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场航站楼各功能区域照明检测及分析

机场航站楼各功能区域照明检测及分析

机场航站楼各功能区域照明检测及分析
机场航站楼各功能区域照明检测及分析

机场航站楼各功能区域照明检测及分析摘要:民用机场航站楼功能区域的划分繁多,不同功能区域对光环境要求侧重点差异大。通过采集航站楼不同区域的照度值指标,研究航站楼室内照明的现况,并结合相关标准,探讨了优化光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照度功能区域光环境

0 引言

机场航站楼是集交通枢纽、安全检查及商务休闲等不同功能于一体的相对比较特殊的室内场所,机场航站楼对照明应至少做以下考虑:安全性:航站楼人流密集,其光环境应确保旅客可以辨认出地面障碍物或者台阶等;还要防止因照明效果不佳,给一些浑水摸鱼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带来公共安全隐患。

节能性:在不影响对外形象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实现节能照明,这也是机场航站楼建设和运维的重要课题[1]。

功能性:航站楼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应能满足包括航站楼各类导向标志辨认、安检、证件核查等视觉作业要求。

舒适性:航站楼的照明应力争为旅客及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工作环境[2]。

美观性:许多大型民用机场既是作为地方门户,也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航站楼的照明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外来旅客对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因此,对于航站楼的照明效果的完整检测和评价相对比较复杂。为简化测试程序,考虑以后日常自检时的便利和客观,本文以照度为主要检测项目,采集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1 检测方案设计

1.1测试区域的选择

本项目选择了机场航站楼所有人流可能到达的区域,有旅客候机区、出发大厅、到达大厅、行李大厅、安检区域等。根据区域的功能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快速通过区域。这类区域的主要功能是通道或排队场所,旅客在这一类区域内的主要目的是步行通过,只需要辨别地面是否有障碍物、是否有高低不平等情况,并不需要其他功能照明,所以照明水平相对要求比较低。这一类型区域主要包括:各类通道、各类等待区(办理登机牌、海关、边检、安检)等。

(2) 证照查验区域。这类区域中机场工作人员要检查旅客的证照信息是否与本人一致,查验证件上的文字和照片,这些文字信息都比较小,所以需要较高的照度水平。主要包括办理登机牌柜台、安检查验柜台、边检查验柜台等区域。

(3) 旅客等待休息区域。在本区域内旅客一般行为是坐着休息,看书、看手机等电子设备、聊天等。

(4) 楼梯区域。与快速通过区域有所区别,楼梯有台阶,照明条件差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5) 其他类型区域。除以上四类以外,旅客可能会正常前往的其他

区域,如饮水间、洗手间等。

对以上每个区域,根据实际照明情况和区域大小,选择一块有代表

性的样本,根据中心布点法设置照度测量点,测得照度,计算得到平均

照度。

1.2测试方法

使用的设备为TOPCON IM-600手持式照度计,测试量程0.005lx~999 000 lx。除证照查验区域工作台区域使用工作面高度,其他所有区域测

试点高度均为地面。

依据国标GB/T 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在照度测量的区域一般将该区域划分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测量网格中心点照度,以某大

厅地面为例,选取现场测量的典型代表区域,如图1所示进行布点。

该区域的平均照度为Eav=ΣEi/(M*N)

式中:

Eav——平均照度,单位lx;

Ei——第i个测点的照度,单位lx;

M——纵向测点数;

N——横向测点数。

2 结果与分析

适用于航站楼照明的标准主要有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3]和MH/T5104-2013 民用运输机场服务质量[4]。其中,GB50034对交通建筑各场所的照度、统一眩光指数、照度均匀度和显色指数都提出了详细的指标值;MH/T5104对航站楼舒适度在视觉环境上规定了“公共区域照度应不低于100lx;办公室照明应不低于150lx”。

根据实测结果,结合比较国标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表5.3.10交通建筑照明标准值,对不同类型区域做分类汇总分析。

其中,对于快速通过区域,在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由于功能划分不同,从照度标准值还可细分为两类,如图2和图3所示。图中柱形图是各个区域的实测值,绿色横线是相应的国标推荐值,分别是150lx和200lx。可以明显看到,与国标相比,部分区域偏暗,个别区域甚至未达到标准值的四分之一,而有的又超过了两倍的照度标准值。总体来看,承担相同功能,供旅客通过的区域,不同区域间呈现较大的不均匀,由于该类区域主要功能是通过,当旅客穿行不同区域时,过大的照度反差,人的主观感受会不舒适。

证照查验区域由于有特殊的作业要求,对工作面要求照度标准值为500lx,图4可以明显看到,所采集的几个区域均为达到该值。但根据实际问卷调研的统计情况分析,柜台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柜台台面上500lx 的照度值过高,长时间工作后眼睛容易疲劳。同时在柜台前工作经常使用电脑,过于追求照度,忽视来自光源的眩光的话,对观看屏幕也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实地测试,工作人员对300lx左右的照度感到基本满意。

等待休息区域汇总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到达大厅的座位等候区过暗,明显偏离推荐的照度标准值。

楼梯区域在整个航站楼中占比很小,但是由于需要留意台阶,而且不同于自动扶梯单向自动运行,楼梯可能存在对向行走人群,需特别注意照明情况以防引起跌倒和踩踏,本次采集的四个楼梯区域(如图6所示)照度情况均不容乐观,亟待改进。

