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量表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95.59 KB
- 文档页数:5
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本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情况,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将来更好的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请如实填写相关信息,感谢您的合作!教师:主修:_________________1、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a.知道b.不知道2.您是否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如报纸、互联网或相关的国家和学校政策文件)?()a、非常关心b、比较关心c、不大关心d、从不关心3、你是否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a、非常熟悉B,比较熟悉C,不太熟悉D,不熟悉通过哪些渠道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是否清楚应该去什么地方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a、非常清晰的B,相对清晰的C,不清晰的D,不清晰的5。
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什么?()a、电视广播b、报纸书刊c、网络d、亲人朋友e、其他6、你认为查找信息是否需要和同学或者朋友合作?()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7.你在寻找信息时是否使用了相关信息内容的超文本链接,并认为相关信息出现了信息内容越多越好?()a、是B,不是C,就够了8、你是否经常按一定的分类方法整理你所获取的信息?()a、通常是B,有时是C,很少是D,从来没有9。
你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是:()a、1小时以下b、1-3小时c、3-5小时d、5-6小时e、6小时以上10、你平时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可多选):()a、收发电子邮件、观看新闻B、查找相关学习资料C、学习网络相关知识和技术D、聊天、交朋友e、玩游戏11。
你经常使用搜索引擎吗?()a、经常b、一般c、很少d、从来没有你通常使用什么搜索引擎?12.你经常使用以下哪种搜索方法?(允许多选)a、布尔算符:and,not,orb、截词符(例如:photoshop)c、用短语(例如:“信息素养”)d、检索字段或范围(如:限制在标题范围内)13.如果你用电脑、网络等找不到你需要的信息,你会怎么做?()A.放弃B.继续在互联网上搜索C.通过其他方式搜索14。
数字素养测评量表是为了评估个人在数字时代的素养和能力而设计的量表,包括数字技能、数字意识、数字伦理和数字安全等方面。
以下是对数字素养测评量表的回答,约500-800字:1. 数字技能:您对数字技术的掌握程度如何?* 非常高:我已经熟练掌握了数字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字工具。
* 高: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字技术,能够使用一些常见的数字工具。
* 中等:我了解一些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但不太熟悉如何使用数字工具。
* 低:我对数字技术不太了解,需要一些帮助才能使用数字工具。
2. 数字意识:您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字信息?* 非常高:我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字信息,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 高:我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字信息,并能够使用它们来帮助我做决策。
* 中等:我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数字信息,但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来更好地运用它们。
* 低:我对数字信息不太了解,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我的数字意识。
3. 数字伦理:您是否了解并遵守数字伦理准则?* 非常高:我非常了解并遵守数字伦理准则,我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数据保护。
* 高:我了解并遵守基本的数字伦理准则,但有时可能会忽视更严格的准则。
* 中等:我需要更多的学习和了解数字伦理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它们。
* 低:我对数字伦理准则不太了解,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我的意识。
4. 数字安全:您是否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数字安全?* 非常高:我非常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数字安全,我知道如何避免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攻击。
* 高:我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字安全措施,并知道如何避免常见的网络风险。
* 中等:我需要更多的学习和了解数字安全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
* 低:我对数字安全不太了解,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我的意识。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问题涵盖了数字素养测评的主要方面。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您可以了解自己在数字时代的素养和能力水平,并相应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意识。
如果您认为自己在这四个方面中存在不足之处,建议您寻求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以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
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亲爱的同学:您好!欢迎参加我的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从而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进一步进行教育研究,特制定此问卷,本问卷以匿名的形式进行,对用户信息保密,请您放心填写,您的回答对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您根据实际情况作答,问卷不会花费您太多的时间,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1,您的性别是A, 男B,女2,您的专业是A,工科B,理科C,经管D,艺术E,文科3,您来自A,农村B,城镇4,您清楚什么是信息素养吗A,非常清楚B,比较清楚C,不大清楚D,不清楚5,当您有了信息需求时,您会A,总是能主动查找B,多数时候能主动查找C,有时候主动查找D,从不主动查找6,您是否认为准确的信息和综合的信息对您的决策有重要作用A,两者都是B,准确的信息是C,综合的信息是D,两者都不是7,当您需要某一资料时是否清楚去哪里获得A,非常清楚B,比较清楚C,不太清楚D,不清楚8,您获取资料的渠道有哪些?(多选)A,通过与别人交流获得B,去图书馆查阅获得C,通过广播获得D,通过影视获得E,通过电子读物获得F,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获得9,您最常使用的中文数据库有哪些A,中国期刊网B,中国知网C,重庆维普D,万方数据库E,超星电子图书F,人大全文G,都没用过10,为了对某一领域进行了解,您会最先查看A,期刊B,百科全书C,数据库D,书本E,搜索引擎F,网络信息导航G,其他11 ,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的途径有哪些(多选)A,普通教学课程B,网络教程C,社会实践D,相关培训E,请教他人F,阅读期刊,书籍12,您是否能准确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A,一直都能B,经常能C,有时候能D,从来不能13,您是否感到过信息资料混乱的现象A,一直是B,经常是C,有时D,从不14,您是否会按一定的分类来整理你所获得的信息A,一直会B,偶尔会C,视重要程度D,没有这方面的意识15,您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是(多选)A,收发邮件B,搜索引擎C,博客空间D,即时通讯E,网络游戏F,其他16,您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概是多久A,一小时以下B,1-3小时C,3-8小时D,8-16小时E,16-24小时17,您会通过媒体(报纸,杂志,期刊,网络等)来主动了解与您密切相关的信息吗(如学习,生活,工作等)A,每天一次或以上B,每周一次或以上C,每月一次或以上D,从来不18,您上网的地点是(可多选)A,宿舍B,学校机房C,网吧D,图书馆E,其他19,在网上搜索到信息后你是怎样利用他们的A,直接复制粘贴B,理解后用自己的话表达C,在原作基础上修改D,仅作为参考20,您对于网络涉及的伦理与道德问题A,非常熟悉B,比较熟悉C,不太熟悉D,很不熟悉21,如果您遇到有人恶意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您将如何对待A,不予理睬B,好言相劝C,向相关部门举报D,转发22,当您在网上搜索资料时,找到一些对学习很有用的信息,您会与别人共享吗A,一直是B,经常会C,有时会D,从来不会23您清楚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吗A,非常清楚B,比较清楚C,不太清楚D,不清楚24,您清楚图书馆有哪些服务项目A,非常清楚B,比较清楚C,不太清楚D,不清楚25您认为学校信息获取的途径能满足您的需求吗A,满足B,基本满足C,不太满足D,不能满足26,您认为信息素养能力对您将来就业重要吗A,非常重要B,重要C,不太重要D,不重要27,您所在的的院系和专业是否开设过信息素养教育和相关课程?A,开设过B,没开设过C,听说要开设了28,如果运用计算机、网络无法找到你所需的信息,你将如何做A,放弃B,继续在网络上查找C,通过别的方式进行查找29,您认为查找信息是否需要和同学或朋友合作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30,请您就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给出意见和建议。
