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框架模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99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页面设置: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间距20磅,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以下各项居中列,黑体小四号)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填写时间要用中文)二零零八年六月院系专业年级姓名题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 (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4 周)第二部分(6 周)第三部分(2 周)评阅及答辩(1 周)指导教师:年月日系主任审查意见:审批人:年月日注:设计任务书审查合格后,发到学生手上。
××××大学××××××××学院 20XX年制摘要正文略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Abstract正文略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word目录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章 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2.1 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1. 款标题 正文接排。
本科论文提纲模板一、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章目的和写作意图•研究问题和方法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关理论和观点•文章对前人研究的评价和总结三、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实验过程或调查设计四、实证分析•数据展示和解读•实证研究结果讨论•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五、结论和展望•研究结论总结•研究的局限和不足•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六、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清单•符合学术规范的文献格式七、附录•数据集合•统计分析表格•调查问卷八、致谢•对协助和支持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以上是本科论文提纲的具体模板,供学生们参考和使用。
在撰写论文前,建议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和要求对提纲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引言部分需要明确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明确的研究问题和方法。
这样可以让读者了解研究的动机和目的,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
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章和论文,以支撑研究的合理性。
研究方法部分需要具体说明研究的设计和数据采集、分析方法。
这样可以让读者了解研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证分析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展示,清晰地解读数据或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展示实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结论和展望部分需要总结研究所得的结论,并说明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此外,还可以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和提出建议,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部分需要列出在文章中引用的文献清单,并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文献格式的整理和排版。
附录部分可以有需要的情况下,附上原始数据集合、统计分析表格或调查问卷等。
这样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最后,在论文的末尾需要致谢对协助和支持的人或机构。
这样可以向他人表达感激之情,并展示作者的礼貌和素养。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本科论文提纲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要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希望本模板对正在撰写本科论文的学生有所帮助。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标题][学校名称][院/系/所][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提交日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分析[论文研究的主题或问题],通过[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主要结论1]、[主要结论2]等等。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述研究目的],为[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正文]1.引言1.1研究背景在这里简要描述你的研究背景,并阐明为什么该研究是重要和有意义的。
解释该领域的现状,并引用相关的研究。
1.2研究目的明确你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以及你希望通过该研究达到什么目标。
说明你想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的研究结果。
1.3研究问题具体列举出你的研究问题。
确保问题准确明确。
2.文献综述这一部分应该对与你的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分析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组织。
3.研究方法3.1研究设计描述你的研究设计,说明你采用的方法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3.2数据收集解释你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以及采取的步骤。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3数据分析描述你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的分析方法和过程。
4.结果与分析在这一部分,呈现你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详细的分析。
解答你的研究问题,并将结果与文献综述进行对比和讨论。
5.结论与展望总结你的研究结果,明确回答研究问题,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的建议。
论文目录提纲范文模板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
想要拿出一篇响当当的论文,写好提纲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论文提纲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论文详细提纲范文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第2章文献综述2.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演进2.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维度2.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2.4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第3章承担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3.1企业生态系统理论3.2利益相关者理论3.3竞争优势理论第4章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4.1制度背景4.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4.3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分析第5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设计5.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5.2变量设计5.3模型构建第6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分析6.1描述性分析6.2相关性分析6.3回归结果分析6.4稳定性检验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性7.1研究结论7.2对策及建议7.3研究的局限性本文结论论文提纲万能模板1. 引言 8-121.1 研究背景 8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8-91.2.1 理论意义 8-91.2.2 实践意义 91.2.3 研究目的 91.3 研究主要方法 9-101.4 本文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0-11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1-122.