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凉果地方标准的研制
- 格式:pdf
- 大小:292.89 KB
- 文档页数:4
蜜饯产品相关标准目录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DB44/T 517-2008 ……………….广式凉果GB/T 10782-2006……………..…蜜饯通则GB 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则规定类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GB 8956-2003…………………….蜜饯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包装材料类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9688-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检验类GB/T 4789.3-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T 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添加物质类GB 4578-2008…… . .糖精钠GB 13736-2008……山梨酸钾GB 12488-2008……. .甜蜜素GB 1902-2005……. 苯甲酸钠GB 1893-2008 …….…焦亚硫酸钠GB 6227.1-1999……日落黄GB 1987-2007…………柠檬酸GB 22367-2008…….阿斯巴甜GB/T 19618-2004 ……甘草GB 8270-1999……..甜菊糖甙GB 317-2006………….白砂糖GB/T 20880-2007….食用葡萄糖GB 5461-2000…………食用盐GB 4481.1-1999………柠檬黄GB 4480.1-2001………胭脂红。
Q/HYC 杭州余杭崇贤镇蜜饯炒货厂企业标准Q/HYC 0001S-2019代替Q/HYC 0001S-2018凉果类蜜饯2019-11-07发布 2019-12-07实施杭州余杭崇贤镇蜜饯炒货厂发布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相关指标参照GB 1488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蜜饯》、GB/T 10782《蜜饯通则》的规定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制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HYC 0001S-2018《凉果类蜜饯》。
本标准与Q/HYC 0001S-201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了适用范围。
本标准由杭州余杭崇贤镇蜜饯炒货厂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余杭崇贤镇蜜饯炒货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明芳、张玲、陈权。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HYC 0001S-2017、Q/HYC 0001S-2018。
凉果类蜜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凉果类蜜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果蔬为主要原料,选择性添加食用盐、白砂糖、麦芽糖、食用葡萄糖、果汁、桂花、香辛料、植物油(护色)、食用香精等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糖精钠、三氯蔗糖、甜蜜素、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菊糖苷、DL-苹果酸、柠檬酸、香兰素、乙基麦芽酚、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焦亚硫酸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经盐渍、糖渍、沥干、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凉果类蜜饯。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 188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GB 188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香兰素GB 1886.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糖精钠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GB 1886.1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 1886.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GB 1886.2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47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4789.2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糖果、糕点、蜜饯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82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GB/T 10782 蜜饯通则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蜜饯GB 149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GB/T 20883 麦芽糖GB 255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GB 255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SB/T 10197 原果汁通用技术条件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2007)《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3要求3.1原辅料要求3.1.1 果蔬应清洁、无污染、无霉变,并符合GB 2761、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
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凉拌菜》征求时间稿编制说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2012年7月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凉拌菜》送审稿编制说明1。
任务由来及说明2011年5月,浙江省卫生厅下达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承担单位的函(浙卫便函[2011]48号),将《凉拌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任务下达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为做好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在接到任务以后立即成立凉拌菜省地方标准制订项目组,按合同,项目组由浙江省农科院质标所、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成,为更好的完成标准,我们邀请杭州市餐饮业协会作为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本标准的制订。
召开专门会议论证标准制订的涵盖范围、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讨论与其它标准的协调性;确定标准的制订要点,确保项目指标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 标准制订的意义凉拌菜是餐饮行业销售的重要产品,是餐桌上的必备菜肴,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喜欢,凉拌菜不像其他热菜是经高温加热后食用的,它几乎都是放凉后加工和生的即食菜肴,因此安全隐患也最多。
如检测评价中发现凉拌菜产品甲醛超标、黄曲霉毒素超标,其微生物指标更容易超标。
另外,目前对制成凉拌菜的原料也很少进行安全卫生指标的把关,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在监管中也感到困难重重,而该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及实施,以及从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的《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执行进度上看,2010年的抽检品种中覆盖了高风险食品。
而凉拌菜常常成为食物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即被列为餐饮环节的高风险食品。
随着餐饮监管的加强,国家对高风险食品的监管力度有进一步增强。
但是从实际监管效能上看,由于缺乏相关的食品安全产品标准,导致检验机构无法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或仲裁检验;政府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处罚;而对餐饮企业,由于缺乏相应标准,不利于进行食品安全生产的指导,因此标准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产品标准,从而对凉拌菜的质量进行合理规范。
凉茶标准1006.凉茶市场监管期待良策广东凉茶具有清热等功效,但按现行“药品法”和“食品法”,说凉茶具有功效是违法的,这大大制约了凉茶的发展。
凉茶“申遗”成功,便成为一种文化而获得保护。
然而,这对凉茶市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茶,在企业资历和配方历史上有着严格的限制,目前认定的只有21家企业的54个秘方。
这与各地星罗棋布的凉茶档和凉茶品种相比,只占极少部分;数量庞大的非“遗产”凉茶,如果一律禁止生产销售也不大可能。
那么,制订个性化技术标准和生产手续加以规范,恐怕也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其次,非“遗产”凉茶冒称“遗产”、随意宣传功效的现象,必将应运而生。