文化软实力CULTURAL SOFT POWER 2021年第1期No.12021“00后"大学生网络•息素养的现实表征及优化理路"——基于四重维度的实证调查王玉龙[提要]从网络信息意识、知识、技能、道德四重维度进行实证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在普遍提升的同时亦有弱化之处,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现实表征:意识维度,•络利用能动性强,•络空间安全意识欠缺;知识维度,基础知识储量足,信息资源组织知识欠缺;技能维度,基本检索能力优,信息辨别性接受欠缺;道德维度,网络道德自觉性高,信息道德担当缺位。
究其弱化归因,一是网络信息异化充当“催化剂二是科学精神式微成为“诱发剂)从国家、高校、大学生三个层面初步探究•络信息素养优化理路,要找准三个着力7:以制定•络信息素养国家标准为导向,以构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为支撑,以增强网络信息主体性意识为基7#[关键词]“00后”大学生;信息素养;网络信息素养[作者简介]王玉龙: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概念,伴随信息技术更新、知识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内涵。
所谓网络信息素养是信息主体在网络空间中所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现实标准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与拓展。
网络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0后”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角,掌握其网络信息素养的现实状况是有效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
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
有学者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致力于设计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量表;有学者从心理学维度研究大学生网络信息查询心理与行为等。
本研究从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知识、网络信 息技能、网络信息道德四重维度入手,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编制《%0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调查问卷》,以重庆市高校“00后”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发布,获取有效问卷3198份,有效回收率96%,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测评量表1. 我认为健康信息很重要□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2. 我会关注健康相关的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3. 我有明确需要的健康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4. 我会主动查找健康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5. 我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6. 我能够通过书籍、报刊等纸质印刷品获取健康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7. 我能够通过各种来源获取健康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8. 我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9. 我能够理解医嘱□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0. 我能看懂药品说明书□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1. 我能理解健康相关的术语和句子12. 我能理解健康宣传手册上的内容□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3. 我能够提取健康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4. 我能够判断健康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5. 我能判断互联网上健康信息的真实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6. 我能判断健康信息发布者的专业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7. 我能评价健康信息的准确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8. 我能对获取的健康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19. 我能对获取的健康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20. 我能将获取的健康信息进行交流、共享□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21. 我能将获取的健康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22. 我能将获取的健康信息应用于实际23. 我不会传播未经证实的健康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24. 我能够保护自己健康隐私□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25. 我能够保护他人健康隐私□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26. 我不会歪曲健康信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
信息素养自评量表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
为了衡量个体的信息素养水平,设计了一份自评量表,用于自我评估和提升。
量表共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检索、信息评价和创新应用。
接下来对每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讨论。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这个维度中,个体需要自我评估自己对信息社会的认知程度,包括了解信息社会的特点、信息安全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者需要回答一些问题,比如是否了解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是否知道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
信息能力是指个体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维度中,个体需要自我评估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
评估者需要回答一些问题,比如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和处理信息,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
信息检索是指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维度中,个体需要自我评估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评估者需要回答一些问题,比如是否能够有效地使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和技术,是否能够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等。
