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浦江沿岸E20单元规划一路塘桥新路-规划三路新建...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规划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规划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沪府〔2019〕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现将《关于提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9年1月14日关于提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上海2035”总体规划,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将黄浦江、苏州河(以下简称“一江一河”)沿岸打造成为城市的“项链”、发展的名片和游憩的宝地,现提出提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如下。
一江一河规划建设范围为:黄浦江自闵浦二桥至吴淞口,长度61公里,进深约2-5公里,总面积约201平方公里;苏州河上海市域段,长度50公里,中心城段进深约1-3公里,郊区段进深约2-8公里,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
一、立足新时代,提高思想认识(一)重视一江一河的发展引擎作用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一江一河沿岸是上海近代金融贸易和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上海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
加强一江一河沿岸的建设,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抓手,对提振城市经济能级、强化创新驱动、增强文化辐射力、修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上海的城市发展建设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把握新时代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对滨水公共活动的需求愈发强烈,一江一河沿岸逐渐转变成为人民心目中公共活动的主要空间。
大江东规划大江东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新兴城市规划区,也是上海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
大江东规划包括新岸线、新部分、新街心三个板块,总规划面积为54.8平方公里。
下面将对大江东规划的背景、目标以及规划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大江东地处于长江与黄浦江之间,是上海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之一。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积极推动大江东地区的发展,希望通过规划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和综合性服务区。
大江东的规划目标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建设一个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市政服务和便捷的交通服务的新型城市。
在规划中,大江东将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为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热土。
大江东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江东将建设新岸线地区。
新岸线地区是大江东的核心区域,将建设高端制造业集聚区、金融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
这些产业将为大江东提供产业支撑和经济增长点。
其次,大江东还规划建设新部分地区。
新部分地区将建设成为一个供应链服务中心,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和供应链服务商,提供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
最后,大江东将建设新街心地区。
新街心地区将打造成为一个商业和生活的中心,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高档住宅区、大型公园等,提供优质的商业和生活环境。
在交通规划上,大江东将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和高速路。
通过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将大江东与上海市其他地区连接起来,提高交通便捷度。
总体来说,大江东规划的目标是在保障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规划建设,将大江东打造成为上海市的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推动上海市的发展。
大江东规划的实施将带来很多机会和挑战。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落实规划方案,加强规划的组织和协调,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大江东,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04-201.规划背景根据2010年2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闵行浦江拓展基地属于23块大型居住社区之一。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开展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该地区发展的目标理念、功能布局、道路交通、风貌环境、公建配套、居民就业等关键性问题,将有效促进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的良好、有序、健康发展,也将为推进全市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2. 规划区位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黄浦江以东、大治河北岸,靠近规划轨道交通8号线鲁汇路站(暂名),是近期推进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
该基地至外环线约10公里,至人民广场约22公里,交通条件良好。
3.规划范围位于鲁汇基地西侧,规划范围北至盐铁塘,西至黄浦江沿岸,南至大治河,东至城市主干路浦星公路,总用地面积约4.22平方公里。
