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活动开展
- 格式:pdf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
融入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教学活动民间游戏是指不经过正式的制定、规范化的游戏活动,通常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的人们在家庭、社区、街头等场所举行的游戏活动。
这些游戏活动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自由的组织形式、对人们健康、智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作用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推崇。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民间游戏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自信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融入民间游戏的意义、融入民间游戏的方式以及如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融入民间游戏的意义融入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民间游戏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自由,孩子们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游戏活动,培养出良好的游戏习惯和游戏能力,激发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和丰富的空间。
融入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锻炼,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等。
例如,一些逻辑思维游戏如抓圈、猜拳等,可以训练幼儿的思维敏捷度、观察力和判断力;一些跑、跳、爬等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融入民间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民间游戏通常需要孩子们相互合作,团结协作才能完成,这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自我认知和集体意识,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1. 教师引导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玩一些民间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安全教育中,可以利用小游戏模拟火灾逃生的情况;在语言教育中,可以利用随口说哑字、打冷颤、奇怪的声音等游戏,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群体协作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趣味运动会、游戏活动等集体游戏,让孩子们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也可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3. 亲子互动在一些亲子活动中,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民间游戏,增强亲子互动,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游戏习惯和游戏能力,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于幼儿民间游戏的课堂应用幼儿民间游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将这些民间游戏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就幼儿民间游戏的课堂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幼儿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其教育意义幼儿民间游戏是指一些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并世代传承下来的游戏活动,如跳房子、踢毽子、跳绳等。
这些游戏不仅具有活泼有趣、简单易学的特点,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幼儿园教育中,适时地引入和运用这些民间游戏,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民间游戏的课堂应用1. 制定游戏教学计划在进行幼儿民间游戏的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认真研究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制定详细的游戏教学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游戏环节,保障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
2. 灵活运用游戏教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游戏教具,如毽子、绳子、铃铛等,使游戏更加生动有趣。
还可以通过DIY的方式制作一些简单的游戏教具,如毽子、跳绳等,让幼儿动手参与,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 融入教学主题在进行幼儿民间游戏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将游戏和教学主题相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获得乐趣,还能够学到知识。
在讲述春节习俗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玩跳房子游戏,帮助他们了解和体味这一传统民间游戏的文化内涵。
4.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进行幼儿民间游戏的课堂教学时,要创设一个安全、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保障幼儿的参与和游戏的顺利进行。
还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情感引导,保障游戏教学的秩序和效果。
5.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进行幼儿民间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玩跳绳游戏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分组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利用民间游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他们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是一种可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方式,通过民间游戏,幼儿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利用民间游戏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法。
早晨活动:早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通过一些活泼有趣的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迅速从睡眠中醒来,增强活动力和注意力。
可以利用“踢毽子”这个民间游戏,让幼儿们在晨间活动中跟着音乐,踢着毽子,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听觉和协调能力。
上午活动:在上午活动中,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民间游戏,比如“抓手绢”、“接力赛”等,这些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又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们可以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交流,增强社交能力。
午休时间是幼儿身心恢复的重要时间,在午休前可以开展一些静态的民间游戏,比如“剪纸”、“搓泥人”等,这些游戏可以让幼儿们放松心情,安静下来,有利于入睡。
而且,这些游戏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午是幼儿精力充沛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体能活动的民间游戏,比如“跳绳”、“打陀螺”等,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体魄。
也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手工民间游戏,比如“剪纸”、“编织”等,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傍晚活动:在傍晚活动中,可以利用一些轻松愉快的民间游戏,比如“跳绳舞”、“扭秧歌”等,让幼儿们在欢乐的氛围中,释放一天的压力,放松心情。
也可以进行一些益智民间游戏,比如“猜谜语”、“算术测验”等,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1篇一、活动背景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规则意识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特此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民间游戏的认识,了解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2. 学习民间游戏的玩法,丰富幼儿园教学活动。
3. 探讨如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民间游戏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民间游戏知识讲座,让教师了解民间游戏的起源、特点、教育价值等。
2. 民间游戏展示教师分组展示民间游戏,如跳绳、踢毽子、捉迷藏等,让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3. 民间游戏研讨(1)分组讨论:如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经验。
