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第1节《电能与电功》导学案(新版)沪粤版
- 格式:doc
- 大小:164.00 KB
- 文档页数:3
15.1电能与电功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1节,主要涉及电能与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能的定义和单位;2. 电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3. 电能与电功的联系与区别;4. 电能与电功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与电功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电能与电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与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电能与电功的测量方法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灯、电阻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电能与电功的关系。
2. 知识讲解:介绍电能与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实验演示:进行电能与电功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随堂练习: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计算电能与电功,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电能与电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电能与电功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5.1 电能与电功电能:定义:……单位:……电功:定义:……计算公式:……电能与电功的关系:……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能与电功;2. 分析并解答课后思考题;答案:1. 电能:……,电功:……;2. 课后思考题解答:……;3. 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电能与电功的关系;通过知识讲解、实验演示、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电能与电功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5.1 电能与电功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四章第1节《电能与电功》。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3.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 电功与电能的关系;5. 电功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电能、电功率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电功、电能、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电能、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难点:电功与电能的关系,电功的测量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等);学具:课本、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用电为例,让学生思考电能与电功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3)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电功与电能的关系;(5)电功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电功、电能、电功率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电功、电能、电功率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电功、电能、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功:W=UIt电能:E电功率:P=UI电功与电能:W=E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电功、电能、电功率的概念。
2. 解释电功与电能的关系,并给出一个实例。
(1)一盏台灯,电压220V,电流0.2A;(2)一部手机,电压3.7V,电流0.2A。
答案:1. 电功是电流在电路中做功的能力,电能是电流做功的总量,电功率是电流做功的速率。
2. 电功与电能的关系是:电功等于电能的变化量。
实例:一个电池的电能用完后,其电功为零。
第十五章电能与电功率15.1 电能与电功学习目标:1.知道电能及其单位和单位的换算。
2.知道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表上几个参数的意义。
3.知道用电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学习重点:知道电能表上几个参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根据电能表的读数计算消耗的电能。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过程。
且用电器消耗了多少能,电流就做多少功。
电流通过电灯做功,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电流通过电热器做功,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电能表:测量电路的仪表,俗称电度表。
目标导学:知识点一:电能1.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如火力、水力、风力发电厂,它们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而电能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各类用电器在生产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电能其他形式的能【思考】请你写出下列物体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电风扇电热水器电池充电____能转化为____能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____能转化为____能【小结】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功的过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消耗电能的过程可以说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电功是多少。
电功有符号W表示。
2.电能的单位:生活中所说的“度”,物理上称为“千瓦时”,符号为“kw•h”。
在物理学中,常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
1千瓦时比1焦耳大得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w•h=3.6×106J知识点二:电能的计量1.认识电能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8页有关电能表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即记录电路消耗定能的仪表。
“220 V ”表示“10(40)A ”表示“50Hz 表示”“360r / KW ·h ”表示2.电能表的读数电能表上显示的数字是表从开始记数到读数为止用去的电能。
15.1电功与电能学习目标知识与技术理解电功的看法,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变为其余形式能量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察看能力和利用实验剖析和办理实质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学致使用的能力;认识电能丈量的仪表和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电能和其余能的转变和守恒规律的解说进一步浸透辨证唯心主义看法的教育和节俭能源节俭节俭的优秀传统;增强学生对物理的重视,培育学生谨慎务实的科学态度;充足认识 1 度电的功能,养成节俭电能的习惯。
教课重、难点电功、电能表的认识。
学习过程一、研究新知1.电功的看法⑴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需要素是____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
⑵教师列举一些电流可以做功的案例,概括:__________________叫电功。
⑶电流经过用电器时,电流会做功,能量转变的状况是:电电扇工作时 ____________________;电饭煲煮饭时__________________;电灯发光时;给蓄电池充电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冰箱工作时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时 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变成_________能的过程。
⑷电功的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
1kW·h=__________J。