信息评价是指个体对信息的评价和判断能力。
在这个维度中,个体需要自我评估自己的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
评估者需要回答一些问题,比如是否能够评估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是否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实与虚假等。
创新应用是指个体与他人合作、创造和分享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维度中,个体需要自我评估自己的信息创造能力和信息分享能力。
评估者需要回答一些问题,比如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解决问题等。
通过自评量表,个体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每个维度上的得分和能力水平。
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得分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检索、信息评价和创新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素养,个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个体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设计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信息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了必备的一项技能。
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许多高校纷纷引入了相关的信息素养课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门有效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以提升他们的信息分析能力。
1. 课程目标设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以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信息分析概念与原理; - 培养学生收集、筛选、评估和使用各种类型信息的能力; - 提升学生对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认知; - 培育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信息消费者。
2. 课程内容接下来,我们要确定课程所包含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涵盖在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中的核心内容: ### 模块一:基础知识 - 信息与知识的概念及其关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分类与特征; - 信息检索与筛选的基本技巧。
模块二:信息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PESTEL分析法;•设计思维在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模块三: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及预防措施;•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意识培养。
模块四:学术论文写作与科研素养•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点;•文献检索与引用工具的使用;•科研伦理与学术道德建设。
3. 教学方法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和有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授课结合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实际应用场景; -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 实践操作,例如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等活动。
4. 评估方式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我们需要设计适当的评估方式。
例如:-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 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结论通过设计一门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并培养他们成为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信息消费者。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您的信息素养水平,我们特设计此问卷。
本问卷旨在评估您在信息获取、处理、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改进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全民信息素养。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学历: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技校D. 大专E. 本科F. 硕士及以上4. 您所在行业:A. 教育B. 医疗卫生C. 科研D. 金融E. 制造业F. 服务业G. 其他二、信息获取能力5. 您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获取信息?(可多选)A. 互联网B. 图书馆C. 电视D. 报纸E. 朋友推荐F. 其他6. 您每天花费多少时间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A. 1小时以内B. 1-3小时C. 3-5小时D. 5小时以上7. 您认为以下哪些信息来源较为可靠?(可多选)A. 官方网站B. 学术期刊C. 专业论坛D. 新闻媒体E. 网络社区F. 其他三、信息处理能力8. 您在处理信息时,通常采用以下哪些方法?(可多选)A. 检索关键词B. 分类整理C. 分析对比D. 评价鉴别E. 转化应用F. 其他9. 您在处理信息时,遇到以下哪些问题?(可多选)A. 信息过载B. 信息真实性难以判断C. 信息处理效率低D. 信息转化应用困难E. 其他四、信息评价能力10. 您如何评价以下信息?(请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A. 信息的相关性:________B. 信息的准确性:________C. 信息的客观性:________D. 信息的新颖性:________五、信息应用能力11. 您在以下哪些方面应用过获取到的信息?(可多选)A. 学习研究B. 工作应用C. 生活娱乐D. 其他12.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您将信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可多选)A. 信息获取能力B. 信息处理能力C. 信息评价能力D. 个人兴趣E. 其他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
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感谢您的参与,花费您几分钟的时间,请您填写如下调查问卷,谢谢。
您的性别:所在院校:您的年级:a 2007级 b 2008级 c 2009级 d 2010级 e 2011级您的专业:1.你是否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信息(如报纸、电视、网络、广播中的信息)?a非常关心 b比较关心 c不大关心 d从不2.你是否有关心自身感兴趣的特定领域信息变动的习惯?a是 b否3.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可多选)a电视广播 b报纸书刊 c网络 d朋友同学 e其他4.你是否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资料?a经常去 b有时去 c很少去 d不去5.您通常会用以下哪种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a查阅书刊 b上网查资料 c与同学讨论 d咨询老师6.你能够判断你触及的信息及其来源的真伪吗?a是 b否7.你是否感到过资料、信息混乱的现象?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从没有8.你在浏览、阅读资料后,可以迅速并准确的概括、总结文章的主旨?a是 b还行 c较难 d不能9.你将收集获取到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的频次是?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从没有10.你能运用各种资源和信息技术针对某一专题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吗?a是 b还行 c较难 d不能11.你认为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通过信息搜寻解决问题吗?a善于且能够 b经常但是不能 c两者都很少12.你会愿意将你收集整理的资料信息和其他人分享吗?a不愿意 b勉强同意 c很愿意13.