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周廉洁教案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教案活动目标:1、熟悉绘本故事,感知从外套到纽扣的变化,理解从“没用”变成“有用”的意义。
2、会玩语言节奏游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打节奏。
3、能尝试用废旧材料尝试变化制作,体验节约的快乐。
活动准备:故事幻灯、变化图片、操作用的废旧材料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这是老师以前的一件衣服,已经又脏又破旧了,你们觉得它还有用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变得有用起来?(感谢幼儿提供的帮助)二、引出绘本故事《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学语言节奏儿歌1、引出人物:今天,我们教室请来了一个外国客人,他叫约瑟夫,我们来看下(打开图片)你觉得他长得怎样?穿的怎样?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教师边播放幻灯,边讲述故事:在一个农场里,有一个叫约瑟夫的农夫,他有一件旧外套,已经很破旧了。
于是,他就把外套改成了夹克。
穿着新夹克的约瑟夫很得意。
(教师出示儿歌图卡,示范念节奏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图卡)师:约瑟夫就把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有一件旧外套,已经很破旧,怎么办呀怎么办?裁裁又剪剪,外套变成新夹克。
4、教师边播放幻灯,边讲述故事:但不久,短夹克也变得又破又旧了。
于是,他把夹克改成了背心。
他穿着新背心,去参加婚礼。
(教师出示儿歌图卡,引导幼儿念出儿歌)师:你会看着这个图卡像约瑟夫那样来念儿歌吗?(由个别到集体共同尝试)(我有一件旧夹克,已经很破旧,怎么办呀怎么办?裁裁又剪剪,夹克变成新背心。
)5、教师边播放幻灯,边讲述故事:渐渐的,背心也变得破旧了,他就把背心改成了一条围巾。
他披着新围巾,参加了男声合唱团。
(教师出示儿歌图卡,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边打节奏边念儿歌)师:你会用你身体的动作边打节奏边念儿歌吗?谁来试试看?(个别到小组进行尝试表演)出示图卡,创编语言节奏游戏6、师:约瑟夫虽然把那些东西都变小了,但都把他们变成了有用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约瑟夫的这条裤子也很破旧了,谁会用刚才的方法帮帮约瑟夫来变一变?(出示裤子图卡,二到三名幼儿表演)7、约瑟夫家里还有很多的旧东西,有旧袜子、旧帽子……请你用刚才的方法,帮他变一变。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它的开发与实施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一、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⒈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关键。
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自主决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目标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向流畅、独立的文字阅读进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我们开发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课程,旨在把“绘本阅读”作为开展低年级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借助绘本,在看、想、听、说、读、写、做、演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3.原则(1)价值性原则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习惯的养成。
(2)适应性原则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等应符合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学生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中班语言: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中班语言教学中有关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促进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故事背景一天,约瑟夫穿着一件旧外套去上学。
小朋友们纷纷嘲笑他,但是约瑟夫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难过,他仍然微笑着走着。
当走到学校门口时,他突然冲进了学校的小角落。
小朋友们跑过去看看,发现约瑟夫藏在一个小屋子里。
小朋友们纷纷问约瑟夫为什么要躲在那里,约瑟夫笑着说:“我的外套虽然旧了,但是不影响我看到美丽的事物。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约瑟夫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2.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增强他们的心灵;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4.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教师要用语言和肢体的形式,将故事讲给学生听。