4.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闵行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2006)《闵行区浦江镇总体规划(2006-2020)》《上海市大型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9)5.规划理念规划目标:浦江湾畔、幸福小城规划理念:捷运社区、活力街区、生态住区6.发展规模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422.1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20.91公顷(含规划片林)。
建筑规模:规划总建筑量约253.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量约202.29万平方米,社区级服务设施建筑量3.22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设施建筑量约18.38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筑量约29.53万平方米。
人口规模:居住人口约7.7万人。
7.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三轴四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在社区中央依托商业等公共设施和中央公园组成的核心区,是未来整个地区最具活力的公共活动中心;“一环”——依托沿黄浦江、大治河、盐铁塘等自然水系及规划片林形成整个社区外围的生态环,将社区环抱在一个天然氧吧中。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转发新西环路(笋心路-新环南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6.11
•【字号】浦建委计财〔2024〕65号
•【施行日期】2024.06.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设工程合同
正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转发新西环路(笋心路-新环南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通知
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新西环路(笋心路-新环南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浦东新区发改委批复。
经过相关程序,该项目由你公司负责建设管理。
现将《关于新西环路(笋心路-新环南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沪浦发改城〔2024〕450号)转发给你公司,请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抓紧推进项目建设,并按要求同步编报初步设计和概算。
并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依法合规有序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24年6月5日。
关于黄浦江沿岸E20单元中栈地区公共绿地(E-1-1a地块)及防汛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上海富浦滨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你单位送审的黄浦江沿岸E20单元中栈地区公共绿地(E-1-1a 地块)及防汛墙工程初步设计申请文件和有关资料,以及由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工程范围工程位于浦东新区黄浦江沿岸E20单元E-1-1a地块,中栈地区公共绿地范围为防汛墙以内,东至规划一路、南至微山路、西至黄浦江、北至塘桥新路,沿黄浦江岸线长度约386.5米。
二、工程内容和规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绿地景观工程、配套建筑、防汛墙改造工程等。
公共绿地规划用地面积12578.6平方米(陆域部分),主要包括绿化种植、土方造型、园路铺装、园林小品以及给排水、电气照明等;公共绿地中新建绿地面积为8995.4平方米,道路等硬质铺装面积为2775.6平方米,新建配套管理服务用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防汛墙总长度约386.5米,按照防御黄浦江千年一遇高潮位、Ⅰ等1级水工建筑物、墙顶高程不低于6.70米(上海吴淞高程,下同)的标准进行改造。
三、工程设计(一)总体设计1、公共绿地12578.6平方米(陆域部分)用地中,绿化种植、园路铺装等面积按绿化部门意见落实。
下阶段的防汛墙前沿高桩平台上的绿化种植面积应达到4000平方米。
绿化种植面积缺口应在其他地块中补足。
2、绿地内部的各功能布局应与周边环境、相邻绿地地块相衔接,确保沿江绿地的统一性。
3、涉及码头、地铁等相关事宜,建设单位应征求交通、海事管理部门的意见,并结合防汛墙改造工程予以落实。
(二)绿化设计1、本工程应以绿为主,以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核心,建议增加乔木种植量,主要树种的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2、本工程应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使用透水材料用作园路铺装,设置排水植草沟。
(三)道路设计“三道”贯通涉及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以及跑步道和骑行道合并道四种道路断面类型(包括设置于高桩平台上的道路),按照东岸贯通导引统一标准实施。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建交委制订的浦东新区道路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09•【字号】浦府办[2013]4号•【施行日期】2013.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建交委制订的浦东新区道路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浦府办〔2013〕4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区建交委制订的《浦东新区道路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3年1月9日浦东新区道路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浦东开发开放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浦东新区道路交通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编制和实施好道路建设“十二五”规划,对浦东新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道路建设回顾“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道路建设分北片、南片和临港三个区域。
(一)北片“十一五”道路建设情况北片“十一五”道路建设主要围绕2010上海世博会开展,完成了内环线快速化改造、中环线浦东段南段、机场北通道等一批新建重大工程,并对杨高路、浦东南路、浦东大道、上南路、浦建路等道路进行了改扩建。