你是否常在生活中与同学团队合作进行信息发掘、整理、应用等工作?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从不14.你所在的专业是否有开设关于信息教育方面的课程?a有 b没有,但打算开设 c没有且也无开设的打算15.你认为掌握信息技术课对当代大学生重要吗?a很重要 b不是很重要 c一般 d完全没用16.你目前计算机操作水平如何?a很不错 b一般 c知道一点 d没有接触过17.你会使用哪些信息检索方式?(可多选)a文献检索 b光盘检索 c计算机联机 d网络18.你所掌握的较好的信息技术有如下哪种?(可多选)a文字处理 b编程 c图象处理 d动画 e网站设计 f其他 g无19.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a收发邮件 b阅读新闻 c查找资料 d玩游戏 e娱乐 F.聊天20.你经常从网上下载文件吗?使用的下载工具是什么?a经常 b一般 c较少 d从不使用下载工具:21.你会在网络环境中真实表达你的想法吗?a完全真实 b部分真实 c全部隐瞒22.你经常通过哪一平台交流思想、传播你的看法?(可多选)a集体讨论 b发布网页 c电子邮件 d BBS e其他23.上网时,你无意中打开了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网站,你会:a继续浏览 b马上关闭 c随它去24.你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一般的计算机犯罪活动吗?a很懂 b懂一点 c不懂25.你认为网络传媒是否有制定规范制度的必要?如果有这种必要,具体应针对哪些方面?26.你认为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1.你认为在现代生活中,及时掌握外界信息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来说非常重要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2.你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所下载的资料背景、文化及其来源,分析其是否对学习有用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3.对于将计算机和网络运用于日常学科教学,你持肯定态度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4.你愿意了解、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5.你能够表达出信息需要,并能及时地去查询或主动利用信息系统来满足这种需求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6.你对于使用网络资源(如专业网站、网络图书馆、在线知识教育等)进行学习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7.在学习过程中,您对于选用与专业相适应的软件(如Access、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Authorware、3DS等)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8.你对下面几个概念了解吗(如:TCP/IP协议、数据库、人工智能)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9.你有使用过Blog(网络日志)或多媒体网络发表自己的文章或技术作品吗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0.你了解计算机病毒及网络安全问题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1.你能编辑程序和进行网页的设计与制作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2.你能成功地连接、安装和使用常见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麦克风等)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机箱等)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3.在学习过程中,你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范围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4.你能概括合适的关键词及特定词汇,制定良好的检索策略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5.你对一些网络信息搜索工具,如:雅虎、百度、Google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6.在进入不同的检索系统查找信息时,你能正确地了解其用户界面及操作引擎,采用不同的检索方法查找信息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7.你能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如(Web浏览器和检索引擎工具、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报刊索引等)检索各种(如声音、图形、文字材料等)信息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8.你能利用文字软件、图像软件、电子表格等处理所下载的资料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19.当你从网络上取得大量有关学科专业知识时,你会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类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20.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综合主要的思想,对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新的解决思路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21.你能通过电子邮件Email、公告板BBS、实时聊天等信息技术工具与同学、老师、专家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学习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22.你能判断信息和信息源的可靠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时限性A 完全同意 B同意 C 不一定 D 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谢谢合作!(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㊀㊀收稿日期:2020G07G16㊀㊀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2018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 交往视域下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编号:L 18D S Z 036)阶段性研究成果.㊀㊀作者简介:郑久华(1978 ),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刘娜(1978 ),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第19卷㊀第6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 .19N o .62020年12月J O U R N A LO F HU A I B E I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D e c .2020综合论坛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郑久华1,刘㊀娜2(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㊀201306;2.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㊀110847)摘要: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测量是网络强国,培育时代新人的新时代课题.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进行本土化开发,基于对大学生进行访谈,结合文献法和专家评价法形成初始问卷,并进行试测,经过项目分析㊁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问卷,另选取大学生对最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㊁信效度分析.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包括五个维度:网络行为管理㊁网络认知与评价㊁网络安全㊁网络道德和自我发展,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㊁分半信度数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效标效度显示此量表与自尊和自控力显著正相关.因此,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性能,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测量工具.