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药理药效研究动物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4.69 MB
- 文档页数:112
文章编号(A r t ic le ID):1009-2137(2009)05-1390-04・综述・淋巴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刘芳,赵彤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生理教研室,广东佛山,528000;1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广东广州,510515摘要 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建立成熟稳定的动物模型在淋巴瘤病变机理前瞻性研究及进行有效临床治疗的药理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对淋巴瘤各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模型特点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淋巴瘤;动物模型;裸鼠中图分类号 R733文献标识码 AAdvance of Study on An i m a l M odels of L y m pho ma———ReviewL I U Fang,ZHAO Tong1D epa rt m ent of Physiology,Foshan U niversity M edica l College,Foshan,Guangdong P rovince,528000China;1D epa rt m ent of Pa tholo2 gy,Southern M edica l U niversity B asic M edica l College,Guangzhou510515,G uangdong P rovince,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Tong,P rofessor.Tel:(020)61648228.E2m a il:zhaotongketizu@A b s t ra c t L ym phom a is a kind of m alignant tum ors that takes p lace in the lym phoid and hem atological system.It is i m portant to establish app rop riate and stable ani m al m odels of lym phom a and they are useful for the experi m ental research of m echanism s and efficient treat m ent of disease.In this article the establishm ent m ethods,characteristics and p ractical use of various ani m al m odels of lym phom a w ere review ed.K e y w o rd s lym phom a;ani m al m odel;nude m ouseJ Exp H em a tol2009;17(5):1390-1393 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及/或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裸鼠模型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而其中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模型就是裸鼠模型。
该模型是一种没有免疫系统的小鼠,其所患种类繁多的人类癌症与人体癌症的生理和生化特征高度一致。
因此,裸鼠模型被视为一种可靠的人类癌症模型,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裸鼠模型有助于肿瘤药物筛选和剂量的选择裸鼠模型的特点是没有免疫系统,因此可以有效地模拟人类癌症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
研究人员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人类肿瘤细胞种植到裸鼠的体内,然后观察不同药物的疗效以及适应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筛选出最有效的化疗药物,并确定最佳的剂量方法,以降低剂量过大或过小的患者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效果不佳的风险。
二、裸鼠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免疫药物的作用机制裸鼠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缺乏免疫系统。
因此,在研究免疫药物的作用机制时,其免疫抑制作用可以被完全消除。
这些免疫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疾病。
研究人员可以在裸鼠体内种植癌细胞,并给予不同的免疫药物处理,以便研究药物在治疗肿瘤免疫逃逸方面的作用和机制,为开发更加有效的肿瘤免疫疗法提供理论基础。
三、裸鼠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癌症的药物耐受性药物耐受性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是直接在人体内进行研究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因为某些药物在实验室中表现出的耐受性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同。
通过使用裸鼠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人类癌症的耐受性情况,并研究这些药物的各种机制。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药物耐受性的机制,促进新药物的开发,改善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
四、裸鼠模型可以进行肿瘤的转移研究在许多情况下,治疗肿瘤并不仅仅是消灭原发肿瘤,还需要防止肿瘤进行转移。
而裸鼠模型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研究转移性肿瘤时。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种植具有转移潜力的细胞系,观察肿瘤转移的过程和机制,并测试不同的治疗方案,以便开发更加有效的肿瘤转移治疗方法。
五、裸鼠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涉及基因转导、表达、调控和重组等方面。
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肿瘤动物模型是一种在动物体内模拟人类肿瘤发展过程的实验模型,被广泛用于肿瘤的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研究。
通过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可以加深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抑制机制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评估新药物及治疗策略的有效性。
下面将探讨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首先,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一般来说,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分为自发性肿瘤模型和人工诱导肿瘤模型两种类型。
自发性肿瘤模型主要是利用动物自身遗传倾向或环境诱导等因素,在动物体内自发产生肿瘤。
比如在家养动物中,很多小鼠和家兔由于遗传因素或者饮食、环境等长期暴露,会自发产生肿瘤。
这种模型更接近人类肿瘤的发展过程,但是其建立的可控性和可重现性较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人工诱导肿瘤模型则是通过外界的干预手段,比如化学药物、辐射等方式,直接在动物体内诱导肿瘤的产生。
