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在财务中的运用-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10
Excel在会计中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与作用《Excel在会计中应用》是根据会计岗位工作实际对信息化的需要而开发与建设的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借助EXCEL处理会计工作中涉及的财务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掌握利用EXCEL处理会计工作的技巧,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Excel软件的认识,兼顾计算机等级考试学习。
培养会计人员利用Excel软件处理会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包括《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并为顶岗实训做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Excel软件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工作的重要工具。
企业会计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财务数据,利用EXCEL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本课程以企业会计核算程序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按照会计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和工作内容序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主要是会计工作中常用的Excel基本知识和excel基本操作,同时兼顾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第二个模块介绍Excel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主要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第三个模块是Excel在会计核算中的综合运用;第四个模块主要选取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范例介绍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
这些模块以会计实务中常见的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设计的,解决会计实务中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设计情景模拟等训练活动,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或任务构建相关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1)会Excel有关工作表、公式、常见函数的基本操作;(2)能根据会计凭证表相关知识用Excel进行会计凭证的制作工作;(3)能根据日记账、总分类账相关知识用Excel进行日记账、总分类账系统的登记工作;(4)能根据会计科目表、科目汇总表、科目余额表相关知识用Excel建立会计科目表、科目汇总表、科目余额表;(5)能根据会计报表的相关知识用Excel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6)能够利用Excel进行薪酬、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说明: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属于复合型和应用型课程。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Excel是现代办公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强大,应用灵活,使用方便,具朋其他软件难以超越的诸多优势,在国际上有前“通用财务软件”的美誉,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重要办公利器。
本课程通过Excel应用与会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相融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掌握利用Excel进行财务核算的技巧,培养学生应用Excel软件高效地从事财务与会计工作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从而培养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在基础会计、计算机文化基础、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会计电算化、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之后开设。
三、设计思路1、进行行业企业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对会计工作所涉及的Excel应用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
2、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组织课程专家、企业应用人员和教学一线老师,在对会计工作所涉及的EXCEL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确定出典型工作任务。
3、确定任职能力要求对完成典型任务应具备的工作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任职能力要求。
4、制定教学目标根据任职能力要求,制定出能力导向的任务引领型教学目标。
5、设定学习情境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出与实际工作情境对应的学习情境。
6、安排学习任务按照学习情境的内容构成,安排学习任务和内容。
7、实施任务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安全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概述 (1)(一)课程定位 (1)(二)先修后续课程 (1)二、课程设计思路 (1)(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二)教学内容选取和序化思路 (2)三、课程目标 (4)(一)总体目标 (4)(二)能力目标 (4)(三)知识目标 (4)(四)素质目标 (5)四、课程内容 (5)五、课程实施 (7)(一)教学设计 (7)(二)实施方法 (15)六、课程考核 (15)七、实施条件要求 (17)(一)师资队伍要求 (17)(二)教学场所要求 (17)八、课程资源 (17)(一)教材编写建议和选用建议 (17)(二)参考教材 (17)(三)参考资料 (18)九、课程制定依据 (18)十、其他 (18)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必修课程。
该课程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为一体,以Excel为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工具,以财会岗位典型管理工作业务为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企业财会管理活动,处理会计典型工作任务,建立数据模型,开展财务分析,培养学生熟练使用Excel工具高效地处理财务与会计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分析信息参与决策管理的素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信息化需要、符合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具备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先修后续课程《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会计》、《成本核算与分析》等,通过先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财会岗位基本业务有了初步了解,为本门课程的学习会计基础。
本课程指导学生利用Excel处理出纳、往来会计、总账会计等财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提升财会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为顺利学习后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财务报表分析》、《顶岗实习》等课程奠定基础。
