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文化与翻译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159.35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文化问题。
在翻译中,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文化和翻译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实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一、引言翻译是信息的一种语际转换过程,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价值态度等方面的总和,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各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能够准确地用译文表达出原文的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这一因素必须考虑在内。
二、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看,文化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领域,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根据这个广义的定义,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生态学、物质文化、社会、宗教和语言。
从狭义上来看,文化仅仅指的是精神文明。
三、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然而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都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下面列举两个翻译学者对翻译作出的定义。
玛丽·斯奈尔·霍恩(Mary Snell-Hornby)指出“翻译并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单纯的词句转码,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活动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在新的情境下对一个文本提供相关信息,并在已经发生改变了的功能、文化以及语言环境下,尽可能接近地保持原文本的各个方面。
”拉尔森(Mildred rson)把翻译定义为“一组具体符号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意义传输。
”根据以上两位翻译学者对翻译的定义可以看出,翻译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的传输,而不是语言的传输。
翻译不再是简单地从一个文本解码到另一个文本的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
四、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自然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
在翻译领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翻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
文化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之一,需要翻译者具备文化中介的能力。
在翻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翻译者需要理解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背景。
而在文化转换中,也存在着一些悖论,需要仔细思考和解决。
文化与翻译的互动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翻译需要对文化因素有深刻的认识和应用。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加深理解。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影响,文化差异,挑战,文化中介,文化意识,重要性,文化转换,悖论,跨文化交流,辨识,应用,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 引言1.1 文化与翻译的定义文化与翻译是紧密相关的概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我们来看文化与翻译的定义。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习俗规则等。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化与翻译的联系在于,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文化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翻译的选择、表达和理解。
翻译则通过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与翻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得到更详细的探讨。
1.2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财富,它包括了价值观念、习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翻译者的选择、传达和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隐含含义,翻译者需要在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对原文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事件等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解或歧义。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旨在将原作中的情感、意境和美感准确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
然而,由于文学作品的特殊性,翻译过程中常常面临许多难点。
本文将探讨文学翻译的难点,并提供一些技巧来克服这些难点。
一、语言的差异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折射,不同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传统和思维方式。
因此,进行文学翻译时,我们不仅需要融汇贯通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还需要理解并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
技巧:熟悉文化背景。
翻译之前,翻译者应该深入了解原著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
同时,建立起与原著相似的文化框架,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中的情感和意义。
二、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文学作品通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暗示、象征等,这些手法是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然而,这些修辞手法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翻译者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技巧:转换修辞手法。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保持原著的艺术效果。
例如,如果原作中使用了隐喻,翻译者可以考虑在目标语言中使用类似的隐喻来传达相同的含义。
三、文学风格和节奏的保留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节奏,这些风格和节奏是他们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有时很难完全保留原作的风格和节奏。
技巧:保持原著的风范。
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著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还原原作的文学风格和节奏。
通过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句法的调整,翻译者可以创造出与原作相似的阅读体验。
四、多重文化因素的平衡文学作品通常是作者对自己所处文化的反思和刻画。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平衡原著的文化元素与目标语言受众的理解。
技巧:文化转换。
翻译者需要在文学翻译中恰当地转换文化元素,使得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
这可能涉及到在翻译中加入解释、注释或者选择一个更为靠近目标文化的类似文化元素。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文化翻译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探讨了语言文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接着,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和语言文化翻译策略的定义进行了阐述。
在通过对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探讨和语言文化翻译策略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翻译策略的差异和优劣势。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翻译策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在总结了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工作的启示和对语言文化研究的贡献,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于探讨翻译策略在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语言文化翻译策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概念、定义、翻译策略探讨、对比分析、实例分析、启示、贡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应用,但对于语言文化翻译策略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本研究旨在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语言文化翻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跨文化翻译工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通过对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文化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和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提升作出一定的贡献。
