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横向条形统计图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够正确地读取和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 如何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4. 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如何读取、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2. 难点:如何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条形统计图的实例。
2. 学生准备画图工具(如彩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条形统计图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a. 教师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b. 教师演示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c. 教师讲解如何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练习题。
4. 应用拓展: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条形统计图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评价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读取和分析能力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饼图等。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课堂作业:1. 绘制一张关于家庭成员年龄的条形统计图。
2. 分析班级同学身高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数学书38、39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会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过程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情感态度:使子学生初步经历简单的数学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适时接受要学会节俭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表示数量的数轴上,起始络是用折线表示的。
四、教学难点:体会与纵向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与相同点,正确的做出对数据的分析。
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的特点。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迁移类推。
1.师生谈话交流,出示例1情景图2. 同桌合作讨论后完成统计图。
3. 指名学生展示和汇报自己的统计图。
4.教师小结: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然后总结为了需要设计不同版面的统计图。
(二)、操作尝试,探究新知。
1 . 自主尝试画统计图。
( 1)出示某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的统计表,设想: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老表示这组同学的身高,你打认为一格表示多少厘米?(2)当学生出示一格表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出示自制的道具,贴在黑板上。
按自己的设想尝试画图。
从提前下发的信封里拿出几种空白统计图(2厘米、2厘米、10厘米、20厘米),让学生自选一种完成统计图。
(限时3分钟)(3)教师巡视指导。
2. 展示交流,指名上台利用展台展示,然后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当评委,你认为哪种统计图最好?通过交流发现:每个表示较小格的统计图行太长,画起来太麻烦。
每格表示太多格的统计图,条形差别不明显,不容易看出身高相差几厘米。
三年级数学《横向条形统计图例》教案三年级数学《横向条形统计图例》教案1、教材建议及重难点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横向条形统计图”,教材展示了矿泉水一周的销售情况,和根据销售情况绘成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如对品牌的分类、对数量的计数等;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后,让学生对形成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还可以根据数据进行预测和计划调整。
横向统计图与纵向统计图的绘制是同样的原理,对学生而言并不会存在困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
从统计的意义上来说,学生在学会纵向统计图后还要让学生学会横向统计图,其实际意义并不大,横向统计图能体现的纵向统计图都能体现,因此,它的应用要考虑生活的实际需要。
如在作统计图时,在页面上绘一个长方形的图比较美观,我们就可以选择横向统计图[g5]。
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数据。
3、教学建议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是相同的,没有很大的必要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创造横向条形统计图,因此教学时可以直接呈现横向条形统计图,把重点放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预测能力,以及横向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上。
第二课时1、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例[2]、练习十第2---4题[P39]2、教材分析及重难点例[2]展示的统计图有别于学生的已有知识。
以前学习的统计图中每一格都表示相同的量,而本课中统计图中的起始格[g6]也就是第一格表示的量与其他格表示的量不同。
如图,身高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137,体重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28,其他格都表示1,为什么要在统计图中这样表示呢?教学时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认识这种“锯齿形”的统计图;教学时也可以创设另一种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在某些情况下已有知识无法很好的解决目前的问题,于是探求新的、更好的解决方法。
统计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看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 能力目标: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 情感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系统。
2. 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2. 这节课我们就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二、自主整理,建构网络1. 学生自主整理,教师提示:(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都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目录,看看教材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2)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都有哪些联系,看看自己是否理解了这些内容。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2. 组织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
教师巡视,评出整理得最好的一份,用投影仪出示,在全班交流。
生回答,师板书: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横向条形 起始格与其他格 平均数的含 用平均数来比较统计图 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义和求法 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 对于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有哪些成功的学习体会可以向大家介绍?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 某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4天共修了72千米,后5天共修了180千米,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千米? 此题重点让学生明确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1)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学校篮球队?(2)请你列式算出这些运动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此题是让学生看懂统计图,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再进行决策,最后计算出平均身高。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2.谁投得最好?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备课
达标检测题
幸福小学五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统计图
教师出示幸福小学五年级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后,让学生先观察,根据表和图列出数据的情况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归纳出以下问题:
1.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是多少人?
2.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是多少人?
