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大学所有数学公式优秀名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一、函数、导数1、函数的单调性(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2、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二次函数:(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aa;(2)焦点的坐标为241(,)24b ac baa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①'C0;②1')(n n nxx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⑤a a a xxln )(';⑥xxe e ')(;⑦ax x a ln 1)(log ';⑧xx 1)(ln '5、导数的运算法则(1)'''()uv uv . (2)'''()uv u vuv . (3)'''2()(0)uu v uv vvv.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当00fx 时:(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右侧0fx,那么0f x 是极小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分数指数幂(1)mnmn aa (0,,am nN ,且1n ). (2)11mnm nmnaaa(0,,am nN ,且1n ).根式的性质(1)当n 为奇数时,nnaa ;当n 为偶数时,,0||,0nna aaa a a.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0,,)r sr saaaa r s Q . (2) ()(0,,)rsrs a a a r s Q .(3)()(0,0,)rrrab a b abrQ .注: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 ba NbaN (0,1,0)aa N ..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0a ,且1a ,0m,且1m ,0N ).对数恒等式:log a Na N (0a ,且1a ,0N ). 推论log log m na a n bb m(0a,且1a ,0N).常见的函数图象k<0k>0y=kx+boyxa<0a>0y=ax2+bx+coyx-1-212y=x+1x oyx0<a<1a>11y=a xoyx0<a<1a>11y=log a xoyx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cos1,tan =cossin .9、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k的正弦、余弦,等于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2k的正弦、余弦,等于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高中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掌握数学公式和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和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一、基础知识点总结1. 直线与平面几何- 直线的方程:一般式、点斜式、两点式等- 直线与角的关系:平行线、垂直线等- 圆的性质:圆的方程、弧长、面积等2. 集合与不等关系-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等- 不等关系的性质:大于、小于、等于等3. 函数- 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单调性等- 常用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拐点、极值点等二、常用公式总结1. 代数式与因式分解- (a+b)² = a²+2ab+b²- (a-b)² = a²-2ab+b²- a²-b² = (a+b)(a-b)2. 几何与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基本关系:sin²θ+cos²θ=1- 角平分线定理:直角三角形中,垂直边上的高等于斜边上的高3. 二次函数与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b/2a, -Δ/4a)三、高中数学实例应用1. 解析几何- 坐标系、直线、圆等的相关性质- 平面图形的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2. 统计与概率- 统计学基本概念: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概率论基础知识: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等通过本文的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广大高中同学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数学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勤奋学习、不断总结经验,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取得优异成绩!。
精选高中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1.代数运算-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a+b=b+a,a-b≠b-a-乘法和除法的交换律:a×b=b×a,a÷b≠b÷a-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平方的差公式:a^2-b^2=(a+b)(a-b)- 两个平方和的展开式:(a + b)^2 = a^2 + 2ab + b^2- 两个平方差的展开式:(a - b)^2 = a^2 - 2ab + b^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公式:x = (-b ± √(b^2 - 4ac))/(2a)2.函数与图像-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 = kx + b-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y = ax^2 + bx + c,其中a ≠ 0-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sin(x + 2π) = sin(x),cos(x + 2π) = cos(x)- 对数函数的性质:log(ab) = log(a) + log(b),log(a/b) = log(a) - log(b)3.平面几何-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2+b^2=c^2-角平分线定理:在三角形ABC中,如果AD是角BAC的平分线,那么AB/AC=BD/DC-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倒数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另一个角的余弦值4.空间几何-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d=√((x2-x1)^2+(y2-y1)^2+(z2-z1)^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Ax+By+C,/(√(A^2+B^2))-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夹角公式:tanθ = ,m1 - m2,/(1 + m1m2)5.数据与统计- 平均值的计算公式:mean = (x1 + x2 + ... + xn)/n- 方差的计算公式:variance = (x1 - mean)^2 + (x2 - mean)^2+ ... + (xn - mean)^2)/n6.概率与统计-事件的概率:P(A)=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总的可能性-条件概率:P(A,B)=P(A和B同时发生的可能性)/P(B发生的可能性) -互斥事件的概率:P(A或B)=P(A)+P(B)-P(A和B)以上是一些高中数学的重要公式和知识点的总结,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和辅助工具。