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综合练习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蒙古族乐器马头琴、了解马头琴的特点、知道马头琴的组成部分;通过自主探究,结合已有美术知识,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马头琴。
(2)观察马头琴的外形、组成部分和装饰,制作出自己的马头琴。
通过情景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制作装饰马头琴。
(3)通过过认知蒙古族风情,拓展蒙古族知识,激发学生制作与装饰马头琴的创造力。
欣赏琴身上绘制的民族特征的图案,提高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审美与热爱。
感受草原悠扬的乐器,与大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本课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感受蒙古族特有乐器入手,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传承蒙古族文化的情感,同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制作并装饰马头琴。
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码头琴,培养自学意识。
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的马头琴》是一节集欣赏性、自主探究性、合作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安排了图片欣赏,自主探究、现场制作的几大环节;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学习。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马头琴的外形组成部分,学生尝试各种材料制作马头琴。
教学难点利用已学美术知识装饰马头琴,注重纹样、图案和色彩的搭配。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马头琴一、导入“同学们,课件播放的视频中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PPT马头琴的图片。
创设情境,内蒙古自治区要收集各种各样的马头琴。
问“我们也设计制作一把,去参加比赛怎么样”“下面我们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共同完成这节课的活动——《我的马头琴》”板书标题一、讲授新课(一)马头琴的组成实物展示,说出马头琴的组成部分。
请一位学生上台,近距离的感受。
(二)自主探究“如何用我们手头的材料制作一把马头琴呢老师做好了几把,发到了每个组。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三个问题观察研究”⑴马头琴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⑵琴头、琴杆、琴身是如何连接的⑶马头琴如何装饰的展示几个造型不同,制作方法不同的马头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了使马头琴更加的美观,蒙古族人民用他们特有的图案,装饰了马头琴,这些特有的纹样被称为蒙古族纹样,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邀请学生用手指画“还能用什么装饰”小结蒙古族纹样、卡通图案、点线面(三)解难与示范“你觉得哪个地方难做”示范方法(四)教师作品欣赏请同学说出观看后的感受(五)学生说思路“看了老师的作品,你想做什么样的马头琴,同组商量一下”三、学生实践作业要求1、用喜欢的材料制作马头琴;2、装饰精美,色彩协调;有创意的作品是最棒的四、展评“同学们的作品完成了现在展示出来,大家来共同欣赏吧。
《马头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8号《马头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对照生字表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并积累词语。
2、认识6个生字,1个多音字“中”,能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地书写4个字,正确运笔,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3.在随文识字过程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苏和和白马之间的感情,了解马头琴的来历。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1个多音字“中”,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苏和和白马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1、先听琴声,好听吗?这琴声非常悠扬,你想知道这乐曲是由哪种乐器弹奏出来的吗?(学生答:马头琴)出示图片,这就是“马头琴”。
关于马头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1课马头琴(板书课题)3、课题中有一个字宝宝需要我们会认。
学习“琴”字。
(课件出示琴)看一看琴的演变,用两个(王)代表多排的弦枕和弦线;用汉字有意思吧?谁能拼读并组词。
(今)代表共鸣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语文书翻到141页,老师来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同学们听得真认真,看来这真是个精彩的故事,请你用一、二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什么事呢?(生答)3、请你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圈出文中的生字,并想办法和这些生字交朋友。
标清自然段的序号。
4、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苏和、小白马)苏和捡到一匹什么样的小白马?(刚刚出生)他是怎样做的呢?(细心照料)小白马渐渐长大了。
(课件出示句子)你能把文中的“渐渐“换个词语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吗?谁能用“渐渐”说个句子。
你觉得苏和是个怎样的孩子?在这个照料的过程中,苏和付出了很多劳动和心血,小白马得到了许多许多,它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马头琴欣赏课教案设计意图教案设计意图:马头琴欣赏课1. 引入:通过介绍马头琴的起源、特点和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马头琴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目标设定:a.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马头琴的基本知识,包括构造、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等。
b.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辨别马头琴的声音特点,欣赏并分析马头琴演奏作品。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尊重和欣赏能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3. 教学重点:a. 了解马头琴的构造和演奏技巧。
b. 学习辨别马头琴的声音特点。
c. 欣赏并分析马头琴演奏作品。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 介绍马头琴的起源、特点和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 激发学生对马头琴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 展示马头琴的构造图,讲解马头琴的各个部分和演奏技巧。
-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的马头琴演奏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马头琴的音乐风格。
步骤三:声音辨别(15分钟)- 播放几段马头琴演奏作品,引导学生辨别马头琴的声音特点,如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 引导学生描述马头琴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步骤四:欣赏与分析(20分钟)- 播放一首经典的马头琴演奏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引导他们理解马头琴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传达。
-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和欣赏。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对马头琴的新认识和体会。
-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的传统乐器,并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5. 教学资源:- 马头琴的构造图和演奏技巧介绍。
- 多媒体设备和马头琴演奏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 学生笔记和讨论记录的工具。
6. 评估方式:- 学生对马头琴声音特点的辨别和描述能力。
- 学生对马头琴演奏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 学生对马头琴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马头琴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尊重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展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马头琴》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shǒu zhǐ lì kè mǎ tóu qín fànɡ shè
二、偏旁乐园
1.火车要开了,哪些字宝宝可以上车。
2.我的发现。
这些字都是______(什么偏旁),都与______有关系,你还能写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吗?________________
三、排排队,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它先表演跳舞。
()最后它表演了走钢丝,样子很滑稽。
()接着它又表演了翻跟头,动作可灵活啦!