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素养量表;信度;效度中图分类号:G 64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G8275(2020)06G0101G05㊀㊀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一代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网络素养也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网络素养是指正确地㊁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2]对网络素养的研究始于M c C l u r e 对其概念的提出.[3]之后国内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积累量呈指数增长趋势.[4]国外学者M c C l u e 从关注网络操作行为的角度认为网络素养可以从知识理论和技能两方面来衡量.[3]而S e l f e 从知识理论方面将网络素养分为使用网络的技能㊁个体价值观和实践技巧等行为.[5]他不仅关注网络技能层面,还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和个体层面.H o w a r dR h e i n f o l d 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提出了5个衡量网络素养的指标.[6]H a r f i t Gt a i 从接近㊁分析㊁评价和内容生产四方面进行测量.[7]但这些观点均以西方文化及行为为背景,缺乏本土化.同时,网络素养的内涵关注网络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缺乏对个体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考量.目前,我国尚未有成熟的网络素养量表用于量化评估.国内有学者对网络素养的指标进行构建,如叶定剑提出4个维度,[2]喻国明提出三个维度,[8]钱婷婷提出三个维度,[9]但各维度内涵差异较大,且多以思辨定性,研究为主,缺乏结构检验.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实证调查始于贝静红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六个方面进行调查.[10]此后大量学者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展开调查研究,如贾仕林和胡洁琼从七个方面进行调查,[11]王晓霞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查.[12]但这些研究是调查而非测量.调查问卷多为自编,缺乏标准化检验,研究结果仅对频次㊁百分比进行分析,无法进行深入的心理测量分析.此外,有学者从媒介素养角度对量表进行了开发.李金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 N E S C O )提出的媒介与信息素养为框架,构建了获取㊁评估与创建三个指标体系,并开发出相关量表.[13]宋红岩以同样理论框架,以城市新市民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具有差异的三个指标:获取与检索㊁理解与评估㊁创造与分享.[14]但由于研究视角为媒体传播,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上,目前国内关于网络素养的测量存在如下四方面问题:(1)研究框架基础为国外理论,忽视了我国的国情因素.(2)问卷结构多以经验总结为主,缺乏检验,内涵差异较大.(3)缺乏标准化量表,无法进行深入研究.(4)调查内容多为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或与素质无关的网络使用状况,并没有真正测量到网络素养内容.101在中国由 网络大国 向 网络强国 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和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对其网络素养进行深入了解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人才培养具有社会意义.当前,网络素养的研究正由理论研究向关注本国国民网络素养的测量评估转变,[12]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量表势在必行.因此,本研究将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问卷进行开发,旨在开发出符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国情的大学生网络素养问卷,并考察其编制后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标准化测量工具.1㊀被试与方法1.1㊀被试样本1(访谈样本):在沈上海市高校随机选取在校本科生31人作为访谈对象,其中男性14名,女性17名,大一到大四均有.对该群体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有关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资料.样本2(试测样本):对所有条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上海和辽宁两地高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0个条目进行现场试测和问卷星在线施测,共收集数据270份,有效问卷260份.男性98人,女性162人;其中大一58人,大二89人,大三56人,大四32人,研究生25人;985高校38人,211高校38人,其他高校184人;理工科96人,文科155人,艺术类7人;开始接触网络的时期大学4人,高中28人,初中69人,小学159人.样本3(正式施测):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㊁内容效度㊁效标关联效度及内部一致性检验.在上海㊁辽宁进行现场试测和问卷星在线施测,共收集数据800份,有效问卷742份.男性286人,女性456人;其中大一169人,大二322人,大三116人,大四77人,研究生58人;985高校77人,211高校88人,其他高校577人;理工科384人,文科329人,艺术类23人;接触网络的时期大学18人,高中86人,初中203人,小学435人.所有被试同时测量了自尊和自控力量表,作为效标效度指标.1.2㊀量表的编制1.2.1㊀条目的收集本量表的条目主要来源于:(1)根据理论构想㊁访谈搜集的信息,结合实际编写条目.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根据其相关论述和已有问卷进行分析,进而形成访谈提纲.第二,选取经常使用网络的在校本科生31名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访谈问题包括:1)你或周围同学在网络行为中有没有注意控制过自身的网络行为?具体表现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网络信息?3)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你会如何确保网络安全?4)你通过哪些方法提高网络使用的有效性?(2)参考国内外研究者对网络素养的论述和量表.本研究参考国内外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文献,从已有的量表中参考部分条目.如对宋红岩(2019)的 我会用微博㊁微信㊁Q Q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改为 我会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共借鉴并改编2道题.1.2.2㊀条目的归类参考T a n g n e y等测验的编制方法,[15]对以上获取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首先,编制大学生网络素养编码手册,对所有网络素养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由两位具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编码员,编码一致性达到87%后开始分别编码,根据编码手册对所有获得的大学生网络素养素材进行编码,最终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频率高的典型描述.例如 我曾受到虚假链接的困扰 等初始条目46条,经过相近内容合并后整理出最终25个条目,根据访谈结果抽取出5个维度,分别是:网络行为管理素养㊁网络认知与评价素养㊁网络安全素养㊁网络道德素养㊁自我发展素养.请相关专业的2名副教授专家(均具有心理学科研背景)对量表维度和条目进行评估.具体包含:1)该量表维度的合理性和完整性;2)每个维度内条目是否准确表达,对不符合的条目进行删除;3)对每个条目的表述是否得当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和指导意见.此外,还请9名大学生对项目语句描述和呈现方式是否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提出建议.最终5个维度没有变化,题目保留20个条目进行预测.所有条目尽可能采用一般性,不针对特定群体和时代特征的描述,以确保条目的适用性.1.3㊀效标工具1.3.1㊀自控力量表由谭树华等(2008)修订,共19个条目,包含冲动控制㊁抵御诱惑㊁专注工作㊁节制娱乐5个维度.[16]采用1(非常不符)~5(非常符合)级计分.其中1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计算时将反向计分题转正之后加总求总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自我控制能力越好.