道路建设从快速路、主次干路到支路基本全覆盖,为世博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交通保障。
至“十一五”末,干道通车里程730.6km,其中快速路171km、主干路251.1km、次干路308.5km,干道建成率66.2%;“十一五”期间在建干道里程约490km,投资约750亿元。
(二)南片“十一五”道路建设情况南片“十一五”道路建设主要围绕“12横17纵”骨干公路网建设。
至“十一五”末,干道通车里程190km,其中快(高)速路52.5km、市级干线公路88.2km、区级干线公路49.3km,建成率37.3%;“十一五”期间在建干道里程约144km,投资约195亿元。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黄浦江南延伸段WS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6.28•【字号】沪府〔2016〕55号•【施行日期】2016.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黄浦江南延伸段WS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沪府〔2016〕55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徐汇区人民政府:沪规土资详〔2016〕395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黄浦江南延伸段WS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批复如下:一、黄浦江南延伸段WS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为,东至瑞金南路—日晖港,南至黄浦江—龙华港,西至宛平南路,北至中山南二路。
二、要按照城市更新工作要求,实施黄浦江南延伸段WS3单元地区开发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旧改地块捆绑的联动开发。
待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相应旧改地块全部完成动迁后,xh128A08地块方可按照容积率不大于9.8开展土地出让工作。
三、要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街区制”建设,根据规划优化黄浦江南延伸段WS3单元地区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完善道路断面设计,打造适宜的街坊尺度和街道空间,建设开放便捷、尺度宜人、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复合型商务社区。
四、要按照黄浦江南延伸段WS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要求,保障公共通道、公共开放空间的公共开放性,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加强规划地块的功能、空间形态、绿化环境等方面研究,完善地区配套设施,合理组织地区的交通流线,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6年6月28日。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表彰浦东新区2021年度区级文明工地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3.02
•【字号】浦建委建管〔2022〕5号
•【施行日期】2022.03.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表彰浦东新区2021年
度区级文明工地的通知
浦建委建管〔2022〕5号各建设工地:
经评审,华域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建筑工程项目等136个工地被评为浦东新区2021年度区级文明工地。
希望受表彰的建设工地珍惜荣誉、继续努力,在工地文明施工管理中更好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希望全区其他建设工地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完善长效措施,强化现场管理,为整体提高全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浦东新区2021年度区级文明工地名单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22年3月2日附件:
浦东新区2021年度区级文明工地名单。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沿岸E20单元公共绿地(中段)水系调整规划》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7.03.31•【字号】沪水务〔2017〕353号•【施行日期】2017.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沿岸E20单元公共绿地(中段)水系调整规划》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17〕353号上海市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浦东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你办《关于报批〈黄浦江沿岸E20单元公共绿地(中段)水系调整规划〉的请示》(新区浦江办〔2017〕2号)及《黄浦江沿岸E20单元公共绿地(中段)水系调整规划》(以下简称《水系调整方案》)收悉。
经研究,有关行业审核意见通知如下:一、为加强与浦东新区0C00-0501单元(原黄浦江沿岸E20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落实黄浦江沿岸45公里“三线贯通”的要求,原则同意《水系调整方案》提出的对东至规一路,南至规三路,西至黄浦江,北至微山路范围内的黄浦江沿岸E20单元公共绿地(中段)长约223米的黄浦江河道蓝线进行局部微调。
二、原则同意《水系调整方案》提出的方案三,即将所涉及的黄浦江岸段河道蓝线进行局部顺直,调整后黄浦江河道蓝线与北侧地块现状防汛墙顺接,与南侧地块蓝线通过圆弧顺接,弧长34米。
蓝线调整后,新增黄浦江水域面积576平方米。
三、关于规划实施管理要求(一)请你办督促建设单位按照程序到市水务规划院划示调整后的黄浦江河道蓝线。
同时,为保证《水系调整方案》的实施落地,请你办督促建设单位严格依据划示的规划河道蓝,尽快组织推进规划河道工程的实施。
(二)黄浦江沿岸E20单元公共绿地(中段)建设过程中涉及防汛墙改建的,请你办告知建设单位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施工方案的审核”、“在一线河道堤防破堤施工或者开缺、凿洞的审核和审批”等行政许可要求,另行至我局办理行政许可手续。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22•【字号】沪府发〔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07.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1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2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建设,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为上海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经济发展稳中加速2020年,临港新片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7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2亿元。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前沿产业加快布局,智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平台等5个科技创新功能型平台落地,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建设。
