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民族中学何艳萍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好的新课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很好的巩固旧知和学习新知。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有哪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平方根”时,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算术平方根?怎样用符号表示?通过复习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来引入平方根的定义,进而探究平方根的性质。这样的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通过比较学生还可以深化概念,并很好地巩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直接导入法

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时,在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学会把方程改写成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代数式的形式,也就是消元思想,由此直接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师生交流后共同归纳消元代入法的四大步骤,并规范其解答过程。

三、类比导入法

采用类比的导入方法,就是将以前学过与即将学习的有联系的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的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再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方程中的“=”改成不等号,类比于方程,我们又怎样给这类式子定义呢?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同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也可以类比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和步骤,通过类比的思想,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师生硬地灌输,而是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水到渠成,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

四、归纳导入法

归纳猜想是揭示科学规律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学导入新课常用的方法。例如,“不等式性质3”的引入,先在“□”中填不等号:

3□2,3×(-1)=____,2×(-1)=____,

可见,3×(-1)□2×(-1);

-5□-3,(-5)×(-7)□(-3)×(-7)……

让学生观察、归纳这一规律:“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然后引入新课。

五、动手操作导入

创设课堂操作的情境定会令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

案例:在学习“垂线”时,让学生动手在纸上画两条相交线,然后一条直线固定不变,不断改变另外一条直线的位置,则这两条直线的夹角α也随之变化,最后观察当α=

90时,你有什么发现?由此,引出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对于数学,围绕问题动手实验也是一种情境。同样,在讲“对顶角和邻补角”时,可以利用剪刀张开的情况引入其定义和性质。

六、设疑式导入法

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的渴望。如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可先让学生想这样的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三对边、三对角对应相等吗?能不能少点条件使判断简单?这样学生会怀着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去探索新的方法。

七、创设情境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点、线、面、体”这一内容时,可以这样引入:【问题1】猜谜游戏: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打一物)

【问题2】在问题1中,将雨滴看成一条线,蕴含六怎样的数学道理?

接着通过幻灯片进行图片演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道理。当然,在上到“角的比较和运算”时,也可以通过幻灯片直

观直观展示。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刻,容易理解。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勤思、勤学、勤想,就能很好的把学生带到生机盎然的数学。一个精彩的新课引入是提高课堂气氛的一道良方,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小天地,精心设计课堂引入,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和兴趣,最终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黄花香,女,壮族,1988年9月出生,2012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初中数学教师,现任教于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民族中学。在工作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多勤学、多反思、多总结,力争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坚信,只要肯付出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