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北京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思考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64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
王晖
【期刊名称】《中国数字医学》
【年(卷),期】2009(004)11X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王晖
【作者单位】北京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1
【相关文献】
1.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J], 王晖
2.立足居民需求做强基层卫生服务——记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J], 刘权莹
3.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J], 郑攀;王晖
4.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J], 王晖;刘伟;张世红
5.不断优化服务,打造"双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访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国涛 [J], 王夏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 R I N C E2应用案例范文9篇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甲方项目管理案例 (1)P R I N C E2在全球呼叫中心合并项目中的应用 (6)P R I N C E2政府应用案例 (10)P R I N C E2在国内外应用案例介绍 (14)使用P R I N C E2受益非浅�对一政府机构的应用案例研究 (16)P R I N C E2-成功项目管理实践及其特点 (19)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甲方项目管理案例 (21)国际项目管理大师罗德尼.特纳写给中国项目经理的一封信 (25)用P R I N C E2方法避免项目失败的白皮书--K e n n D o l a n (26)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甲方项目管理案例作者�王晖�高级工程师�P M P®�P R I N C E2®培训师�I S O20000主任审核员�I S O27001主任审核员�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
1.北京卫生信息化概况卫生服务体系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广义上可以分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两部分。
卫生服务活动中需要处理和利用大量的信息�改革开放30年也是卫生信息化从手工向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30年。
卫生信息化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的可及性。
2004年12月7日市委、市政府颁布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体系�明确提出要整合首都疫情信息系统、病情信息系统、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有关信息资源�建立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北京市卫生局对信息化的要求和依赖性越来越高�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在管理外包项目、定制和维护任务等方面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要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多变的业务流程�复杂的业务结构和紧迫的进度要求�开发和定制更加灵活的、可扩展的、高质量的和能快速投入应用的信息化服务方式和产品。
卫生监督信息化“健脑”行动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2年第1期一部3.5 英寸屏手持执法终端,外加一台袖珍热敏打印机,日前正在国内试点的卫生监督现场执法的新装备在马鞍山等地“惊艳”登场。
这只是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即将在全国加速的前兆。
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卫生监督中心的统筹推进下,一场“强健大脑”的行动,使得卫生监督信息化,有望自上而下地得以快速推进和普及。
2011 年11 月下旬的一天,安徽马鞍山市卫生监督局监督二科的科长刘洋与同事驱车来到当地一家宾馆,进行日常监督执法工作。
在他们跟酒店工作人员说明来意之后,酒店负责人十分重视,专门陪同他们随机抽样检查了酒店的消毒间、客房和电梯间。
经过仔细检查、沟通,刘洋指出并纠正了该宾馆在消毒用具摆放、电梯间禁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然后,他坐下来,掏出卫生监督执法终端机和一台巴掌见方的热敏打印机。
只见他在终端机上按了几个按钮,就立即打印出3 张现场执法文书。
文书清晰地记录了酒店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执法依据。
酒店负责人认真阅读、确认后签名。
整个过程从输入到打印文书,不到10 分钟。
刘洋如今去现场执法必备的两件“宝贝”:执法终端——具有空气检测功能的3.5 英寸屏安卓手机以及微型热敏打印机,正是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在该市试点应用的卫生监督与处罚业务系统而专门配备的。
马鞍山试点揭去面纱2011 年11 月30 日,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马鞍山市举行。
来自安徽省内多个地市以及全国其他省市的卫生监督系统的150 多名代表与会,学习观摩了马鞍山市两个新上线的卫生监督业务系统(卫生行政许可业务系统、卫生监督与处罚业务系统)的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
卫生部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此次会议。
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齐贵新、卫生监督中心主任王苏阳和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等出席并分别发表讲话。
“这次会议召开的时机非常关键,对于加快全国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信息处处长曹丽萍说。
北京卫生信息化:两年的探索三点可供借鉴医院的信息化是医院建设的基础,是医院的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医院实现“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优化流程、方便病人,控制成本、降低费用”的重要和有效手段,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良好运行的有力支撑。
问题与难点北京地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后,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北京地区的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中天坛医院与同仁医院还荣获了国家卫生部授予的“数字试点示范医院”荣誉称号。
但是,北京地区医院信息化在建设与管理上尚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医院信息化建设本身复杂,而政府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力度不够。
医院信息化建设内容庞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建设和管理的系统工程。