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一般形式:( ax^2 + bx + c = 0 )•解的公式:[ x = ]一元一次方程•解的一般形式:( ax + b = 0 )•解的公式:( x = -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一般形式:( ax + by = c )•解的公式:( x = , y = )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 b ) 的解为 ( x > )•二元一次不等式:( ax + by > c ) 的解为 ( x > )(a, b同号)或 ( x < )(a, b异号)•通分公式:( = )•约分公式:( = )(a, b, c, d互质)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abC )•余弦定理:( a^2 = b^2 + c^2 - 2bcA )•正弦定理:( = = )•圆的标准方程:( (x - h)^2 + (y - k)^2 = r^2 )•圆的周长公式:( C = 2r )•圆的面积公式:( S = r^2 )解析几何•点与直线:( (x - x_0)^2 + (y - y_0)^2 = r^2 )•直线与直线:( a_1x + b_1y + c_1 = 0, a_2x + b_2y + c_2 = 0 ) 的交点为( x = , y =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定义:( = )•周期:( 2)•奇偶性:奇函数余弦函数•定义:( = )•周期:( 2)•奇偶性:偶函数正切函数•定义:( = )•周期:( )•奇偶性:奇函数概率与统计•古典概率:( P(A) = )•条件概率:( P(A|B) = )•独立事件的概率:( P(A B) = P(A)P(B) )•平均数:( {x} =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中间的那个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方差:( s^2 = )•标准差:( s = )立体几何•圆锥体积:( V = r^2h )•圆锥表面积:( S = rl + r^2 )•棱柱体积:( V = Bh )•棱柱表面积:( S = 2B + 2h AP )•球体体积:( V = r^3 )•球体表面积:( S = 4r^2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_n = a_1 + (n-1)d )•求和公式:( S_n = (a_1 + a_n)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a_n = a_1 q^{n-1} )•求和公式:( S_n =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涵盖了代数、几何、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和数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大总结,附数学重点知识89条!一、高中数学公式大总结1.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的运算-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 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2.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求值与化简- 解三角形3.解析几何- 平面直角坐标系- 直线与圆的方程-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4.高等数学基础- 数列的极限- 数列的求和公式-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无穷级数5.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离散型随机变量- 统计量与参数估计6.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7.极限与连续- 极限的性质与计算- 连续函数的性质与判定8.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定义与计算- 微分的定义与计算- 导数的应用9.积分与微积分- 积分的定义与性质- 定积分与不定积分- 微积分基本定理10.线性代数- 矩阵的运算- 线性方程组-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二、高中数学重点知识梳理1.函数与导数- 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导数的计算与性质-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恒等变换- 解三角形的方法与应用3.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与判定-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4.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的求和与求通项- 数列的性质与应用5.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方法- 不等式的应用6.解析几何- 直线与圆的方程- 空间几何体的解析几何表示-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7.概率与统计-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统计量与假设检验8.复数- 复数的性质与运算- 复数的应用9.向量与平面几何- 向量的性质与运算- 向量的应用10.极限与连续- 极限的性质与计算- 连续函数的性质与判定三、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与策略1.选择题与填空题。
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包含众多的公式和知识点。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一份较为全面的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函数与极限1、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对于定义域内的每个自变量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因变量值与之对应。
2、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
3、极限的定义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个值时,函数值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极限。
4、极限的计算方法(1)代入法:直接将趋近的值代入函数。
(2)化简法:通过约分、通分等方法化简函数。
(3)等价无穷小替换:在求极限时,将一些无穷小量用与其等价的无穷小量替换。
5、两个重要极限(1)$\lim_{x\to 0} \frac{\sin x}{x} = 1$(2)$\lim_{x\to \infty} (1 +\frac{1}{x})^x = e$二、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定义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是函数在该点的变化率。
2、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3、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1)$(x^n)'= nx^{n 1}$(2)$(\sin x)'=\cos x$(3)$(\cos x)'=\sin x$(4)$(e^x)'= e^x$(5)$(\ln x)'=\frac{1}{x}$4、导数的四则运算(1)$(u + v)'= u' + v'$(2)$(u v)'= u' v'$(3)$(uv)'= u'v + uv'$(4)$(\frac{u}{v})'=\frac{u'v uv'}{v^2}$5、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设$y = f(g(x))$,则$y' = f'(g(x))\cdot g'(x)$6、微分的定义函数的微分等于函数的导数乘以自变量的增量。
三、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x)$满足:在闭区间$a, b$上连续,在开区间$(a, b)$内可导,且$f(a) =f(b)$,那么在$(a, b)$内至少存在一点$\xi$,使得$f'(\xi) = 0$。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PDF一、代数1. 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及其性质- 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函数的图像和变换(平移、伸缩、对称等)2. 等式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集表示- 解线性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3. 序列与数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数列的极限概念及计算4. 多项式- 多项式的基本概念、运算性质-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5. 指数与对数- 指数运算法则、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对数运算法则、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换底公式及其应用二、几何1. 平面几何-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和计算- 圆的性质、圆的方程2. 