4. 民间游戏实践教师分组进行民间游戏实践,体验游戏过程,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5. 民间游戏总结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分享心得体会,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过程1. 民间游戏知识讲座专家从民间游戏的起源、特点、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讲解,让教师对民间游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民间游戏展示各小组分别展示了跳绳、踢毽子、捉迷藏等民间游戏,展示了游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民间游戏研讨(1)分组讨论:如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教师们积极讨论,提出以下建议:① 在晨间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民间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等。
② 在户外活动中,设置民间游戏区域,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③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民间游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经验。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如:① 在晨间活动中,通过跳绳比赛,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② 在户外活动中,设置捉迷藏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利用民间游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民间游戏是一种丰富多彩、富有乐趣的游戏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对幼儿进行一日活动安排的时候,可以适当利用民间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的也能进行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利用民间游戏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可以通过利用民间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民间游戏中有许多需要动手进行操作的游戏,比如踢毽子、跳绳、玩陀螺等等。
这些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而一些需要思考和策略的游戏,如跳大绳、躲猫猫等,也能够锻炼幼儿的智力和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民间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许多民间游戏都是需要群体合作和团队配合的,比如玩双人跳绳、玩捉迷藏等等。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和其他小伙伴进行配合和合作,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
通过民间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得到快乐,还能够学会和他人相处,培养出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利用民间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
在许多民间游戏中,都存在一些竞争和挑战,比如斗地主、跳大绳等等。
在这些游戏中,幼儿需要克服困难、面对挑战,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让他们学会面对挑战、勇敢迎接困难。
通过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我,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
利用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得到锻炼和放松,释放身心压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许多民间游戏还是需要进行体力活动的,比如打陀螺、跑旱地、跳绳等等。
这些游戏可以让幼儿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儿童民间游戏的价值与意义
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们能够促进幼儿的团结友爱,实现社会性发展。
通过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幼儿不再是一个人孤立地进行活动,而是几个小朋友在一起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游戏。
这种合作和交流是幼儿进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丢手绢”“木头人”“捉迷藏”等游戏时,幼儿都会首先交流游戏规则,当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幼儿会积极沟通,团结友爱,并且在游戏过程中相互帮助。
民间游戏对儿童身心的完满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它们不仅促进了儿童的生理发展,如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还促进了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及个性发展。
这些游戏中的各种挑战和任务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对于民间游戏的研究和理解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关于民间游戏的理论基础不足,对其在儿童精神层面影响的研究略有欠缺,以及在实际运用方面未得到有效体现。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更加重视民间游戏的价值,积极与孩子一起玩耍,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1。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民间游戏是指由民间传统文化中延续下来的游戏活动,主要包括传统的跳绳、荡秋千、踢毽子、踢毽子、跳皮筋等。
这些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运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民间游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全身运动,增强体质和协调能力。
例如跳绳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荡秋千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感和勇气。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民间游戏来组织体育活动课,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健康成长。
二、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民间游戏是一种群体性的游戏活动,需要多人合作和互动。
通过参与这些游戏,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例如踢毽子和跳皮筋都需要多人合作,可以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民间游戏来组织集体活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民间游戏是一种传统的游戏活动,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
通过参与这些游戏,幼儿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跳皮筋是一种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和艺术修养。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民间游戏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及策略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西塘幼儿园 高伊贤在幼儿园生活中,游戏活动占据了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在游戏中玩耍、学习……传统民间游戏内容五花八门,游戏材料就地可取且简单明了,游戏玩法灵活自由,孩子们在玩耍时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
传统民间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传统民间游戏的方式有效地传承下去,从而弥补当前民间游戏在传承中存在的人文精神的缺失。
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探索来研究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
一、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一)传统民间游戏巧妙融入区域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自由探索性、个性化等特点,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传统民间游戏的材料来自民间,简单易取,内容五花八门,游戏时间、空间自由灵活,不受限制。
区域游戏的种类很多,师幼可以共同商量,尝试在区域活动中增加传统民间游戏材料。
通过亲身接触传统民间游戏,孩子们能够体验、感受传统民间文化。
例如在大班益智游戏中,笔者投放了“翻花绳”“挑棒”“猜灯谜”和各种棋类游戏等传统民间游戏,孩子们对“翻花绳”非常感兴趣,这是一种需要与同伴共同进行的游戏。
孩子们在“翻花绳”中可以共同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虽然“翻花绳”的材料很简单,但是它的玩法却是需要孩子们积极思考的。
另外,“七巧板”这一民间游戏也很受孩子们欢迎。
虽然“七巧板”这个游戏只是拼合几何图形,但是需要幼儿自主选择几何图形,再进行自由组合拼图。