同时,需要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提问、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故事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你们如何理解约瑟夫的行为,他要表达什么?2.从约瑟夫的行为中,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3.如果你是约瑟夫,你会怎么做?接下来,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再讲一遍,或者进行小组表演,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
最后,可以进行一些情感认知方面的课堂活动,例如制作贺卡或写下自己的感受等等。
教学方法听说结合本次教学强调听说结合。
通过教师的讲述,可以引发学生的趣味和情感,从而促进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注重情感教育。
通过那些富有情感的故事,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他们的心灵健康发展。
同时,需要在课堂上和幼儿密切互动,善于挖掘幼儿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情感和需求。
《爷爷一定有办法》解读及其教学建议保定学院涿州分校胡志远一、关于小老鼠一家:1、小老鼠一家第一块布料是从地板的漏缝扯下来的,为什么地板会有漏缝,——因为是阁楼,用木头做的地板。
2、老鼠爸爸搬的核桃做什么用?——做小老鼠的摇篮。
3、约瑟穿着背心去上学,下面的小老鼠也是穿背心去上学。
哪几个是约瑟家的小老鼠——穿蓝色背心的4、约瑟在外面玩耍,小老鼠一家也在外面玩耍。
5、小老鼠一家分别用布料做什么?——地毯、窗帘等等。
(教学中,就可以用在常识课或手工课。
认识生活中用“布”制作的东西,并自己尝试制作。
)6、约瑟最后丢失的钮扣哪里去了?——老师捡走了。
捡去做什么?——做椅子的垫子。
7约瑟给家人讲故事的时候,有只小老鼠也在给家人讲故事,他们会是讲什么故事呢?(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小孩创编一个小老鼠一家与布料的故事)二、关于约瑟家庭(此处可利用作为社会领域关于“家庭主题”教学)1、爷爷的年龄,爷爷的职业(裁缝),哪里可以看出爷爷的职业?爷爷的性格(慈祥、乐观),从哪里可以看出?脸上总是笑呵呵的,带约瑟出去玩。
2、约瑟一家人的关系——很融洽。
为什么?——每周一起吃饭,爷爷和爸爸有交流,奶奶和妈妈有交流等等。
3、有没有发现妈妈身体的变化?——大肚子(怀孕),后来生了小妹妹。
4、小妹妹出生的时候也有一条蓝色的毯子,这会是谁送的呢?是爷爷吗,还是奶奶,还是别人,为什么?他们家小孩,为什么都要送蓝色的毯子?——家族传统,家族的记忆,情感的传承。
5、当约瑟的钮扣丢失,约瑟把毯子所有的东西都丢失了,跑回家的时候,谁站在那里最前面安慰她?——小妹妹。
小妹妹为什么把毯子藏在自己的身后——可能一:怕刚刚丢了毯子的哥哥把自己的毯子抢走。
可能二:怕没有了毯子的哥哥看见自己的毯子,太伤心,所以藏起来,免得他看见伤心。
6、每次都是约瑟的妈妈让约瑟把衣服丢了,是不是妈妈不爱他?——应该不是,他妈妈还是非常关心他的。
主要是她妈妈关心他的方式和爷爷不同,告诉约瑟现实也是对他的一种关爱。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书籍、严峻”等词语。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3.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4.梳理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加深对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被害后同敌人作斗争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加深对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被害后同敌人作斗争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同学们,我们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
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你知道我们应该先来学习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事的,请划出文中标志性的句子。
明确答案:时间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有一天;4月28日。
2.同学们,4月6日的早晨,父亲被捕了。
那么那年春天写被捕前;有一天写被捕后;4月28日写被害后。
3.理清文章的脉络,结合题目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写我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以及被害后所发生的事情。
4.同学们,你看一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其实文中还有几处是属于内容上的前后照应,找一找。
(例如第6段和13段前后照应)再明确本文的叙事顺序。
5.同学们,“读书贵能疑”。
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和困惑吗?交流一下。
教师提问本文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6.父亲是谁?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李大钊的资料,教师补充。
学生默读这段资料,抓出本文主要是围绕着父亲的哪个身份来写的?四、我会品悟1.同学们,你在读书的过程中,能读出我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再次走进课文,去重温那一个个的历史瞬间,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吧!2.思考: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革命者?(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的最精彩、最紧张、最感动你的句段,圈划关键词语,体会真情实感,总结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情感的方法。
