道名单进行核查,督促各地进一步补充完善,确定河道综合整治计划。 (二)专题部署,制定整治方案。(7月中旬) 各地要对列入20xx年整治的黑臭河道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分解落实年度整治任务,制定综合整治方案,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同时在当地媒体公布。 (三)明确责任,推动工作开展。(7月下旬-11月底)

谈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谈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6T15:00:00.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肖孟富 [导读] 摘要: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600 摘要: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本文从水生态修复概念入手,介绍了水生物基础修复技术,然后分析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但是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导致水体出现恶臭及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泛滥等现象。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而且不需要耗费能源,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因此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河道整治的新措施。 1.水生态修复概念 完整的水生态系统需要具备水生植物群落以及水生动物,同时,还要有数目巨大的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等。而水生态修复技术这是运用栽培植物和培养微生物的方法来进行转化水中的污染物,或者进行转移降解等方法,来改善水生物的生存环境,以此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技术在目前也是国际上常用的用于治理水体污染的其中一个方法,水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具有治污效果好造价低,而且运行成本也低的优点。根据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对河道水体的治理,就一定要从污染源开始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之相结合,从而达到根本上进行治理,恢复水体生态。 2.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内容 水生态修复系统是在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的当今,生态治水新理念的提倡而应运而生。水生态修复技术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是目前治理河道水生态的关键技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包括水生植物群落和鱼、虾、螺、贝类、大型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以及种类和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内容是指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和降解,净化水质,改善、修复水生物生存环境。作为目前来讲国际上常用的水体污染治理办法之一,水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治污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实践生活表明,对河流水环境的治理,必须采取污染源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截污治污、恢复生态”。 3.水生态修复主要技术类型 3.1生物处理技术 水生态修复技术中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厌氧-好痒组合处理三种。其运用人工培养的适用于分解污染物的一些微生物。运用控制这些微生物的品种、数量以及生长环境等,并结合人工曝气等措施,来加快并稳定诸如COD、氨氮以及有机氮等污染物的处理。生物处理技术依照河道水体的流域面积、水流以及污染程度等因素予以具体制定,现在主要为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运用于污染较为严重河道的水质净化。 3.2修建生态岸坡 水生态修复技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对受到污染的水体生物环境进行合理的修复,重新建立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生物平衡体系,使其可以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完成生态食物链的重建。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自身的环保理念也随之改变。人们的环境保护理念已经逐步的由传统的防洪、排涝向安全、生态的水环境观念转变。生态型岸坡的修建,不仅改变了传统河坡直立的结构形式,同时随着岸边植物种植数量的不断增加,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实现土壤固结的目的,不仅有助于岸坡稳定性的全面提升,降低了岸坡被雨水冲刷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岸边种植的大量的植物,也发挥出其在水生物保护方面的作用,为水生物营造了良好的栖息城所,加快了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的速率。 3.3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指运用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转化、分解、吸收水中污染物,从而达到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优化的效果。生态修复技术不仅能是单一动植物与微生物的修复,还可为不同动植物与微生物一同构成的水生态系统来开展水生态修复。在河道生态修复中动植物与微生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其都在水体净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作用实现水体净化工作。人工湿地的修建可以维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调节地表径流,通过重建较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人工湿地不仅能够美化当地环境、构造景观,更能调节气温及空气湿度,对局部气候有效进行调节。 4.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 4.1合理配置植物种类 将植物的种类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选择适合该河道的植物种类对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土质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同,这就要求在选择植物护岸时,就必须按照河道不同的水位来进行,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展。 4.2建设多样性河流 通过恢复河流横、纵向连通来实现建设河流的多样性,河流形态多样可以有效减少岸坡和河床材料硬质化。进行河流横向的连通,是为了恢复和维持河流蜿蜒、曲折、多变的形态;进行纵向的连续性,即将河流建设成有护坡地基主河槽的复合断面状态。如果是在用护岸的地段,就需要采用透水岸坡防护结构,与此同时,科学的运用植物护坡和天然材料,像木桩、水葱、芦荟、柳树和乱石等,以此避免河流护岸硬质化。 4.3布置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比较常见的人造景观,有些湿地是在现有河道形态基础上进行开凿和布置人工湿地;也有部分人工湿地经由人工开凿,完全由人工来重现湿地景观。人工湿地作为水生态净化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恢复河道的水生动植物系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通

