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2《语言表达三:信息提取与概括》
- 格式:doc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12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一)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一、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是指从复杂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思维、语言和阅读交互作用的能力,也是理解文章、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考中,考生要通过阅读完篇文章,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回答问题,需要准确、迅速地从大量的文字中获得重要信息。
为了提高信息提取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训练:1.提高语言素材和语感。
语言素材、语感的积累是信息提取的基础,需要从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去积累。
2.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先阅读全文,了解其大意和主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
3.注重字句的理解。
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需要把握文章的重点细节,理解文章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结构,提取出文章的关键信息。
二、概括概括是通过对文章主旨、内涵和信息的总结表达出来的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
在中考中,概括往往是以一到两句话表达出文章的主要思想和中心思想。
概括需要考生具备强大的语言表达和信息提取能力。
为了提高概括能力,考生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2.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快速总结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3.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精炼出有力的概括语句。
三、图文转换图文转换是指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或者表格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文章的意思和观点。
在中考中,图文转换通常会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某些内容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以展现出更为直观、图像化的信息。
为了提高图文转换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1.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把其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
2.注意表格和图表的设计,清晰明了,要求准确、规范、好看。
3.进行多练,多看,多思考,提高概念抽象和图形思维的能力。
总之,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中考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2《语言表达三》信息提取与概括4分)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
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答案】6.(4分)标题:“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中心事件2分,表述规范2分)【重庆市B卷】7.综合性学习(11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
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与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
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灯、碳晶墙暖电热饭、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
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灯,像春天一样温暖。
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
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
(50字以内)(4分)“暖冬计划”指【答案】7.⑴(4分)“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XX省龙岩市】5.综合性学习(9分)某语言学者对闽西方言的使用与保护问题作了一个摸排调查。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一、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方法:①抓关键段。
(总括段,总结段,承上启下段)②抓关键句。
(中心句,段首总起句,段尾总结句,段中过渡句,设问句)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逐段概括,合并归纳)二、概括段落内容答题方法:①抓中心句,直接概括。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②分析文段层次,抓语言标志。
(关联词,指代词,顺序词,特殊标点符号)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准确,全面,简洁)三、筛选提炼信息答题方法:①审题干要求,锁定有效文段。
②根据疑问词,锁定有效词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
(准确,全面)四、辨析信息正误(选择题)常见设错类型:①偷换概念。
②表述夸大或缩小。
③混淆或然、必然。
④混淆已然、未然。
⑤以偏概全。
⑥因果颠倒。
⑦张冠李戴。
⑧误划类别。
⑨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①对照选项,寻找相关语句。
②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③判断选择。
例题: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谢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2《语言表达三》信息提取与概括4分)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
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答案】6.(4分)标题:“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中心事件2分,表述规范2分)【重庆市B卷】7.综合性学习(11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
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
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灯、碳晶墙暖电热饭、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
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灯,像春天一样温暖。
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
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
(50字以内)(4分)“暖冬计划”指【答案】7.⑴(4分)“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福建省龙岩市】5.综合性学习(9分)某语言学者对闽西方言的使用与保护问题作了一个摸排调查。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它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提取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要仔细阅读文章。
在面对这种题型时,考生要认真阅读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只有充分理解文章,才能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关注文章的标题和首尾段。
文章的标题往往能够提供文章的主题,而首尾段往往包含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关注标题和首尾段,这样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接着,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
在阅读文章时,要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考生可以在做题时将关键词标注出来,这样有助于快速提取信息。
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一篇文章往往会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内容,比如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取关键信息。