不属于以上功能区域的其他区域,情况更加复杂,在国标中也未一一列出相关的照度标准值,故不作相应的图示汇总,这些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其功能用途出发来确定相应得标准值,如本次测试中涉及的餐饮休息区,应结合周围商户类型,路面障碍情况等来分别对待。

3 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检测,可以基本了解机场航站楼的照度实际情况;在与国标的详细比较以及询问使用者感受后,可以发现目前机场的照度情况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使用要求,但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出发大厅较多区域都偏暗,在不同区域间走动时明显感觉明暗差异过大。楼梯等区域过暗,有一定安全隐患。航站楼的照明设计以美观大方为主,用间接照明和反射照明作为主要的照明方式。经过机场长时间运营,反射材料和光源都有所老化,而且灯具又难以清洁,综合因素造成现在照度水平偏低。可考虑从以下方面改善:

a. 在可以增加灯具安装的区域,合理增加灯具的数量,提高整个区域的照度。

b. 部分不能增加灯具数量的区域使用高光效的照明光源,提高单灯的光通量。可以通过提高单个灯具的光通量,达到提高整个区域平均照度的目的。

(2) 有些区域的照度超过了国标的照度标准值很多,不节能,可考虑引入智能控制,做法如下。

a. 灯具的智能开启,通过照度传感器,根据外部照度情况合理地控制航站楼内灯具的开启和关闭。

b. 跟随旅客流动,智能控制区域灯具的亮暗。有些区域的人流分布呈现周期性涨落,如下飞机后到行李大厅的长通道,就可以设置人体感应装置,人流密集时灯具满功率照明,人少时灯具降功率运行甚至关灯。目前,荷兰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已有应用。

(3) 本次照明检测仅仅测试了照度参数,其实照明参数中除了照度外还有很多参数对人的感受有更直观的感受。不同的色温可以只接影响人的心情和感受;高显色指数可以更准确的还原物体原本的颜色;合适的垂直照度能让人面部更容易识别等等,休息区和证照查验区需考虑眩光、频闪等因素带来的对视觉作业的影响。

总之,机场设计和改造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让机场航站楼照明环境更加科学、合理、舒适。

参考文献

[1] 马冰雪, 李爱民. 机场航站楼照明节能实施方法[J]. 建筑电气, 2014 (10):16-20.

[2] 李爱民, 马冰雪, 陈国新. 浅析航站楼照明舒适度[J]. 电器智能化, 2014 (11):77-8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 中国民用航空局. 民用运输机场服务质量: MH/T5104-2013 [S].

机场航站楼的供配电设计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的智能供配电设计 吴海英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 1 工程现状及配电站布局 该国际机场由当地220kV变电站供电,共有三路独立35kV电源,引入机场的1#、2#总降压站,降压成10kV后,分配给机场内各个配电站。机场航站楼的登机长廊长1370m,候机大厅及登机长廊每层建筑面积超过5万m2。为了使供电电源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节约投资费用,经综合考虑,配电站采取如下布局:在候机大厅地下机房层内设置两个独立的配电站,主要供电给全部候机大厅的用电负荷;在登机长廊底层共设5个配电站,给登机长廊及候机大厅的连接廊提供电源。 航站楼内7个配电站的负荷、容量见表1。航站楼内用电计算负荷总计约34679kVA,其中有功计算容量为26703kV A。从表1可知,七个配电站共用变压器18台,其中2500kV A的6台,2000kV A的8台,1600kV A的4台。 航站楼各变配电站负荷容量表表1 变电站计算容量 kV A 变压器 kV A 负荷率 % 计算容量 kV A 变压器 kV A 负荷 率% 应急负荷 率% 1# 1838 2500 74 1550 2500 52 136 2# 1041 1600 65 924 1600 58 123 3# 1905 2500 76 1870 2500 75 151 4# 1227 1600 77 1139 1600 71 148 5# 1645 2500 66 1683 2500 67 133 6# 1596 2000 80 1394 2000 70 150 1592 2000 80 1459 2000 73 153 7# 1655 2000 80.6 1249 2000 62 142.6 1553 2000 77 1385 2000 69 146 配电站中,每两台变压器的380V/220V低压侧均设置手动/自动母联开关。当其中一台变压器故障后,另一台变压器将会在启动强风冷却后,长期承担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33%负荷,以减少由于变压器故障而带来的停电事故。 2 变配电系统设计 航站楼每个配电站均由机场总降压站中引出的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平时同时供电,故障时互为备用。供电系统10kV高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设手动/自动母联开关。当两路供电电源中有一路故障时,另一路将供站内所有配电变压器负荷,10kV侧备用率为100%。七个配电站的系统接线原则上是一样的,不同点仅为变压器的数量、容量及出线回路。候机大厅内的两个配电站中每个站设置四台变压器,容量相同,平时各由一路10kV电源给两个变压器供电,当其中一路10kV电源故障后,另一路10kV电源承担全部四台变压器容量负荷。10kV配电系统图如图1。 2.1 10kV配电柜 10kV配电柜采用可抽出式、全封闭型、中置滑架式结构,柜体具有可靠的防止无操作的“五防”装置,10kV断路器采用真空式。 进线柜安装安科瑞公司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采用过电流速断保护;变压器出线柜安装安科瑞公司的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采用过电流及速断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高温告警、超温跳闸

