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工程施工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19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工艺本段工程路段处理低洼地区,全段工程路基大部分为淤泥,其中淤泥层最厚处达约14m高,需进行软基处理,以保证足够的地基承载力,软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
1.1.1.1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工艺1、设计说明(1) 搅拌桩施工前先平整场并压实,再进行搅拌桩施工。
(2) 采用四搅四拌的施工工艺,加固剂采用32.5号水泥,水灰比控制范围为0.4-0.5间,成桩桩径为600mm,每m 水泥用量70Kg,均匀搅拌,停灰面离地面500mm,桩身28天龄期达1000KPa,单桩承载力设计为120KN,搅拌桩施工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3) 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灰时间,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长,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探提升工作。
(4) 搅拌桩允许偏差(5) 在搅拌桩施工7天内可验收桩身直径,挖去桩周土,露出1m桩长,要求桩身的最小直径不得小于600mm的设计直径,强度抽检桩数为总桩数的5%,并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加固土样,观察搅拌均匀程度,同时根据轻便触探的击数用对比法判断桩身强度。
抽检桩数应小于已完桩数的2%。
(6) 为增强路基整体性,防止软基处理后的不均匀沉降,在砂垫层顶加铺一层合成纤维土工格栅,合成纤维格栅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温性能要求在-50-15oC,各向抗拉强度≥50KN/m,各向伸长率≤10%,可采用GQ50/50型。
(7) 桩长验收用抽心法检查桩长,数量由甲方指定,抽检合格者全部检查费由甲方负责,抽检不合格者全部检查费用及工程补强费用均由施工单位负责。
(8) 快车道桩距为1.2m,人行道桩距为1.4m,人行道外侧多布置一排桩。
(9) 施工严格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执行。
(10) 施工前应先进行水泥搅拌桩试验,以控制成品质量,并将试验成果送设计院。
(11) 以下数量表中所指桩长仅为该分段内的平均桩长,具体每根桩长应结合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桩底进入持力层0.5-1m。
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案软基处理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施工工序,特别是在涉及到软土地基的情况下更显重要。
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施工方式,通过将水泥和土壤混合,形成坚固的搅拌桩,以加固软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探讨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软基处理施工工程1.2 工程地点具体地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3 工程内容软基处理施工,使用水泥搅拌桩技术,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2. 施工前准备2.1 设备准备1.搅拌桩机2.搅拌机3.泵车4.筛网5.其他辅助设备2.2 材料准备1.水泥2.砂子3.碎石4.辅助掺合材料5.其他施工所需材料2.3 人员准备1.施工队伍2.安全员3.质检人员4.管理人员3. 施工流程3.1 实地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软基情况和地质条件,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2 基础处理清理软基表面杂物,确保施工地面平整、清洁。
3.3 搅拌桩施工1.将混合材料按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2.使用搅拌桩机将混合物注入软基土中。
3.不断下降,直至混合物注入深度满足要求。
4.反复操作,直至软基全面加固。
3.4 收尾工作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周边环境整洁。
2.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软基处理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加强现场管理。
2.施工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软基处理效果。
3.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做到及时处理问题。
由以上可知,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软基处理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软基处理施工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资料显示,本工程范围内全线道路范围内都存在淤泥、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等软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换填+6%戗灰及碎石垫层的方式进行处理。
一、换填施工流程为:测量放样→开沟排水→清淤→确定换填范围→挖出不良土→换填、戗灰处理、压实、养护→压实度检测。
二、换填施工方案
(1)在开挖淤泥前进行开沟、拦截、引排地表水,对于不
满足开沟引排的部位采用泥浆泵抽排。
(2)地表水排干采用挖掘机挖装淤泥和素填土、淤泥质粉
质粘土,自卸汽车运输,运往弃土场废弃。
(3)淤泥和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清除完后进行疏干和
凉晒,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不满足设计要求需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填前压实,然后换填,采用合格土或者6%戗灰土回填。
换填作业采用水平分层方式,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逐
层向上填筑,逐层压至规定压实度,并按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三、换填施工技术措施
(1)在换填施工前由现场施工技术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按
设计图纸放出换填范围的边线,撒出白灰线,以便施工人员明确开挖的范围。
(2)由材料部门提前联系回填材料料源, 提前准备部分
材料堆放至工地临时堆放点随用随调。
(3)换填及回填工作尽量安排在晴好天气时进行, 避免
下雨时, 雨水影响软基处理的效果。
(4)换填合格土及戗灰土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
分层
铺筑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
使用挖机直接进行翻挖戗灰,挖机拌合戗灰土3遍。
(5)淤泥换填从淤泥区域的小里程侧开始,逐渐向淤泥区
域的中心推进,进而换填至大里程侧。
简述雨污水管网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施工摘要:简述雨污水管网工程中的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检验和检测,为日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换填片石;抛石挤淤;水泥搅拌桩引言软基的处理一般选用换填片石、抛石挤淤及水泥搅拌桩。
对软基进行加固体处理,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
