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妇产科学实习指导03-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格式:docx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新入职护士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处理病人,实施全面的护理评估,指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科学的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
2.掌握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临床分类。
3.熟悉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
4.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
5.掌握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儿影响。
6.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及治疗原则。
7.熟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8.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要点,护理问题,目标及护理措施。
重点与难点:重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难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与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讲述为主,案例启发,互动等教学方法结合。
教学内容: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2分钟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类:5分钟3.子痫前期-子痫定义,诊断标准:15分钟4.病因:3分钟5.临床表现:3分钟6.病理生理变化,对母儿影响:2分钟7.治疗原则、预防:15分钟8.子痫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原则:10分钟9.护理要点,典型案例:10分钟10.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措施:20分钟11.护理效果评价:2分钟12.小结:3分钟13.思考题:10分钟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PPT和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基本教材和参考书:1.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XXXXXX2.最新妇产科临床护理新技术操作细节问答与临床护理精细化查房及健康宣教指导主编:XXX(XXX教授)XXX组织安排:本课程将由主管护师授课,教学方法多样,组织安排合理。
审查意见:专家签字: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危及母婴健康的疾病,包括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母婴死亡。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疾病调查报告:妊娠期高血压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角色简介本报告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角色。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会增加早产、胎儿低体重、子痫前期和子痫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妊娠期高血压的识别和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和病因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的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其病因可能涉及孕妇的遗传因素、慢性高血压、妊娠期肾病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妇产科护理中的角色1. 早期筛查和识别:妇产科护士在孕妇产检过程中,通过测量血压和进行尿检,能够早期筛查和识别潜在的妊娠期高血压病例。
2. 监测和记录:护士需要定期监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尿蛋白和其他相关指标,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医生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
3. 教育和支持: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并发症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建议。
此外,护士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援助。
4. 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护士可以协助医生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5. 监测胎儿状况:护士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和其他相关检查评估胎儿健康状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6.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护士需要与医生、助产士、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妊娠期高血压的管理计划,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在妇产科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早期筛查和识别、监测和记录、教育和支持、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监测胎儿状况以及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妇产科护士能够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有效管理妊娠期高血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教案名称:第三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教材分析本章节选自《妇产科学》教材,主要介绍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流程,同时也强调了疾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面向大学医学类专业高年级及研究生以上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理解。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各种情况,具备临床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的重视,树立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的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各种情况,为后续的临床医学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五、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大学医学类专业高年级及研究生以上的学生。