要练习做相关题型的练习题。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真题或模拟题的方式来练习信息提取概括题,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通常会出现在阅读理解题中,考察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及概括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提取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理清文章结构,抓住主题。
在阅读理解题中,文章往往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了解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提取出重要信息。
在解答信息提取概括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句,并对主题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只有弄清楚文章的主题,才能更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做到信息概括。
概括、提炼知识讲解1、新闻类提取信息题主要类型为拟写一句话新闻2、解答新闻类提取信息题策略(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新闻从狭义上讲就是消息。
一句话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
一句话新闻一般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有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写作时可省去某些要素,但“何时”“何人(何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筛选新闻信息也可主要抓住这些信息,另外新闻还要求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所以要拟写一句话新闻,了解这些新闻常识,学会筛选新闻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一句话新闻材料有的提供导语和主体。
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这种题,导语就可当作一句话新闻,只不过受字数的限制以及语言简洁等需要,答题时要对其概括加工,对这种类型的新闻材料,重点要阅读其导语部分,在写作时千万不要受原材料中背景及主体部分中次要信息的影响。
(3)理解新闻内容,注意句式特点有的新闻类考题考句子的仿写,这类考题既考查学生对新闻的理解,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答题时,既需理解新闻内容,又要注意句式特点。
一句话新闻常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
我们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形式。
(4)领会新闻内涵,注意概括分寸把数百字的新闻改为一句话新闻,当然需要概括,但不是说越概括越好,字数越少越好。
在概括时要尽量标出新闻要素,尽量用足字数,体现具体性以及用事实说话的特点,这正是一句话新闻与概括一般段意的主要区别,所以概括事实不能过于笼统,要领会新闻的真正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我们筛选出来的信息组合成句后,字数常常超出限制,这时还必须结合字数要求对信息再次筛选,可以删去一些次要信息,然后组合成句。
练习题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武汉硚口区街头唱了十几年《生日快乐》的洒水车,开始改唱起《歌唱祖国》等红歌;河南师范大学把红歌请进了食堂,学生们在食堂里一边听红歌,一边进餐;井冈山兴建丁一座“红歌广场”,掀起了红歌传唱的热潮;湖州开展了“走进美丽乡村,唱响经典红歇”话动;革命圣地延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多个城市也都开展了百万群众唱红歌活动。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练习题解析(一)基础测试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5月28日,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
这个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8。
47亿元的综合改造项目将于明年完工,届时,新宁广场及周边地区停车难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新宁广场综合停车场项目位于新宁广场北侧地下,建设内容包括广场改造、地下停车场、地下车行通道、人行过街通道、商业区、人防工程及未来轻轨站点预留等.停车场项目工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下停车场改造和绿地改造工程,计划将在年内完成主体施工,明年6月以前完成绿地改造;第二阶段为通道建设,该建设将在“十二五”规划建设期内完成.A、新宁广场停车场工程开工B、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C、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5月28日开工D、新宁广场停车场项目工期将分为两个阶段完成2.概括下面语段内容。
(不超过15个字)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奈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的‘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本报讯多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1月28日,记者从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兰州将加快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交通拥堵现象也有望得到改观。
2010年兰州将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三滩地区以及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西固石化城道路的改扩建与新建。
同时,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整治改造,加快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抓好欣月湖路、烈士陵园路、南城根、雁园路、T605#规划路、T603#路延伸工程,实施中山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立桥的维修加固工作。
图文转换1.(2016北京)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日子。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1)——(3)题。
(1)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
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分)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刘炳森书颜真卿书怀素书王羲之书你选择:第幅书体:理由:(限4个字)(2)下面是利用汉字结构创作的一幅窗花。
这幅窗花中有四个跟“口”有关的汉字。
请你将这四个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组成一个表达人生态度的四字短语。
(2分)3.(3)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商量和下联分别是(2分)答案:(1)(2)(3)2.(2016•安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
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你根据如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3分)答案:所谓“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枝术与传统的行业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行业,或新的更加快捷的经营模式。
【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要结合有关数字,关健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答】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图中所示,更是形象有表达了“互联网+”的含义,使人们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所谓“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枝术与传统的行业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行业,或新的更加快捷的经营模式。
【点评】解答此题,要抓住图中提示语“传统的行业”作答。
3.(2016•河北)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4分)【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
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寓意为“合家欢乐”。
答案:喜欢第一枚,灵巧的猴子一手攀着树枝,一手托着桃子,长长的尾巴与树枝缠绕,面含微笑,令人亲切,邮票生动的展现了猴子的活泼可爱,它手中的桃子则体现了美好的寓意:捧桃献瑞。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2《语言表达三》信息提取与概括4分)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
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答案】6.(4分)标题:“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中心事件2分,表述规范2分)【重庆市B卷】7.综合性学习(11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