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几何图形,又提升了创造力和思维转换能力。
(二)传统民间游戏渗透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为了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感受无穷的快乐,游戏环节大部分都会出现在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中。
传统民间户外游戏有跳房子、跳橡皮筋、炒毛豆、编花篮、踢毽子、滚铁环等。
这些游戏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简单易学,不仅能够满足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需求,还对幼儿的身体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融民间游戏于幼儿园区域活动民间游戏是世代相传的传统游戏,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融合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认识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诸多形式,如跳绳、踢毽子、抛沙包、飞沙独木舟等。
这些游戏多以身体技能和协调能力为主要内容,强调玩家之间的协同合作和团队精神。
通过参与民间游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区域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区域活动是指将环境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区域,每个区域都针对某一方面的发展进行设计和布置,如语言区、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等。
这种分区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探索世界,促进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情绪的调节能力。
1. 设计民间游戏区域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民间游戏区域,用于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活动。
这个区域可以使用具有民间特色的布景、道具和设备进行装饰,例如挂上五彩丝线的跳绳场地、摆放着毽子的踢毽子场地、摆放沙包的抛沙包场地等。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感受到民间游戏的传统魅力。
2. 引入民间游戏活动在民间游戏区域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可以邀请专业老师或者长辈前来指导,或者播放相关的民间游戏教学视频,并提供相关的游戏装备,让孩子们尝试和体验。
比如在跳绳区域进行跳绳比赛、在踢毽子区域进行踢毽子比赛、在飞沙独木舟区域进行飞沙独木舟比赛等。
通过这些民间游戏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96
神州教育
巧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活动开展
田志萌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汀流河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国家大力倡导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的课堂中,从
而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而幼儿教师应如何在民间游戏中渗透教育教学元素,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这成为广大幼儿教师面临的问题。
笔者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幼儿教学;民间游戏;有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充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据新闻报道,有些家长为了让幼儿安静下来,便给他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而这种方式让幼儿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造成幼儿过早近视。
而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摆脱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使他们走到室外,亲近自然。
并且,丰富多样、趣味横生的民间游戏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还能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一、巧用民间游戏,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民间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尽情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幼儿手、眼、脑、体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良好效果。
例如:纸飞机游戏。
具体活动过程如下:首先,教授幼儿叠纸飞机的方法。
因为幼儿的思维结构有所差异,所以他们学叠纸飞机的速度也各有不同。
因此可以在班级中挑选几名折的好的幼儿,让其担任手工课小组长,并安排每名小组长指导其他幼儿折纸飞机,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开展飞纸飞机比赛。
具体分为三部分:一是寻找一大块空旷区域,并用粉笔简要地勾画具体的比赛位置。
二是以叠飞机的小组为单位让他们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并选出小组中的第一名。
三是将各个小组中的第一名组织起来,进行最终大比拼。
优胜者及其小组成员可获得相应的小奖励。
通过玩纸飞机的游戏,幼儿不仅锻炼了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还学会了帮助他人,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使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新民间游戏玩法,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民间游戏都带有时代特色,然而其中有些游戏的玩法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的幼儿,而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在原民间游戏的基础上去糟取精,不断摸索创新更适合现代幼儿的玩法,并将教学内容巧妙地加入其中,从而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跳方格子游戏。
结合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考虑到部分幼儿会因为身体协调力较差,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跌倒等情况,因此,可以将游戏进行如下改造创新:(1)将幼儿捡拾毽子的游戏过程删除掉。
(2)制作不同季节的植物和景物的卡片,随机地放到格子中。
(3)幼儿将毽子每丢到一个格子中,要回答格子中的景物会在哪个季节出现。
假如幼儿没有将毽子丢到格子中,则宣告游戏结束。
游戏过程: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春夏秋冬出现的景物,并让幼儿根据多媒体的动画识记。
其次,采取开火车答、抢答等多种方式开展答题活动,在幼儿的答题过程中,让台下的幼儿评定答题的正确性,进而使得全班的幼儿都能学会相关的知识。
最后根据答题情况给予幼儿相应小奖励。
由于游戏的趣味性十足,又简单易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游戏中已牢记各知识点。
通过创新的民间游戏玩法,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民间游戏与多媒体相结合,培养幼儿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过程中用到的工具制作成动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想象力,使其能够自己创作出更多新的玩法,继而让幼儿将他们的想法付诸实践,提高幼儿探索的自信心。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选择难以得当的工具,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激情。
例如:出示民间游戏中的绳子,让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
首先,利用多媒体制作绳子多种玩法的动画。
其次,引导幼儿联想绳子的运动的形态像生活中的那些游戏。
再次,提问幼儿思考的结果,并针对可行性较强的游戏开展实践操作。
如:将多媒体动画播放完毕后,便适时地询问幼儿:“谁有自己的想法?”小华说:“我看到绳子围成一个圈不停旋转,我想到可以将绳子制作成一个呼啦圈!”教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新!谁还有不同的玩法?”小冉积极地举手说:“我可以利用两条绳子制作成像一条小河一样的道路,我们在里面走,谁要是踩到绳子谁就输!”教师:“你这个想法特别好!我们可以出去试试看。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结组比赛,并用绳子制作相应的道路,组织幼儿开始游戏,评出优胜组,获得相应奖励。
通过让幼儿探索游戏新玩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也使他们的探究能力获得提高。
总结:
幼儿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民间游戏,使得幼儿可以走出依赖电子产品的泥潭,还应该(在游戏过程中)适时地加入教育元素,使得幼儿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的同时,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博.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活动的践行思路[J].汉字文化.2017(18)
[2]詹陈.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J].考试周刊.20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