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完善暑期学校计划 中山大学推行三学期制答辩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大学该不该封闭式管理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我作为正方代表,认为大学应该实行一定程度的封闭式管理。
首先,大学是一个学术研究和教育培养的场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个人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和秩序,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和个人发展。
如果大学不实行一定程度的封闭式管理,就会有很多外界干扰和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以维护校园秩序和学术环境。
如果大学不实行封闭式管理,就会出现各种乱象和违规行为,这对学生和整个校园都是不利的。
因此,大学应该加强管理,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最后,封闭式管理并不意味着大学要完全封闭,而是要在保证学生安全和学习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放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
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应该实行一定程度的封闭式管理,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维护校园秩序和学术环境。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我作为正方代表,认为大学应该实行一定程度的封闭式管理。
首先,大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其管理模式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规范。
封闭式管理是大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在安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可以维护校园秩序和学术环境。
如果大学不实行一定程度的封闭式管理,就会出现各种乱象和违规行为,这对学生和整个校园都是不利的。
其次,封闭式管理并不意味着大学要完全封闭,而是要在保证学生安全和学习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放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
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最后,封闭式管理也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为外界干扰和安全问题而影响学习。
在大学期间,学生需要专注于学业和自我发展,而不是被各种杂事所干扰。
2023最新中山大学暑假时间安排2023中山大学暑假时间安排2023年暑假时间为7月3日至8月27日。
大学暑假计划表模板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励和引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全面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快乐暑假将如期而至,在享受暑假生活的同时,让书香来润泽孩子们的心田吧!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充分享受读书和学习的快乐,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暑假学生读书活动,并在读书的基础上开展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
一、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小学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阅读一定数量优秀书籍,拓宽学生视野,夯实双基,提高素质,陶冶性情,努力培养学生做一个诚实、善良、坚强、勇敢、明理、智慧、自律、好学、进取、快乐的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促进我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二、读书目标1、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阅读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朗读增加学生的积累,丰富语言,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具体内容及要求(一)具体要求1、撰写读书笔记。
(1)篇数要求:1、2年级每人写12篇;3、4年级每人写15篇;5、6年级每人写18篇。
(2)格式要求:1、2年级田字格本,3---6年级横格软抄本,书写的格式语文教师统一指导,做到整齐划一。
(3)内容要求:每篇读书笔记分两部分:①内容摘要(词、句、段至少两项);②读书感悟。
2、把每天阅读的小故事讲给家长听,把练习朗读的课文读给家长听,把课后要求背诵的*背给家长听,家长要督促检查,以促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夯实基础。
四、总结验收1、在开学二周内评出暑假读书之星2、召开暑假读书故事汇报会。
3、每个班级精选两篇读后感、摘抄进行评比暑假安全教育内容活动目标:1、了解暑假里的安全知识,知道防溺水和防雷电的方法。
中山大学文件中大教务…2009‟38号关于制订2009级中山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通知各学院、直属系:为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推进“三学期制”的实施,现要求各学院、直属系制订2009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具体要求如下:一、学期周数设置:秋季学期18周,其中17周教学,1周考试;春季学期18周,其中17周教学,1周考试;短学期4周半,其中4周教学,3天考试。
短学期主要用于安排军事教育、辅修(含双专业、双学位)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等。
二、公共必修课程由教务处负责制订(格式见附件1)。
—1—三、专业课程由各学院(系)负责修订。
要求从专业特点、专业知识构成要求、专业特色形成等出发,以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的同类专业课程设置为参照,优化和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同时,为推动学科大类培养,要求各学院(系)整合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一、二年级学科大类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数学、物理、化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实行分级或分类教学。
具体地,由开课教学单位列出拟开设的课程种类或级别,由学生所在学院(系)按专业分别选择课程教学需求(格式见附件2)。
上述课程信息请登录“教务处主页——表格下载”处(/home/tabledown.aspx)查看。
教务处负责整体协调和落实。
五、所制订的培养方案,原则上要求周学时不超过30学时。
毕业总学分和课内总学时要求、学分规定如下:1、文理科:四年总学分原则上要求155学分左右,相应的学时数为:文科总学时原则上控制在2500学时左右,理科总学时原则上控制在2700学时左右。
2、医科:四年制医科总学分原则上要求200学分左右,总学时控制在3000学时左右;五年制医科总学分原则上要求250学分左右,总学时控制在3900学时左右;七、八年制医科按长学制医学教育要求,设置总学分和总学时。
3、学分规定:(1)理论课程:18学时为1学分;(2)实践教学:36学时为1学分或1周为1学分;(3)毕业论文(设计):学—2—分由各学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确定,原则上不能超过8学分。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业指南(2010年版)目录 Content编者的话 (2)关于学籍和注册 (3)关于学习年限 (4)关于学业成绩 (5)关于学位 (7)关于奖助项目 (10)关于国际交流与国际化培养 (14)关于学术规范 (17)附录1:如何避免抄袭 (20)附录2:如何使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 (23)编者的话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然而,有了规矩不一定意味着事事时时都能成方圆,原因很简单:没有照规矩办事。