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产品定价的研究综述 12-18 2.1 国外研究动态 12-142.2 国内研究动态 14-16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16-183.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产品的相关理论基础 18-30 3.1 天气指数保险的内涵、外延及其产品特征 18-20 3.1.1 天气指数保险的内涵 18-193.1.2 天气指数保险的外延 193.1.3 天气指数保险的产品特征 19-203.2 天气指数保险的产生背景 20-223.3 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劣势与应用范围 22-293.3.1 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势分析 22-243.3.2 天气指数保险的缺陷分析 24-273.3.3 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范围 27-293.4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产品的理论与工具 29-304.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原理和定价方法 30-374.1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原理 30-314.2 天气指数保险定价方法 31-364.2.1 精算定价法(actuarial approach) 31-324.2.2 衍生品定价法(derivatives pricing approach) 32-35 4.2.3 无差异定价法(Indifference Pricing Approach) 35-364.3 主要定价方法间的比较以及本文使用的方法 36-375. 天气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举例 37-555.1 天气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试点推行的概况 37-535.1.1 家庭层面的`天气指数保险(micro-level) 38-455.1.2 中间层面的天气指数保险(meso-level) 45-495.1.3 国家层面的天气指数保险(macro-level) 49-525.1.4 其他国家的天气指数保险应用举例 52-535.2 国外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53-556. 我国天气指数保险实证——以四川省玉米为例 55-63 6.1 我国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情况 556.2 四川玉米天气指数产品的设计 55-566.3 四川省玉米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 56-616.3.1 第一种纯保险费率厘定方法 56-586.3.2 第二种纯保险费率厘定方法 58-616.4 研究结论 61-637. 我国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建议 63-667.1 我国目前天气指数保险存在的突出问题 637.2 我国发展天气指数保险的政策建议 63-66参考文献 66-75后记 75-76附录 76-81致谢 81-82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范文中文摘要Abstract中文文摘目录绪论一、选题的背景与缘由二、研究综述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四、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一、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二、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二、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原因分析第三章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一、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面有效发展三、开展各类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四、充分发挥教师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指引教师专业发展五、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本科生论文提纲范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第二节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一、研究思路二、文章框架第三节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一、研究方法二、概念界定第四节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一、可能的创新点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一节就业结构演变研究一、国外研究现状二、国内研究现状第二节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一、国外相关研究二、国内相关研究第三章就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关联机制分析第一节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演化规律一、就业结构演变规律二、城镇化演变规律第二节就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一、产业结构通过就业结构影响城镇化发展二、技术进步通过就业结构影响城镇化第三节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一、通过城镇完善的社保制度优化就业二、通过城镇居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就业三、通过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调整第四章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和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化第一节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演化一、就业结构时间变化二、就业结构的空间演变第二节长三角地区人口城镇化时空演变一、人口城镇化时间变化二、人口城镇化空间分异第三节就业结构偏差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分析一、就业结构偏差二、就业结构偏差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分析第五章长三角就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城镇化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第一节就业结构与人口城镇化格兰杰因果检验一、数据说明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三、研究结论第二节就业结构影响人口城镇化的中介作用分析一、中介作用及其检验方法二、就业结构的中介作用分析第六章就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第一节就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面板回归分析一、研究方法毕业论文的提纲二、理论模型、选用指标和数据说明三、实证结果分析第二节就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空间回归分析一、理论基础及模型选择二、实证分析第七章主要结论及启示第一节主要结论第二节启示论文目录提纲范文样本目录 5-8CONTENTS 8-11摘要 11-14ABSTRACT 14-17第一章绪论 18-30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8-19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71.2.1 复合储能技术的提出 19-211.2.2 微电网复合储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21-27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7-30第二章多端口复合储能接入技术 30-522.1 微电网中复合储能接入形态 30-322.1.1 微电网对储能的应用要求 302.1.2 多端口复合储能的拓扑构建 30-322.1.3 多端口复合储能拓扑的统一形态 322.2 三端口复合储能的拓扑及定功率传输控制 32-432.2.1 三端口复合储能拓扑选择 33-342.2.2 三端口变换器的功率传输原理 34-382.2.3 三端口全桥复合储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原理 38-40 2.2.4 异步占空比移相PWM定功率传输策略 40-432.3 实验研究 43-512.3.1 三绕组高频变压器设计 43-442.3.2 移相PWM控制的实现方法 44-452.3.3 三端口储能变换器定功率传输控制的实验研究 45-50 2.3.4 异步占空比移相PWM控制实验 50-512.4 本章小结 51-52第三章三相四开关容错型储能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 52-81 3.1 容错型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 52-583.1.1 三相四开关容错拓扑的提出 52-533.1.2 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53-563.1.3 储能变换器容错前后的.