EXCEL在财务中的运用-课程标准-()————————————————————————————————作者:————————————————————————————————日期:《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课程标准课程编号: 04042203计划学时: 20计划学分: 1适用专业:会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建议开设学期: 5课程组主要成员:黄嫦娇、张翔、赵克辉执笔者:赵克辉编写日期: 2015年3月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部)编制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是一门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功能)本课程是以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在课堂上采用上机操作,利用计算机来解决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其前导课程是:《会计学原理》、《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等;其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财务分析》等。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在具备职业素质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为会核算、能分析、能操作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深刻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规范性,培养爱岗敬业的优秀职业素质,又能够体会到计算机技术为会计工作带来的便捷性,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
(二)知识目标1.了解财务数据工作表;2.掌握财务数据公式;3.掌握财务数据输入与财务数据输出;4.掌握图标制作;5.了解数据分析方法。
(三)能力目标1.能建立财务数据工作表,2.能定义财务数据计算公式,3.能输入财务数据,4.能输出财务数据,5.能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本课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
(二)主要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0111适用专业:会计专业和税务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融合Excel基础知识和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的综合型、应用型课程。
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上机操作能力及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不仅了解Excel 的基础功能,而且还能借助Excel软件处理财务会计数据,能自主运用Excel解决在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二)课程设计思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借助Excel软件完成财务会计工作中数据处理的常见工作任务。
让学生学会分析财务会计日常工作任务,学会运用Excel工具软件进行常见数据处理,最终完成工作任务。
二、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能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了解、熟悉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能利用Excel建立会计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等基础处理,并能够编制员工工资表、固定资产及折旧明细表、建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财务报表等常见、基本会计数据处理业务,顺利完成烦琐而复杂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以提高,为将来所服务的企业在竞争中创造优势。
并配合相关课内实验及后续的拓展实训,掌握Excel完成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各项日常工作任务。
(一)能力目标1、会对Excel的窗口界面和工作对象等进行基本操作;2、会创建一般的Excel表格;3、会用Excel美化表格;4、会使用Excel插入图型形象化表格;5、会进行财务数据的汇总与分析;6、会使用Excel的各种常见公式和函数;7、财务表格的打印格式设置;8、会使用Excel的控件和宏编制命令和自定义函数;9、会用Excel编制差旅费报销单、工资表、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明细表、本量利分析表等日常财务表格;10、会用Excel进行日常账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会计、税务、投资与理财学时: 2学分32课时;3学分48课时;4学分64学时开课学期:第5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是一门Office办公软件与财务管理等管理类课程相融的课程,是属于信息化类课程。
在学习该课程时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掌握Excel快捷键、Excel函数、Excel图表、Excel数据分析工具、Excel编程等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 具有“适性扬才,追求卓越”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具有“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日行一善,价值成长”自我管控能力。
3.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4.养成及时交付等良好的行为习惯;5.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美化图表的表现形态,形成一定的技能应用竞争优势。
(二)知识1.掌握选择性粘贴、查找替换、筛选、定位、分列、数据有效性、条件格式、单元格名称的定义与引用及自定义格式的应用;2.掌握鼠标、键盘以及鼠标键盘联用等快捷键操作技巧;3.掌握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布局、格式、汇总、显示、切片器的应用与技巧;4.掌握if、And、Or、Not等逻辑函数的应用;5.掌握Sum、Sumif、Sumifs、Sumproduct、Round、Mod、Int、Abs数学与三角函数的应用;6.掌握Date、Year、Month、Day、Today、Eomonth日期与时间类函数的应用;7.掌握Vlookup、Hlookup、Index、Match、Row、Column、Offset、查找与引用类函数的应用;8.掌握Left、Right、Mid、Len、Exact、Find、Text文本类函数的应用;9.掌握Min、Max、Average、Count、Counta、Countblank、Countif 统计类函数的应用;10.掌握Accrint、Accrintm、Effect、Norminal、Fv、Pv、Pmt、Ipmt、Ppmt、Nper、Rate、Npv、Irr财务类函数的应用;11.掌握基本图表、控件设置、动态图表的绘制与阅读、能绘制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结构分析、进度分析等多种图表;12.掌握单变量求解、规划求解、回归分析、方案、合并计算、分类汇总、模拟计算等功能应用;13.掌握Excel Vba对象、变量、判断、循环、方法等编程基础,能识别Range、Cells、Worksheet等常用词汇。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2、课程编码:346053、适用专业:财会类4、课程学时:64学时5、所属教学单位:金融财务学院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定位《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是一门融合计算机学科及会计学科的交叉型、运用型学科,该课程主要讲述了EXCEL软件数据处理功能及与会计工作中的结作用。
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EXCEL软件对财会数据的处理,增强学生以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为日后学好会计信息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人事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涉及较多会计学知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其前期应开设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知识》,后续课程有《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等。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软件基础理论知识;2. 熟悉软件的操作方法;3. 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4. 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实务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1)熟练运用软件和网络技术进行账务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和数据管理。