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
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灯、碳晶墙暖电热饭、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
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灯,像春天一样温暖。
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
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
(50字以内)(4分)“暖冬计划”指【答案】7.⑴(4分)“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福建省龙岩市】5.综合性学习(9分)某语言学者对闽西方言的使用与保护问题作了一个摸排调查。
下面是他收集到的零碎资料,请分析、梳理和整合这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少漫画)材料二:有位老华侨回到阔别已久的龙岩,熟悉的乡音,绵绵的乡情,使他情不自禁和诗一首:少小离家古稀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发小相见喜相泣,一曲山歌丝竹醉。
材料三:学生:“老师,为什么我感觉这首诗不压韵呢?”老师用客家话朗诵了一遍,说:“这下你感觉押韵了吗?”“感觉到了,很好听!”“方言是我们祖先的声音,是声音的活化石,最能体现古诗词的韵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四:一位旅客说:“我真希望在冠豸山机场的广播里,除了听到普通话和英语外,还能听到我们的家乡话!”⑴依据上面漫画,说出方言使用弱化的三个原因。
(3分)⑵从上述材料中筛选、提炼出保护方言的意义。
(3分)【答案】⑴①父母亲不与孩子讲方言,没有使用方言的家庭环境;②学校不许学生讲方言,没有营造健康的方言语言环境;③有些部门、单位重视推广普通话,禁止说方言,社会上没有形成尊重方言的习惯。
(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⑵①方言使人感到亲切,给人家的温暖;②乡音能使人得到感情慰藉;③家乡话使人记住乡愁,不忘故土;④方言有特殊的韵味,感染力强;⑤方言是声音的活化石,记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⑥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福建省南平市】5.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3分)材料一:材料二:【答案】5.【提信息】①示例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示例二: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
②示例一:“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示例二: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③示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福建省三明市】6.请你参加“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点赞青山绿水】日前,2016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单发布,将乐县以最高分“三连冠”荣登榜首。
百佳深呼吸小城评选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在全国各地反响十分强烈。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
将乐,纵横交错的48座千米以上峰岭间散落着矮山丘陵,山地间又镶嵌着47条大小河流串联的山间盆地,森林覆盖率达81%。
神奇瑰丽的玉华洞,怪石嶙峋的天阶山,原始生态的龙栖山,杜鹃绽放的宝台山……还有客家擂茶、西山造纸、龙池宝砚,让人流连忘返。
闽学鼻祖杨时曾写诗赞叹家乡将乐是个“枕上隔篱闻鸟语”的人间福地,并立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的家规,传承至今。
【答案】⑴(2分)将乐“三连冠”荣登(蝉联)全国深呼吸百佳小城榜首(将乐、全国深呼吸百佳小城、榜首等三个信息不全的,或信息完整但字数超过的,扣1分)【福建省厦门市】4.综合性学习。
(11分)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
为了缅怀梅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梅氏风华】⑴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
请你仔细阅读,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4分)材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
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
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我师是本分”。
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答案】⑴(4分)要点与评分:每点1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答案:梅氏家风体现在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尊重老师(吾敬我师)、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甘肃省武威市】24.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24.⑴(3分)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广东省广州市】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5分)(3分)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⑴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分)【答案】⑴广州今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建设【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概括。
要注意先找出材料体现的主要内容,在表述的时候注意字数的限制。
【广西河池市】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今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中小学生使用语文版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40%的课文被更换,增加了古诗文及中华传统文化比重。
原因和原则可以概括为: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文质兼美。
⑴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⑴语文版新修订教材今秋启用。
【解析】根据新闻,主要要看第一句话,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提示了主要内容。
【广西柳州市】六、综合实践(共10分)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7.【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
(4分)[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
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
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
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为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
你的探究结果是:⑴⑵【答案】17示例:⑴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民族文化,雅俗共赏,获得群众好评。
⑵民族文化艺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⑶民族文化进校园,让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传承和发扬。
【贵州省黔东南州】25.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
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5分)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
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⑴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2分)【答案】(5分)⑴专家呼吁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和国家实验课程,当前国学经典正在走进中小学,走向世界。
(意思对即可,2分)【贵州省黔南州】1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包括标点)(2分)人民网5月28日电,2016“数博会”(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登中国电于商务创断发展峰会)于5月25日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他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在信息产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