“物尽其用”的生活蓝本作者:程应峰来源:《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9年第06期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已经很破了,于是,约瑟夫把外套改成了夹克,而串串故事也由此开始。
破旧的用品,在约瑟夫的生活灵感和智慧引领下,总能够“绝处逢生”,花样翻新。
外套变成了夹克,夹克改成了背心,背心变成了围巾,围巾裁成了领带,领带做成了手帕,手帕又变成了一个扣子。
再然后,扣子不见了,于是,约瑟夫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本充满情趣和智慧的书:书中,他穿着新夹克去市场,穿着新背心在侄子的婚礼上跳舞,披着新围巾在男声合唱团里唱歌,打着新领带,去城里拜访妹妹一家人……聪明的约瑟夫总以别出心裁的办法,让人眼前一亮。
随着衣服上的补洞越来越多,书页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洞”。
只要你翻动一页,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约瑟夫的外套又破了一个洞。
作者在书中充满想象力的细节描绘,成就了这本叫人赞叹、令人称奇的绘本。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的封面上,是个头戴小圆帽,鼻梁上架着小眼镜,满脸胡子,肩膀上顶着一只大公鸡,手里拿着一把剪刀,身上穿着一件布满补丁的黄格子外套,看上去比较滑稽的老人。
若不看书中内容,只看书名和封面,你能否想象出如上面那般令人称奇的故事情节?约瑟夫变旧为新的能力和无中生有的创造力,总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令人叹服。
约瑟夫对生活的热爱,可以倾注在一朵花上,可以倾注在一只未成熟的苹果上,也可以倾注在可爱的小动物身上……他同时也是一个渴求知识的人,因而在凡俗的生活中,总能想到更多的让生活充满情趣的办法。
热爱生活,渴求知识,正是他具有永无穷尽的创造力的源泉——当最后扣子都没有了,他竟然写出了一本关于扣子来历的书。
这个故事缘于聪慧的犹太人广为流传的民谣:你可以把“没有”变成“有”,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
这话简单直白,細细琢磨,却充满情趣,充满思辨意味。
绘本中,挂在墙上的画都是一些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犹太人,还有一些深入人心的哲思慧语,如:“外套旧的时候,只有上面的破洞是新的”“就算补丁不好看,也比漂亮的破洞来得好”“没有窗户的房子不能算房子,没有钮扣的外套不能算外套”“一个人自己有的,偏不想要,想要的,却无法拥有”……所有这些,都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也蕴藉着深刻的寓意,让“无中生有”成为动态而智慧的生活场景,既清新机智,又微妙精深——简单的故事,素朴的情感,单纯而又坚定的信念。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教案教案标题: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教案目标:1. 学习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有没有一件特别喜欢的旧衣服?你为什么喜欢它?你会怎样处理它?阅读和理解(15分钟):1. 分发故事《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让学生阅读故事。
2. 学生自主阅读后,组织小组讨论,共同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约瑟夫为什么喜欢他的旧外套?- 约瑟夫的外套最终怎么样了?- 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词汇和句型学习(10分钟):1. 教授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例如:外套、破洞、修补、捐赠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创造新的句子,例如:我有一件破洞的外套,我会修补它。
口语表达(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约瑟夫、约瑟夫的朋友或家人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讨论他们对约瑟夫外套的看法,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鼓励学生使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以及自己积累的词汇和句型。
创造力发展(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设计一张海报,展示如何处理旧衣服。
2.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文字和颜色等元素,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提醒学生他们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例如:如何处理旧衣服、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和思考。
扩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里寻找一件旧衣服,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慈善机构,了解他们如何接收和处理捐赠的物品。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爷爷一定有办法》带反思太磐课《爷爷一定有办法》包括对大型班级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使孩子们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孩子在合作阅读中的协作能力,帮助孩子通过猜测和制图方法来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感受祖父的智慧和智慧,并鼓励幼儿在面对困难时更加机智。
