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康复新Bobath治疗在康复中的应用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937.50 KB
- 文档页数:34
新bobath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患者,均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以计算机抽号方式分组,分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新bobath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FMA)平衡量表评分、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MA、BI量表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新bobath技术可有效改善上肢手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医学价值。
关键词:新bobath技术;脑卒中;上肢手运动功能康复;FMA;BI前言:脑卒中是由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导致患者的局部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一般临床证候持续时间长(>24h),其发病人群数量大,致残、致死人数多、极易复发[1]。
脑卒中容易引起并发症,较常见的有上肢手运动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极大降低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属及社会都有极大负担。
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极其重要。
目前,治疗上肢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主要采取神经电刺激、悬吊、针灸等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较差。
新bobath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
本文即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脑卒中患者应用新bobath技术对上肢手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患者,均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以计算机抽号方式分组,分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脑卒中康复Bobath疗法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1. 通过识记bobath疗法的治疗原则,对bobath疗法有大概的了解2. 复述常用治疗技术有哪几种3. 以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为例,掌握bobath疗法的应用4. 掌握弛缓期、痉挛期和相对恢复期的特点,为各期患者制定训练计划一、治疗原则导读Bobath技术是最早用于脑瘫和其他神经瘫痪康复的技术。
主要提出按婴幼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训练,其主要治疗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二)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的运动模式(三)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四)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二、常用治疗技术(一)反射抑制性模式常用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射抑制性模式是专门针对抑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射而设计的一些运动模式。
异常运动主要包括痉挛模式动作、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和联合反应等。
仔细分析RIP可以发现,他们几乎与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完全相反。
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
针对常见的痉挛模式,偏瘫患者的RIP方法如下:1.躯干抗痉挛模式由于患侧躯干背阔肌、肩关节下降肌的痉挛和患侧躯干的感觉丧失常常导致患侧的躯干短缩,牵拉躯干患侧屈肌将缓解异常的肌张力而矫正患者的姿势。
因此躯干的抗痉挛模式应是牵拉患侧躯干使之伸展。
其方法是患者健侧卧位,治疗师站立于患者身后,一只手扶住其肩部,另一只手扶住髋部,双手做相反方向的牵拉动作,在最大的牵拉范围内停留数秒,便可缓解患侧躯干肌的痉挛。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根据偏瘫患者常见的异常痉挛模式,如上肢屈曲痉挛占优势、下肢伸肌痉挛占优势的特点,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如下:(1)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
(2)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
3.肩的抗痉挛模式由于菱形肌、斜方肌尤其是背阔肌、肩胛周围肌肉的痉挛,将导致肩胛带出现后撤、下沉等。
Bobath技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Bobath技术和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两种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其联合应用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介绍Bobath 技术和穴位贴敷疗法的原理和应用,探讨了两者在联合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机制研究、案例分析以及临床前景展望。
通过总结这种联合应用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前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为更好地应用Bobath技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提供参考,并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Bobath技术、穴位贴敷疗法、联合应用、临床实践、机制探究、案例分析、临床前景、效果总结、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不足、探讨。
1. 引言1.1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意义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损害。
脑卒中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运动障碍、感知障碍、语言障碍等。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促进神经再生,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恢复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目前,康复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
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程度,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通过引进先进的康复技术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康复的效果。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Bobath技术介绍Bobath技术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obath 夫妇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包括脑卒中患者。
Bobath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重新学习和重新训练神经系统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该技术强调整体性治疗,将姿势和运动结合起来,通过不断重复的练习来促进神经系统的再学习和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