()小猴子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只小猴在台上表演节目。
四、我读课文有收获
1.他坐在草地上拉着琴,______________的琴声在_____________的草原上飘荡。
2.你觉得苏和是一个这样的孩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手指立刻马头琴放射
二、1.略
2.提手旁手把摸捡
三、略
四、悠扬辽阔。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马头琴》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马头琴》原⽂ 从前,内蒙古⼤草原上,有个穷苦的孩⼦叫苏和。
⼀天,他放⽺回家,看见路边躺着⼀匹刚刚出⽣的⼩⽩马,就把它抱回家。
⼩⽩马在他的细⼼照料下,渐渐长⼤了。
这天,草原上举⾏赛马会。
苏和骑着⼩⽩马也去参加。
⽐赛开始了!⼩⽩马奔跑起来,像⼀道银⾊的闪电,冲在前⾯。
其他的马都追不上它。
苏和得了第⼀名。
王爷指着苏和说:“你这穷⼩⼦,也配骑这样的骏马!”说着叫⼿下⼈夺了⼩⽩马,还狠狠地抽了苏和⼀顿鞭⼦。
王爷得到⼩⽩马,得意极了,赶紧让⼈把他扶上马背。
⼩⽩马猛地⼀跳,把他狠狠地摔了下来,撒腿就跑。
“捉住它,捉住它!”王爷从地上爬起来,⽓得哇哇叫。
可是谁也追不上⼩⽩马。
狠⼼的王爷命令⼿下⼈⽤箭射它。
嗖嗖嗖嗖,箭像⼀阵⾬点,射中了⼩⽩马。
可是⼩⽩马不顾疼痛,还是⼀个劲⼉地向前跑。
苏和回到家⾥,正伤⼼地想着⼩⽩马,浑⾝是箭的⼩⽩马回来了。
它亲了亲苏和,就倒在地上死了。
苏和难过极了,泪⽔不住地往下淌。
夜⾥,苏和梦见⼩⽩马向他跑来,对他说:“拿我⾝上的东西做⼀把琴吧。
这样,我就能永远跟你在⼀起了。
” 苏和⽤⼩⽩马的⾻头和尾巴,做了⼀把琴,还在琴杆⼉的顶上刻了⼀个马头。
苏和天天都带着这把马头琴去放⽺。
他坐在草地上拉着琴,悠扬的琴声在辽阔的草原上飘荡。
⼩⽩马仿佛⼜回到了他⾝旁。
【篇⼆】⼩学⼆年级语⽂《马头琴》教案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和⼀个多⾳字,会写8个字,⾃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苏和与⽩马之间的真挚情意。
3、说说马头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课⽂,体会苏和和⽩马的深情。
2018.No41【设计意图】在“草原牧歌”这一个单元,学生学习演唱蒙古族音乐的时候,特别喜欢唱蒙古族的歌曲,同时也特别想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
鉴于此,我有意把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以及马头琴作为一个专题性的内容来教学,分几课时教授,让学生能真正深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人情、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
我一直认为,当一首首优美的民歌、悠扬的马头琴曲响起的时候,也就是把最美的种子洒落在孩子们稚嫩的心房,扎根、发芽,这将使他们更热爱本民族音乐,更愿意去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1.认识马头琴,欣赏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独奏《草原恋》《苏和的白马》。
2.了解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及其创作的作品。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优秀的马头琴乐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乐器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感受乐曲的情绪,初步能辩别出马头琴音色并体会马头琴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认识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热爱本民族音乐及伟大的艺术家。
【教学重、难点】1.认识马头琴并能辨别出马头琴音色。
2.了解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欣赏《万马奔腾》《苏和的白马》,这些都是本课欣赏学习的重点。
【课型】欣赏综合课【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音画结合视屏【教学方法】1.想象体验法(因为马头琴是表现蒙古族历史故事的作品。
体验音乐音响,想象音乐形象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体验中审美,在想象中理解音乐内涵。
)2.情景创设法(通过音画结合的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解决重点和难点。
)3.提问法(乐曲采用聆听、视听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主体地位。
)4.对比欣赏法(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分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上课前模唱练习(设计意图:开嗓音,让学生唱起歌来更舒服,对处在变声期的六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31《马头琴》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它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学习过程】一、学习生字、新词。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课后生字的字、音、形,并且可以给它组词,说话。
(一定要用心呀!)2、看拼音,写汉字。
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qióng kǔxìxīn mǎtóu qín zhào liào()()()()二、展示朗读,共同点评。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师生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总结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把下面两对反义词填入句子中。
饱饿笑哭鸟妈妈出去找吃的,还没回。
小鸟儿()得呜呜大()。
等啊,等啊,妈妈带吃的回来了。
小鸟儿吃()了,高兴得直()。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头琴的来历并感受苏和和小白马之间深厚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默写生字词语。
二、闯关活动(一)小组汇报自然段大意(二)小组汇报课文主要内容(三)研读品味1、你读完课文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2、你想知道马头琴是用什么做的吗?请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3、苏和的小白马是哪来的?小白马又是怎么死的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自然段。
三、拓展升华。
1、你喜欢课文中的小白马吗?为什么?2、你觉得苏和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当堂检测】1、让句子更加生动。
31马头琴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内容,知道马头琴的历并感受苏和和小白马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学生欣赏乐曲。
(出示一段由马头琴演奏的曲子。
)
2猜一猜这首优美的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关于马头琴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
4板书题。
二、初读,随识字。
1自己读,同时将不认识的字画上记号,再反复练习,直到读准字音。
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注意识字方法的多样化。
3组词给生字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