滴水湖金融湾项目开工,全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航运贸易服务功能持续强化,运营高效的航运枢纽基本建成,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22万标箱。
(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总体方案》明确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本市出台《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20余个政策文件。
上海新五大新片区规划方案引言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一直致力于提升城市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和提高城市发展的整体质量,上海市政府近日发布了新的五大新片区规划方案。
这些新片区将成为上海未来的发展引擎,为城市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上海新五大新片区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杨浦滨江新片区杨浦滨江新片区位于黄浦江东岸,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该片区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展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
规划中将建设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此外,还将建设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技人才住宅区,培养和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新城。
二、虹桥中心片区虹桥中心片区是上海西部的重要发展区域,将以交通枢纽为核心,发展综合性商务中心。
规划中将建设高速铁路站、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将片区与全球连接起来。
商务中心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打造国际化的商务聚集地。
此外,还将建设现代化居住区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青浦郊野片区青浦郊野片区位于上海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田园风光。
规划中将保护和修复片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城区。
片区内将建设休闲度假村、户外运动基地、文化艺术中心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
此外,还将引进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商品,打造农业旅游示范区,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四、嘉定科技城嘉定科技城位于上海市北部,是上海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
规划中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研发中心、实验室等载体设施,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科技城将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此外,还将加强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和项目入驻。
五、长宁文化创意片区长宁文化创意片区位于上海市中部,是上海文化产业的重要枢纽。
规划中将建设文化创意园区、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上海2030年的整体布局规划导语上海市最新豪宅投资动态版权@原创作品——在轉型時代的中國,參與、溝通、記錄時代!上海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市中心区旧改动迁安置分配方向黄浦区安置到铁路浦东客站(惠南)、航头(下盐路)、孙桥环东静安区安置到华新、鲁汇、南桥、青浦新城大盈港及朱家角东三里河普陀区安置到云翔(马陆南翔之间)、白银路(嘉定城西)、徐行、安亭汽车城地铁站闸北区安置到罗店西、月浦马泾桥(月罗公路)、罗泾大川沙河徐汇区安置到米市渡、泗泾南长宁区安置到亭林、南桥、徐泾东、华新、白鹤旧青浦杨浦区安置到合庆、祝桥、惠南(盐仓西南)、黄路、万祥、宣桥卢湾区安置到三林懿德、曹行君莲、北桥瓶山、谈家港、航头南、曹路南虹口区安置到横沔、罗店、宣桥、祝桥、惠南浦东陆家嘴安置到孙桥、周康航、三林懿德、航津路、唐镇、合庆、孙桥环东、祝桥三个重点发展的核心商务集聚区域陆家嘴——花木——北外滩——外滩中央金融航运商务区;世博——龙华滨江——三林耀华地区综合商务活动板块;虹桥枢纽——徐泾——赵巷区域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服务中枢区。
九个市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集群环人民广场——五东地区;豫园老西门等老城厢地区;淮海中路——太平桥地区;四川北路地区;大连路——杨树浦路地区;苏河湾——上海站不夜城地区;静安寺——南京西路——长寿路地区;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上海南站——小闸镇——徐家汇——衡山东湖地区。
四个城市副中心五角场、花木、徐家汇、真如六个中型商务服务区:长风梅陇新都会大宁北中环七宝金桥漕河泾六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长征桃浦江桥杨行曹路九亭四个金融后台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配套饲服数据园区唐镇、紫竹、周浦、浦江镇三个组团式重点新城临港新城松江新城嘉定新城四个分为两个地理片推进建设的次要新城青浦淀山湖——白鹤;奉贤南桥——奉城海湾;金山卫柘林——枫泾朱泾亭林;崇明城桥明珠湖——东滩长横生态城。