大型机场航站楼办票大厅照明设计

大型机场航站楼办票大厅照明设计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航空交通基础设施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机场数量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新建、扩建、改建一批现代化的绿色节能的大型机场航站楼。机场航站楼办票大厅照明设计与实施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建筑及空间效果,更影响机场旅客的空间感受。LED灯具具有优越的节能效果和超长的使用寿命,其应用是目前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大功率LED灯具在机场办票大厅采用直接照明方式的应用较少。本文将以新建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办票大厅为例,介绍大功率LED灯具在办票大厅的设计,并对其照明成果进行检测分析和研究。 过腔是字腔的附属,介于字腔与字腔之间,而主要依附于前字腔,属于前单字唱调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旨在服从曲牌板则,调节单字唱调长度,实现唱调自然连接等,是昆曲曲牌唱调的半壁江山。 1 设计原则 机场航站楼办票大厅是供旅客办理登机牌、行李托运等出港手续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区域,是航站楼为旅客服务的最重要的窗口。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办票大厅空间平面为432 m×152 m,建筑面积约为66 000 m2。结构柱距为东西向为36 m,南北向为45 m,南北两面全部与

东西面约1/3的墙面为玻璃幕墙。天花为波浪状,底部距地面高度为19~26.8 m。整个大厅属于高大空间。 依据《导基》课程内容、考试大纲及导游人员岗位能力培养要求,进行总结和归纳,收集素材,分教学阶段构建教学的内容项目和任务体系(如表1)。 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交通建筑办票大厅照明的照度标准值为200 lx,功率密度现行值9.0 W/ m2、目标值8.0 W/m2[1]。因此采用传统大空间照明设计方式显然难以达到GB 50034—2013的要求。综上,我们结合GB 50034—2013的要求,遵循绿色、智慧的设计理念,制定了办票大厅照明设计的设计原则: 1)基础照明原则:办票大厅作为高大空间,照明设计难度较大,应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合适的照明灯具,准确控制好照度、功率密度、亮度、眩光、显色性等各项照明指标,使其真正符合人对照明功能的需求。 2)绿色节能原则:航站楼是一个巨大的能耗建筑,照明系统是其中仅次于中央空调的第二用电大户。因此,照明设计在满足照明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照明的功率密度,减少照明能耗;同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尽可能地实现绿色节能。 3)智能控制原则:航站楼作为行业内标杆类建筑,应该充分应用最前沿的智能建筑理念,根据时间和人流情况,针对不同的环境实行不同的照度控制,达到更加智慧、节能和舒适的照明效果。