2.电能表(1)电能表的作用:丈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仪表。
(2)表盘数值的单位符号是:____________,读作 __________,其含义是 __________。
(3)技术参数:①电压 220V 表示:。
额定电压指家用电器或电学仪表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
②电流 10A( 40A):此中 10 A 指该电能表 ________工作时的最大电流为 10A,40 A 是指 ____________经过的最大电流为40A。
电能与电功率
【复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了解电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焦耳定律。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见学生用书“中考重点热点专项训练”
1.对学
分享独学:(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一回顾本章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方案二总结本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电能与电功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十五章第一节“电能与电功”。
本节主要介绍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能的概念、单位和测量。
2. 电功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3. 电能与电功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电能与电功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电功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能和电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难点:电能与电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思考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是哪种能量。
2. 概念讲解:介绍电能和电功的概念,解释它们的单位,展示电能和电功的计算方法。
3. 例子解析:分析电能和电功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电能与电功之间的相互关系。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能和电功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能和电功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单位、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用电器工作一段时间所消耗的电能(假设电压为220V,电流为1A):(1)电冰箱运行1小时;(2)电风扇运行30分钟;(3)电视机关闭状态(待机)24小时。
2. 答案:(1)电冰箱运行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为:220V × 1A × 1小时= 220Wh;(2)电风扇运行30分钟所消耗的电能为:220V × 1A × 0.5小时 = 110Wh;(3)电视机关闭状态(待机)24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为:220V × 1A × 24小时 = 5280Wh。
教案: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5.1电能与电功一、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电路中电荷做功的能力,单位为焦耳(J)。
2. 电功的计算: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即 W = UIt。
3. 电能的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4. 电能的节约:了解节能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电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能和电功的概念,了解电能的转换和节约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电能和电功的关系,电能的转换。
2. 重点:电功的计算公式,电能的节约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线、灯泡、电压表、电流表、计时器。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教室里的灯泡发光,消耗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室里的灯泡是如何消耗电能的吗?2. 概念讲解:讲解电能、电功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能的转换。
3. 公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电功的计算公式 W = UIt,并进行解释。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电功计算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题。
5.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电功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节能教育: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能与电功1. 电能:电路中电荷做功的能力,单位:焦耳(J)2. 电功: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公式:W = UIt3. 电能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压为220V,电流为0.5A的电路,工作时间为10分钟,求电路消耗的电能。
答案:W = 220V × 0.5A × 10 × 60s = 66000J2. 题目:请你列举三种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电能的方法。
答案:关灯、使用节能灯泡、合理使用电器等。
15.1电能与电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个电位移动到另一个电位所做的功。
2. 电功的计算: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即 W = UIt。
3. 电能的单位:焦耳(J),1J = 1V·A·s。
4. 电能的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和电功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的计算方法和电能的转换。
难点:电功公式的应用和电能转换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灯泡、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电能和电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电能和电功的概念,解释电功的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利用教具进行实验,实时测量电压、电流和时间,计算电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功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计算。
5. 电能转换讲解:通过实验演示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如电灯发光、电热产生等。
6. 板书设计:板书电功的计算公式,以及电能转换的实验现象。
7. 作业设计:题目1:一个电阻值为R的灯泡,在电压U下工作了t时间,求灯泡消耗的电能。
答案1:W = UIt = U^2t/R题目2:一个电动机在电压U和电流I下工作了t时间,求电动机所做的电功。
答案2:W = UIt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了电功的计算方法和电能的转换原理。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电能的测量和转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能表的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的充电等。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提高性的题目,如电能的最优化利用等,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案: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5.1 电能与电功一、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介绍电能的定义、单位以及电能的计算方法。
2. 电功的计算: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根据电流、电压和时间来计算电功。
3. 电能与电功的关系:探讨电能和电功之间的联系,解释电功是电能的转化过程。
4. 电能的测量:介绍电能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电能的消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电路中的电功。
