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李景明)
- 格式:ppt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34
关于荔枝龙眼低产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广东省某些地区的荔枝龙眼种植出现了低产问题,给种植户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为了探究低产问题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首先,我们发现很多种植户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施肥不足、病虫害防治不力等。
这些都导致了果树生长发育不良,从而降低了产量。
其次,由于荔枝龙眼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而近年来气候变化比较明显,一些地区出现了干旱或暴雨等极端天气,导致果树受到了伤害,产量也下降了。
最后,我们还发现有些果农使用了过多的农药和化肥,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数量。
综上所述,荔枝龙眼低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果农在管理上加强,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和指导,推广科学种植方法,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 1 -。
荔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荔枝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消费升级的趋势,荔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荔枝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首先,荔枝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品种单一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荔枝种植以广东省为主,主要种植的品种是“糯米糍”,这种品种虽然产量高、品质好,但抗病性较差,易受病虫害侵袭。
此外,由于缺乏对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导致荔枝品种单一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给荔枝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其次,荔枝销售渠道单一化。
目前,荔枝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超市、农贸市场等传统渠道,而电商平台的发展也为荔枝销售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是,由于传统渠道的垄断地位,荔枝的价格往往受到限制,而且无法保证质量和新鲜度。
因此,建议加强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拓宽荔枝销售渠道,提高荔枝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荔枝加工企业数量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我国荔枝加工企业数量较少,大多数荔枝都是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因此,建议加强荔枝加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荔枝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开发出更多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荔枝产品。
最后,荔枝产业缺乏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
目前,我国荔枝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
因此,建
议加强荔枝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龙眼低产园综合改造技术龙眼是一种热带水果,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一些传统龙眼产区出现了低产、老化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综合改造技术来提高龙眼园的产量和质量,提升龙眼产业的整体效益。
一、龙眼低产园综合改造的必要性1. 龙眼产业发展面临困境传统的龙眼产业主要依赖于自然生长和传统种植方式,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地逐渐退化,导致龙眼产量下降,质量下降。
而且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龙眼产业面临着发展困境。
2. 综合改造技术能够提高龙眼产量和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高新技术手段的引进,可以实现龙眼产园的综合改造,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升产业效益,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增强龙眼产业的竞争力。
1. 种植技术改良通过选用高产、优质的品种进行整体更新,引进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提高龙眼的抗逆能力和产量。
并且对土壤进行改良和调理,保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龙眼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水肥一体化通过合理的施肥制度,保证龙眼的生长需求。
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的方式,避免化肥造成的土壤污染和植物缺少微量元素的问题。
并且进行合理的水肥配比,保证龙眼果实的甜度和口感。
3. 病虫害防控利用生物防治和植物内分泌素防治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并且采用间套栽植、轮作种植等技术手段,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4. 环境保护积极推行档案制度,建立园区管理档案,对园区的发展过程进行跟踪、评估。
合理规划园区内的绿化、水源、空气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 信息化管理引进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系统,对龙眼产园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实现生产、销售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1. 制定龙眼综合改造技术实施方案根据龙眼产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改造实施方案,并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操作水平和技术意识。
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荔枝和龙眼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著名的水果,而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荔枝龙眼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荔枝龙眼产业的现状。
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和龙眼生产国之一,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荔枝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而龙眼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这两种水果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荔枝龙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由于种植技术和设施条件的有限性,产量有时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荔枝和龙眼的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新品种的引进,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口味和需求的追求。