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 r o n b a c hα系数为0.861,各个维度的C r o n b a c hα系数介于0.536~0.794之间.201郑久华1,刘㊀娜2/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1.3.2㊀自尊量表由R o s e n b e r g编制,杨宜音和张志学(1998)修订,[17]为单维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4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4(非常符合).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自尊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 r o n b a c hα系数为0.865.1.4㊀统计工具所有数据采用S P S S19.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㊁信度及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AMO S21.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2㊀结果2.1㊀项目分析根据样本2被试的数据对预测量表的25个条目进行项目分析.首先采用临界比率法考察条目的区分度,按照心理学惯例,取总分高低各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各条目的区分度.结果显示各条目的t值(t=2.059-7.582)都达到显著水平(P<0.01).第二采用相关法,每个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对相关不显著条目进行删除,结果显示,除2道题之外,所有条目的相关系数(r=0.402-0.809)均大于0.4,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删除的条目是 我会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和 我曾经阻止过他人的网络不文明行为 两个条目.2.2㊀探索性因素分析对余下23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其中KMO=0.895,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值c2=534.858(d f=136,P<0.001),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标准删除不合适项目:(1)因素负荷小于0.4;(2)存在交叉负荷,且过高;(3)共同度小于0.20;(4)因素特征根值>1;(5)存在歧义和明显归类不当.[18]经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五个因素,并逐步对条目进行删除,每次删除一个条目后,重新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反复进行因素结构探索后,因交叉负荷过大和负荷小于0.4,删除6个条目,如 我觉得自己在现实和网络中是不同的人 ,最终保留17个条目,得到5个维度,可解释总变异的56.496%,见表1.根据维度下条目的共同性和因素分析结果对维度进行命名.经过文献查阅和小组讨论,维度1为 自我发展 (3个条目),指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获得的自我能力提升的意识;维度2为 网络安全 (4个条目),指在网络活动中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维度3为 网络行为管理 (4个条目),指对上网过程中的行为自我约束能力;维度4为 网络认知与评价 (4个条目),指个体对网络环境和信息的态度㊁看法和评价;维度5为 网络道德 (2个条目),指大学生在网络中的理性思维和自我认知.表1㊀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维度条目维度1维度2维度3维度4维度5共同度自我发展C8.705.549C9.549.597C10.433.584网络安全C2.665.446C4.653.413C3.638.438C1.629.514网络行为管理A3.728.602A1.625.529A2.620.505A4.563.667网络认知与评价B5.738.565B3.694.554B2.436.278B6.506.507网络道德C5.434.364C6.413.493特征值2.5822.0261.5021.2851.028累计贡献率(%)17.19030.10939.94348.50256.49630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第6期㊀2.3㊀信度分析采用样本3进行内部一致性ɑ系数和分半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量表总信度为0.768,分半信度为0.723,重测信度为0.712,各维度信度系数在0.641~0.783之间,见表2.表2㊀量表各维度的信度分析自我发展网络安全网络行为管理网络认知与评价网络道德ɑ系数(n=742)0.6530.6680.7010.6920.768分半信度(n=742)0.6410.6200.7390.6450.7832.4㊀效度检验2.4.1㊀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AMO S软件对742名大学生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对本量表的五个维度进行验证性分析,考察其结构效度.结果表明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指标较好,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其中c2/d f=3.689,G F I=0.901,A G F I=0.933,N F I=0.917, C F I=0.924,R M S E A=0.062.2.4.2㊀内容效度本研究对维度间㊁维度与总量表得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以检验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果显示,维度间相关在0.179~0.239之间,维度与总量表得分间的相关在0.445~0.633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3.表3㊀量表总分与各维度间相关分析网络行为管理网络认知与评价网络安全网络道德自我发展网络认知与评价.209∗∗1网络安全.138∗∗.261∗∗1网络道德.214∗∗.228∗∗.239∗∗1自我发展.193∗∗.238∗∗.227∗∗.179∗∗1总量表.628∗∗.555∗∗.445∗∗.633∗∗.510∗∗2.4.3㊀效标效度分析本研究将网络素养量表的得分与自尊和自控力量表的得分做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效标效度.结果显示,各分量表总分与自尊和自控力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控力的冲动控制㊁工作学习表现㊁抵制诱惑相关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4.表4㊀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与效标量表的相关系数自尊冲动控制工作学习表现抵制诱惑自控力网络行为管理.252∗∗.321∗∗.334∗∗-.447∗∗.489∗∗网络认知与评价.278∗∗.149∗∗.139∗∗-.281∗∗.195∗∗网络安全.262∗∗.185∗∗.126∗∗-.147∗∗.246∗∗网络道德.340∗∗.177∗∗.122∗∗-.163∗∗.198∗∗自我发展.344∗∗.137∗∗.200∗∗-.239∗∗.188∗∗总量表.419∗∗.336∗∗.351∗∗-.457∗∗.480∗∗3㊀讨论本研究针对国内缺乏标准化网络素养量表的不足,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国情,采用深度访谈等方法编制条目,并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检验,最终形成网络素养问卷,包含17个题目,5个维度:自我发展㊁网络安全㊁网络行为管理㊁网络认知与评价㊁网络道德.以往研究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测量,研究多为经验性总结,缺少量化研究,本量表结合前人经验研究对网络素养的分析,从行为㊁认知㊁情感等方面概况了网络素养的特点,结构更加系统,是从多层面综合反映网络素养的测量工具.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768和0.723,各分量表的信度在0.641~0.783之间,完全达到0.6以上的要求.[18]检验结果显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确保量表效度.在建构量表的理论框架和题目编制时,邀请了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对项目的结构和各题目进行讨论和分析,请大学生对题目的语言表述等进行修改,反复评估题目和结构以增强量表的内容效度.在正式测验后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金瑜,2005),进行结构效度㊁内容效度㊁效标效度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抽取出来的结构与预期结构一致,具有较好的结401郑久华1,刘㊀娜2/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构效度.内容效度采用总分与因子分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分量表与总分之间均呈显著相关(r=0.445-0.633).