长期以来医院信息化基本都由各医院自行投资建设,政府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注较少,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和规划,造成医院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分散建设较为普遍。
最近几年北京市政府对卫生信息化的管理和投入有所加强,但主要是针对公共卫生领域,因此,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乏力将持续较长时间。
这种情况不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对今后的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及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运转乃至全医疗行业的资源共享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次,医院隶属不同且信息化建设成本由医院本身投入,政府难于统一管理。
北京地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000多家,这些医疗机构不仅在规模、水平上极富差距,还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或实际拥有者,这对统一管理和规划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还有,随着卫生信息化的深入,医院信息化过程中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如,电子病历逐渐升温,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再如,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规划的水平、信息安全的要求等越来越高,等等,这些往往是医院自身难以做到的。
万方数据1.2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现三项回归政府主导,公益性回归。
北京市实行收支两条线,药品实行“零差率”,由政府来购买服务。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核心是公平性和公益性弱化的问题,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就是为了彻底消除“以药养医”的弊端。
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两个网底作用,让社区公共卫生公益职能回归。
在公共卫生职能回归方面,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人群的健康服务。
加强政策联动,吸引患者就医回归。
为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全市93家二、三级医院至少与l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对口支援制度。
“一老一小”居民医疗保险,对“一老”在2009年开始实行社区首诊制。
2社区卫生业务需求分析2.1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管理模式根据已实施的新社区卫生政策,北京市社区卫生业务组织体系分为4层,分别是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区县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管理体系结构,见图1。
I皇墨竺里J事,由圆囱睦卤卤幽德司策制定参与者,同时协调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市结核病防治所、市妇幼保健院等专业机构之间的关系。
区县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对辖区的社区卫生进行业务综合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发展提出规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提出方案,并主要负责落实工作;对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进行检查指导,规范机构的行业行为,包括质量管理、绩效考核、人员培训、运行管理、药品及医用耗材的配送结算管理、信息统计和日常管理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主要承担“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下属站进行业务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同时也是“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执行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小机构单位。
2.2总体业务需求按照现有社区卫生业务管理模式和社区卫生相关文件要求,将社区卫生的业务需求划分为两个层面: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管理。
112 机构的经济责任 (1)增加服务性收入,降低运行成本,保证收支平衡。
(2)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无偿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保持公益性的发展方向,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 制定财政投入的条件和激励措施211 财政投入的条件 (1)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无偿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保持公益性方向。
(2)遏制诱导医疗需求,如:大处方、过度检查,控制医疗费用过度上涨。
(3)做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增加服务性收入,降低运行成本,增收节支,基本保持收支平衡。
212 财政投入条件的转化措施 (1)采取必要性论证、效果评价;(2)针对不同的补助项目,采取不同的补助方式,包括:直接投入、间接投入,项目付费、单元付费,全额返还、核扣返还、补贴返还;(3)绩效考核等措施。
3 政府“购买”基本药品服务(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步骤:(1)制定社区基本药物目录;(2)选择适当生产厂家,保证药品质量;(3)招标确定配送公司,集中采购、统一配送;(4)零差率销售社区基本药品;(5)财政以一定的方式对药品零差率销售进行补助。
我们采用一个公式进行计算,Y=n×x×p。
其中:Y为每月药品服务补贴总额,n 为单处方补贴额,x为当月应补助的处方数(x=上报处方数-虚报处方数-分解处方数-超过200元的处方数),q为药品服务质量系数。
Y=n×x×p公式明确了补助标准、控制大处方、增加门诊人次、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根据财政的承受能力,逐步调整,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4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推行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1)自2007年起,政府按照35万元/万服务人口的标准,投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2)对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社区卫生诊断、残疾人社区管理等25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补助,机构免费向居民提供。
(3)实行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制度。
(4)制定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