性能差异 56-573.1.4 储能变换器容错切换策略 57-583.2 三相储能变换器故障诊断技术 58-673.2.1 基于HSD模型的储能变换器故障诊断原理 58-603.2.2 储能变换器的HSD模型 60-623.2.3 变换器典型故障向量 623.2.4 基于电流状态残差演变特征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62-64 3.2.5 实验验证 64-673.3 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的容错运行技术 67-803.3.1 四开关变换器输出不平衡机理 67-693.3.2 直流中点电位偏移对四开关变换器的影响 69-703.3.3 等效SVPWM控制方法 70-713.3.4 具有直流中点偏移补偿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 71-723.3.5 等效SVPWM算法的实现 723.3.6 仿真分析 72-773.3.7 实验验证 77-803.4 本章小结 80-81第四章微电网储能柔性支撑统一控制技术 81-1064.1 三相四开关APF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81-884.1.1 三相四开关并联型APF拓扑 81-824.1.2 APF电能质量控制实现方法 82-834.1.3 三相四开关APF电源电流跟踪补偿策略 83-844.1.4 储能变换器的定功率控制和电能质量统一控制策略 84-88 4.2 电压不平衡下APF电流参考值生成 88-914.2.1 电压跌落引起的微电网电压不平衡 88-894.2.2 基于线电压合成的APF电流参考值生成策略 89-904.2.3 仿真验证 90-914.3 三相四开关储能型APF实现技术 91-984.3.1 主回路参数设计准则 91-944.3.2 软硬件设计 94-984.4 实验验证 98-1054.4.1 微电网实验平台 98-1004.4.2 四开关储能APF实验装置 1004.4.3 基于电源电流直接跟踪的APF补偿效果 100-1024.4.4 直流中点电位偏移的影响 102-1034.4.5 储能变换器有功调节与APF兼容控制 103-1054.4.6 三相四开关变换器定功率控制 1054.5 本章小结 105-106第五章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管理的多目标优化技术 106-1235.1 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建模 106-1095.1.1 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配置的优化目标 106-1085.1.2 多目标优化的约束条件 108-1095.1.3 微电网复合储能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1095.2 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算法 109-1135.2.1 微电网储能多目标函数预处理 109-1115.2.2 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 111-1125.2.3 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的评价指标 112-1135.3 微电网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的算例分析 113-1225.3.1 储能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建立及优化影响因素 115-1185.3.2 基于目标函数适应度离差排序法的目标函数权重确定118-1195.3.3 储能优化配置结果比较 119-1225.4 小结 122-123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23-125参考文献 125-135附录 135-136致谢 136-13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37-13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39。
摘要本次设计采用××××××实现了××××××实例。
从最初的需求分析到后来的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以至最终的项目验收及后期的升级维护,其中的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方法学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并充分利用优秀的数据模型来实现每一个模块的算法,不仅保证了软件在设计过程中一帆风顺,同时也保证了软件本身的高质、高效。
本系统实现了×××××、×××××、×××××、×××××等模块,充分地考虑到实际商业运作中的各种业务需求,本系统能够…………。
在开发的最后阶段,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这些功能都能正常运作,并满足实际商业领域的相关需求。
………………….。
关键字:×××××××××××××××ABSTRACTThis system is developed by ××××××and so other development tools and platforms. It realizes a completely small super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that manages supermarket suppliers. From the requirement analyses to database design、the programming, finally the project acceptance and the upgrading and maintenance, each step has strict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method, and fully used data model to realize each module algorithm. ××××××××.It has considered what has needed in the actual commercial operation. In last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rough a series of strict tests, these all functions can operate normally, and satisfy the related requirements during the actual commercial areas.Key Words: SQL Server Visual Basic Supermarket suppliers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系统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1)1.2 主要技术简介 (1)第二章超市供应商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2.1 系统功能分析 (2)2.2 系统设计原则 (2)2.3 系统运行环境设置 (2)第三章超市供应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3.1 系统功能分析 (3)3.2系统功能结构 (3)3.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流程图 (3)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E-R图设计 (4)4.2 数据库表的设计 (5)4.3 ADO数据模型 (5)第五章超市供应商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7)5.1 登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7)5.2 主界面的设计 (8)5.3 供应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5.4 商品信息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论文格式模板(5000字)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1、内容要求1.1 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
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1.3.2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摘要(“摘要”之间空两格,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小四号、黑体、顶格)××;×××;×××;×××(容采用小四号、宋体、接排、各关键词之间有1个分号及空格)ABSTRACT(采用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字体、加黑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Key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黑体、顶格)××;×××;×××;××(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接排、各关键词之间有1个分号及空格)目录(三号、黑体、居中、目录两字空两格、空一行)第一章题目(四号、宋体) (1)1.1 题目(小四号、宋体)……………………………………………………………×1.1.1 题目…………………………………………………………………………×1.1.2 题目…………………………………………………………………………×1.1.3 题目…………………………………………………………………………×1.2 题目…………………………………………………………………………………×1.3 题目…………………………………………………………………………………×1.4 题目…………………………………………………………………………………×1.5 题目…………………………………………………………………………………×第二章题目………………………………………………………………………………×第三章题目………………………………………………………………………………×结束语……………………………………………………………………………………×致……………………………………………………………………………………×参考文献……………………………………………………………………………………×附录X……………………………………………………………………………………×第一章题目(居中、三号、黑体)1.