机场航站楼电气系统绿色节能设计探究

机场航站楼电气系统绿色节能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0-01-09T14:04:27.7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作者:刘超 [导读] 摘要:机场航站楼属于大跨度公共建筑,由于功能和地标建筑的形象需求,通常呈现出建筑面积大、室内空间高等特点,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场所。 黑龙江省机场集团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机场航站楼属于大跨度公共建筑,由于功能和地标建筑的形象需求,通常呈现出建筑面积大、室内空间高等特点,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场所。在航站楼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为旅客提供舒适、高效和绿色的候机楼环境,是建设“绿色机场”的重要举措。电能消耗是机场航站楼的最大能源消耗,因此,本文将从某新建国际机场航站楼电气系统设计出发,分析其绿色节能设计和举措,为建设“绿色机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电气系统;绿色节能设计 1电气节能设计概述 电气节能设计指的是对传统电气设计进行完善,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达到最佳的效果,进而降低电气能耗,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致使电气能耗不断提升,若不合理的进行利用,就会浪费很多的能源。因此,通过节能设计的运用,实现了节约型社会,对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技术比较落后,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促进电气节能设计的发展。 2需遵循的原则 2.1经济原则 在建筑电气进行设计的时候,应用节能手段会花费一定的成本,对于这些成本要科学合理地进行估算。为了有效降低成本的超支,做好节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绿色节能技术的对比,采取适合的技术,从而降低经济的损失。 2.2适用原则 为了保证功能完整性,就要使区域照明功率符合相关标准,并符合特殊区域的安防要求,对于娱乐场所的用电情况,更要符合相关要求。基于上述负荷,要对其用电情况全面进行分析,并合理配置供配电系统,从而达到节能的目标。 2.3经济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会考虑到一些技术性方面的问题,在绿色建筑带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投入的比较多,所以,在对电气进行设计的时候,采取经济性的原则,从而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3航站楼电气系统绿色节能设计 3.1照明灯具选型 经统计,航站楼内照明设备的能耗可占到整个建筑用电的20%~30%,因此,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照明节能措施。其中,灯具选型对于照明节能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高效的发光源、正确的灯用电器附件对于降低照明能耗具有极大帮助。(1)光源选型要求1)卫生间、机房、走廊、楼梯间、管廊、室外车道、光环境艺术景观照明、后勤区域等人员流动场所采用LED光源。2)公共区域主要采用小功率陶瓷金属卤化物灯、超高效三基色T5荧光灯。3)控制室、管理办公用房等采用超高效三基色T5荧光灯。4)除特殊注明外,光源的显色指数Ra≥80,色温4000K。5)不允许选用光效低的白炽灯、荧光高压汞灯,自镇流高压汞灯等。(2)灯具选型要求1)按安装环境选用相适应防护等级的灯具,除特殊标注外,均采用Ⅰ类灯具,防护等级IP2X。2)提取大厅、联检大厅等公共区域、大空间顶棚、无水机房等场所的灯具防护等级IP54;机电管廊、行李及服务通道、有水设备机房、行李处理机房、淋浴间等场所的灯具防护等级IP65;包括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3)室外灯具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有可能浸水场所灯具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温度按室外环境要求。4)屋顶顶棚内安装的灯具应有防坠落措施,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尚应满足在60℃环境温度使用下对灯具寿命要求。5)不选用谐波电流含量大且低于25W的荧光灯,灯具电器要求低谐波、低噪声干扰、高可靠性、高功率因数(功率因数>0.95),3次谐波电流不超过基波电流的33%。6)筒灯要求灯具配光具有中心光强高的特性,光束角控制在30°以内,低功耗,采用暗光技术控制眩光。 3.2照明智能控制 若使航站楼照明方式更加合理,就一定要将其与季节、天气以及当地建筑的具体位置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照明设备开光时间的智能控制去完成节能过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对灯具按照时段或者按照需求进行调光与控制,并且可以实现灯具的单灯控制与多灯控制,进一步节约能源。航站楼根据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智能照明控制模式,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照明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对所控制的回路自动/手动切换控制、场景控制、延时控制、定时控制、单回路电流检测控制、亮度探测控制以及其他系统的联动控制,具体内容如下。(1)自动/手动切换控制:根据管理的需求对公共区或其他区的照明进行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2)延时控制:系统可对特殊区域和各个其他区域的照明进行功能组合延时控制,从而避免因大面积回路同时开启,造成涌流过大引发用电安全。(3)定时控制:根据季节的变换,系统可以利用时钟控制功能对所有灯光进行设置,随着季节的变换来自动调节灯光的开关时间;系统可以时钟控制功能,使节日期间的灯光自动进行场景变换和延时,以突出节日气氛。(4)单回路电流检测控制:系统在运行中可对高杆灯单个回路的工作状态进行电流检测,随时对系统的回路故障和超负荷进行报警。(5)亮度探测控制:航站楼照明节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段之一是采用光感探测器控制,根据室外天然光的亮度以及室内探测到的照度来控制照明场所内相关灯具的启、闭,避免开启不必要的灯光。 3.3电力分项计量 分项计量是指对建筑的水、电、燃气、集中供热、集中供冷等各种能耗进行监测,从而得出建筑物的总能耗量和不同能源种类、不同功能系统的能耗量。分项计量系统本身并不节能,但采取分项计量是进行节能监测与管理的有效手段。要实现分项计量,必须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航站楼按负荷种类、场所、部门规划电力分项计量,满足DB11/T624《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分类计量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并将计量数据上传至电力监控系统,便于运行单位掌握航站各类负荷设备电耗状况,按照下列原则设置电力分项计量仪表:所有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干线均配置多功能数字仪表;楼层配电的照明、风机设备、水泵设备分类计量;空调、电扶梯设备计量到单个设备;信息及智能化、广告、标识、景观照明等专项系统分项计量;联检及驻场单位、商业餐饮休闲、钟点客房、休息室等分

首都机场T3航站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首都机场T3航站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 计方案 项目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BCIA)是中国国内地位最重要、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之一,新建的第三号T3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标志性建筑,T3航站楼位于原T1/T2航站楼的东侧,总建筑面积为902009m2(其中T3A楼514952m2,T3B楼387057m2),在该建筑中将更多的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在满足首都机场正常运营、以及特殊照明需求的情况下,同时达到舒适环境、科学管理和有效节能等目的。 设计概述 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照明监控管理系统采用最新的ABB i-bus 系统,以解决首都机场区域较大,控制点较多,控制复杂的问题,并且借助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降低首都机场整个布线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在设计方案中,将首都机场T3航站楼按照不同的区域和功能组

建不同的控制支线,并按照要求设计相关的场景模式,例如可以包括:有航班、无航班、正常工作日、节假日、值班(清扫)不同的场景,另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天气,例如:晴天、阴天、黄昏、深夜等设置不同的场景。 设计说明 在系统设计规划中,T3航站楼内照明监控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T3A和T3B分设相对独立的照明监控管理子系统,T3c 和T3D纳入T3B的监控子系统。系统不仅包括所有照明监控管理系统自身的硬件设备和底层系统,同时还需要通过上层的监控管理工作站进行监控管理,不仅有相关的图形化的监控管理软件系统,并且系统还要求与其他的系统,特别是通过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得到相关的时钟信号、以及其他的例如航班信息,同时也要返回相关的运行数据给上层的管理软件系统。并且在网络结构上管理层网络按IEEE802.3标准,构建标准化的以太网络(Ethernet)平台,采用TCP/IP协议,上层管理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集线器等采用VLAN技术纳入T3航站楼地面运行网,T3A和T3B之间系统网络互联,网络物理链路可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底层系统采用ABB i-bus的总线控制技术。 T3A、T3B的航站楼的照明控制主要采用支路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大空间照明、公共区域公共通道照明、屋顶顶棚照明、