没有照规矩办事的原因有很多,思想上不重视应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在编印《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基础上,就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常见问题编写了这本关于规章制度和学术规范的简易读本。
希望通过提示和指引,使同学们重视规章制度和学术规范的学习,尽快了解、熟悉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相关规定。
愿同学们好好利用这些“规矩”,画出各自研究生学业完美的“方圆”。
祝全校研究生学业进步!研究生院关于学籍和注册研究生学籍是研究生获得正式学习资格的标志。
新生按规定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包括报到、缴费、体检、资格复查等,符合要求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
每个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包括延期答辩、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应按规定时间到所在院系办理注册手续,超过注册规定期限未注册者,有可能被取消学籍,敬请特别留意。
休学、复学、退学、转学院、转专业、转导师、转学习形式、延期(答辩)毕业、提前(答辩)毕业等属于学籍变动,申请人须填写《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变动申请表》(可在研究生院主页下载),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学籍变动。
研究生因故不能按时参加学习,应办理请假手续。
没有按照规定请假的,按旷课论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作退学处理。
重要提示:1.欠费(含学费和住宿费)研究生不能办理注册手续。
2.我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日常管理由数字化系统完成,未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的学生,其校园卡电子证件、选课、查询成绩、打印成绩、申请论文答辩等功能将被禁用。
大学行政保研制度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大学行政保研制度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利大于弊。
首先,大学行政保研制度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大学行政保研制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制度下,学生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以便能够获得保研资格。
这种竞争机制促使学生们不断进取,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大学行政保研制度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通过选拔和保送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高校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行政保研制度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利大于弊。
它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并提高了高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我们坚信,这一制度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正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大学行政保研制度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利大于弊。
首先,大学行政保研制度有助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
通过选拔和保送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培养人才,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益和质量。
其次,大学行政保研制度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
保送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机会和资源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这将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最后,大学行政保研制度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选拔和保送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
综上所述,大学行政保研制度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利大于弊。
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3分钟辩论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辩题是“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的暑假”。
我代表反方,坚决反对取消学校的暑假。
首先,暑假是学生们放松身心的重要时间。
在学习压力下,学生们需要一个放松的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力,以更好地迎接下学期的挑战。
取消暑假将会给学生们增加更多的学习负担,导致身心俱疲,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
其次,暑假是学生们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
在暑假里,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夏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取消暑假将会剥夺学生们这样的机会,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最后,暑假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时间。
在暑假里,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传授他们生活知识和道德观念。
取消暑假将会削弱家庭教育的力量,对学生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坚决反对取消学校的暑假。
希望各位评委和观众能够支持我们的立场,让学生们能够继续享受他们应有的暑假时光。
谢谢!。
1、三学期制是上大这种,有其历史渊源,大陆其他高校的所谓“三学期制”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三学期制,而是一种2+1模式的学制2、从文化、传统等方面考虑,三学期制是不符合中国的环境的一、我方认为,不应该在上海高校中实行三学期制。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最早渊源于美国。
也是由于特殊的需求。
根据康奈尔大学校友新闻报的记载,该校于1918 年9 月16 日在一次非正式的教师会议上,决定用三学期制取代一学年两学期制的做法,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灵活的注册时间,从而满足战争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临时需要。
战争结束后,这项教学管理制度在康奈尔大学终止。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为三学期制的出台提供了独特的历史环境。
当时,哈佛大学的学生中有许多因战争需要中断学业入伍参战,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面临大量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联邦政府出台的退伍军人法案为这些老兵接受高等教育打开了大门。
哈佛大学一方面要为那些参战的哈佛学生战后完成学业提供服务,又要迎接更大规模的退伍老兵进入哈佛学习提供便利。