六、教学任务分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妇产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为后续的妇产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PPT、模型、多媒体教学资料等,并安排好教学场地和设备等相关事项。
同时,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可能面临的生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教学设计目的)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题。
妇产科专题——孕期高血压病例分析概述:本文档对孕期高血压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供相关临床案例和策略,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孕妇的高血压问题。
案例一:病人信息:年龄:32岁,孕周:34周,孕妇首次发现血压升高,无其他并发症。
临床处理:建议病人定期测量血压,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
定期进行尿蛋白定量分析,监测肾功能。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钾、血尿酸等指标。
如有必要,可给予降压药物。
案例二:病人信息:年龄:28岁,孕周:38周,孕妇血压持续升高,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临床处理:立即住院观察,监测血压、心率、胎儿心率等指标。
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血尿酸等检查。
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胎儿监测,考虑进行剖宫产术。
案例三:病人信息:年龄:35岁,孕周:28周,孕妇血压升高,伴有尿蛋白阳性。
临床处理:住院治疗,监测血压、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
进行胎儿监测,以评估胎儿状况。
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保胎治疗,考虑使用激素等药物。
策略:1. 孕期高血压病例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2. 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肾功能、胎儿心率等指标,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和胎儿状况。
3.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药物安全性进行综合考虑。
4. 孕期高血压病例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根据病情和胎儿状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剖宫产术。
5. 孕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以及积极参与治疗。
注:本文档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
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课题申报题目: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500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期间出现血压升高以及合并蛋白尿的临床综合征,是孕妇及胎儿重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给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约100万孕妇死于妊娠并发症,其中高血压疾病占到了13%。
在中国,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死亡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虽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但它的诊断与治疗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特点,且与正常妊娠中常见的生理性血压升高相似,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较为普遍。
同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还存在着药物选择困难、副作用较多等问题。
因此,针对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选取了功效明确、操作性强的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研究对象,从临床实践出发,旨在提高产科医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规范诊疗流程,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孕妇及胎儿的生存率,改善产科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案(2000字)1. 诊断研究(1)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指标,建立一套准确的诊断标准。
(2)评估不同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
2. 治疗研究(1)搜集和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及相关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2)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3)制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个体化治疗方案。
3. 药物研究(1)研究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毒副作用。