机场航站楼机电工程

机场航站楼机电工程 机电工程包含的专业多,专业施工内容复杂,主要有: 1、电气专业:变配电系统、电力系统、动力与普通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含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固定通信系统、数据网络系统、电子显示屏系统、无线覆盖系统(移动电话、机场专用集群通信系统)、楼内电子显示。 2、给排水专业:室内生活给水、室内污废水、雨水排水系统、中水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系统。 3、通风空调专业:空调系统、通风系统、消防防排烟系统。 航站楼内部配套设备多、功能多、标准高,因此配套的设备相当多,各专业系统多管线综合排布复杂,系统调试工序多、标准高、难度大,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许多系统都是交叉作业相互协调进行的,外部协调量大、时间长,直接影响到工期能否按计划实现。因此作为总承包方,我们将积极配合业主作好各专业设施的选配方案,在航站楼设置足够的消防应急疏散口及灯光导向设施、广播音响设施、消防监控设施、航班动态显示、自动步道、自动扶梯、配备办票柜台、行李自动分检、安全检查、楼宇自动化控制等,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 在工程质量和工期方面,总承包工程管理方要落实好各项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方案和措施,充分发挥总承包协调管理作用,在有效的时间、空间内合理安排各专业分包进场时间及工序穿插,协调好内外环节。使施工部署合理、严谨、可行,将成为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关键。 设计阶段重点控制一下方面: 1、航站楼大容量应急电源方案设计 由于航站楼建筑面积大,设备多,因此所需的应急负荷也很大。需要配置容量较大和类型较多的应急电源。目前应急电源供电的主要方式有: 1)自容方式:供电装置(蓄电池等)置于设备内; 2)中心供电方式:独立发电机组,蓄电池组(集中设置); 3)电力网中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电源的馈电线路;这种方式受电网限制应用比较少。 在进行消防供电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特点,确定其负荷等级,根据供电部门提供的电源情况,合理地选择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系统,以确保消防供电安全及可靠性。在实际航站楼建筑工程中,通常都是以上几种电源的组合。 2、机场照明节能 机场属于重要负荷, 能源需求较大。目前,照明节能潜力很大,一般节能方案均能节电20%~35%。当然,提倡照明节能并不等于降低对视觉作业的要求和降低照明质量。要在保证照度标准和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以单位照度及单位面积所需电量作为照明节能指标。 选择高效的电光源科学地选用高效电光源是照明节能的首要因素。就能量转换效率而言,有和紧凑型荧光灯光效相当的光源(如直管荧光灯),有比其光效更高的光源(如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这些高效电光源各有特点和优点,根据应用场所条件的不同,机场建筑常用的高效照明光源有以下三类:

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

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建筑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 (4) 4.1 一般规定 (4) 4.2 防火间距 (4) 4.3 消防车道 (6) 5 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 (6) 6 安全疏散 (8) 6.1 一般规定 (8) 6.2 疏散设施 (9) 7 消防设施 (9) 7.1 消防给水 (9) 7.2 灭火设施 (11) 7.3 防烟与排烟 (11) 8 电气 (12) 8.1 一般规定 (12) 8.2 消防应急照明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航站楼(以下简称航站楼)的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航站楼的防火设计。 1.0.3 航站楼的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民用机场的类别和航站楼的实际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航站楼的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民用机场航站楼 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内供旅客办理进出港相关手续及相应服务的建筑物。 2.0.2 公共区 航站楼内供旅客使用的区域。 2.0.3 出发区 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出港相关手续及相应服务的区域。 2.0.4 等候区 航站楼内旅客经过安检后等候登机的区域。 2.0.5 到达区 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进港相关手续及相应服务的区域。 2.0.6 行李提取区 办理行李托运的旅客提取行李的区域。 2.0.7 登机桥 由航站楼建筑主体结构延伸而成的固定段和专业设备厂家生产的活动段组成的设施,固定段连通等候区和到达区,活动段连通飞机。

机场航站楼各功能区域照明检测及分析

机场航站楼各功能区域照明检测及分析摘要:民用机场航站楼功能区域的划分繁多,不同功能区域对光环境要求侧重点差异大。通过采集航站楼不同区域的照度值指标,研究航站楼室内照明的现况,并结合相关标准,探讨了优化光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照度功能区域光环境 0 引言 机场航站楼是集交通枢纽、安全检查及商务休闲等不同功能于一体的相对比较特殊的室内场所,机场航站楼对照明应至少做以下考虑:安全性:航站楼人流密集,其光环境应确保旅客可以辨认出地面障碍物或者台阶等;还要防止因照明效果不佳,给一些浑水摸鱼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带来公共安全隐患。 节能性:在不影响对外形象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实现节能照明,这也是机场航站楼建设和运维的重要课题[1]。 功能性:航站楼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应能满足包括航站楼各类导向标志辨认、安检、证件核查等视觉作业要求。 舒适性:航站楼的照明应力争为旅客及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工作环境[2]。 美观性:许多大型民用机场既是作为地方门户,也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航站楼的照明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外来旅客对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因此,对于航站楼的照明效果的完整检测和评价相对比较复杂。为简化测试程序,考虑以后日常自检时的便利和客观,本文以照度为主要检测项目,采集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1 检测方案设计 1.1测试区域的选择 本项目选择了机场航站楼所有人流可能到达的区域,有旅客候机区、出发大厅、到达大厅、行李大厅、安检区域等。根据区域的功能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快速通过区域。这类区域的主要功能是通道或排队场所,旅客在这一类区域内的主要目的是步行通过,只需要辨别地面是否有障碍物、是否有高低不平等情况,并不需要其他功能照明,所以照明水平相对要求比较低。这一类型区域主要包括:各类通道、各类等待区(办理登机牌、海关、边检、安检)等。 (2) 证照查验区域。这类区域中机场工作人员要检查旅客的证照信息是否与本人一致,查验证件上的文字和照片,这些文字信息都比较小,所以需要较高的照度水平。主要包括办理登机牌柜台、安检查验柜台、边检查验柜台等区域。 (3) 旅客等待休息区域。在本区域内旅客一般行为是坐着休息,看书、看手机等电子设备、聊天等。 (4) 楼梯区域。与快速通过区域有所区别,楼梯有台阶,照明条件差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机场航站楼照明节能实施方法