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1.1.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正文(小四号、宋体、空2格、行距1.5倍)表1-1□□☆☆☆(宋体五号,居中,位于表上)(表与正文空一行)1.1.2 题目1.1.3 题目1.2 题目1.3 题目1.4 题目1.5 题目2.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2.1.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正文(小四号、宋体、空2格、行距1.5倍)图2-1□□×××组织结构图(宋体、五号、居中,位于图下;图与下文空一行)结束语(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致(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参考文献(三号、黑体、顶格)[1]伊廷夫,徐相连.实验室一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82-86.[2]霍斯尼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庆龙译.第一版.:中国食品,1989:20-30.[3]司宗国,王群.重子湮没快度关联的研究.维勤,高崇寿编.第五届高能粒子产生和重离子碰撞理论研讨会文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出版,1996:105-107.[4]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5]锅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6]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http:// /pub/wml.tex/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附录X (采用三号字、黑体、顶格,与容空一行,X表示一,二,三等)×××××(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下同)××××××××××××××××××××××××××××××××××××××××××××××××××××××××××××××××××××××××××××××××××××××××××××××××××××××××××××××××××××××××××××××××××××××××××××××××××××××××××××××××××××××××××××。
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 艰⾟⽽⼜充满意义的⼤学⽣活即将结束,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有准备、有计划、⽐较正规的、⽐较重要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篇1 专业论⽂论⽂题名:(⼆号,⿊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三号,⿊体,加粗,居右) 张三 030333221 xx011班 (与标题按五号字⼤⼩空⼀⾏,⼩四号,⿊体,居中,只学号加粗,每项中间空两个字符,不出现姓名、学号等字。
) 指导⽼师:李四 (与姓名间不空⾏,⼩四号,⿊体,居中,含指导⽼师四字。
) 【摘要】:对论⽂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以第三⼈称陈述。
⼀般应说明实践⽬的、实践⽅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般不超过为300字。
(与指导⽼师按五号字⼤⼩空⼀⾏,摘要两字为⿊体,⼩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中⽂形式;摘要部分的⽂字为宋体,五号,不另起⼀⾏,⽆需段落缩进。
) 【关键词】:为了⽂献标引⼯作从论⽂中选取出来⽤以表⽰全⽂主题内容信息款⽬的单词或术语。
⼀般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
(与摘要间不空⾏,关键词三字为⿊体,⼩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中⽂形式;关键词为宋体,五号,词间⽤逗号分隔,最后⼀个词后不加标点符号,不另起⼀⾏,⽆需段落缩进。
) 【正⽂】:与关键词间不空⾏,正⽂两字为⿊体,⼩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中⽂形式 正⽂另起⼀⾏开始,正⽂部分⽂字为宋体,五号,每段⾸⾏两字符缩进,段落间不空⾏ A 正⽂层次:各部分层次不出现⼀xxxx等标题,统⼀层次格式为: 1(四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与上⽂按五号字⼤⼩空⼀⾏,与下⽂不空⾏) 1.1(⼩四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间不空⾏) 1.1.1(五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间不空⾏) ⑴(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特殊符号添加,⼩标题间不空⾏) ①(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特殊符号添加,⼩标题间不空⾏) 另:任意标题,当与表格或图⽚紧连时,按五号字⼤⼩空⼀⾏ B 表格格式:表格名称位于表格下⽅。
本科论文提纲模板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
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以下是为您整理的本科论文提纲模板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提纲撰写范例一(列写简单提纲)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绪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20xx年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三、结论提纲撰写范例二(列详细提纲)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
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一、绪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具体市场分类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呼应开头的序言。
编写提纲好处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
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
摘要:本文以XXX理论为基础,对XXX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XXX的实证分析,揭示了XXX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XXX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XXX理论;XXX;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目录:一、引言二、文献综述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四、实证分析五、结果与讨论六、结论与建议七、参考文献一、引言(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XXX现象日益凸显。
XXX不仅关系到XXX领域的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XXX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XXX理论的分析框架,对XXX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为XXX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一)XXX理论概述XXX理论是XXX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观点是XXX。
该理论认为XXX,并提出了XXX。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XXX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XXX、XXX 和XXX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XXX方法对XXX现象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XXX、XXX和XXX等。
(二)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XXX,包括XXX、XXX和XXX等。
四、实证分析(一)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本文选取XXX作为因变量,XXX作为自变量。
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变量的分布特征。
(二)模型构建与估计本文采用XXX模型对XXX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结果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 XXX现象与XXX之间存在XXX关系;2. XXX对XXX现象具有XXX影响;3. XXX因素对XXX现象具有XXX作用。
五、结果与讨论(一)结果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XXX现象进行了深入讨论。
主要结论如下:1. XXX现象的成因复杂,涉及XXX、XXX和XXX等因素;2. XXX现象对XXX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 XXX对策建议对于解决XXX现象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