一个主城区北侧以富锦路(绕城高速北段)、翔浏公路、蕰藻浜为界;西侧以嘉金高速、吴淞江、绕城高速西段、规划沪湖客运专线、嘉金高速为界;南侧以黄浦江、大治河为界;东侧以申江南路、迎宾大道、三甲港至狮子林段长江口岸线为界,面积约162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在外环线以内的660平方公里,可以分为浦西苏州河北、浦西苏州河南、浦东三片;浦东外环线以外,主要是川沙老城区和曹路、合庆、唐镇新城区及外高桥港区,以及康桥园区及航新、浦江、周浦新城区;浦西外环线以外,分为虹桥商务区、宝山-江翔地区,闵行及九新车地区。
温州东路修复规划方案1. 背景作为上海市核心区域的黄浦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黄浦江的沿岸多条主干道路贯穿其中,其中温州东路便是其中的一条。
温州东路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街,起点位于南京东路步行街,终点位于杨树浦路。
它是上海市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周边居民生活和商业经济活动的重要街道之一。
然而,由于经年累月的行车和行人流量,温州东路路面的状况已经较为糟糕。
路面不平、凹凸不平,甚至出现了道路坑洞,严重影响了交通工具的行驶和行人的通行。
因此,必须对温州东路进行重大整修,以确保道路的正常使用。
2. 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修复温州东路,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需求,同时考虑到道路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因此,本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1.优化温州东路的道路结构,提高路况,提高行车效率,降低交通拥堵。
2.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使用需求,增加道路的人行空间和自行车道,改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状况。
3.加强温州东路的绿化和景观,提高路面的居民生态性,增加人们在道路上的活动和使用。
4.建立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体系,保障道路的长期修缮与管理,确保道路持久的使用。
3. 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着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制定了以下温州东路修复规划的方案。
3.1 道路结构改造在道路结构上,我们将会采取以下的措施:1.对温州东路进行整体打磨和修整,修补道路上的坑洞和裂缝,使道路更加平整。
2.更新温州东路的排水系统,加强道路两侧的桥梁、隧道等建筑物的水利设施。
3.重新标识车道,规范交通管理,降低拥堵水平,同时增加公共交通服务,并建立一个人性化、有序的出行环境。
以上的改造,能够大大提高温州东路的行车效率和行车安全状况。
3.2 步行和骑行设施补充本方案将增加步行、骑行路径和车道:1.建立起温州东路沿街两旁的人行步道,分离人行和机动车道,使行人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出行。
2.缩短车道宽度,建立自行车道,为骑车族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沪浦江办〔2017〕1号签发人:顾金山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的通知各成员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经领导小组同意,现将《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2017年3月28 日联系人:陈丽红电话:23113146附件: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2017年版)2017年3月本导则由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浦江办”)组织制定并负责管理,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书面联系市浦江办(地址:黄浦区大沽路100号2616,邮编:200003)。
市浦江办将根据导则实际使用情况,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增补和完善导则内容。
顾问:陈寅、黄融、孙继伟主编:顾金山、王扣柱、徐毅松、朱剑豪执行编委(排名不分先后):任福明、徐子瑛、张林、李俊豪、夏颖彪、周建国、张玉鑫、王桢、周嵘、胡广杰、徐建、叶梅唐、苏功洲、赵宝静、高岳、夏丽萍、熊鲁霞、杨明、宋凌、刘伟杰、董藩宗、李轶伦、齐峰、吴嘉飞、赵炅、陈丽红、王健、南洋、李萱、张乐彦、李琳、王其楼、沈忆程、金一、管群飞、王铁飞、孙强、陈超。
主要编制单位: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编制单位: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盖尔建筑事务所、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起草人员:赵炅、钱欣、蒋应红、周广坤、何静、李雨婷、胡海洋、归云斐、刘晓倩、曾天铎、唐凌超、陈丽红、王健;参编单位起草人员:Ola Gustafsson、Kristian Villadesen、王悦、Lisa Müller、张元龄、王赫、王志高、林微微、常沛纹、杜鹏程。
上海闵行区黄浦江滨江两岸发展战略规划
庄晴;黄普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上海闵行区黄浦江滨江两岸地区位于黄浦江上游,紧邻中心城区。
规划
将该地区定位为中心城拓展区的城市公共中心、功能复合的生态滨江带和创新转型的战略新兴产业走廊,通过该地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黄浦江两岸地区总体定位的实现,推动闵行区的“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庄晴;黄普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黄浦江两岸滨江地区交通规划实践--以前滩地区为例 [J], 易伟忠
2.知识城市发展与空间支持系统构建——以上海闵行区黄浦江两岸战略研究为例[J], 易鑫;
3.知识城市发展与空间支持系统构建*--以上海闵行区黄浦江两岸战略研究为例 [J], 易鑫
4.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J], 刘鹏晨;马如彬
5.上海市黄浦江两岸滨江工业遗存的更新思考 [J], 贾绿媛;霍达;林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黄浦江沿岸E20单元规划一路(塘桥新路-规划三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上海富瀛滨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报请审批黄浦江沿岸E20单元规划一路(塘桥新路-规划三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沪申富瀛发〔2018〕6号)及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范围及建设内容
本次实施的规划一路工程南起规划三路、北至塘桥新路,道路长约531米,规划红线宽20米。