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计算(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 空间向量及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 解析几何- 直线和圆的解析方程-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和性质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定义和计算- 条件概率、独立事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2. 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统计量(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的计算和意义- 线性回归和相关性的基本概念四、微积分1. 导数- 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导数的运算法则和应用(如极值问题、相关变化率问题等)2. 积分- 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基本积分表- 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微积分基本定理及其应用公式大全1. 代数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 (n-1)d\)-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cdot q^{n-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 = \frac{n}{2} [2a_1 + (n-1)d]\) -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 = \frac{a_1 - a_1q^n}{1 - q}\)(\(q \neq 1\))-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frac{-b \pm \sqrt{b^2 -4ac}}{2a}\)2. 几何公式- 直角三角形面积:\(S = \frac{1}{2}ab\)- 三角形面积(海伦公式):\(S = \sqrt{p(p-a)(p-b)(p-c)}\)(\(p\)为半周长)- 圆的周长:\(C = 2\pi r\)- 圆的面积:\(S = \pi r^2\)3. 概率统计公式- 二项分布概率公式:\(P(X=k) = \binom{n}{k} p^k (1-p)^{n-k}\)-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f(x) =\frac{1}{\sqrt{2\pi\sigma^2}} e^{-\frac{(x-\mu)^2}{2\sigma^2}}\)4. 微积分公式- 导数公式:- 常数:\(\frac{d}{dx}c = 0\)- 幂函数:\(\frac{d}{dx}x^n = nx^{n-1}\) - 指数函数:\(\frac。
部编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科目,部编版高中数学教材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数学知识。
本文将对部编版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整理出公式大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高中数学。
一、函数与导数1.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图像、反函数、复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2.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定义、导数的性质、求导法则、高阶导数、隐函数求导、微分。
3.导数的应用:单调性、凹凸性、极值、最值、函数图像的变换。
二、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1.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图像,三角恒等变换。
2.平面向量:向量的定义、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共线、向量垂直、向量的坐标表示。
3.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
三、数列1.等差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2.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3.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收敛性、数列的求和、数列的夹逼定理。
四、不等式与线性规划1.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
2.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模型、图像解法、单纯形法。
五、复数与立体几何1.复数:复数的定义、复数的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方程。
2.立体几何:空间几何体、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空间角、空间距离。
六、解析几何1.直线与圆: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七、概率与统计1.概率:随机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独立性。
2.统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描述性度量、概率分布、抽样分布。
八、数理逻辑与数学归纳法1.数理逻辑:命题、逻辑联结词、命题的否定、复合命题、推理。
2.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原理、数学归纳法应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是学生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学的重要阶段,既是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也是前沿数学思想的引领。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并列出相关公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函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函数是一种映射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的取值通过某种规则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上。
常见函数类型:(1) 一次函数:y = kx + b (k为斜率,b为截距)(2) 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 (a、b、c为常数)(3) 指数函数:y = a^x (a>0且a≠1)(4) 对数函数:y = loga(x) (a>0且a≠1)(5) 幂函数:y = x^a (a为实数且a≠0,1)2. 方程方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等式两边的表达式相等。
常见方程类型:(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 (a、b为常数)(2)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b、c为常数)(3) 一元高次方程:P(x) = 0(P(x)为多项式函数)(4)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by = c; dx + ey = f} (a、b、c、d、e、f为常数)(5) 二元二次方程组:{ax^2 + by^2 = c; dx + ey = f} (a、b、c、d、e、f为常数)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
常见数列类型:(1) 等差数列:an = a1 + (n-1)d (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2) 等比数列:an = a1 * q^(n-1) (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3) 斐波那契数列:an = an-1 + an-2 (a1 = 1, a2 = 1, n ≥ 3)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证明方法,通过证明当某个命题对于第一个自然数成立,并假设对于任意正整数n成立时,能够证明对于n+1也成立。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2024年嘿呀!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2024 年》!
首先呢,咱们来说说函数这一块。
函数可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呀!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等等。
哎呀呀,一次函数那简单的表达式y = kx + b ,这里面的k 和b 可有着大讲究呢!二次函数的图像,哇,那抛物线的形状是不是让你印象深刻?还有幂函数,各种各样的形式,真让人眼花缭乱呀!