(2)探索新型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开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4. 临床应用研究(1)制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孕前筛查、孕期监测、合理用药等。
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干预申请课题名称: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干预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是指孕妇在怀孕20周后出现血压增高,但没有蛋白尿和其他器官功能受损的情况。
GH是产科领域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发率和母婴不良结局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母婴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早期干预对提高孕妇威胁的识别率、促进孕妇健康发展以及降低相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并提出早期干预策略,以减少GH导致的不良结局,促进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1.评估GH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孕妇的影响:通过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GH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孕妇的不良影响,如早产、子痫前期等。
2.建立GH早期诊断模型:结合多因素分析,将GH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到建模当中,通过建立有效的早期诊断模型,提高GH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探索GH早期干预策略:根据GH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特点,采用多维度的干预措施,如饮食调整、运动、药物治疗等,探索有效的GH早期干预策略,并研究其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4.评估GH早期干预效果:通过临床试验和对照研究,评估GH早期干预策略的效果,如是否能降低GH的发病率、改善妊娠结局等,为GH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数据采集: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病例回顾、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影响GH发病和干预效果的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变量分析等,建立GH早期诊断模型和干预策略模型。
3. 临床试验:选择一定数量的GH孕妇进行干预试验,观察干预前后的血压、尿蛋白、胎儿生长情况等指标,评估干预效果。
4. 结果评估:通过统计与分析,评估GH早期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与应用前景1.建立GH早期诊断模型,提高GH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诊断《产科医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诊断》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是指妊娠期间初次出现的血压升高,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PIH不仅会对孕妇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增加胎儿发生早产、低体重等不良结局的风险。
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PIH对于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极为重要。
在目前临床实践中,PIH的早期诊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虽然有一些研究表明,孕妇的一些临床表现和生物标志物可能与PIH的发生相关,但相关研究结果尚不一致,缺乏针对性和高度敏感性。
因此,开展针对PIH早期诊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课题计划通过对孕妇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研究,旨在探索PIH早期诊断的新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和敏感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断手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轻PIH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寻找新的PIH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并建立一套有效的PIH早期诊断指南,为产科医生提供科学的诊治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回顾性研究:收集1000例有生育意愿的孕妇数据,分析孕妇在妊娠前、妊娠期和产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与PIH发生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与PIH早期诊断相关的指标。
2. 前瞻性研究:招募500例妊娠早期孕妇,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动脉压力和心输出量等指标的测量,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寻找预测PIH发生的新指标。
3. 对比研究:将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在PIH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和敏感性的指标。
四、研究预期结果1. 确定与PIH早期诊断相关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
2. 筛选出新的与PIH早期诊断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3. 建立一套高效、准确的PIH早期诊断指南。
妇产科专题——孕期高血压病例分析概述本文档将对孕期高血压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问题和治疗策略。