来看看幼儿园班《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几点思考。
活动目标:1.通过猜测和整理图片的方法,帮助儿童理清故事发展的线索,并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2.巩固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发展幼儿在合作阅读中的协作能力。
3.感受爷爷的智慧和智慧,并鼓励幼儿在遇到问题时更有动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了解基于故事内容的人物特征。
活动准备:1.一本书给两个孩子;2,投影仪;电脑;课件(书籍内容);3,教具图片(毛毯,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4,黑板(箭头和数字符号上方)。
5.家庭互动表(请参阅附件)。
活动程序:首先,制作书籍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老师:孩子们,你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本精美的图画书。
让我们看看谁在封面上?这两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原来是爷爷。
还有孙子)老师:这个外国孩子,他叫约瑟夫。
您认为他和他的祖父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孩子的猜测)好!让我们听听约瑟夫和他祖父之间发生的事情。
有趣的故事。
其次,孩子们观看投影屏幕,感受故事,理解故事。
1.老师讲故事,请孩子看图片,阅读供学生猜测的关键地方,然后翻页确认孩子的想法。
◎故事有五个“变化”。
第一个和第二个引导孩子想象他可以做什么;(潜在的问题:约瑟夫得到这件漂亮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什么?在哪里可以看到。
)◎第三次引导孩子们重复约瑟和爷爷之间的对话,从中认识到爷爷的积蓄和智慧;(爷爷真聪明!断掉的布料被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有什么其他奇妙的事情要做!)◎第四次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言语与母亲的言语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您听母亲的话,约瑟夫会丢掉它吗?◎上次我问“啊!手帕有多大?破碎和肮脏的地方还剩多少?爷爷会扔掉吗?他还能为约瑟夫做哪些其他奇妙的事情?让我们来猜猜吗?为了引导孩子们思考,这进一步揭示了祖父的才智和经济性(何塞喜欢这个奇妙的按钮吗?您是怎么看的?车把变成了奇妙的按钮,祖父真是精巧呀!)。
廉洁教案: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活动目标: 1、熟悉绘本故事,感知从外套到纽扣的变化,理解从“没用”变成“有用”的意义。
2、展开想象,大胆推测故事的发展。
3、体验节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废旧物品制作的图片、外国儿歌。
2、制作好的几件作品、旧衣服。
3、给幼儿准备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作品导入
老师带来一个箱子,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装了哪些宝贝?(出示作品幼儿欣赏,并说说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用过之后的物品还可以变成那么有用的东西!老师带来了一件我以前的衣服,已经很陈旧了。
本来想扔掉的,但又觉得可惜了。
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它还能做什么呢?(幼儿发言).昨天我在书店也看到一个关于旧衣服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绘本故事《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1、书里这个人叫约瑟夫。
我们先来认识他(打开图片)。
约瑟夫是一个外国人,小朋友觉得他穿的怎样?他会扔掉他的衣服吗?他的手里拿着剪刀,猜猜他想干什么?(幼儿发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2、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1)约瑟夫住在农场里,每天都要干许多活。
他的外套都已经很破旧了。
于是,他就把外套改成了夹克。
穿着新夹克他很满足,还穿去了市场。
(2)但不久,短夹克也变得又破又旧了。
于是,他把夹克改成了背心。
他穿着新背心,去参加了婚礼。
(3)渐渐的,背心也变得破旧了,他就把背心改成了一条围巾。
他披着新围巾,上了舞台,在合唱团里唱歌。
(4)找找约瑟夫在画面的哪里?约瑟夫虽然把他的衣服越变越变小了,但都把他们变成了有用的东西。
时间久了,这条围巾破旧了之后他还会改成别的东西吗?小朋友想想他接下来会改成什么?(幼儿发言).
(5)继续讲故事:后来,围巾也变得破旧了,约瑟夫就把它改成了一条领带。
带着新领带,他去城里做客了。
(6)后来他把用旧了的领带改成了一条手帕,把新手帕围在了胸前吃起了西餐。
(7)最后,他把破旧的手帕做成了一颗纽扣。
还把新纽扣缝在了他的吊带裤上。
他的纽扣将来还会有变化吗?
三、回想故事中的变化情节,说说约瑟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结:约瑟夫不但聪明,灵巧,最重要的是懂得节约,知道合理利用材料。
他用了不断减少的方法让原本没用的东西又变得有用起来。
变成自己所需要的。
四、观看废旧物品制作的图片。
只要我们去动脑筋,生活中很多没用的物品,都能够被我们所利用,变成有用的东西。
五、结束部分
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变化,小朋友想动手做吗?刚好老师这还有些作品没有完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