此外,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过量使用农药等,这给水果的质量和安全带来一定的挑战。
然而,未来荔枝龙眼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种植技术将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例如,温室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季节性限制,增加全年的产量。
其次,对于品种的改良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通过引进新的品种,培育适应不同地区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
另外,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有机种植和绿色种植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这将为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与旅游业相结合。
南方地区的荔枝和龙眼丰收季节往往也是旅游旺季,可以通过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带动荔枝龙眼的销售和经济效益。
例如,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等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水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通过打造优质品牌,增加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的营销和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销售额。
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商渠道将荔枝龙眼销售至更广泛的地区和国家。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展博览会、举办品牌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荔枝龙眼产业发展趋势荔枝和龙眼是我国传统的热带水果,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甜美的口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增加,荔枝龙眼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分析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趋势,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技术、营销模式以及冷链物流等方面。
一、市场需求趋势1.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荔枝和龙眼作为天然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和促进消化的作用,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高品质水果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果实的大小、口感和香气有更高的要求。
农民通过技术改良和品种创新,不断提高荔枝和龙眼的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3.农产品电商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自己的荔枝和龙眼销售给消费者,节省了中间环节,保证了水果的新鲜度和品质。
二、种植技术趋势1.高效节能的栽培技术: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农民将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的栽培技术。
比如,引入节水灌溉系统,合理使用水源;利用太阳能板发电,为果园提供动力等等。
2.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荔枝和龙眼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科研机构将加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力度,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3.精细化管理技术的应用:通过科技手段,对果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土壤成分调整、精准施肥和定期病虫害监测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增加荔枝和龙眼产业的竞争力。
三、营销模式趋势1.品牌化营销:随着品牌的重要性在市场中的日益提升,荔枝和龙眼产业也将越来越注重品牌的打造和营销。
通过优质的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农产品深加工:将荔枝和龙眼作为原料,开发出多种深加工产品,如果酱、果干、果汁等。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还可以延长水果的保质期,提高经济效益。
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报告发布发展水平领先但仍有难题待解祖爽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24()11
【摘要】夏日小满,荔枝飘香。
五月恰逢荔枝上市时节,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产量备受关注,除了因味美、香甜受到消费者喜爱之外,还在于其在全国人民“果盘子”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抓好荔枝龙眼生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做好“土特产”文章、保障市场多元供给、促进果农增收致富、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我国荔枝龙眼产业的现状究竟如何?【总页数】3页(P98-100)
【作者】祖爽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我国荔枝产业发展情况——在2018年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开摘节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台山市龙眼、荔枝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020年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名园”杯征文比赛结果揭晓
4.《2021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发布消费加快复苏但仍有三大顽疾待解
5.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水平和效率继续领先全国《2022上海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报告
无
【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农业》
【年(卷),期】2024()3
【摘要】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生产能力稳中有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日益提升,科技支撑不断强化,但还存在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冷链保鲜技术应用不足、全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等亟需突破的瓶颈卡点。
通过分析我国荔枝、龙眼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面临的有利机遇,提出了发展展望,以期为产业高质量
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思路。
【总页数】3页(P5-7)
【作者】无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荔枝龙眼生产管理现代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广西荔枝龙眼标准化生产技术高研班》概述(上)
2.荔枝龙眼生产管理现代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广西荔枝龙眼标准化生产技术高研会》概述(下)
3.荔枝龙眼体系举办2012年春季荔枝龙眼园管理
培训会4.国际荔枝龙眼产业形势及科研进展——"第三届国际龙眼、荔枝和其它无患子科果树学术研讨会"综述5.2020年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名园”