机场航站楼照明节能实施方法 发表时间:2019-08-06T11:53:30.9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车恒[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空港建筑已成为展示国家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高科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空港建筑已成为展示国家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航站楼内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在给广大旅客及机场员工提供舒适、便捷环境的同时,各种能耗也急剧攀升,给机场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型机场航站楼能耗约占机场总能耗的60%,降低航站楼的能耗是机场节能的关键。航站楼照明是机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整个空港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而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其用电量约占航站楼总用电量的40%,是仅次于中央空调的第二用电大户。在不影响对外形象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照明系统节能,确保节能降耗是机场航站楼建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照明节能;实施方法 1、前言 机场航站楼作为当代功能复杂,应用广泛的建筑,其照明也成为建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场航站楼建筑照明是集建筑美化、人体工程和航空安全于一身的综合体,它不同于普通民用建筑照明,而是有着更高的要求。其对于提升整个机场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2、照明节能的具体实施方法 照明节能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照度标准、质量,不降低工作场所的视觉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照明用电。 航站楼照明一般可分为3类:办公室照明、公共区域照明、泛光照明。办公室照明通常指办公室房间内的照明,在照明控制系统里是不涉及的,一般通过节能宣传或收取电费等方法杜绝“长明灯、空使用”现象。公共区域照明是指进/出港走廊、大厅、候机区等区域的照明。泛光照明是指为了航站楼的美观,在夜间或节假日照射航站楼的屋顶或外观,使航站楼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照明景观,以突出航站楼结构特征的照明。航站楼的照明节能主要针对后两者实施,实施关键是确保照明使用的合理性和得到有效控制。 影响照明耗电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照度的大小、光源的光效、灯具的效率、灯具的布置及控制方式、照明环境及维护管理等,因此我们可以从技术上及管理上区别对待实现照明节能。遵循这一原则,笔者在长期的运行管理工作中,总结了在没有光照度控制,没有航班联动控制功能的情况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航站楼照明节能的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现介绍如下。 2.1技术节能 2.1.1合理选择光源和镇流器 镇流器和节能型光源的选择,可以实现照明节能,并减少维护工作量。以36W直管荧光灯为例,传统电感镇流器自损功率为9W,要消耗其约20%的电能;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自损功率为4.5~5.5W,要消耗其11%的电能;电子镇流器自损功率为3.5W,要消耗其约8%的电能。所以选择合理的镇流器,是一项很好的节电措施。 节能的电光源光效更高,使得每W电功率发出更多的光通量(lm)。以直管荧光灯为例,双端直管荧光灯T12光效为55lm/W,寿命为3000~5000h;双端直管T8型光效为70lm/W,寿命为6000~8000h;而现在的双端直管T5型和LED灯管光效则达到90~110lm/W,T5型寿命可达8000~10000h,LED灯寿命不低于10000h。所以科学地选用电光源是照明节电的首要工作。 2.1.2采用LED照明 航站楼照明在运行管理中,既要节约电能又要节省成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进行了VIP区域的照明改造,采用一对一光源替换方式,用光强相当、电压等级同为12V的LED灯(GU5.3LEDMR165.5W)替代石英卤素灯(GU5.335W),显著地降低了能耗并节省了使用成本,经济效益分析如表1、表2所示。

某机场公共区和航站楼照明节能改造工程介绍

****机场公共区和航站楼照明节能改造工 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 日期:

目录 一、综合说明 (3) 1、编制依据 (3) 2、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3) 二、工程概况和系统说明 (4) 1、工程概况 (4) 2、工程主要内容 (4)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5) 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5) 2、项目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5) 四、主要材料的供应计划与质量检验 (7) 五、施工技术方案 (8) 1. 公共区各类灯杆及灯具改造方案 (8) 2. 站楼灯具改造方案 (8) 3. 值班岛新增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9) 1、质量体系的建立 (9) 2、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9)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0) 4、责任管理 (12) 七、安全管理与消防保卫管理 (12)

1、安全管理制度 (12) 2、安全技术措施 (13)

一、综合说明 1、编制依据 名称编号说明国际民航组织的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机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 国际民航组织的《机场设计手册》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7-200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4-2009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316-2009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 17166-1997 2、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工序交验一次合格率100%,竣工验收合格率100%。 环境目标:达到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及安全生产目标: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杜绝 重大伤亡事故。