接下来,数列也不能落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可是常考的知识点哟!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q^(n - 1) ,记住这些公式,做题的时候可就轻松多啦!
再说说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它们的图像和性质一定要搞清楚呀!什么周期啦,值域啦,定义域啦,都要牢记在心呢!
几何方面,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都很重要哦!平面几何里的三角形、四边形的各种定理和性质,立体几何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可都得好好掌握!
概率统计这部分也不能忽视!什么古典概型、几何概型,还有各种统计图表,都要弄得明明白白的!
最后,数学归纳法也是个重要的方法呢!
哎呀呀,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和公式真是太多啦!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多做练习题,相信一定能把这些都拿下!哇,小伙伴们,加油
呀!为了2024 年能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冲呀!。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数学探索?版权所有考试内容:数学探索?版权所有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数学探索?版权所有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数学探索?版权所有考试要求:榆林教学资源网数学探索?版权所有(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数学探索?版权所有(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01.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一、知识结构: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二、知识回顾:(一)集合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果,同时,那么A = B.如果.[注]:①Z= {整数}(√) Z ={全体整数} (×)②已知集合S 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也是有限集.(×)(例:S=N; A=,则CsA= {0})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④若集合A=集合B,则CBA =, CAB =CS(CAB)= D (注:CAB =).3. ①{(x,y)|xy =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②{(x,y)|xy<0,x∈R,y∈R二、四象限的点集.③{(x,y)|xy>0,x∈R,y∈R} 一、三象限的点集.[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例:解的集合{(2,1)}.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 (例:A ={(x,y)| y =x+1} B={y|y =x2+1} 则A∩B =)4. 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 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例:①若应是真命题.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②.解:逆否:x + y =3x = 1或y = 2.,故是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3. 例:若.4. 集合运算:交、并、补.5.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1)包含关系:(2)等价关系:(3)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0-1律:等幂律:求补律:A∩CUA=φA∪CUA=U CUU=φ CUφ=U反演律:CU(A∩B)= (CUA)∪(CUB)CU(A∪B)= (CUA)∩(CUB)6. 有限集的元素个数定义:有限集A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的基数,记为card( A)规定card(φ) =0.基本公式:(3) card(UA)= card(U)- card(A)(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零点分段法)①将不等式化为a0(x-x1)(x-x2)…(x-xm)>0(<0)形式,并将各因式x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④若不等式(x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轴下方的区间.(自右向左正负相间)则不等式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定.特例①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ox>0(a>0)解的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有两相异实根有两相等实根无实根R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0(或<0);≥0(或≤0)的形式,(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公式法:,与型的不等式的解法.(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三)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记作“p∨q” );p且q(记作“p∧q” );非p(记作“┑q” ) 。
3、“或”、“且”、“非”的真值判断(1)“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的真假相反;(2)“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3)“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4、四种命题的形式: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5、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原命题逆否命题)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q且q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7、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考试内容:数学探索?版权所有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数学探索?版权所有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数学探索?版权所有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数学探索?版权所有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数学探索?版权所有函数的应用.数学探索?版权所有考试要求:数学探索?版权所有(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数学探索?版权所有(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数学探索?版权所有(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数学探索?版权所有(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数学探索?版权所有(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数学探索?版权所有(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02. 函数知识要点一、本章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回顾:(一)映射与函数1. 映射与一一映射2.函数函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3.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设函数的值域是C,根据这个函数中x,y 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得到x=(y). 若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y),x在A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y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y) (yC)叫做函数的反函数,记作,习惯上改写成(二)函数的性质⒈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⑴若当x1<x2时,都有f(x1)<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⑵若当x1<x2时,都有f(x1)>f(x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2.函数的奇偶性7. 奇函数,偶函数:⑴偶函数:设()为偶函数上一点,则()也是图象上一点.偶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轴对称,例如:在上不是偶函数.②满足,或,若时,.⑵奇函数:设()为奇函数上一点,则()也是图象上一点.奇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原点对称,例如:在上不是奇函数.②满足,或,若时,.8. 对称变换:①y = f(x)②y =f(x)③y =f(x)9. 判断函数单调性(定义)作差法:对带根号的一定要分子有理化,例如:在进行讨论.10. 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层函数的值域.例如:已知函数f(x)= 1+的定义域为A,函数f[f(x)]的定义域是B,则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是 .解:的值域是的定义域,的值域,故,而A,故.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