3. 学生能够理解电能与电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电功是电能的转化过程。
4. 学生能够了解电能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电能的消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能与电功之间的关系,电功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计算方法,电功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电能表模型、电路图。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家庭用电情况,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消耗情况。
2. 电能的概念:介绍电能的定义、单位以及电能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 电功的计算: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根据电流、电压和时间来计算电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4. 电能与电功的关系:探讨电能和电功之间的联系,解释电功是电能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电能的测量:介绍电能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电能的消耗,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电能表的使用技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能与电功电能:定义、单位、计算方法电功:计算公式、电流、电压、时间电能与电功的关系:电功是电能的转化过程电能的测量:电能表的原理、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答案:电功 = 电阻× 电流× 时间= 10Ω × 2A × 1小时 = 20J。
15.1电功与电能(1)【学习目标】①会从能量转变的角度认识电功的观点;②会正确使用电能表丈量电功,会读电能表;③知道电功能够经过电能转变为其余形式能的多少来量度,知道电功和电能的单位是同样的,能划分电能和电功两个观点.【学习重难点】要点:①电功的观点;②正确使用电能表丈量电功.难点:电功的观点 .【讲堂研究】电能与电功自学教材,察看以下图片,回答以下问题:图 15-1-1问题1:图 (a)中电能转变为________,图 (b) 中电能转变为________,图 (c) 中电能转变为 __________,图 (d) 中电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_.问题2:当电能转变为其余形式的能时,我们就说电流做了电功.电能转变为其余形式能的多少,能够用电功的大小来量度.电功用字母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换算关系是.【当堂训练】1.以下不是表示电功单位的()A .焦耳B.千瓦时C.千瓦D.度2.某家用电能表上标有“220V 5A3000R/kWh”的字样,当家顶用电器所有工作时,电能表 1min 内转了 45 转.由此可估量出该家所实用电器的总功率为 __________W;若该家所有用电器工作时的总电流不超出电能表的额定电流,还能够再增添________W 以下的用电器.3.小明同学在夜晚学习时,使用220V、40W 的灯泡 3 小时,则电路中耗费了的电能,若电路中接有“600revs/kW·的h”电能表,则在这段时间内电能表的表盘转了转。
4.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000imp/ kW ·h”字样(“imp/kW ·h”是电子式电能表的一个重要参数——“脉冲输出”的单位,其数值表示用电 1kW·h 表盘上耗电指示灯闪耀的次数),将某用电器独自接在该表上工作 2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耀了 300 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耗费的电能为 kW ·h,用电器的电功率是 W 。
15.1 电能与电功
1.了解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换,知道电能表的作用.
2.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
3.重点:认识电能,正确使用电能表.
4.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电能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一、电能与电功
1.电能的应用是指通过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举出几种常见的用电器:灯泡、电视机、电冰箱、电烤箱.
3.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电能在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如日光灯;把电能转化为热,如电炉;把电能转化为动能,如电动机.
4.物理学中,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我们就说电流做了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多少,可以用电功的大小来量度.
5.电功用字母W 表示,电功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一样,也是焦.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俗称“度”)表示电功,符号是kW·h.1 kW·h= 3.6×106J.
6.用电饭锅煮熟一锅饭,消耗的电能大约为(C)
A.40 kW·h
B.4 kW·h
C.0.4 kW·h
D.0.04 kW·h
二、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7.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通过电能表计量出来.
8.图示是某同学家使用的电能表,请回答:
(1)电能表计量的单位是kW·h.
(2)图中电能表的示数为37.5 kW·h,这说明该用户在安装这个电能表后一共用了37.5 kW·h的电能.
(3)图中220 V 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为220 V .
(4)10(20)A 表示这只电能表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是10 A,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是20 A .
(5)50 Hz表示这只电能表在频率为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3000 r/kW·h表示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就转了3000转.
9.小丽家电能表的视窗在月初和月底显示的数字如表所示,她家这一个月消耗电能为88.6 kW·h.
1.活动一:现在供电紧张,我们如何开发更多的电能?
方法提示:根据身边的实例,小组先谈论,总结,代表发言.
答案建更多的风力发电站、水力发电站、核电站等.(合理即可)
2.活动二:利用实验器材,探究电能和其他形式能如何转化?
方法提示:将手中的电池、小灯泡、导线和开关组成一个电路,闭合开关,让灯泡发光,并用手触摸灯泡外壁,有什么感觉?将灯泡换成小电机,闭合开关,电机有什么变化?
答案小灯泡外壁有些热;电机发生转动;这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热或动能.
3.活动三:电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否也具有能量?这些能量分别转化成了什么?
答案日常生活中用的电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电池,二是发电机.电池里面储存着化学能,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工作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4.活动四:说一说一度电能干的事,谈谈怎样节约用电?
答案一般情况下,一度电可以使用电风扇15小时,让25瓦的电灯连续点亮40小时,看10小时电视,让一台家用空调大约工作1小时,让一台冰箱大约工作两天.
节约用电常识:(1)夏天空调温度不能调得太低;(2)关闭电视时应关闭电源,不能让其处于待机状态;(3)减少开冰箱门的次数,并缩短开冰箱门的时间等.
5.观察图甲中小林的妈妈和爸爸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的电价为0.52 元/度.这个月小林家消耗的电能是 3.6×108J.
(2)小林家上一个月底的电能表抄表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现在电能表的示数应为
.
6.电能表上标有“3000 r/kW·h”的字样,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1 kW·h 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 转.如果只有一个用电器接在这个电能表上,当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50转时,则这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0.05 kW·h.当转过6000转时,这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2 kW·h.
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W1==0.05 kW·h W2==2 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