以上三个方法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振动小、易于推广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施工工艺1.1换填片石:施工准备→挖除软基层→换填片石→垫层施工;1.2抛石挤淤:施工准备→人工抛石→垫层施工;1.3水泥搅拌桩:施工准备→桩位放样→钻机就位→调整钻架角度→反循环空钻至设计桩顶标高(-0.4m)→正循环喷水泥浆下钻至设计桩底深度→正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重复上下搅拌,完成四搅四喷→桩机移位,下一个循环。
2 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2.1换填片石2.1.1施工方法。
换填片石前,应清除基坑内有机杂物,换填后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不少于5遍。
使各石之间松散接触状态变为紧密咬合状态,对于明显空洞、空隙的地方用小块石或石屑填缝,直到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片石换填后,用一层细集料石进行找平、嵌缝、碾压平整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1.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块、片石大小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沉降法或者是最终检验承载力来进行双重的管理和控制。
2.2抛石挤淤2.2.1采用挖掘机分层抛石,方法为进占法,抛石填料粒径大30cm。
第一层的抛填厚度以能上大型施工机械为准。
若块石无明显沉降,可向前延伸进行下一段施工;若沉降明显,则需抛一层石块进行碾压,直至块石沉降量较小为止。
抛填施工时,首先利用毛石自重进行初步挤淤,随后整平毛石顶面,并用推土机及挖掘机等履带机械设备进行碾压,使毛石沉入基本稳定。
待作业面展开后,再用自重18t以上的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
振动碾压4~5遍,碾压过程中,用人工将片石空隙以小石或者石屑填满铺平,直至抛石层顶面平整无明显空隙。
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1概述本工程软基处理主要采用清淤换填、设砂垫层、加铺土工布、土工格栅及抛石挤淤等方法。
施工前后均应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验证设计地质参数的准确性,确保施工质量。
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如下。
2抛石挤淤及换填施工在路基施工范围内遇到原地基土质为淤泥时,根据淤泥量的大小,采用挖除换填或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
(一)路基换填施工1、开挖前先对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开挖。
2、开挖宽度为换填宽度两侧各加宽0.5米范围。
3、在开挖前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对现场现状管沟接顺,保证排水等顺畅。
4、回填砂砾控制在路床以下80Cm范围内,保证路基稳定。
5、填筑厚度、最佳含水量、碾压遍数及碾压机具通过压实度现场试验确定。
6、施工流程施工准备—a开挖软土层—回填砂砾——A碾压—►压实度检测(二)抛石挤淤施工1、开挖前先对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开挖。
2、开挖宽度为换填宽度两侧各加宽0.5米范围。
3、在开挖前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对现场现状管沟接顺,保证排水等顺畅。
4、抛填片石的粒径不宜小于30mm,且不小于30Omm粒径的片石含量不得超过20虬5、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展开,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及时清理淤泥外运。
6、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片石层使抛石密实。
7、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一a开挖表层淤泥——a抛填片石——a淤泥外运一碾压一试验检测3土工布及土工格栅铺设⑴土工布搭接施工路床基底压实平整后铺设土工布。
采取横向铺设的方式施工,施工搭接采用双排线折叠缝合法缝接,接缝宽度为30cm;相临土工布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1米。
铺好的土工布,周边用砂袋叠压,并及时填砂。
铺设时铺设面要清理干净,避免因砂土挤入两层织物之间而将织物抬起。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铺设前,应将土工织物予以抽样检查,对照出厂标准和试验要求指标,不合格的坚决不用,以保证质量。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完整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填方穿越水田地段较多,为高液限非适用性材料软基;亦有经过水塘地段,为淤泥软基。
软土地基主要位于沟谷内或水塘,上部为水田,积水,表层多为耕植土,分布非适用性材料、淤泥.根据设计本标段共需处理软土423211m³。
根据设计要求,非适用性材料软基和淤泥层必须挖除后,选择最佳的机械设备组合清运淤泥、排干积水,再从基底按要求换填适合路基填筑的材料。
根据设计,本施工段落有一段软基换填,软基处理长度为40m,平均宽度为8.3m,平均深度为2。
8m,本项目部将在进行轻型触探试验后确定最终换填范围和深度。
二、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⑶、《公路施工手册》⑷、设计图纸⑸、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施工标准化指南》⑹、广西高速公路投资《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2、编制原则⑴、认真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本合同段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⑵、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设计标准;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业主制定颁布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等;⑶、认真、充分研究施工环境,妥善解决施工生产与各方面关系协调,应用新技术,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⑷、施工方案编制尽量做到与总体施工部署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楚;⑸、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力求均衡生产;⑹、实施项目法管理,应用动态网络控制技术,实施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优化配置施工所需各项资源,做到统筹安排,均衡生产,降低工程成本;⑺、坚持文明施工,规范化管理,减少植被破坏,控制水土流失和污染,切实做好保护环境工作。
软基换填处理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软基换填处理施工方案,为软基换填处理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
软基换填处理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通过将较软的地基土层换填为更坚硬的材料,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工程方法软基换填处理施工可以采用以下工程方法:1. 地基勘察和评估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基勘察和评估,确定地基的软弱程度和需要换填的土层的厚度。