1.2 研究意义语言文化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这一领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文化翻译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对翻译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同一概念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增进对各种文化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研究语言文化翻译策略有助于提升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对于信息传递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翻译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研究语言文化翻译策略对于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研究语言文化翻译策略可以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论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翻译是人类交流的桥梁,为了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翻译必不可少。
而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对翻译具有指导作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指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方面的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这些方面对于译者具有指导作用。
首先,语音语调是语言的基本特征,能够表达情感、语气等方面的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翻译源语言(即原文的语言)的语音语调,可以更好地传达译语言(即翻译后的语言)中原文情感、语气等信息。
其次,语法是语言最基本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原文语法结构,才能翻译出合符语法规则的译文。
而词汇则是翻译过程中最直接的表述方式,准确把握原文的词汇意义,才能有效翻译出译文的意思。
最后,语义是语言意义的最基本要素。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掌握不了原文的语义,就无法准确地传达其意思,就会使读者产生误解。
语言学的方法论对翻译具有支持作用语言学的方法论即语言学方法,是语言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它具有极强的支持作用,能够指导译者的翻译,使其符合科学、规范的翻译标准。
首先,语言学方法可以引导译者掌握语言的基本特征,真正理解语言的本质。
在翻译过程中,凭借普遍语言学知识,译者可以更好地辨别原译语言的差异,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其次,语言学方法可以帮助译者准确把握语言的申述效果。
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词语的选择、语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是需要译者严格依循规范,以达到纯正、准确、流畅的翻译效果。
当然,正因这么的需要,难免会遇到一些翻译问题,这就需要译者遵循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人质应用,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准确把握语言的申述效果。
最后,语言学方法对语言的比较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世界各国的语言与语言存在差异,有时候需要进行词语、语法、语义等方面的比较,这时候语言学研究方法就能极佳地支持这种形式的翻译过程。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文化语境,就是在某一特定的具体文化中,人们的认知环境,该认知环境同样包括语言环境、具体语境和认知语境。
每一环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翻译是一门科学,它需要知识,需要核对事实的能力,需要懂得描述这些事实的语言。
翻译中,错误的内容,错误的事实,应该加以鉴别。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语言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它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
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要仗着它来发展。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信息传播日新月异,人员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日趋广泛,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修课上,王老师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以语言学、语用学、社会符号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为理论依据,深入浅出地对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进行了对比,着重探讨了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不同民族文化对语言翻译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某些文化现象对语言翻译的制约作用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告诫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英汉两种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进行比较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翻译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问,它需要译者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严谨的作风,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英汉翻译有口、笔之分,范围涉及文学、科技、经贸、法律、旅游等各个领域,总之,不论文体如何区别,在翻译标准方面,对原文要求有比较深透的理解,对译文要求通顺达意,能反映出原文的精神实质。
英语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信息进行传递和沟通。
而英语作为全球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在翻译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英语的翻译并非简单的字面转换,而是深受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语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交织,互相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则塑造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在翻译中,理解文化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词汇和句法进行转换,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就会变得生硬、失真甚至产生误解。
二、影响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1. 价值观和习俗不同文化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这对翻译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被广泛接受,而在东方文化中,时间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资源,需要既定的规划和管理。
因此,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考虑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沟通的失败。
2. 象征和隐喻英语是一门富含象征和隐喻的语言,而这些象征和隐喻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智慧,而在中国文化中却被视为不祥之物。
当我们在翻译中遇到这些词汇时,需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确保准确传达原本所要表达的意图。
3. 文化特色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方式表达思想。
英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未必适用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翻译。
例如,英语中的“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大雨)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以使其符合当地的习惯表达方式。
三、不同领域中英语翻译的文化影响1. 文学翻译文学作品是一种凝聚着作者文化和思想的艺术表达形式。
因此,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原作的深入理解,并将其文化内涵准确传达给读者。
如果不能有效地传递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那么读者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原著的魅力。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一、咬文嚼字,恰当选择词汇和翻译策略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的差异,而准确的翻译是解决语言差异的关键。
在进行中英互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和特定环境来恰当选择词汇。
无论是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英文翻译成中文,都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既要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又要使译文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二、注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中英两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差异明显,因此在翻译中要注重这一差异。
中文的韵律多为平仄抑扬,英文的韵律则以强音和节奏为主。
为了使翻译更加流畅,要注意适度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的音韵和韵律在目标语言中得以体现。
三、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中英互译中,要特别关注文化差异。
在翻译某些特定文化和习惯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调整。
此外,在进行中英互译时,也要注意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以确保翻译结果在语言习惯上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读者。