(2)能够应用Excel进行日常财务核算并制作会计报表的相关操作知识。
2、方法能力(1)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2)具备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3)具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4)具备工作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3、社会能力(1)具备人际交流、表达、协调能力;(2)具备团队协作和职业沟通能力;(3)具备工作任务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备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备扎实的会计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3、具备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能力;4、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四、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及学习任务设计1、课程整体设计2、学习情境设计五、考核与评价学习领域(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两部分组成。
《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学 时: 学时开课学期:第 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是一门融合计算机学科及财务会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在学习该课程时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财务会计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借助EXCEL计算财务数据。
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掌握利用EXCEL进行财务核算的技巧,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
从而培养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利用EXCEL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技巧;认识到EXCEL的实用价值,为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1) 知识目标1、掌握EXCEL 工作簿、工作表及单元格的基本操作;会在EXCEL 进行绘制图形、;建立图表;掌握EXCEL 中一些常用的财务函数;了解EXCEL 中公式的运算符并会编辑数组公式;会进行EXCEL 数据清单的创建、排序、筛选及汇总操作;会进行EXCEL 数据透视图的操作;2、会利用EXCEL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会利用EXCEL 进行财务决策(二)素质目标1、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2、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会计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3、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5、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6、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三)能力目标1.能根据项目任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和实际情况借助EXCEL计算财务数据,通过计算机操作掌握利用EXCEL 进行财务核算的技巧,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代码】C3-2-3【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适用专业】会计【学时数】40【学分数】4【开设时间】第四学期【编制人】经济管理学院龙件元副教授、会计师【审批人】经济管理学院刘明星教授、院长《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标准评审表一、课程概述《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Excel是现代办公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强大,应用灵活,使用方便,具有其它软件难以超越的诸多优势,不仅能够满足个性化的数据分析需要,也能满足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大量数据分析需要,在国际上有着“通用财务软件”之美誉,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重要办公利器。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应用Excel软件高效地从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能力,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保障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支撑课程。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是Excel应用与会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相融合的一门课程,属于复合型和应用型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之后开设。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Excel在财务与会计工作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具备利用Excel软件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巩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和税法等知识,熟知Excel应用的基本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树立高质高效办公的思想,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发现问题的敏感意识,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方法,养成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严谨、规范、细致的专业作风。
EXCEL在财务中的运用-课程标准-()————————————————————————————————作者:————————————————————————————————日期:《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4042203计划学时:20计划学分:1适用专业:会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建议开设学期:5课程组主要成员:黄嫦娇、张翔、赵克辉执笔者:赵克辉编写日期:2015年3月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部)编制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是一门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功能)本课程是以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在课堂上采用上机操作,利用计算机来解决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其前导课程是:《会计学原理》、《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等;其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财务分析》等。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在具备职业素质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为会核算、能分析、能操作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深刻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规范性,培养爱岗敬业的优秀职业素质,又能够体会到计算机技术为会计工作带来的便捷性,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
