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健康(高教版)课件:第2课 心理健康哆唻咪.ppt
- 格式:ppt
- 大小:703.01 KB
- 文档页数:30
第2课心理健康哆唻咪【课题】心理健康哆唻咪【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对健康概念的了解,引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最后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难点: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流动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时间心灵有约师生问候!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心灵聚焦一、真正的健康心情放松,面带微笑由学生讨论完成1分钟3分钟2什么是健康?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简单了解3分钟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二、什么是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1.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社会适应良好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使自己在各种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345678910。
第2课心理健康哆唻咪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2.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3.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2.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流动的过程.3.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备用)教学课时:共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1 . 师生问好。
2.试着齐呼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二复习第一课的主要内容1. 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2.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三新课一、真正的健康(用课件展示4副图片)什么是健康?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二、什么是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1.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社会适应良好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使自己在各种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3.道德健康就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愿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四小结串讲板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心理健康哆来咪学习目标现在社会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而他们的理由说去来往往让人觉得可笑,为了可笑的理由去杀人或者犯罪,是青少年心理未受到健康引导的典型表现。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与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在孩子人格形成期,如果出现一些不能掌控的问题存在,需要寻求专业的机构帮忙,不要耽误孩子的人生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为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
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编辑本段]心理健康的深层次了解: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
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