四、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通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更准确地表达。
比如,借用修辞手法中的拟人、对比和比喻等手法,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产生视觉和情感的共鸣,使翻译更加生动有趣。
五、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了更好地解决中英互译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和学习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而避免翻译中的误解和冲突。
总结起来,中英互译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咬文嚼字、注重音韵和韵律、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中英互译中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专业的语言翻译理论语言翻译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工具,能够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沟通。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翻译成为了一项越来越受重视的专业领域。
本文将以专业的角度,介绍语言翻译的理论基础。
一、语言翻译的定义和作用语言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在国际交流、商务活动、学术研究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言翻译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各领域的跨国合作。
二、翻译理论的分类翻译理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流派:等效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理论。
1. 等效理论等效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追求在目的语言中传达出与源语言相同的意义和效果。
这种理论强调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要保持两种语言之间的等效性,使译文具有与源语言相同的效果。
2. 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是根据接受者的需求和情景,调整译文的形式和内容,以传达源语言的目的和意图。
这种理论认为,翻译的目标是满足接受者的需求,同时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
3. 目的理论目的理论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实现某种特定的效果,通过翻译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对翻译目标的思考和理解,以此来确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哪种翻译理论,都需要依赖一些基本的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翻译原则:1. 信实原则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意图,不能随意增删或改变原文的信息。
2. 通顺原则译文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以使译文通顺自然。
3. 文化适应原则翻译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调整和适应,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环境。
4. 语法准确原则翻译应该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保证译文的语言结构正确。
五、专业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作为一名专业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和技巧:1. 语言能力:掌握专业的目标语言和源语言,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2. 文化背景: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能够在翻译过程中针对不同文化背景进行调整。
文化翻译的挑战与技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而文化翻译作为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桥梁,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一些文化的特殊性使得文化翻译带有很大的挑战性。
本文将分析文化翻译的挑战以及如何运用一些技巧进行文化翻译。
文化翻译的挑战文化翻译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1.文化不同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使得文化翻译的难度增加,翻译者需要了解文化差异,才能准确地传达信息。
2.语言结构不同语言结构不同也是文化翻译的挑战之一。
由于语言的差异,翻译者需要重新组织语言,以便让信息在目标语言下得到准确的传递。
3.文化内涵难以转化某些文化内涵非常难以转化。
例如,某些文化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些意义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并不存在,那么翻译者就需要尝试寻找可用的语言或者符号来传达这些意义。
文化翻译的技巧为了降低上述挑战,以下是一些文化翻译的技巧:1.实际翻译在翻译文化含义时,翻译者需要遵循实际翻译的原则。
实际翻译是指翻译语言时要尽量简化、便于理解且直接了当。
避免模棱两可的意思或猜测,这会引发误解。
2.了解文化含义为了准确地进行文化翻译,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文化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翻译者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文学作品,还可以与本国或源文化的人士进行交流、探讨。
3.保留原始文化在文化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关键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尽量保留原始文化。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文化的翻译可能会严重削弱文化的内涵,或者甚至改变文化的本质。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尊重原始文化的同时,注意在目标文化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文化的转化。
结论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翻译中,文化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翻译带有很大的挑战性,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文化的背景和含义,以便准确地传达信息。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使用一些技巧,例如实际翻译、保留原始文化等,以便在文化差异中准确地传递信息。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摘要]英汉语言和思维方式差异隐含着深层语言文化差异。
为了忠实原文顺应译语及读者,英汉翻译必须既要注意语言文化因素差异,又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英汉差异;语言文化;翻译策略引言不同的民族操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承载不同的文化。
翻译,作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信息转换过程和交际活动,其首要任务是语言形式转换和语义的传达,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语言的转换,必然涉及到它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的传递和表达。
为此,翻译时,必须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因素的差异。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折射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总体上说,东方人,尤其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定式,而西方人具有明显的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式。
著名学者Satoshi Ishii曾把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
作者〔讲话人〕直接传达信息,读者〔听话人〕理解领会其意,犹如过桥一样。
相反,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垫脚石式”。
作者〔讲话人〕采取迂回隐含的方式,如水中投石垫脚,读者〔听话人〕借助于“垫脚石”才能悟出其意。
故此,Ishii认为两种思维模式反映两种不同的文化,英美等国是“低语境”〔low context〕国家,一切都要靠用语言讲清,而中国、日本等国则是“高语境”〔high context〕国家,语境隐含语意,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胡文仲,1999:80-81)东方人,尤其中国人的综合思维模式源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由天、地、人构成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交织成这一整体的三种基本关系,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老道学说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影响至深。
中国人已习惯于在整体中寻求天与人、阴与阳、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自行调节而到达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深远的。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跨文化翻译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化差异也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理解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理解更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只有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有效完成翻译工作,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精通语言,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实现精准、准确、流畅的翻译,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文化、翻译、影响、语言、密切关系、挑战、文化因素、差异、质量、重要性、交流、桥梁、理解、关键。