勘察和评估的结果将影响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
2. 软基处理原则软基处理的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保证填料材料的均匀性和适宜的密实度,确保处理完后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填料材料选择填料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地基的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
常用的填料材料包括砂土、碎石、混凝土等。
选择填料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密实度、稳定性和与原土的相容性等因素。
4. 施工工艺软基处理施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 土壤开挖根据地基勘察和评估结果,进行软土层的开挖工作。
开挖时需要注意保证土层的平整,并及时处理遇到的地下水等问题。
(2) 填料材料的运输与铺设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进行运输,并按设计要求逐层铺设。
铺设时应注意保证填料材料的均匀性和适宜的厚度。
(3) 碾压与密实完成填料材料的铺设后,采用碾压机械对填料进行碾压和密实。
碾压过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填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4) 检测与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填料材料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检测内容包括填料材料的密实度、承载能力等。
5. 施工管控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管控,包括材料的采购与质检、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质量的监督等。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三、风险与安全考虑在软基换填处理施工中,需要考虑以下风险和安全问题:•地下水问题: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地下水,需要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地质灾害:如遇到地质灾害,施工应立即停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一、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一)抛石挤於施工方法1.测量放出边桩根据设计图纸放出抛石基础坡脚边线位臵,要求抛石基础坡脚边线位臵比设计抛石基础坡脚边线宽0.5米以上,并钉立长竹杆或木杆钉。
2. 抛填片石抛石材料须选用坚硬、不易分化且厚度或直径大于30cm的的石块,宜用大小不同的石块掺杂抛投,以达到嵌挤密实目的,抛石顶面设计标高为常水位加0.5米,挖掘机配合装载机抛填片石,为达到挤压密实目的,每抛填一层片石,用挖掘机挖斗往下夯压已填片石,直至抛填片石达到设计标高,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履带式挖掘机碾压密实。
(二)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1、、施工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收集的资料包括地质资料和水质资料及其他一些有关的文件、图纸。
(2)、施工前应在每个工点自上而下连续钻探取软土芯样做水泥土配合比室内试验。
(3)、桩身设计水泥掺入量为75kg/m,扩大头设计水泥掺入量为110kg/m,水泥选择国家大型生产厂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小于32.5R。
水灰比一般取用0.5~1.2。
(4)、搅拌桩钻头采用双向水泥土搅拌桩钻头施工。
2、施工现场准备:(1)、在机械设备进场前应平整场地。
当场地表面较硬需注水预搅施工时,应在四周开挖排水沟,并设臵集水井,其位臵应不影响深层搅拌桩机施工。
(2)、深层搅拌施工的主要材料为水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搅拌水泥浆液的水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标准。
(3)、深层搅拌桩机等机械的组装和就位;水泥浆液制备设备系统安装;管线的连接,用压力胶管连接灰浆泵出口与深层搅拌桩机的输浆管进口。
机械安装完后应试运转。
3、工艺试验:深层搅拌工艺试验是验证并确定设计提出的施工技术参数和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搅拌桩机钻进深度,桩底标高,桩顶水泥浆停浆面标高;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外加剂的种类;(2)、搅拌桩基的转速和提升速度,浆泵的压力;(3)、输浆量及每米输浆量变化,水泥浆经浆管到达喷浆口的时间,是否需要冲水或注水下沉,是否需要复搅复喷及其部位、深度等。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完整一、前言软基处理是指在基础施工前,对于地基土壤进行调整、加固或改良,从而达到加强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稳定性、防止沉降等目的的一系列处理。
由于软基处理对于基础的承载力与抗沉降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它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份施工方案,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进行软基处理施工。
二、施工准备1. 设备准备在进行软基处理施工前,需要准备的设备包括:(1)混凝土搅拌机:用于将混凝土材料搅拌均匀。
(2)挖掘机:用于在地面上挖掘出要处理的土壤。
(3)平地机:用于将松土均匀压实。
(4)大型滚动机:用于将大型土堆进行压实处理。
(5)水泥罐车:用于运输水泥原料。
2. 材料准备软基处理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碎石等。
(1)水泥:水泥是软基处理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在软基处理中主要起到增强土壤固结度的作用。
(2)砂:砂是软基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原材料,它可以增加混合材料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3)碎石:碎石是软基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原材料,它可以增强混合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3. 施工人员准备在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施工人员应该具备以下技能:(1)能够了解施工图纸,理解施工方案。
(2)需要有一定的机器操作技能,以便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3)需要认真细致,仔细处理每一道程序。
(4)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三、施工过程1. 地面基础处理在进行软基处理施工前,需要先将地面上的草木进行清除,然后将地面平整。
如果地面上存在杂物、大石头等,需要先使用挖掘机将其清理干净。
2. 软基处理(1)控制软基处理的深度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和要求来控制处理深度,对于软弱地层,处理深度应该覆盖其整个范围,而对于基础承力层,则仅需处理至承力层。
如果处理的深度不够,将无法发挥软基处理的作用。
(2)软基处理材料的搭配软基处理材料的搭配应该根据土性、土层厚度和处理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而言,应控制混合材料的水泥掺量、砂掺量、水掺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