为此,哈佛把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改革为一学年三学期。
哈佛的三学期制在目的上除了应对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外,还考虑到压缩学习时间,提高效率,为那些有能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的学生提供便利。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三学期制实行情况。
中国大陆只有一个高校实行三学期制,那就是我们的学校——上海大学。
这是由已故老校长钱伟长先生推行的,他将国外的教学理念引入进来,采用三学期制,在此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暑期实践教学学期。
这是真正的三学期制。
至于正方所谓的“三学期制”,并不是真正的三学期制,而是传统的两学期制的变种。
他们没有把一个学年平均分成三个时间段,使每个学期的时间段相同;他们只是在原有的两学期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4周左右的一个新的环节,这绝不是三学期制,只能称之为“2+1”学期制。
2+1绝不等于3,因为2和1的分量、层次是远远不一样的,所以,这不能称之为三学期制。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一、引言为了维护北京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有关法规,结合北京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总则第一条:研究生学籍管理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培养质量的基础。
第二条:研究生学籍管理主要包括新生入学注册、课程考核、学籍异动、毕业审核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条: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定,同时参考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有关文件。
三、学籍注册第一条: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入学注册手续,取得学籍。
第二条:研究生入学时应缴纳学费及相关费用,并签订《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协议》。
第三条:研究生入学后应在一个月内到所在院系报到,并按照院系的要求进行学籍注册。
第四条:研究生学籍注册的具体流程详见《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四、学籍异动第一条:研究生学籍异动包括休学、复学、转学、退学等情形。
第二条:研究生因故需要休学的,应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条:研究生休学期间,学校暂停其学籍相关权利和义务。
休学期满后,应按时复学。
第四条:研究生因故需要转学的,应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按照学校的规定办理手续。
第五条:研究生因故需要退学的,应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按照学校的规定办理手续。
五、学籍审核第一条:研究生毕业时应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学籍审核。
第二条:研究生学籍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
第三条:研究生学籍审核的具体流程详见《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六、学籍保密第一条:研究生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属于个人隐私,学校应予以保护。
第二条: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公开或泄露研究生个人信息。
违反规定者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七、附则第一条:本管理办法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4卷 第5期云南农业大学学报V o l 4 N o 52010年 10月 Journal o fYunnan Agricu lturalU niversityO ct .2010收稿日期:2010-05-13 修回日期:2010-07-19作者简介:陆自强(1973-),男,云南昆明人,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赵燕妮(1971-),女,云南宾川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 三学期制 改革的思考陆自强,赵燕妮*,雷兴刚,李树坚,张海涛,代卫东(云南农业大学教务处,云南昆明650201)摘要:学期制是高校进行教学组织管理的框架和基础,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高校在开展学期制改革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本文在总结分析我国高校三学期制改革运行情况基础上,对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三学期制在课程体系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学分制改革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针对地方农业院校在学科分布、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提出农业院校开展三学期制应重点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学期制;三学期制;类型;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 642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0)05-0078-04Reflection on t he Tri se m ester Refor m atAgricult uralUniversitiesLU Z i q i a ng,ZHAO Ya n n,i LE I Xi n g g a ng,LI S hu ji a n ,ZHANG Ha i tao,DA IW e i do ng(T each i ng A ffa irs O ffi ce ,Y unnan Ag ricu ltura lU n i versity ,Kun m i ng 650201,Ch i na)Abst ract :Se m ester ,an e le m ent of the university teach i n g adm inistrati o n syste m,p lays an i m portant ro le i n t h e teach i n g arrange m en t a t the h i g her i n stit u ti o ns .So m e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have been gai n ed through t h e un i v ersity se m ester refor m s in Ch i n a .Based on the revie w o f tri se m ester refor m s conducted by other universities ,the study indicates it is feasible fo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to i m ple m ent curricu l u m refor m ,facilitates practical skill kno w ledge ,and perfects cred it syste m i n tri se m ester setti n g .Considering the features of disciplines ,teach i n g resources ,and practi c al sk ill training a t agri cultural universities ,the paper f u rther d iscusses three questi o ns that agricu ltural university adm inistra to rs shou l d consi d er wh ile carrying out t h e tri se m ester re for m .K ey w ords :se m ester ;tri se m ester ;m ode;l feasibility一、我国高校 三学期制 改革运行情况高等学校的学期制是指高等学校用不同学期划分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辩论辩题正方,学校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首先,学校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寒暑假期间,许多学生都会放纵自己,沉迷于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学习时间的浪费。