1. 引言1.1 文化和翻译的定义文化和翻译是两个互相交织、紧密联系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艺术等众多方面,是一种共同的认知、实践和习俗的传承。
而翻译则是一种将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是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的媒介。
在翻译领域,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传递源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只有深入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才能实现翻译的准确、流畅、自然。
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是文化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的工具。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促使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愈发凸显,对于翻译从业者来说,深入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必然选择。
1.2 文化和翻译的关系文化和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翻译则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工具。
文化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作者:王伟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5期摘要: 翻译是一门科学,有其理论原则。
国内外很多翻译界的学者都对翻译的原则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其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原则,更加重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在翻译中获得了与语言相当的地位。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
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忠于原作,再现原作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文化差异,掌握一些基本翻译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文化差异。
关键词: 文化翻译文化再现翻译方法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
翻译就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必然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翻译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一、文化翻译的原则对于翻译,有人提出“译学无成规”,认为翻译是一种纯粹的实践活动,无需什么原则指导。
然而,更多人坚持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有其理论原则。
金缇和奈达在合编的《论翻译》中指出,“每一个人的翻译实践都有一些原则指导,区别于自觉和不自觉,在于那些原则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实践证明,用一些翻译原则指导翻译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18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提出了翻译的三条原则:一是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是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是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我国清代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在《天演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三条标准。
上世纪80年代,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把翻译的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
然而,随着翻译实践的深入和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奈达在《语言文化翻译》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功能对等”(function equivalence)理论,更加重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
因此,我们可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culture reappearance)。
浅析文化翻译理论引言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密不可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内涵性和外延意义,而翻译的过程则是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理论”以文化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语不仅要准确传达源于文本的信息,更要将文化传递置于首位。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20世纪70年代前,各语言学派和功能学派等学者聚焦于研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的语言学功能,并升级至文化层面。
70、80年代后,随着东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加强,多元文化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文化在语言交际活动的大背景下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在文化翻译研究方面,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作为主要代表人物,在其著作《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转向”一词,着重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文化”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扮演好文化传播的使者角色。
理论综述据巴斯奈特的观点,若将文化比作人的身体,那语言就是人的心脏,只有心脏与身体相互协调,人才能存活。
因此译员在翻译时,不能将文化割裂开进行翻译。
诠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后,巴斯奈特引用斯内尔霍恩比的观点,论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1)翻译应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而非停留在以往的语篇之上;(2)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解码到重组的过程,更是一个交流的过程;(3)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功能上的等值;(4)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用来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简言之,翻译绝非单纯的语言行为,而是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
翻译不仅要满足文化需要,同时也要满足读者需求。
此外,翻译会对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对其进行“构建”,二者相辅相成。
理论发展据宋建浩的观点,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基于比较文学,对各国、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关系进行研究,而翻译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浅析[内容摘要]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化时,把握一些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我们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和理解。
本文对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予以分析,旨在抛砖引玉,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各种英语翻译表达法,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关键词] 英语翻译;方法;技巧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信”与“美”的辨证统一。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原文有准确的理解。
对信息要从各个层面进行辨识和推理分析,如语法层次分析、语义和语篇分析、文化社会背景分析、以及对下文意义的推断和综合。
语言之间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了解,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为了忠于原文的内容意旨、语言习惯、语体语域,译文须既保持它的外国风味,汉语表达时要忠实原文,又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
在翻译之前,最好能够先作必要的语法分析,就像做解剖实验一样,了解该句中每个单词之问的关系,以免译文牛头不对马嘴。
尤其结构复杂的句子,这个工夫更不能省。
对语法关系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摸清句子骨架,再把定语从句及其他成分按适当的逻辑关系重新组织,增补省略部分,最后完整、通顺地用合乎汉语的结构转达原文的意思。
在做翻译过程中把握一些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则有助于我们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和理解。
在平时的翻译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会涉及到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有助于读者和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和理解,具体的讲,我们要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掌握英语翻译是十分必要的。
一、直译法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许多英语句子的翻译完全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可以获得一举两得之功效,既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又正确表达了原文的内容,做到了原汁原味地重现原文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