3.体育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人数的多少倍?
你还有哪些发现?(至少两条)
达标检测题
课 题 我学会了吗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3页 备课教师 徐汝国 教学时间
共 1 课时 第 1课时
单 位
黄前镇黄前小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补充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复习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条形统计图的数据。
教学难点 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利用植树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知识铺垫 根据超市销售矿泉水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个统计图的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
2.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的信息
是: 。
3.你能为超市的王经理提出可行的进货建议。
是: 。
数量/箱
3
A B C 1
5
2213
544
达标检测题。
[教案二] 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相关术语。
2.掌握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熟练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2.能够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引入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2.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概念: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以长方形的高度为变量的统计图,它用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数据。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比较各组数据的大小,以及数据的趋势。
3)条形统计图的术语:横轴、纵轴、坐标轴、数据刻度、长方形图形等。
3.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1)确定要展示的数据:我们要确定要展示的数据。
2)制作横轴与纵轴:确定要展示的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制作横轴与纵轴。
3)确定数据的刻度:在横轴与纵轴上面,我们需要确定数据的刻度。
4)画出长方形图形:我们需要用长方形图形展现数据。
5)加上图例与标题:在制作好条形统计图之后,我们还需要加上图例与标题。
4.练习制作条形统计图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来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5.展示数据让学生分享他们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并通过图表展示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并重点讲解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通过对数据的展示,让学生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师生互动,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第38页例1的教学内容。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节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为四年级上册的复式横向条形统计图打下学习的基础。
本节课要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要体现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教学目标: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体会与纵向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与相同点,正确的做出对数据的分析。
教学准备:例1用:每人一张纵向条形统计图,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2.根据这些数据,学生独立完成纵向条形统计图。
(师事先准备的纵向条形统计图)3.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2.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
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矿泉水。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2.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横向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 )智楼小学----翟艳春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横向条形统计图。
3、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
重点:难点:重点会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横向条形统计图。
难点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正确完成横向条形统计图并初步学会分析统计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准备:4人小组每组一张手抄报,一张纵向条形统计图。
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横向)。
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复习旧知。
1. 课件出示手抄报图。
迎六一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给小朋友买一种水果。
三一班的班长做了一个统计,把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及人数制成了统计表:281568人数(人)葡萄桔子苹果香蕉水果你从图中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带领学生复习统计表。
2. 组织学生完成纵向统计图。
教师提问:你能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统计图吗?(发放课前印制学生答题卡1,给出横轴和纵轴,学生画直条)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完成后展示评讲。
课件出示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你能从画出条形统计图中看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师总结:和统计表相比,从条形统计图我们不仅能清楚直观地看出最大和最小的量,还能看出个统计量的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身边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3、新课引入如果你是班长你会建议学校买哪一种水果?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统计图的决策作用。
统计图还可以让我们做出英明的决策。
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小。
同学们的旧知识掌握得这么牢固果然比我们的学生强。
今天,听说我来咱们xx小学讲课,我们的班长还让我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横向条形统计图人教新课标教案:横向条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统计”中的横向条形统计图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及作用。
2. 学会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3. 能够通过横向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自己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通过横向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及作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横向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课件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析这组数据。
数据内容可以是学生的身高、体重等。
2. 讲解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讲解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及作用,让学生了解横向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数据的图表形式,能够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大小。
3. 演示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步骤:以学生的身高数据为例,演示如何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步骤包括:确定类别、画出横向条形图、标注数据等。
4. 学生动手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和分析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并分析图表中的信息。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横向条形统计图。
6.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是关于横向条形统计图的选择题、填空题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制作步骤等。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制作一份关于家庭成员年龄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并简要分析图表中的信息。
公开课《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公开课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概念、制作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先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主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展示呢?”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 讲授新课(30分钟)(1)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黑板的形式,解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
(2)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出横轴和纵轴、确定比例尺、绘制条形。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实际的例子,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制作过程。
(3)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市场调查、科学研究等。
3. 练习巩固(1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门技术。
4.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强调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收集一些数据并制作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以便于以后的教学工作。
六、参考资料:《初中数学教科书》、《统计学基础》等。
以上就是《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公开课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能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