(二)知识目标1.了解财务数据工作表;2.掌握财务数据公式;3.掌握财务数据输入与财务数据输出;4.掌握图标制作;5.了解数据分析方法。
(三)能力目标1.能建立财务数据工作表,2.能定义财务数据计算公式,3.能输入财务数据,4.能输出财务数据,5.能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本课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
(二)主要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 “ ““ “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与引导为辅,由“教”到“学”,“教” 、“练”结合,培养学生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课程重点措施 课程难点 措施1.Excel 基础:编 结合项目,以学生 1. 数据有效性、保 以项目切入问题, 辑方法、单元格设 为主,加大练习力 护 置、页面设置等度;坚持“练”中学、错”中学、问”中学和学中“练”。
2.数据编辑:数据 结合项目,以学生 2. 函数运用为主,加大练习力有效性、数据筛选、度;坚持“练”中边指导边练习,逐步深入;以练习为 手段,对比、巩固、 强化知识点。
以项目切入问题,边指导边练习,逐 数据排序、保护等 学、错”中学、问” 中学和学中“练”。
步深入;以练习为手段,对比、巩固、强化知识点。
3.函数运用:IF 函 结合项目,以学生 3. 数据透视表为主,加大练习力数、 S UMIF 函数、度;坚持“练”中以项目切入问题,边指导边练习,逐 VLOOKUP 函数等 学、错”中学、问” 中学和学中“练”。
步深入;以练习为手段,对比、巩固、强化知识点。
(四)课程特色紧贴工作实际,学生有动力;学生为主,教、学、做一体化,学生有想法;以项目贯穿知识点,知识易巩固;教师走动教学,关注学习动向,便于因材施教;学生忙并快乐着,便于课堂管理。
(五)课程教学环节分配表 1《EXCEL 在财务中的运用》 课程的教学环节分配表项目教学模式或方法考核方式作业量所占课时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专业见习 实验实训工学结合 “教、学、 做一体化”考核随堂作业20顶岗实习复习考核合计和凭证●教材教参教学条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王岳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计算机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四、课程内容表2《EXCEL在财务中的运用》课程的教学内容标准与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手段项目(或参序考模块)名知识要求技术技能要求号学称时1会计账页了解EXCEL工作簿的作●完成表格编辑●完成页面设置用●建立总分类账●建立明细账2●了解EXCEL工作表的概●完成打印输出文●建立总账工作簿念●了解图层●了解数据行、列●了解单元格及输入●掌握连续及非连续选取单元格、行、列等区域选择●掌握主要单元格格式●掌握单元格格式、行、列设定●掌握单元格、区域、工作表等复制方法●掌握页面设置及输出件●建立现金日记账●建立银行日记账●建立收款凭证●建立付款凭证●建立转账凭证●建立记账凭证处理●2工资表与工资条●了解应发工资、实发工●熟练运用SUM函●根据工资数据计算3资●掌握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掌握EXCEL数学基本运数●利用IF函数完成个人所得税计算个人所得税●根据给定数据输入、计算工资表相关内容算●完成筛选、排序、●自动筛选相关数据●以SUM函数引入函数概念●掌握逻辑判断IF基本函数●掌握IF内嵌函数●掌握筛选、排序、分类汇总●掌握页眉、页脚设置,跨页打印标题行或列等方法●掌握工资条设置、打印方法分类汇总●完成页眉、页脚设置,跨页打印标题行或列等●完成工资条设置●分类汇总相关数据●设置、打印工资表与工资条3会计账务掌握数据有效性●根据定义名称完●根据要求编辑凭证3●掌握定义名称●掌握VLOOKUP/HLOOKUP函数●掌握SUMIF函数●掌握窗口冻结、拆分、重排等成数据有效性设置●利用VLOOKUP函数、SUMIF函数完成相关会计处理清单●根据要求编辑试算平衡表●掌握工作簿、工作表保●完成窗口冻结、护拆分、重排等●完成工作簿、工作表保护账龄分析●理●4固定资产管理●引导学生使用OFFICE●根据帮助文件独●编辑固定资产卡片2中函数帮助说明,自学相关函数立完成新函数学习●根据要求填列直线法固定资产折旧计●掌握直线法(年限法与●分别利用SLN函算表(年限法与工工作量法)SLN函数●掌握年数总和法SYD函数●掌握双倍余额法DDB函数数、SYD函数、DDB函数完成相关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作量法)●根据要求填列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法)5应收账款了解应收账款账龄分●借助互联网自学●根据要求完成账龄2析在财务管理中的意义●引导借助互联网自学DATEDIF函数●巩固IF内嵌函数、SUMIF函数●掌握DATEDIF函数●掌握插入及设置图表方法完成DATEDIF函数设置●完成插入及设置图表分析表●计算客户已收、未收账款金额,并通过柱状图、饼图进行分析6进销存管巩固数据有效性●完成立数据透视●根据要求完成销售4●巩固主要函数IF、表订单表SUMIF、●根据要求完成存货VLOOKUP/HLOOKUP●掌握建立数据透视表方法明细表对销售订单进行数据透视分析《7月供计算● 通过自学掌握 PMT 函数 ● 通过自学完成,● 通过自学掌握 PPMT 函利用 PMT 函数、数PPMT 函数 IPMT● 通过自学掌握 IPMT 函函数完成月供计● 编辑等额还款月供计算表● 编辑本金还款计算表2数●掌握计算等额还款方式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方法●掌握计算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方法8综合实训● 建立数据表、输入数据、输出数据、保护工作簿与工作表、制作图表等9合计算● 完成数据表设置、图表、保护及输出等● 完成销售订单表● 完成收款记录表● 完成业绩分析● 完成透视分析220五、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实施本课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先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考核方法说明采用平时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占 40%,期末占 60%。
考核时每个学生按照规定位置入座,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成绩采用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岗课证”融合建议从 2014 年 10 月开始,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会计电算化》新增了 Excel 考试内容,建议将本课程与《会计电算化》中 Excel 内容合并授课或整体规划课程之间的知识梯度。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项目实训2.公式与函数的应用3.数据清单及管理分析项目实训项目实训(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教材:《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王岳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参考资料:1.《EXCEL会计与财务管理经典》,恒盛杰,2006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2.《EXCEL高效办公实务》,神龙工作室,2006年7月,人民邮电出版社。
(五)学生作业量的说明随堂作业,每周一次,课后上交。
(六)实验实训设备配置计算机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及以上软件。
(七)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利用教材项目案例,利用学生熟悉的考试分数统计案例,利用会计账务处理事务,利用企业ERP运用相关事项综合开发教学资源,使学生将所学Excel知识技能能够融会贯通。
(八)其他建议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建议教学中多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多开发一些管理案例,帮助学生实现由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的提升。
课程组组长:赵克辉教研室主任:黄嫦娇系主任:徐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