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的基本知识及栽培群落在园林中的应用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24
植物群落搭配在园林中的应用摘要: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美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使得对园林设计的技术要求也随之增大,本文通过对园林中植物群落搭配的分析,介绍了几种不同植物的搭配方式以供大家的参考和选择。
关键字:园林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植物群落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通过植物群落的科学设计改善生态环境已逐步被人们所重视。
除观赏功能外,现代园林规划还应当考虑到植物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控制湿度、降低噪音等方面,不但为城市人口提供了和谐、宜居的环境空间,也为鸟类、昆虫等小型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结合人类行为心理与环境心理等知识,在实现健康、赏景等目标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园林的植物配置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园林设计师的充分重视。
二、生态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分析对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分析,是对其进行科学的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提。
在园林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之中,可以根据群落的发育情况、地域的地带性规律、植物的外在特征和土壤、地貌、地形等环境形成的自然边界,让具备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
但是园林植物群落,由于在人工的影响下,在受到强烈干扰的环境之中,会出现破碎化和片段化的状况,因此要对它们进行边界研究、外貌特征研究、边界研究等显得十分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自然植物群落中使用的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不能完全适用于园林植物群落中。
可以在园林植物群落进行鉴定的过程之中,首先将具有明显边界的斑块作为调查对象,再使用统计的方法,对面积规模进行分级,将园林植物群落鉴定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对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进行探索的过程之中,可以从人工植物群落的评价着手,讨论园林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的差异性。
在对园林植物群落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提高绿地的使用质量,合理设计人工植物群落。
强调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对植物进行选择,将植物生态群落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即:保健型、知识型、生产型、抗逆型、防护型和文化型等。
第六节植物群落与环境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上午 10:13一、群落的基本特征植物群落是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每个植物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一个群落中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的个体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生存。
植物群落是植物种群的集合体,但不是说一些种的任意组合便是一个群落。
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植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假定在一块新近形成的裸地上,一个植物群落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绿色植物必为这个群落的先驱者,其中那些最早到达裸地,并可成功定居下来的植物便成为先锋植物。
先锋植物适应了各种非生物因子,开始繁衍后代并扩大地盘。
随着密度加大,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光能获取、营养物质利用、排泄物或分泌物的彼此影响。
在种间竞争中取胜的植物保存下来,成为最早的群落成员之一。
在此过程中不能取胜的种群便开始退出这块地盘。
由此可见,植物群落并非植物种群的简单集合。
哪些种群能够组合在一起构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平衡。
因此,研究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是阐明群落形成机制的重要内容。
3.形成群落环境。
植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
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不同,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植物群落的改造。
即使植物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对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的改造作用。
4.具有一定的结构。
植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位,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
(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群落第四章园林树木群落§1植物群落的概念植物群落:在一定地区内由一定的植物种类,按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
按其形成和发展中与人类栽培活动的关系可分为两类:植物自然群落和人工栽培群落。
☯自然群落是由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应于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外貌。
☯一个植物群体应被视为与该地区各种条件密切相关的植物整体,它的发生、发展与该地区的环境因子、各种植物本身的习性及各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等综合影响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
☯1☯☯☯☯☯☯1212001620☯人工栽培群落:如果园、苗圃、行道树、林荫道、林带、树丛、树群等。
☯完全由人类的栽培活动而创造的。
它的发生、发展总规律虽然与自然群落相同,但是它的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方向和结果都受到人的栽培管理活动所支配。
☯☯☯百草园人工群落§2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一、自然群落的组成群落是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的,这是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条件。
在植物群落中,各个植物种在数量上是不相同的,通常有一个数量最多、所占面积最大的种,称为优势种或建群种。
群落的发育和形貌特征主要取决于优势种。
二、自然群落的外貌1.生活型(lifeform):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固有外部形状,如大小、形状、分枝和植物生命期长短等。
植物群落的外貌是由构成群落植物种的生活型决定的。
生活型也可以认为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型。
同一科的植物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型。
如蔷薇科的枇杷、樱桃、杏呈乔木型,绣线菊、毛樱桃、榆叶梅呈灌木状,木香、七姊妹、木莓等呈藤本状,草莓、蛇莓、龙芽草等为草本。
反之,亲缘关系很远的不同植物也可以表现为相同的生活型。
☯如旱生环境下形成的多浆植物,除了仙人掌科植物以外还有大戟科的火殃勒、霸王鞭,菊科的仙人笔,番杏科的露花、萝摩科的犀角,菊科的翡翠珠,百合科的芦荟、沙鱼掌、十二卷,以及景天科、龙舌兰科、马齿苋科等植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