效标效度采用大量研究所证明的自控力和自尊作为关联效标(r=0.122-0.480),结果表明各分量表及总分均与自尊和自控力的相关维度呈显著相关,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均达到统计学要求,与预期结构一致.参考文献:[1]㊀李永兰,蔡蓉,陈艳.大学生网络效能感与冲动网络购物意向的关系:网络购物动机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1):198G200.[2]㊀叶定剑.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核心构成及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1):97G100.[3]㊀M cC l u r eC R.N e t w o r kL i t e r a c y:aR o l e f o rL i b r a r i e s [J].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L i b r a r i e s,1994(2):115G125.[4]㊀张帆,程旺.国内网络素养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C N K 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76G382.[5]㊀S e l f e C y n t h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L i t e r a c y i n t h e T w e n t yGf i r s tC e n t u r y[M].C a r b o n d a l e:S o u t h e r nI l l iGn o i s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9:33G34.[6]㊀霍华德 莱茵戈德.网络素养:数字公民㊁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M].张子凌,老卡,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0G52.[7]㊀H a r g i t t a i,E.A n U p d a t eo n S u r v e y M e a s u r e so f W e bGo r i e n t e d D i g i t a l L i t e r a c y[J].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C o m p u t e rR e v i e w,2009(1):130G137.[8]㊀喻国明,赵睿.网络素养:概念演进㊁基本内涵及养成的操作性逻辑:试论习总书记关于 培育中国好网民 的理论基础[J].新闻战线,2017(3):43G46.[9]㊀钱婷婷,张艳萍.青少年网络素养:概念演进㊁指标构建与培育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8(7):42G46.[10]㊀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2):17G21.[11]㊀贾仕林,胡洁琼. 95后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实证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22(1):91G95.[12]㊀王晓霞.当代大学生网络运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2):106G111.[13]㊀李金城.媒介素养测量量表的编制与科学检验[J].电化教育研究,2017(5):20G27.[14]㊀宋红岩.中国网民网络素养测量与评估研究:以城市新市民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9):73G76.[15]㊀王孟成,戴晓阳,姚树桥.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Ⅱ: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6):687G690.[16]㊀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5):468G470.[17]㊀杨宜音,张志学.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8:169G172.[18]㊀吴明隆.S P S 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7.责任编辑:寸㊀心T h eC h e c k o u t o fC o m p i l a t i o na n dR e l i a b i l i t y a n dV a l i d i t yo f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N e t w o r kL i t e r a c y S c a l eZ H E N GJ i u h u a1,L I U N a2A b s t r a c t:T h e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c y i s an e wa r e a s u b j e c t f o r b u i l d i n g an e tGw o r k p o w e r a n d c u l t i v a t i n g n e w c o m e r s o f t h e e r a.B a s e do n t h e i n t e r v i e wo f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t h e l o c a lGi z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c y s c a l ew a s c o m p i l a t e d.A n i n i t i a l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i s f o r m e db y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m e t h o d a n d e x p e r t 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a n d t h e f i r s t t e s t i s t a k e n.A fGt e r p r o j e c t a n a l y s i sa n de x p l o r a t o r y 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t h e f i n a l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i s f o r m e d,a n do t h e r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a r es e l e c t e dt ot e s tt h ec o n f i r m a t o r y 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r e l i a b i l i t y a n dv a l i d i t y a n a l y s i s.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c y s c a l e i n v o l v e s f i v ed i m e n s i o n s:n e t w o r kb e h a v i o rm a n a g e m e n t,n e t w o r kc o g n iG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n e t w o r k s e c u r i t y,n e t w o r k e t h i c s a n d s e l fG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i n t e r n a l c o n s i s t e n c y r e l i aGb i l i t y c o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s p l i tGh a l f r e l i a b i l i t y a r e r e l i a b l e;c o n f i r m a t o r y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s t h a t t h em o d e l f i t sw e l l;t h e s c a l eh a s g o o d c o n t e n t v a l i d i t y;t h e v a l i d i t y s c a l e s h o w s t h a t t h i s s c a l e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o s iG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s e l fGe s t e e ma n d s e l fGc o n t r o l.T h e r e f o r e,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c y s c a l e i s r e l i a b l e a n d c a nb eu s e d a s am e a s u r i n g t o o l t o t e s t o u r c o u n t r y's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c y.K e y w o r d s: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c y;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c y s c a l e;r e l i a b i l i t y;v a l i d i t y50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第6期㊀。