这类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可重现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科研实验的需要。
常用的人工诱导肿瘤模型包括移植肿瘤模型、化学诱导模型、基因编辑模型等。
其次,肿瘤动物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一方面,肿瘤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
比如,利用肿瘤动物模型可以深入探究各种致癌物质或致癌基因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分析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转移能力等。
通过模拟肿瘤的生长形态,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细胞的生理活动和分子机制,为探寻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肿瘤动物模型还可以用于筛选和评估抗肿瘤药物。
通过向肿瘤动物模型中输入肿瘤细胞或移植肿瘤组织,可以评估新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适应症等。
这种通过体内实验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新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此外,肿瘤动物模型还被广泛用于研究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指标、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
通过模拟肿瘤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验证这些新技术和新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沙利度胺抑制小鼠T淋巴瘤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小鼠T淋巴瘤的抑制作用。
方法32只BALB/C小鼠皮下接种鼠T淋巴瘤白血病细胞(EL-4细胞)建立模型,第2天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①阴性对照组:小鼠8只,生理盐水灌胃25 mL/(kg·d);②低剂量组:小鼠8只,沙利度胺灌胃50 mg/(kg·d)共14 d;③中剂量组:小鼠8只,沙利度胺灌胃200 mg/(kg·d)共14 d;④高剂量组:小鼠8只,沙利度胺灌胃400 mg/(kg·d)共14 d。
每2日测肿瘤直径,计算体积,用药后15 d处死小鼠,分离肿瘤,计算抑瘤率。
第2批小鼠同样方法处理,记录平均生存期。
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RT-PCR法测TNF-α mRNA表达。
结果各组瘤重较阴性对照组减小,抑瘤率分别为17.75%,36.73%,42.04%,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果见表1。
3.3 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可将处于不同阶段的凋亡细胞DAB显色后显示出来,本实验中沙利度胺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散在分布着孤立的细胞核黄染或有棕黄色颗粒的细胞即凋亡细胞,其中,中高剂量组AI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5)(图2、表2)。
3.4 RT-PCR法检测TNF-α mRNA结果以β-actin做内参照,图像分析得出各组移植瘤组织中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可见沙利度胺各剂量组肿瘤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图3、表3。
4 讨论沙利度胺是一个谷氨酸衍生物,化学名称是N-(2,6二氧-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癌等取得一定疗效[3],但有关治疗淋巴瘤报道较少。
本实验中荷瘤鼠口服沙利度胺50~400 mg/kg,移植瘤体积缩小,抑瘤率分别是17.75%,36.73%,42.04%,各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小鼠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研究小鼠白血病和淋巴瘤是常见的实验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研究中。
这些模型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以深入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并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1. 小鼠白血病研究小鼠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其中造血干细胞或者造血细胞异常地增生和聚集,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阻。
在小鼠白血病的实验模型中,科学家们通过将白血病相关基因或突变体导入小鼠体内,模拟人类白血病的发展过程。
2. 小鼠淋巴瘤研究小鼠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它起源于淋巴细胞,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在淋巴瘤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引入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或突变体,成功构建小鼠淋巴瘤模型,用于探索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3. 实验动物模型的优势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中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小鼠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性较高,使得其作为模型更有代表性。
其次,小鼠具有较短的繁殖周期和较低的饲养成本,能够满足大规模实验需求。
此外,小鼠模型还能够通过基因转染、基因敲除和基因突变等方法进行个体定制,进一步强化模型的准确性。
4. 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的进展借助小鼠模型,科学家们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例如,通过揭示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科学家们发现特定基因的突变与白血病的发展相关,为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淋巴瘤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某些抗体药物能够靶向淋巴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实现对淋巴瘤的精准治疗。
5. 临床应用前景小鼠白血病和淋巴瘤模型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些模型不仅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验证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可以为个体化医疗提供基础。
通过分析不同患者的基因和白血病或淋巴瘤特征之间的关联,有望开发出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疗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论小鼠白血病和淋巴瘤模型的研究为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个体化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