病例背景- 患者信息:女性,孕28周,初次妊娠- 主诉:血压升高,头痛,视力模糊- 既往病史:无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 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头痛、视力模糊- 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 g- 水肿:双下肢水肿诊断根据上述病例背景和临床表现,患者被诊断为孕期高血压病(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病因孕期高血压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孕妇体内血容量增加- 血管壁敏感性增加- 子宫和胎盘对血管的压迫- 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等预后和并发症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孕期高血压病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早产- 胎儿发育迟缓- 胎儿窘迫- 子痫前期- 妊娠合并高血压治疗策略治疗孕期高血压病的主要策略包括:1. 早期预防和干预:孕期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早期发现并处理高血压病例。
2. 体位和休息:卧床休息,保持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子宫对主动脉的压迫,降低血压。
3. 饮食调整: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摄入钠盐。
4. 药物治疗: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安全的降压药物,如甲基多巴胺或甲基麻黄碱。
5. 紧急情况处理:对于存在子痫前期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立即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处理。
结论孕期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早期干预、合理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预后。
妇产科学实习指导第一部分总论(-)实习要求一、实习医师进入产科病房后由带教老师介绍病房布局,产科实习特点及病历书写要求。
二、实习医师进临床后每天应按时参加病房交班,随各组教授查房、进行临床操作,并随教授看门诊。
三、临床操作训练包括换药、拆线、术前准备、灭菌王刷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切开、止血、打结、剪线、缝合。
先由老师进行标准的临床操作,并尽可能多的为实习医师创造实践操作机会。
四、观摩并参与正常分娩的接生实践。
五、实习第一单元首先由带教老师进行第一次讲座,以后由实习医师讲座,带教老师进行点评并总结。
联系临床实际,强化产科基本知识。
六、每单元进行一次教学查房。
选择典型病人,将课堂所学内容纵向的贯穿起来。
通过一种临床特点引出诸多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
七、每单元举行一次病历讨论。
选择疑难、危重病人进行讨论,探讨疾病的诊断、治疗,强化课堂教学内容。
八、实习医师每单元写两份住院病历,强化病史、查体方面的临床训练,由带教老师修改后交医院教育处。
九、对实习医师出科前进行临床操作考核(二)临床实习指导1、实习目的通过临床实习,掌握妇产科的病史收集、体格检查、病志书写的方法与特点:掌握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诊疗操作。
达到初步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有的疾病还应熟悉病因、病理生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疑难重症能独立查阅有关参考书和文献,提出检查方向和处理意见。
了解妇产科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现代化进展情况。
2、实习要求D在住院医生指导下,具体负责2-3张床的日常医疗工作,按规范要求,每人必须书写完整病志,妇科、产科各一份。
实习医生必须及时书写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及出院小结,经指导教师审批后方有效,必须24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志,对急重病者,在尚未完成病志之前,应先写好首次病程记录。
2)实习医生必须深入了解病情,掌握所负责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教学查房前的各种准备,向上级医生报告病程经过,在诊断、治疗和下一步处理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HD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各脏器功能的损害。
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滋养细胞浸润异常、母胎界面免疫失衡、氧化应激、遗传因素、营养环境的影响二、病生理变化①全身小动脉痉挛②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三、诊断及分类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妊娠期高血压·妊20 周后,BP≥140/90mmHg(间隔4h,至少测两次);·孕期第1 次出现,产后12 周内恢复正常·无蛋白尿·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诊断——休息、镇静、监测母胎情况,酌情降压治疗2.子痫前期·妊娠20 周后出现BP≥140/90·尿蛋白≥300mg/24h 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物模糊重度子痫前期SPE:——解痉、降压、镇静、有指征的扩容利尿监测;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3.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除外其他疾病——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预防并发症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20 周前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 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 周以后——降压治疗为主,预防子痫前期发生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妇女于妊娠20 周前无蛋白尿,若孕20周后尿蛋白≥300mg/24h;或妊娠20 周前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兼顾慢性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治疗高危因素:既往子痫前期史;家族史;年龄≥35;BMI≥28;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1.病史妊娠前有无高血压、肾病、糖尿病;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及家族史;有无病理妊娠史2.