某机场航站楼大空间空调系统设计

远机位候机厅 出港行李分拣 行李提取大厅 !=7.2 m ,"=770 m 2 !=7.2 m ,"=220 m 2 !=7.2 m ,"=l 100 m 2 b >航站楼首层建筑平面示意图 图1航站楼建筑平面示意图 3喷口射流送风计算 本节以值机大厅为例,进行喷口射流送风计算,相应的确定 喷口的数量和大小。 值机大厅冬夏季设计温度为22 °C /26 °C ,相对湿度为35%/ 55%, 通过负荷计算软件得到空调热冷负荷分别为231 k W / 582 k W ,冬夏季设计送风温差为11 °C /8 C 。结合多个厂家样本, 1工程概况该机场定位为国内“支线机场”、广州机场的备降场。机场本 期用地3 279亩,飞行区等级为4C ,新建航站楼12 700 m 2,地上 2层,建筑高度为24 m 。其中首层为贵宾区、值机大厅、远机位候 机厅、出发安检、出港行李分拣、行李提取大厅等,2层为CIP 休息 室、旅客候机大厅、旅客到达区、商店等。主要功能区域面积及层 高如图1所示。 2空调风系统设计 根据 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相关要求,本次设计采用的末端形式为:装修后净高不大于 5.0 m 的区域,如贵宾区、商店区、CIP 休息区等,采用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系统;普通层高区域,如远机位候机厅和行李提取大厅, 采用喷口侧送方式;高大空间区域,如旅客候机大厅和值机大厅, 采用喷口侧送分层空调方式;而对于机械化行李分拣区,人员密度 〇引言 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基 础,中国民航建设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2017年7月7日,民航 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和走出去智库共同编撰的《“一带一路”沿线 主要国家民用航空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指出,截至目前,国内沿 线省份新建机场33个,完成枢纽机场改扩建项目55个,下一步也 在进一步推进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民航大中型机场建设,初步 统计总投资达1 636亿元。 机场的建设离不开暖通空调设计,特别是航站楼。而航站楼 中绝大部分区域为高大空间,如值机大厅、候机厅、行李提取大 厅、行李分拣区等,部分区域同时也是客流量大、人员密集的场 所。所以,这些区域的空调系统设计尤为重要。 很小,设置排风机,通过负压从值机大厅引入温度较低的室内空 气,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果,同时对维持值机大厅一定正压有作用。一次回风喷口送风系统采用同侧上送下回方式,以值机大厅 为例,气流组织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值机大厅为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送风喷口 设置于首层夹层内,喷口中心标高为5. 5 m ,回风百叶设置于同侧 标高1.3 m 处,人员处于射流回风区,人员工作区设定为2 m ;上 部区域利用电动排烟窗正压排风,降低该区域上部空间温度,有 效降低冷负荷。 到达 Study on outdoor LED electronic screen brightness quantization metliod Zhang Yifan (Urban Lighting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22 , China ) Abstract : The new technology of LED electronic screen,as the carrier of advertisement,logo and information release,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 h i s new technology i s very rapid,but i t also brings negative e f f e c t s such as l i g h t pollution while displaying i t s advantages. Due t o the LED electronic screen brightness regulations related specification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thin,so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has been issued a t home and abroad of various types of lighting design standards and norms as the founda brightness,lighting requirements,visual feeling,f i n a l l y put forward the our country based on environment brightness of outdoor LED electronic screen brightness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brightness recommendation.K e y words : ambient brightness,L E D screen brightness,brightness standards,brightness of quantitative 第45卷第8期 山 西建筑 Vol.45No.8? 102 ? 2 0 1 9 牟 3 月 S H A N X I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Mar. 2019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9) 08-0102-02 某机场航站楼大空间空调系统设计 陈鹏 (中交机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30) 摘要:针对某机场航站楼大空间空调系统设计,在假定喷口直径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理论计算,得到冬夏季所需的喷口的数量以 及冬季喷口的倾角,从而确定末端喷口布置方案。同时考虑到冬夏季共用喷口,冬季运行时,需要关闭部分喷口,同时调节喷口倾 角。再者,出于降低冬季空气处理机组能耗,选用带有变频调节功能的机组,同时气流组织也能满足要求。关键词:机场航站楼,大空间,空调设计,节能中图分类号:T U 831 文献标识码:A 值机大厅,!=24 m ," =2 630 m 2 木息室周机房 旅客候机大厅, !=16.8 m ,"=2 800 m 2 ^空调 a )航站楼2层建筑平面示意图 值机大厅,!^=24 m ,"=2 630 m 2 1 n h —j 贵 宾区 收稿日期:019-01-01 作者简介:陈鹏(189-),男,硕士,工程师

首都机场T3航站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首都机场T3航站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 案 项目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BCIA)是中国国内地位最重要、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之一,新建的第三号T3航站楼是首都机 场扩建工程的标志性建筑,T3航站楼位于原T1/T2航站楼的东侧,总建筑面积为902009m2其中T3A楼514952m2 T3B楼387057m2), 在该建筑中将更多的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在满足首都机场正常运营、以及特殊照明需求的情况下,同时达到舒适环境、科学管理和有效节能等目的。 设计概述 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照明监控管理系统采用最新的ABB i-bus 系统,以解决首都机场区域较大,控制点较多,控制复杂的问题,并且借助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降低首都机场整个布线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在设计方案中,将首都机场T3航站楼按照不同的区域和功能组