大学生网络依赖度自测指导语:这里有一个专业的测验量表,你可以用它来帮助你判断自己对网络的依赖的程度,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你有多少次发现你在网上逗留的时间比你原来打算的时间要长?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2、你有多少次忽视了你的家务活而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网上?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3、你有多少次更喜欢互联网的刺激而不是与亲人之间的亲密?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4、你有多少次与陌生的网友形成朋友关系?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5、你生活中的其他人有多少次向你抱怨你在网上所花的时间太长?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6、你的学习成绩和学校作业有多少次因为你在网上多花了时间而受到损害?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7、在你需要做其他事情之前,你有多少次去检查你的电子邮件?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8、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你的学习表现或学习效率有多少次遭受影响?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9、当有人问你在网上干些什么时,你有多少次为自己辩护或者变得遮遮掩掩?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0、你有多少次用互联网的安慰性的想象来排遣你生活中的那些烦心事?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1、你有多少次发现你自己期待着再一次上网的时间?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2、你有多少次担心没有了互联网,生活将变得烦闷、空虚和无趣?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3、如果有人在你上网时打扰你,你有多少次厉声说话、喊叫或者表示愤怒?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4、你有多少次因为深夜上网而睡眠不足?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5、你有多少次在下网时为互联网而出神,或者幻想自己在网上?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6、当你在网上时,你有多少次发现你自己在说“就再玩几分钟”?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7、你有多少次试图减少你花在网上的时间但却失败了?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8、你有多少次试图隐瞒你在网上所花的时间?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9、你有多少次选择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网上而不是和其他人一起外出?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20、当你下网时,你有多少次感到沮丧、忧郁或者神经质,而这些情绪一旦回到网上就会无影无踪?完全没有(1分)很少(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5分)评分方法与结果解释将20道题的总分累加。
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网络使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比较普遍了,以下的问题是想了解大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同时为您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网络学习情况的机会。
本问卷仅供研究使用,您所提供的信息将完全保密。
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请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凭自己的感觉回答即可。
感谢您的合作!5.我自信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6.我能应付网络自学过程中发生的大多数问题。
*7.如果在网络学习中遇到难题,我通常能够找到几种解决的途径*8.在玩游戏自学过程中,我能不受到阻碍顺利完成自学任务*9.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学习目标*10.我能按照制订的自学目标合理安排玩游戏自学时间*11.当我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的时候,我很快能够从众多信息中找到我所需要的东西*12.我经常协助同学化解他们遇到的网络自学问题。
*13.我会花精力通过各个渠道学习网络相关知识来提高我的上网技能和网络学习效率。
*14.在网上浏览各类有价值的自学资源对我来说很难。
*15.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对我来说很容易。
*16.当我玩游戏遇到难题时,我自信心能在网上找寻至有关信息,自己将它们化解。
*17.相比其他多数同学,我相信我的网络技术更好一些。
*18.我玩游戏自学时可以维护自己的电脑免遭病毒或其它方面的侵犯。
*19.经常有很人来向我请教上网的问题。
*20.我晓得许多有价值的自学网站地址。
*21.我熟悉整个网络的使用环境。
*22.我自信心我晓得的网络科学知识比其他同学必须更多。
*23.我自信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电脑保存的学习资料。
*24.我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自学资料等刊登在自学论坛bbs、博客blog或维基wiki 等上面与别人共享资源、交流。
*赞同中立不赞同极不赞同。
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你好,这是一份与信息素养有关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家的信息素养现状。
本问卷调查结果会严格保密,不会向其他老师、家长和同学透露调查内容,仅用于老师改进教学,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方案,对大家的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请同学们放心填写。
第一部分请同学们针对以下问题找到最符合的一项,并在对应的○打“√”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1.我可以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觉很多有用的信息○○○○○2.当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查阅信息时,我能马上想到上网查询○○○○○3.我通常会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去网上查询所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4.我会尝试利用各种信息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5.我会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6.我能够辨别网络上哪些信息是不良信息○○○○○7.我能够自觉抵制网络上的垃圾信息或有害信息○○○○○8.我不会去浏览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第二部分9.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 )A.显示器和主机B.鼠标和键盘C.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D.键盘和显示器10. “Enter”键中文名称是( )A.退出键B.上档键C.退格键D.回车键11. 我国古代的“烽火台”,它可用来对“信息”进行( )A.获取B.传递C.加工D.发布12. 你有一些常用的文件,你认为怎么整理它们才是最科学的( )A.直接放在电脑“桌面”上B.分门别类放在相同类别的文件夹中C.把它们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并把这个文件夹放在桌面D.没有固定的位置,胡乱放13. 下列哪一项不是鼠标的基本操作( )A.单击B.双击C.反转D.拖拽14.( )是WPS软件中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可以用来进行文档的编辑、排版等。
A.WPS文字B.WPS演示C.WPS表格D.WPS图片15. 用word编辑文字时,只有对( )的文字才可以编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