而取消寒暑假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节奏,避免学习时间的断档,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取消寒暑假可以减轻教育资源的压力。
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资源都是紧张的,取消寒暑假可以让学校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这也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让他们更好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取消寒暑假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寒暑假期间,许多学生都是虚度时光,而如果取消寒暑假,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实践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因此,从提高学习效率、减轻教育资源压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考虑,学校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反方,学校不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首先,寒暑假是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重要时间段。
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而寒暑假正是这样的时间。
如果取消寒暑假,学生将失去这样的放松时间,可能导致身心疲惫,甚至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寒暑假是学生发展兴趣爱好、锻炼特长的重要时间段。
在寒暑假期间,许多学生会参加各种兴趣班、夏令营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取消寒暑假将使学生失去这样的机会,可能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此外,寒暑假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度时光的重要机会。
在寒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会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如果取消寒暑假,将使家长和孩子失去这样的共度时光,可能影响家庭和谐。
因此,从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培养、家庭关系等方面考虑,学校不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可以引用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来支持观点。
比如,可以引用李光耀的名句“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来支持反方观点;也可以引用爱因斯坦的名句“学习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来支持正方观点。
学校辩论比赛辩题正方,学校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首先,学校取消学生的寒暑假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寒暑假是学生们放松休息的时间,但是很多学生在这段时间里会忘记学习,导致开学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复习。
如果取消寒暑假,学生可以保持学习的连续性,不至于忘记之前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取消寒暑假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
在寒暑假期间,很多学生都会被安排大量的作业和复习任务,导致他们无法真正放松休息。
如果取消这段时间,学生可以在学期中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减轻学习压力,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生活。
此外,取消学生的寒暑假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寒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和兴趣培养等,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
总的来说,取消学生的寒暑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有益的举措。
反方,学校不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首先,寒暑假是学生们放松休息的时间,是他们恢复体力、调整心态的重要机会。
如果取消这段时间,学生们将失去休息的机会,可能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其次,寒暑假是学生们发展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时间段。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培训班、夏令营、社团活动等,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取消这段时间将剥夺学生们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
此外,寒暑假也是学生们与家人团聚、亲情交流的重要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和家人一起出游、聚餐、交流感情,增进亲子关系。
如果取消这段时间,学生们将失去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可能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取消学生的寒暑假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发展、家庭关系等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因此,学校不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名人名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表明了学习需要不断地进行,取消寒暑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山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与做法,学校决定自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起全面推行“三学期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三学期制”的意义(一)有利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深化教学制度改革“三学期制”着眼于解决我校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跨校区选课困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偏低、本科教育中重点综合性大学优势不太明显等实际问题,通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调整、重构课程设置,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使现有学期制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矛盾得以缓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各校区间更均衡地配置“三学期制”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保持综合型大学人才培养优势为目的,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形成包括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通和流转。