建不同的控制支线,并按照要求设计相关的场景模式,例如可以包括: 有航班、无航班、正常工作日、节假日、值班(清扫)不同的场景,另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天气,例如:晴天、阴天、黄昏、深夜等设置不同的场景。 设计说明 在系统设计规划中,T3航站楼内照明监控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T3A和T3B分设相对独立的照明监控管理子系统,T3c 和 T3D纳入T3B的监控子系统。系统不仅包括所有照明监控管理系统自身的硬件设备和底层系统,同时还需要通过上层的监控管理工作站进行监控管理,不仅有相关的图形化的监控管理软件系统,并且系统还要求与其他的系统,特别是通过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得到相关的时钟信号、以及其他的例如航班信息,同时也要返回相关的运行数据给上层的管理软件系统。并且在网络结构上管理层网络按IEEE802.3标准,构建标准化的以太网络(Ethernet)平台,采用TCP/IP协议,上层管理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集线器等采用VLAN技术纳入T3航站楼地面运行网,T3A和T3B之间系统网络互联,网络物理链路可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底层系统采用ABB i-bus的总线控制技术。 T3A、T3B的航站楼的照明控制主要采用支路控制,主要包括以下

首都机场T3航站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首都机场T3航站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项目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BCIA)是中国国内地位最重要、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之一,新建的第三号T3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标志性建筑,T3航站楼位于原T1/T2航站楼的东侧,总建筑面积为902020m2(其中T3A楼514952m2,T3B楼387057m2),在该建筑中将更多的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在满足首都机场正常运营、以及特殊照明需求的情况下,同时达到舒适环境、科学管理和有效节能等目的。设计概述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照明监控管理系统采用最新的ABB i-bus系统,以解决首都机场区域较大,控制点较多,控制复杂的问题,并且借助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降低首都机场整个布线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在设计方案中,将首都机场T3航站楼按照不同的区域和功能组建不同的控制支线,并按照要求设计相关的场景模式,例如可以包括:有航班、无航班、正常工作日、节假日、值班(清扫)不同的场景,另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天气,例如:晴天、阴天、黄昏、深夜等设置不同的场景。设计说明在系统设计规划中,T3航站楼内照明监控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T3A和T3B分设相对独立的照明监控管理子系统,T3c和T3D纳入T3B的监控子系统。系统不仅包括所有照明监控管理系统自身的硬件设备和底层系统,同时还需要通过上层的监控管理工作站

进行监控管理,不仅有相关的图形化的监控管理软件系统,并且系统还要求与其他的系统,特别是通过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得到相关的时钟信号、以及其他的例如航班信息,同时也要返回相关的运行数据给上层的管理软件系统。并且在网络结构上管理层网络按IEEE802.3标准,构建标准化的以太网络(Ethernet)平台,采用TCP/IP协议,上层管理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集线器等采用VLAN技术纳入T3航站楼地面运行网,T3A和T3B 之间系统网络互联,网络物理链路可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底层系统采用ABB i-bus的总线控制技术。T3A、T3B的航站楼的照明控制主要采用支路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大空间照明、公共区域公共通道照明、屋顶顶棚照明、卫生间照明、登机口和值机柜台照明、走道及楼梯间、大面积机房照明、标识灯箱照明、广告灯箱照明、VIP/CIP 房间、机坪高杆灯等,这些区域各自都有不同的控制策略和要求,要通过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场景设置等来实现对其相对应的照明控制。整个系统要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避免使用中央集中控制的模式。要求通过照明监控系统实现照明控制自动化,将允许运行人员根据目前区域占有情况,通过使用AODB的数据来控制照明,遥控、设置与调整公共区域的照明场景。可以实现灯光的自动开关和手动控制、能够达到分散集中控制、远程控制、延时控制、定时控制、光线感测控制、红外线遥控、并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联动控制等,整个系统的控制方式方便、灵活、简单易学。系统同时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变更的灵活

国内机场照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机场照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国内机场照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气论文 国内机场照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缩短了地域的距离,加强了各地区间文化、经济的沟通,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国内大力兴建机场,有的机场甚至因为自身重要的枢纽作用或者突出的建筑形态而成为城市的地标,被捧上云端的机场愈发光鲜夺目。但光鲜外衣下往往掩藏了一些问题,比如节能环保。 邀得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组成员、中国照明学会常务理事任元会与大家解读“机场的绿色照明”,并就国内机场照明的现状谈谈未来的发展方向。机场相比其他交通枢纽如火车站、汽车站等,在照明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机场照明是否有特殊的要求? 任元会:机场分为航站楼和机场跑道两部分。机场跑道的用灯非常特殊,像飞机起降的信号灯,民航部门都有专门的要求,不在照明设计标准的范围之内。《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是针对候机楼的照明提出要求。 候机楼也即是航站楼,它在照明上跟其他的交通建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机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档次会比火车站、汽车站高。 候机厅的照度要求并不高,比办公室的要求低很多,一般用150lx,最多也就260lx。但候机楼整个空间需要明亮一点,给人一种一进去就很凉快的感觉,所以要求“空间亮度”要高。 很多候机楼会使用投光灯往点上打,然后再反射下来,这种光的能效不是很高,但空间亮度较高,眩光较少,做出来的效果比较好,给乘客的体验也好。 而且机场的一些贵宾服务厅做得略显豪华,但过分豪华是没有必要的,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