高血压同一手臂至少2次≥140/90;间隔4小时以上中段尿,24小时尿蛋白测定尿蛋白≥0.3g/24h,尿蛋白/肌酐≥0.3 随机尿蛋白≥1+鉴别诊断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病蛋白尿:慢性肾炎四、治疗目的:控制病情;延长孕周;保障安全原则:降压,解痉;镇静;有指征的扩容;密切关注;适时终止妊娠1.一般治疗:住院检测;休息和饮食(侧卧位,限制盐摄入)、镇静2.降压治疗:A. 指征: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B. 降压药物:拉贝洛尔、硝苯地平;ACEI 和ARB禁用;不利用利尿剂3.解痉治疗:硫酸镁——一线药物硫酸镁临床监测:尿量>600mL;膝腱反射存在;呼吸>16 次/分早期高镁血症:呼吸困难,肢体肌肉软弱无力,复视,语言不清或膝腱反射消失——停药并注射1g 葡糖酸钙,静注4.镇静药物:地西泮、苯巴比妥、冬眠合剂5.有指征的扩容和利尿6.促胎肺成熟:终止孕周<34 周,地塞米松7.终止妊娠:妊娠高血压或无严重表现的子痫前期∶37 周伴有严重表现的子痫前期∶34 周慢性高血压∶>38 周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34 或37 周(取决于是否有严重表现)五、子痫的临床表现前驱期→强直性痉挛期→阵发性痉挛期→恢复期※前驱期:前额胀痛、烦躁、恶心、呕吐、胸闷、眼部症状※强直痉挛期:眼→头→牙→口→面→全身:眼球固定瞳孔放大头向一侧扭转牙关咬紧口角与面部肌肉颤动全身及四肢肌肉强直性收缩子痫的诊断:排除性诊断:除外其他疾病,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一次或多次全身抽搐昏迷抽搐为自限性:每次持续1-2分钟发生时间:多近足月、产时、产后48小时产后自然缓解鉴别诊断:癫痫、脑血管意外等、自身免疫疾病等处理:急诊处理(开放气道等)、硫酸镁解痉、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查六、HELLP 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HDP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全身不适、右上腹疼痛、也可伴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牙龈出血、血尿。
第五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教学目的:通过本病例让实习医师掌握这种妊娠期特有疾病的临床特点、分类及诊断、处理。
知识延伸,80年代末期提出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概念(earlyonsetofseverepreeclampsia),有学者将起病在32孕周前的称为早发型,也有学者将起病在30孕周前的称为早发型。
更多的学者将早发型的期限界定为34孕周,在此后发病者称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Iateonsetseverepreeclampsia)o教学查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子痫的诊断与处理产科病房内…•王义,26岁,住院号686274,2/20/2005入院。
主诉:停经35周,有胎动感3个半月,下肢水肿1个月,头晕眼花3天。
病史:平时月经周期正常,Lmp20∕6∕2004,于停经40余天出现恶心及轻微呕吐,未经治疗,持续20余天,自然好转,于停经后4个半月出现胎动,并活跃至今。
1个月前出现下肢水肿至大腿,近3天头晕眼花。
孕1产0。
查体:BP160/11OmInHg,下肢水肿(++)心肺正常,先露未入盆。
B超:BPD8∙8cm,股骨6.8cm,羊水深度4.0cm,胎盘II级。
辅助检查:HCTO.35,Hb121g∕L,PLT212G/L,尿蛋白(+++),BUN5.7mmol∕L,Cr78mmol∕L.问题:如何对本病作出诊断?如何处理??本病的诊断:重度子痫前期(一)诊断依据患者症状:停经35周,下肢水肿1个月,头晕眼花3天。
查体:BP160/11OmmHg,下肢水肿(++),尿蛋白(+++)。
应注意与原发性高血压或慢性肾炎等相鉴别,患者无此类病史。
子痫前期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最常见的一类,是由妊娠诱发的高血压,属妊娠期特有疾病,分轻度和重度。
一般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
是产科常见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分类上讲目前可分为四类1、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hypertension)2、子痫前期一子痫(preeclampsia-eclampsia)3、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superimposedpreeclampsiaon chronichypertension)4、慢性高血压(chronichypertension)(三)从诊断(DiagnOSiS)方面应根据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判断疾病的分类及程度。
1•病史高危因素;高血压相关病史2.临床表现1)高血压(hypertension),BP=140∕90mmHg,血压升高2次以上(间隔6h的BP)。
2)蛋白尿(proteinuria),24小时尿液中蛋白量工O.3g,蛋白定性+(O3g∕L)o3)水肿(edema),不作为诊断标准,但体重增加工0.9kg∕周或工2.7kg∕月是子痫前期的信号。
4)自觉症状持续性头痛、视觉异常、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预示可能发生子痫。
5)子痫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有抽搐发作或伴昏迷称子痫。
可分为产前子痫(未临产)产时子痫产后子痫(多在产后24-72h)1、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测定Hb、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2)尿液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蛋白定性。
3)肝、肾功能测定GPT、GOT、LDH、Cr、BUN、尿酸4)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动静脉管径之比可由正常的2:3变为1:2-1:4o严重者水肿、出血,视网膜剥离。
5)其他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胎盘功能检查、胎儿成熟度检查、脑血流图检查等。
(四)以该患者为例讲一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问题1、对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可在门诊治疗(休息、左侧卧位、饮食、药物),若病情加重,血压大于150/10OmmHg,尿蛋白大于lg∕24h者应住院治疗。
2、重度子痫前期应住院治疗,原则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1)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用药方法:硫酸镁可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首次用硫酸镁16-20ml加25%GS20ml缓慢静脉注射(10mint),继以60ml静脉滴注。