作为食品的凉茶,怎样的宣传才算是不涉及功效——其难点在于,凉茶由中草药加工而成,而中草药是具有治疗功效的,于是凉茶的名称往往与功效连在一起,比如“癍痧凉茶”、“喉痛凉茶”。
这样的叫法算不算宣传功效?如果都算,这些凉茶恐怕只有“执笠”;如果不算,“遗产”和“非遗产”的界线,在市场上就变得不那么清晰,鱼目就有混珠的空间。
凉茶利润丰厚,使得凉茶市场良莠不齐,胡吹滥叫的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加入西药以求“疗效显著”。
因此,“申遗”成功后市场规范成为一大课题。
“放心凉茶”的理想做法是配方报批,但报批后不按原配方生产,又该如何监管?这真值得好好研究。
凉茶可合法宣传功效日前,广东省食品(饮食)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凉茶成为国家文化遗产后将受到国家有关法律永久性的保护,受保护的凉茶品牌和秘方在产品宣传方面将可合法使用术语(即功效)、其秘方中所使用的中草药亦将受法律保护。
广东新南方集团副总经理张少平表示,凉茶属于食品,按相关法规,食品在宣传中不能宣传药效功能的,现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和秘方都受到保护,也即是说,在“文化遗产”之列的凉茶以后在宣传中可合法使用术语即功效。
此外,按国家规定药食同源的110种中草药才可使用于食品中,但凉茶里所使用的中草药有近200种,因此,进入“文化遗产”之列的秘方,现在也可合法使用那些不在110种中草药里的草药了。
《食品安全广西地方标准风味橄榄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本项目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根据《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编号(桂地标食7005号)起草;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暄、干宁军、周寿勇、温韬、李文奇、段玉林、吉日文、罗志祥、何晓蓉、杨健、郭盈岑、何善廉等。
参与人员一览表一、标准修订任务下达后,组成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风味橄榄》编写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
编写小组收集了有关风味橄榄产品的标准及与此工艺相近的酱腌菜标准和相关技术资料,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同时分派编制人员到腌制橄榄的主要产地钦州市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座谈(企业名单见附表)和现场抽样,了解和掌握了风味橄榄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基本情况。
通过分析、研究即食类风味橄榄产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等方面的资料,并对现场抽检的批次各生产企业产品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见附表)进行了分析统计,经编写组多次讨论、研究、确定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风味橄榄》的技术指标和规定参数,形成初稿。
完成的初稿采取函审的形式,向广西区卫生监督所、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区粮油检测站、广西轻工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区分析测试中心、广西粮油质量检验站、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市食品药品信息安全与监控中心等食品相关检验机构的相关专家发征求意见函。
结果发函份,有意见回函份,收集到个单位共名相关专家的条修改意见,完全采纳条,不采纳条,最终形成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稿。
二、与我国、我区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目前,广东、福建地区普遍以青橄榄、芥菜、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经腌制、熬煮加工而成的“橄榄菜”,并不是以纯橄榄为原料。
广西特色食品风味橄榄是以广西特有的野生橄榄为主要原料,不加入芥菜等其他蔬菜,其以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但因没有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利于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统一和一致性,极大地制约了产品的开发。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冻干水果制品》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本项目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委托,根据《食品安全广西地方标准制订项目委托协议书》编号(桂地标食2017003号)。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西-东盟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南宁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小聪、杨伟军、段玉林、张荣林、莫紫梅、刘珈伶、昝川南、刘星、范兴、戴向东、黄惠林、梁飞燕、廖强。
标准起草人基本情况表(二)简要起草过程标准修订任务下达后,广西-东盟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组成了《食品安全广西地方标准冻干水果制品》编写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
编写小组收集了有关水果制品类产品的标准和技术资料,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分派人员到企业进行调研,形成了南宁、桂林、崇左、钦州防城港等四个调研组深入到企业和基层一线进行调研,就标准中的基本问题同相关企业及监管人员进行交流;同时将征求意见表发放到各市进行意见征求。
通过分析、研究冻干水果制品类产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料,确定了《食品安全广西地方标准冻干水果制品》的制订项目和有关内容。
同时对收集到的冻干水果制品进行检验,收集相关检验数据,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征求意见,起草了修订草案并对草案进行多次反复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制定的意义;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升华出来。
而物质本身剩留在冻结时的冰架子中,因此它干燥后体积不变,疏松多孔。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特别是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过分添加防腐剂、甜味剂等的重视,冷冻干燥法处理水果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安全的、无副作用的处理方法。
但当前却无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作为广西优势水果产业深加工的冻干水果制品逐渐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但由于没有相关质量安全标准的规定,各个生产企业都是采用企业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进行质量监控,由于企业本身技术能力的差异,造成我区当前市面上冻干水果制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给实际监管和企业生产都带来巨大的标准缺失,同时也不利于国内国际市场的开发和拓展。
P 本ICS 67.080.01DB44X 24备案号: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4/T 517—2008前 言本标准卫生指标采用GB 14884-2003的规定,该标准中山梨酸钾限量和微生物指标修改采用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Codex Stan 79-1981《果酱(蜜饯)和果冻标准》,铅限量指标等同采用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Codex Stan 79-1981《果酱(蜜饯)和果冻标准》。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揭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省揭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云浮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惠波、江乙逵、廖茂彬、陈丽玲、范燕斐、黄少强、林伟鹏、何剑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廖志金、罗云山。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广式凉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式凉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果、蔬菜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广式凉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0,eqv ISO 780:1997)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04,CAC CODEX.1-1985,NEQ)GB/T 10782 蜜饯通则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GB/T 12456-1990,ref ISO750-1981)GB 14884-2003 蜜饯卫生标准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