河道整治的治理措施

河道整治的治理措施 1. 山溪性河道治理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

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3)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河道治理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方案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质量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根据ISO9001标准为主线,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班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从组织保证、思想保证、制度保证、施工质量保证、质量检查保证、经济保证、质量信息诸方面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全面领导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项目部质量管理机构见图(质量管理机构图): 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为: 组长:龙兴副组长:锦玉金荣 成员:郭海龙殷琪白慧玲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二质量目标 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分部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单位工程外观得分率85%以上。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三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质量职责: ①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规,组织制订确保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②根据质量计划,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质量责任制。 ③及时推广保证工程质量的先进施工方法,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 ④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支持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主持召开QC小组成果发布会。 ⑤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进创全优工程活动。 2、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①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开工前必须认真进行图纸会审,使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最 大限度在图纸上消除。 ②组织工程技术交底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规程、质量方针、政策、规章、管理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提出保证工程(产品)质量的技术措施。 ③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提出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参加新工艺、新材料施工质量和施工"样板"质量的鉴定。解决施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参加一般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一般质量事故提出技术处理意见根据本单位承担工程的特点,及时编制切合实际的,保证工程(产品)质量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④只有工序正确才能保证质量可靠,因此,对每道工序必须编写工序程序作业指导书。 ⑤参加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核定、主体结构验收,工程竣工验收。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理、装订、审查。指导试验人员及时、正确提供各类建筑材料, 试件的试验资料,努力提高试验、检测水平。 ⑥加强测量放线工作质量管理,落实测量复核制。 ⑦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为预算、材料、财务,编制重要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密切与施工现场结合,处理技术问题。常到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编制降低成本年度计划措施,搜集汇总,按时上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⑧做好重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好试验室取样,试验及时,准确,满足各工地生产要求。做好图纸、技术文件、技术变更、上报技术报告等的收发、发放,登记清楚,管理有条理。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治理中生态设计变化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城市河道不可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人水和谐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地改进城市居住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本文以深圳市盐田河景观改造工程为例,从现代景观环境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需求出发,从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和研究。 经过对深圳市盐田河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各岸段水景、生态环境,掌握工程在河床、驳岸、及绿化设计方面所作的生态性改造尝试,发现并认识到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实质。只有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对城市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尊重自然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同时在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生存条件和环境的前提下注重安全性、耐久性和自然景观效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出和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的策略,构建人水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关键字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盐田河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深圳市盐田河河道水环境改造及景观设计 (一)河道现状特点 (二)规划目标及理念 (三)治理对策 1.水环境治理传统工程措施 2.水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措施 (四)生态景观设计与效果 1.道路桥梁景观工程 2.亲水平台与喷泉景观工程 3.绿化景观工程 4.分段景观设计 三创立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一)景观水系与交通规划

(二)植物配置规划 (三)乡土文化与适应过程 四结语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城市和到普遍存在淤积、污染等现象,许多河道失去了饮用水源甚至生活用水的功能,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能够说对河道的生态治理日益紧迫。景观城市河道水系统的功能比如航运、排水等已经被充分的利用,可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系统应该具有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却往往被忽视。以前在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的时候往往采取治理工程和设计规划分别实施,工程人员与设计师分别作业的方法和流程。而且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是以工程的角度为主,以最小的投入达到工程要求;排水、防洪是首要目标而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工程最普遍和可靠的手段。在这种治水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的生态系统、周边居民及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往往被忽视;整个岸区和河道也没有被视为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单纯的截弯取直、高筑堤岸,使得滨水景观在城市的生态价值中失去了活力。因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