滴速l-2g∕h,每日用量20-25g0注意事项: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2)镇静药物地西泮5mg睡前服或IOmg肌内注射,重症者IOmg静脉注射(2minI)冬眠药物一般在硫酸镁应用效果不佳时用,冬眠1号半量加于10%葡萄糖液50OmI内静脉滴注。
(3)降压药物用于收缩压叁16OmnlHg、舒张压工IlOnlnlHg或平均动脉压叁MOmmHg 者。
朋屈嗪(hydralazine)为周围血管扩张剂,能扩张周围小动脉,增加心排出量、肾血浆流量及子宫胎盘血流量常用10-20mg,tid o拉贝洛尔肾上腺素能α、B受体阻断剂,首次用量20mg,以后循序以40mg-80mg静脉注射,BP稳定后改口服,100mg,bid.硝苯地平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扩张冠脉及全身小动脉。
口服剂量为Iomg,qid,24小时量不超过60mg0立其丁(regitine)α受体阻滞剂,10-30mg加500mlGS静脉滴注。
甲基多巴中枢性降压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的a受体。
用法250-500mg口服,tid0硝普钠强力速效血管扩张剂,在其它药无效时用。
60mg加IOoOml的GS缓慢静滴,(4)扩容治疗一般不主张,适应症:血细胞比容工0.35,全血粘度工3.6,血浆粘度工1.6,尿比重工LO20。
禁忌症:心血管负担过重、肺水肿表现、全身性水肿、肾功能不全者。
常用扩容剂有白蛋白、血浆、全血、右旋糖酊及平衡液等。
(5)利尿药物仅用于全身性水肿、急性心衰、肺水肿、脑水肿者。
吠塞米常用剂量为20-40mg,加于2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
甘露醇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一般应在15-20分钟内滴注完。
子痫前期心力衰竭、肺水肿者禁用。
(6)适时终止妊娠1)终止妊娠指征①重度子痫前期经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②重度子痫前期胎龄超过34周,经治疗好转者;③子痫前期孕妇,胎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者;④重度子痫前期胎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肺未成熟,用促肺成熟药物后终止妊娠;⑤子痫控制2小时的孕妇。
2)终止妊娠方式①引产:使用于子宫颈条件较成熟,行人工破膜后加用缩宫素静脉滴注。
第一、二、三产程严密观察,积极处理。
②剖宫产:适用于有产科指征者;宫颈条件不成熟,不能短期经阴道分娩者;引产失败者;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窘迫者。
3、子痫的处理(1)、控制抽搐,首选硫酸镁,必要时加用强有力的镇静药物。
(2)、护理,置于暗室,避免声、光刺激。
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记录液体出入量。
防止受伤。
(3)、严密观察病情早发现与处理并发症。
(五)预防与预测性诊断1、注意发病相关因素:精神紧张、气温变化、初孕妇或高龄、合并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体重指数t、子宫张力大、高血压家史。
2、推行孕期健康教育、注意孕妇的营养与休息。
3、预测性诊断平均动脉压(MAP):一般在妊娠20-28周进行MAP测定。
翻身试验(ROT):一般在妊娠26-30周进行测定。
血液流变学试验:低血容量(血细胞比容工0.35)及血液粘度高(全血粘度比值芸3.6;血浆粘度比值二L6)者,有妊高征倾向。
尿钙排泄量:妊娠24-34周进行,若尿Ca/Cr比值W0.04时,则有预测价值。
病例讨论病例讨论一病例摘要:患者XXX,女,43岁,已婚,因停经27周,上腹痛10天,血尿5天入院。
L尿:2005.1.2,预产期:2005.10.16,于2005年2月上旬出现妊娠反应,2005年6月上旬自觉胎动。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30-32,G6P1L1A5,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病史。
入院查体:平车入院,神志清,精神尚可,T:36.5℃,R:20次/分,P:105次/分,BP:140∕90mmhg,皮肤粘膜巩膜黄染,胸前皮肤散在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移动性浊音(+),右下腹压痛,脊柱四肢发育正常,活动自如。
产科检查:宫高25cm,腹围96cm,骼棘间径24cm,骼脊间径27cm,入口前后径20cm,出口横径8.5cm。
胎心:146次/分。
辅助检查:彩超示单胎,腹水。
血常规:HblO5g∕L,WBC19.9×107L,RBC4.36×1O17L,PLT38×1O7L,尿常规:蛋白+,潜血++,凝血四项:PT9.55S,ΛPTT56.6S,TT13.7S,Fib24.9g∕L,肝肾功:ΛLT95U∕L(9-52),LDH2250u∕L,TP55G/L(64-82),ALB25G/L(35-55),DBIL14umol∕L(0-6),IBIL36umol∕L(2-15),BUN26.2mmol∕L(3.2-7.1),Cr397umol∕Lo入院诊断27周妊娠子痫前期HELLP-SG7P1L1A5,LOA,入院后积极完善必要检查,给予营养支持、保肝等对症治疗,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继续妊娠,给予水囊引产术,娩出一死婴,体重IOOOg o分娩后肝肾功能继续恶化,请相关科室会诊后转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讨论内容:同学甲:根据该患者所表现出的高血压、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并有腹水征,首先考虑子痫前期的诊断,但辅助检查结果:尿素氮、肌酊、胆红素、肝酶、LDH均升高,不知如何解释?同学乙: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也可出现腹水及低蛋白血症,及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肾功能衰竭等,尤其以初产妇及妊高征居多。
B超检查可发现强回声的“亮肝”,可以和本例鉴别。
老师:患者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有腹水征,并伴上腹痛的症状,首先考虑子痫前期的诊断,综合辅助检查结果:尿素氮、肌醉、胆红素、肝酶、LDH均异常,特别是LDH、尿素氮、肌好明显升高,说明该病人的肝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加之PLT38X109/L,明显降低;患者又否认肝病、肾病史,应考虑以上这些改变由本次妊娠引起。
而HELLP综合征所致的典型临床表现及肝肾功改变与本例患者特征较相符。
这例病人应诊断为HELLP综合征。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liverenzymes,andlowplateletsSyndronIe)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母儿生命。
多数学者认为血管内皮损伤是其主要病理改变。
血管内皮损伤造成纤维蛋白沉积、血管痉挛和血小板激活。
血管的痉挛狭窄和纤维蛋白的沉积可使红细胞在通过血管时变形裂解而造成溶血;血小板被激活而粘附于血管表面,同时血管的收缩痉挛也促使血小板进一步聚集,使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促使血栓素A、ET等一些血管收缩因子的释放;肝脏血管痉挛,肝窦内纤维素沉积导致肝脏细胞受损而使肝酶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