杯征文比赛结果揭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泸县龙眼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泸县供销社梁发伦李诗兵泸县龙眼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晚熟龙眼之乡”,种植面积达16万亩,主要分布在海潮、潮河、太伏、云龙、牛滩、兆雅集等镇,已建成四川省龙眼种植第一县,龙眼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是,泸县在龙眼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龙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龙眼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泸县是全国龙眼分布最北缘、最晚熟地区,近几年来,本着充分发挥种植业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思路,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工作原则,泸县龙眼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是全国龙眼优势布局县、中国晚熟龙眼之乡、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龙眼基地和全国供销合作社龙眼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荣获中华名果、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等称号。
按照“龙头企业(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种龙眼产业化经营模式,泸县龙眼远销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了大基地、大品牌和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龙眼总产量维持在3万吨左右。
2012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2万亩,总产量达2.7万吨,总产值2.16亿元,涉及农户5.5741万户,17.28万人,农民人均增收1250元;2013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3.2万亩,总产量达3.5万吨,总产值3.5亿元,涉及农户5.6741万户,17.58万人,农民人均增收1991元;2014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将突破16万亩,总产量预计与2013年持平,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二、龙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到目前,我县龙眼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种植相对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气候与栽培技术对泸州荔枝成花座果的影响调查李于兴;刘海艳;李景明;刘国文【摘要】调查了泸州荔枝2010年的成花座果情况,并分析了气候与栽培技术对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生产管理建议.结果表明,气候影响了座果,但不是造成减产乃至绝收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0)009【总页数】4页(P49-51,54)【关键词】荔枝;气候;栽培技术;座果【作者】李于兴;刘海艳;李景明;刘国文【作者单位】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7.1四川泸州是荔枝栽培的最北缘地区,2009年泸州产区大丰收,特别是主栽品种大红袍,总产量5203 t,较2008年增产260.15%,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他晚熟品种合江妃子笑120 t,合江绛纱兰140 t,带绿15 t,楠木叶110 t,泸州桂味4 t,与正常年份相当。
2010年5月15日至25日,笔者多次深入合江、江阳荔枝主产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10年除泸州农科所荔枝试验站标准果园的大红袍、泸州桂味荔枝座果基本正常外,合江主要产区大红袍荔枝绝收已成定局,其他品种与正常年份比较,至少减产70%。
合江地区荔枝总产量与去年相比至少减产90%以上。
针对今年不同地区荔枝座果情况的差异,我们从气候因素、栽培管理技术与座果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探明泸州荔枝丰产稳产与气候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1 2010年荔枝产区基本情况1.1 合江产区及江阳区黄舣农户2010年4~5月,试验站在合江魏家祠村、柳马埂村、柿子田村、黄舣镇金刚村共调查大红袍荔枝树500株,盛花期调查成花株率95%,第1次生理落果后调查座果情况。
结果表明,合江3个荔枝主产乡镇和江阳区主产乡镇黄舣镇金刚村荔枝座果很差,平均调查20穗,平均每穗小果数在5粒以下的荔枝树占90%。
高温干旱天气对泸州龙眼产业的影响
王秀琪;罗再潜;李小孟;李于兴;李景明;丁晓波
【期刊名称】《中国果菜》
【年(卷),期】2024(44)6
【摘要】泸州市是我国龙眼生产的特晚熟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2万hm^(2),常年产量7万~8万t。
近年来泸州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强日照天气,对龙眼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对泸州市区域内龙眼果实发育开展了跟踪观察和实地调研,发现高温干旱灾害对龙眼产业影响较大,导致果实发育迟缓、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成熟期推迟、树体衰弱、营养梢抽梢难等不良影响。
针对高温少雨天气对龙眼产业的影响,提出了抗灾减灾应对和灾后恢复技术措施,为龙眼果实发育期的管理工作提
供参考。
【总页数】5页(P71-75)
【作者】王秀琪;罗再潜;李小孟;李于兴;李景明;丁晓波
【作者单位】泸州市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叙永县气象局;泸州市农业农村局;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7.2
【相关文献】
1.高温干旱对龙眼种质群体果实性状的影响
2.湖南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蔬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青海海东平安区2022年干旱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4.2022年
夏季陕西关中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成因及对农作物的影响5.磴口县高温干旱天气特征及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泸州龙眼高接换种果园间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李景明;刘志容;丁晓波;李清波;辜润智;周少猛
【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农业》
【年(卷),期】2024()1
【摘要】对泸州龙眼园高接换种后3年内利用行间间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7种间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园间作中药材一季收入为3550元
/667m^(2),收益最高;间作春茄子和冬豌豆一季收入3150元/667m^(2),收益次高;种植南瓜和箭舌豌豆一季收入105元/667m^(2),收入最低。
建议对种植和销售风险承受能力强、懂技术且有充足劳动力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选择在龙眼果园中间作种植中药材和蔬菜类作物,其他可在果园中间作种植粮油类作物或绿肥。
【总页数】7页(P75-80)
【作者】李景明;刘志容;丁晓波;李清波;辜润智;周少猛
【作者单位】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泸州市泸县农业农村局;泸州市江阳区农业农村局;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推广果树高接换种技术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2.推广果树高接换种技术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3.泸州龙眼高接换种试验初报
4.高接换种提高龙眼种植业经济效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