本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箱涵)工程、雨污水排管工程和绿化、照明、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相关道路附属设施等。
二、设计标准
(一)道路工程
同意本工程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二)结构工程
结构上道路车辆荷载等级为城-B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抗浮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1.05。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人行通道净高应满足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
(三)雨水工程
原则同意雨水工程暴雨重现期P=5年,综合径流系数取0.5。
(四)污水工程
E20单元地块预测污水量标准为2182.3m3/d,地下水渗入量按
平均日污水量的10%计,其余污水工程设计标准应按照区域污水专业规划取用。
三、工程设计
(一)道路工程
1.平面、纵断面设计
原则同意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应按照规划和相关规范设计。
下阶段应进一步调查沿线地块出入口情况,并做好协调工作。
原则同意道路纵断面设计,应进一步与相交道路标高、沿线地块标高及出入口标高协调衔接,并满足排水要求。
跨船坞通道通行净高应满足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
2.横断面设计
原则同意规划三路-微山路段标准横断面采用:4.0米(人行道)+12.0米(车行道)+4.0米(人行道)=20.0米。
微山路-塘桥新路段标准横断面采用:2.5米(人行道)+1.5米(绿化带)+12.0米(车行道)+1.5米(绿化带)+2.5米(人行道)=20.0米。
3.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同意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回弹模量≥25MPa。
通道结构两侧路堤采用二灰填筑,在通道结构和道路搭接处设置搭板,控制沉降。
原则同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新建车行道路面结构为:4cm AC-13C(SBS改性)+8cm AC-25C+0.6cm稀浆封层+35cm 水泥稳定碎石+15cm 砾石砂。
通道结构顶层路面结构为:4cm AC-13C(SBS改性)+8cm AC-25C +7cmC20 混凝土+油毛毡+防水卷材。
4.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应在规划红线内进行设计,应按相关规范并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与相关横向道路协调以保持交叉口的完整合理。
应根据
沿线地块交通组织方案进一步完善优化交叉口设计。
(二)结构工程
规划一路在规划三路与微山路之间现状有船坞一处,根据工可推荐方案,为了沟通船坞两侧地块,规划一路在船坞处设置人行通道结构一座。
1. 原则同意通道结构长度采用20米单箱单室的箱型结构,结构净高为4.62米(最低处为
2.62米),人行通行净高应满足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
结构底板、顶板、侧墙厚度应根据规范及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改善结构受力。
2.船坞涉及三个工程进行改造,应补充拟建场地船坞的现状情况,及船坞整体设计的宽度、断面尺寸、标高、结构形式、铺装等,做好三个工程的统筹协调工作。
同时应补充规划一路地下通道与西侧滨江绿地工程、东侧中国海运大厦工程结构衔接处的结构形式、标高等。
应在优化方案中完善与周边地块的接口方案,做好建筑、结构、防水等对接工作。
3.原有船坞结构为稳定结构,设计应根据专家意见补充利用原有结构的方案,应进一步核实船坞基础资料,根据规范调整优化围护结构、施工方法等设计方案,确保结构安全。
本工程应尽量减少对船坞结构、形态的破坏和改变,减少施工影响。
4.应补充通道结构抗浮稳定和内力变形计算,通道结构下部地基应根据规范进一步深化桩基布置。
5.应根据规范补充通道照明设计。
(三)排水工程
1.同意排水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本工程雨水采用强排,属于塘桥雨水排水系统服务范围。
污水属于浦建路污水支线服务范围。
2.雨水排水设计方案:拟沿规划一路敷设Φ1500-1800雨水管,
由南向北接入新建塘桥雨水泵站。
过船坞箱涵处的雨水管道设计方案,应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比选优化。
3.污水排水设计方案:拟沿规划一路敷设DN600污水管,由北向南接入下游规划一路(规划三路-龙阳路)规划污水管,最终纳入上海市合流污水二期中线西段总管。
下游规划一路污水管未建成前,应做好临排方案,确保排水安全。
4.跨船坞通道箱涵的雨水排水、消防给水等,应根据规范及专家意见补充深化。
5. 根据规范并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基坑设计,优化结构安全设计。
雨水倒虹井、围护结构桩基、基坑支护等施工方案应根据规范要求进一步补充深化。
6.工程北侧属轨交4号线安全保护范围,基坑开挖围护等相关方案应征询相关管理部门书面意见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设计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已运营地铁结构的安全。
7.雨、污水窨井盖座采用防盗防沉降型,窨井同步安装防坠隔板。
8.管位应按照管线综合确定,并协调好雨水支管、干管与污水支管、干管交叉时标高上矛盾。
四、附属工程
本工程属城市道路,按城市道路标准设置道路照明、交通标志、标线及绿化等附属工程。
行道树等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及施工要求应按规范、相关规划和相应管理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按照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铺设盲人道板及路口坡道。
下阶段应根据环评批复意见落实相关环保设施。
应按照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建设市政消火栓。
五、其他
(一)请根据规范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及进一步的工作要求,对工程相关内容做优化调整和补充。
(二)妥善处理好本工程与轨道交通4号线的关系,应征询相关管理部门书面意见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办妥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施工。
(三)应抓紧建设规划一路(规划三路-龙阳路)规划污水管,确保排水安全。
(四)在下阶段工作中,应做好与周边工程及已建工程的协调衔接工作。
结合沿线开发、现状地形及交通组织等深入研究完善道路、桥涵、排水等方案,并落实雨污水出路。
六、工程概算
工程概算报新区发改委审批。
特此批复。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1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