“三学期制”注重将长学期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短学期的灵活性、自主性相结合,给学生以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更具自主性地构建知识结构,发展职业竞争力。
“三学期制”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
(三)有利于推动开放性办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三学期制”实施后,学校和各院系可利用短学期延聘国内外知名学者驻校或来校讲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学期制”还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性实验和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如果将短学期和暑期连通利用,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条件尽早进入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教学实习、就业实习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辩论辩题正方,学校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首先,寒暑假的取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众所周知,寒暑假期间学生容易放松学习状态,导致知识的流失。
而取消寒暑假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连续性,不至于在开学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复习以前的知识。
其次,取消寒暑假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在寒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取消寒暑假,家长可以更好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减轻自己的压力。
此外,取消寒暑假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安排。
在传统的寒暑假制度下,学校需要安排大量的复习和补课活动,而取消寒暑假可以让学校更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名人名句的例证,李光耀曾说过,“没有辛勤的劳动,就没有收获的果实。
”这句话可以引用到取消寒暑假的辩题上,意味着学生应该在整年都保持学习状态,而不是只在学期内努力,然后在寒暑假期间放松。
总之,取消学生的寒暑假对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有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减轻家长的负担,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
反方,学校不应该取消学生的寒暑假。
首先,寒暑假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
在学习压力大的学期里,学生们需要一个放松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而寒暑假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
取消寒暑假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压力增加,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寒暑假是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社交的重要时间。
在寒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兴趣班、夏令营等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结交新朋友。
如果取消寒暑假,学生将失去这样的机会,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不利。
此外,取消寒暑假可能会影响家庭生活。
在寒暑假期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增进亲子关系。
如果取消寒暑假,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将减少,这对家庭和谐不利。
作为名人名句的例证,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这句话可以引用到保留寒暑假的辩题上,意味着学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而不是被学习负担所压迫。
北京大学完善暑期学校计划中山大学推行“三学期制”
小学期热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暑假期间,已举办6年的北京大学暑期学校增加了两个新项目——国际暑期学校和中学生暑期学校,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也开始了实行小学期的新尝试;从9月起,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也将全面推行以增加“小学期”为主要内容的学期制度改革。
北大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评价说,新一轮“小学期热”已成为高校教学制度改革一个自发的重要方向。
新的学期制度改革,核心是将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制,改为春、秋和暑期的“三学期制”。
这一改革始于2004年北大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尝试,在2005年前后曾被许多学校效仿,形成第一次“小学期热”。
小学期的实施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的变化,而是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的改变。
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告诉记者,该校推行三学期制总的方针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小学期的推行,必然要缩短原有学期的学时,这为各高校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
北大的做法是,将原来的1学分对应17学时课堂讲授,改为1学分对应1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时间。
卢晓东告诉记者,课堂教学时间的长短,其实与本科教学质量并不成正比。
学生结构化学习过多必然导致非结构化学习时间少,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另外,这一改革也有利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科研,有利于将科研的最新成果反映到课堂上。
小学期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的平台,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小学期所安排的课程,既有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学术前沿的选修课程,也安排一些必修课,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相关高校同一类课程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北大每年都要邀请国内外高校的著名教授,以及中科院、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暑期学校讲课。
每年大概有近500名外校学生参加北大的暑期学校学习。
无论对北大还是其他高校,这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卢晓东认为,如何进一步发挥暑期学校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相关高校在学分互认、学期安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08-30/ 储召生赖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