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专题0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1860—2020)(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66.67 KB
- 文档页数:9
周年、次周年热点◆周年热点一:《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60周年【复习视角】《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
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有着它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历史作用和利弊。
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它是落后的、倒退的和反动的。
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大地产制对农民的桎梏中,它不仅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而且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复习时要注意从以下角度把握:1.注意把《天朝田亩制度》与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纲领结合相比较,得出其异同点。
2.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历程中整体复习。
3.对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从背景、社会经济主张、群众基础、作用等方面加以比较。
4.把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进行对比分析。
【即时演练】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右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哪些要求(D)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实现“耕者有其田”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④绝对平均主义理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周年热点二:《南京条约》附件签订170周年【复习视角】从整体史观看,《南京条约》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复习时要注意从以下角度把握:1.分析《南京条约》附件的具体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2.中外历史结合,了解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及其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3.对比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认识其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不同影响。
4.通过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趋势,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社会制度的落后与经济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总体脉络: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5、四条线索(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必修一专题二)(2)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必修一专题二、三;选修一专题九)(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必修三)(4)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必修二)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一)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9世纪60年代)【阶段特征】政治上,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逐步近代化的开始;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场,沦为西方的原料场地与商品销售市场;思想上,天朝上国的观念被打破,西方思想开始传入中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了解西方的努力。
【史实概览】政治:1、侵略: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①鸦片战争(1840-1842):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856-1860),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①禁烟运动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③葛云飞等爱国将领(定海)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周年热点:2020中考历史周年热点周年专题的事件是历史热点,热点也是知识点,也是中考的考点。
通过周年热点的复习,把历史和时政热点紧密联系起来。
同学们看这些周年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来把热点和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整体看历史,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要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了解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历史。
(三)历史知识点是固定的,但历史方法是活的,是动态的,复习时要动态看历史,活学活用。
【“逢五大事”】【“逢十大事”】【中国历史·部分热点】1. 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年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25周年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内容:割三岛、赔两亿、增开四口、开设工厂。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12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光绪帝。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赔款最多,禁止反帝,拆毁炮台、驻兵要地,划使馆界、设外务部。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2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 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资料图:2019年4月4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大事汇编(中国史部分)湖北省江陵县齐家松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
战争前的中英形势: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危机四伏的国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国力大增,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经历了商品贸易、鸦片贸易,侵略战争的演变阶段。
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起止时间:1840.6---1842.8;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依据社会性质的改变)。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近代革命的主题,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丧失了独立发展的进程,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
起止时间:1856.10---1860.10;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的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与“马甫事件”;列强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西北和东北大片领土;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列强的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请记住《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20周年。
背景: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的猖狂,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记住该条约的内容及影响:❶经济上,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❷政治上,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❸军事上,使得中国的都城处于帝国主义武装的直接控制之下,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安全,❹外交上,《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
【热点直击】202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60周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最终战争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爆发背景(1)19世纪5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
3、结果:(1)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①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②危害及影响:列强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各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①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②危害及影响:中国失去了更多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美、俄乘火打劫,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
二、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模拟检测】1.(2012·天津耀华中学高三月考)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2020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偿白银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最为严重);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0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二改革册:1、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2、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两次实行变法3、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4、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推行新法。
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5、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6、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7、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8、1805年,阿里担任埃及总督,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1849年,病逝;9、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时代”;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军舰武力叩关;1867年,天皇更替;1868年,改革派在京都发动政变,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
2020中考:2020年历史周年大事中国历史1.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年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25周年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内容:割三岛、赔两亿、增开四口、开设工厂。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12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光绪帝。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赔款最多,禁止反帝,拆毁炮台、驻兵要地,划使馆界、设外务部。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2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资料图片:2019年4月4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中新社记者于海洋摄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战火纷飞的前线,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抗美援朝一仗,打出了新中国国威,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和平环境。
但在那场战争中,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牺牲,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7.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一个是新中国主动拥抱世界的试验田,一个是近代以来外界接触中国的重要窗口,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回顾2019年,从深圳先行示范区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千年变局,两次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变化(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新思潮的萌发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3、“师夷长技”复习建议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是用来衡量中国近代历史的尺子。
在复习中,要用好这些尺子,能够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以促进思维的全面发展。
如把“开眼看世界”放在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不仅可以看到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新文化者在器物、制度、文化观念的变化,而且可以发现近代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演进。
知识清单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1840.6~1842.81856~1860时代背景英国进行①;清朝闭关锁国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至②等国参与国家英国英、法目的打开中国③④在华权益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⑤》、《黄埔条约》中国战败,被迫签订《⑥》、《⑦》和《望厦条约》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近代⑧发生变动;中国人⑨发生变化,影响开始学习⑩、寻求变革参考答案:1、①工业革命,②法、美,③市场,④扩大,⑤南京条约,⑥天津条约,⑦北京条约,⑧经济结构,⑨思想,⑩西方。
考点聚焦考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背景19世纪50年代,英法等国为扩大在华权益,提出修订条约要求,遭到拒绝。
(二)战争过程①1856年,英法联军挑起战争。
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联军再占天津,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咸丰帝出逃,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战争结束。
(三)列强所获利益1.《天津条约》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③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北京条约》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周年史专题小结(一)一、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2020)(一)知识链接1.原因(1)根本原因: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英军沿海北犯,一度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政府对英宣战;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人民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自发抵抗英军侵略,表现了爱国精神。
(整理自人民版)(4)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
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问题探究1] 你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4.影响: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失败原因:(1)清政府政治腐败;(2)中国封建经济落后;(3)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4)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020年周年大事记1、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年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25周年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内容:割三岛、赔两亿、增开四口、开设工厂。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12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光绪帝。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赔款最多,禁止反帝,拆毁炮台、驻兵要地,划使馆界、设外务部。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2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战火纷飞的前线,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抗美援朝一仗,打出了新中国国威,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和平环境。
但在那场战争中,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牺牲,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7.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一个是新中国主动拥抱世界的试验田,一个是近代以来外界接触中国的重要窗口,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回顾2019年,从深圳先行示范区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在回顾筚路蓝缕创业路的同时,也期待两地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描绘出新的蓝图。
【热点直击】202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60周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最终战争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爆发背景(1)19世纪5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
3、结果:(1)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①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②危害及影响:列强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各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①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②危害及影响:中国失去了更多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美、俄乘火打劫,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
二、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模拟检测】1.(2012·天津耀华中学高三月考)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2020高考历史晚晴时期的中国重点知识点为自己人生中更大更远的理想而继续奋斗,中国人的人生大部分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的,高考其实也是中国人的生活。
小编整理了2020高考历史晚晴时期的中国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高考历史晚晴时期的中国重点知识点知识梳理一、政治:1840—1912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列强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清政府再次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黄海海战中国失去对黄海的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①原因: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1)太平天国运动①前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②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戊戌变法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1860—2020)
【热点直击】
202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60周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最终战争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
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
重视。
【知识链接】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爆发背景
(1)19世纪5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
场。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
(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
3、结果:
(1)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①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
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②危害及影响:列强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
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各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
护身符;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①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