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室外的给水的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述室外给水工程是指将水源输送至室外供水点,满足人们日常用水的需求。
施工方案设计是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二、工程内容1.水源选择:根据工程需求和周边环境,选择适合的水源,可以是地下水、河水或是市政供水。
2.输水管道布置:根据工地平面图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输水管道布置方案,包括管道的走向、管径和敷设方式。
3.阀门设置:根据工程需要,在管道上设置适当的阀门,用于控制和调节水流。
4.水泵站设计:如需提升水源,设计水泵站,包括水泵的选型和布置。
5.水箱设置:根据用水需求和供水周期,设计合理容量的水箱,并确定位置和高度。
6.消防设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置消防用水设备,包括消防栓和喷淋系统。
7.管道保护:对于埋地或暴露的管道,设计合理的保护措施,保证管道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8.水表安装:按照相关规定,安装水表并进行合格检验。
三、施工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任务和质量要求。
2.地面工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面挖掘和回填,清理地面并进行必要的平整处理。
3.管道敷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管道敷设,采用不同的敷设方式,如埋地敷设、架空敷设等。
4.阀门及附件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在管道上安装阀门和相关附件,保证正常使用和运行。
5.水泵站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水泵站的建设,包括水泵、管道、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
6.水箱及消防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水箱和消防设备,确保其良好的运行和使用效果。
7.管道保护:根据设计方案,采取合适的措施对管道进行保护,如施工期间的覆盖和临时支撑等。
8.水表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安装水表,确保资料准确,并进行合格检测。
9.工程验收及完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并完成工程交付。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2.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好安全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等。
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给水管道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其设计必须经过精心规划和科学布局。
本文将从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要素、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以及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讲解。
一、设计要素1. 管道材料的选择在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中,管道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
常见的管道材料有铸铁、普通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等。
在选择管道材料时,需充分考虑其耐腐蚀性、耐压性、施工便捷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从而选取出适合工程需求的管道材料。
2. 管道布局及走向管道的布局和走向直接关系到整个给水系统的运行效果。
合理的管道布局及走向能够保证水流畅通,减少系统的阻力,保障水的供应及质量。
3. 排气和排泥装置的设置在给水管道系统的设计中,要考虑到排气和排泥装置的设置。
排气装置能够有效的排除管道内的气体,避免气阻,提高水流速度;而排泥装置则能清除管道中的杂物和泥沙,保持水质清洁。
4. 阀门、接头及附件的选型在给水管道工程中,阀门、接头及附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选型能够保障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系统故障率,提高供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1. 地形测量与勘察在进行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工程区域进行地形测量与勘察。
通过地形测量,能够了解地面地貌的情况,有利于制定科学的管道布局方案。
2. 管网设计进行管网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用水量、地形、土质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绘制管道布局图,确定管道的走向、接口位置和设备设置等。
3. 管道材料选取根据工程要求,结合地质条件与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管材、管径及管材接头,合理、优化管道设计。
4. 设备选型根据给水系统的要求,选配适当的阀门、水泵等设备,保障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绘制施工图纸,明确管线走向、施工要点及关键部位的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室外给水管道安装施工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室外给水管道安装施工设计。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文将阐述室外给水管道的安装施工设计方案。
二、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2006);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2003);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08);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014);5、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施工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测量放线,确定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2、沟槽开挖:按照测量放线的位置,进行沟槽开挖。
沟槽深度和宽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3、管道基础处理:在沟槽开挖完成后,对基础进行处理。
根据地质条件,可以选择混凝土垫层或砂垫层等。
4、管道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照顺序进行安装。
管道连接处应采用合格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
5、阀门及附件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阀门和相关附件,并确保阀门灵活可靠,附件齐全。
6、管道试压: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试验过程中应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泄漏。
7、回填及夯实:在试压合格后,进行回填并夯实。
回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管道安全。
8、工程验收:在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四、质量控制措施1、材料控制:进场的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质量证明文件。
对管材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缺陷、无损坏。
阀门等附件也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合格证明文件。
2、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3、验收控制:在工程完成后,进行自检和验收。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五、安全措施1、安全教育培训: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2、现场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防止人员和物品的损伤。
室外给水管道设计规范一、管道材料选择1.给水管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常见的材料包括铸铁管、钢管、PVC管、HDPE管等。
2.管道材料的选用应考虑其抗腐蚀性能、耐压性能、耐久性和适用性等因素。
二、管道布置与设计1.管道系统应合理布置,保证供水压力稳定,减少管道阻力和水力损失。
2.管道的施工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水流畅通、排放迅速,并避免积水和水锈等问题。
3.管道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管道的埋设深度、倾斜度、连接方式等。
三、管道直径与流量计算1.管道直径的选择应根据供水流量、供水压力和管道长度等指标进行计算,以保证供水能满足需求。
2.计算管道的流量应结合供水系统的流量要求,考虑将来水源增加等因素,确定管道尺寸。
四、管道阀门与附件设置1.管道系统应合理设置阀门,以便于管道的控制、操作和维修。
2.阀门的选择应考虑其耐用性、操作性和维修性等因素。
3.管道系统还应配备相应的附件,如压力表、流量计、过滤器等,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五、消防供水设计规范1.消防供水系统应独立设置,与一般给水系统相分离,以确保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和紧急供水的正常运行。
2.消防供水管道应按照专业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包括消防栓、喷淋系统、灭火水炮等附属设备的设置。
六、管道系统的施工与验收1.管道系统的施工应按照相关工程建设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管道系统的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包括质量验收、水压测试和泄漏检测等项目。
总之,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规范是确保供水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管道布置、直径计算、阀门设置、消防供水规范等因素,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室外给水管道设计规范室外给水管道是建筑中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
在设计室外给水管道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阐述室外给水管道设计的规范。
1. 管道直径与流量的关系室外给水管道的直径要根据流量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水量、用水峰值等因素,以保证管道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水需求。
一般来说,当建筑物的用水量较大时,管道的直径也应相应加大。
一般建筑物的室外给水管道直径应大于或等于DN50。
2. 管道的材料选择室外给水管道的材料主要有铜、铁、钢、塑料等。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管道材料时,需要考虑管道的性能、使用寿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运行成本和施工难度等因素。
3. 管道的敷设深度室外给水管道敷设的深度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管道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管道的敷设深度应在1.5米以上,以保证管道不受冻融和地震等因素的影响。
4. 管道的排气设计在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管道排气的问题。
一般来说,需要设置冲洗口、送风口和波纹管等设备来保证管道有良好的排气功能。
同时还需要保证管道的斜度和填充方式,以避免管道内部有积水喷发的现象。
5. 管道的支持方式和固定方式管道的支持和固定方式是室外给水管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支持和固定管道可以有效地防止管道变形,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必须确保管道的每个支架间距不超过2米,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室外给水管道设计规范非常严格,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
合理的室外给水管道设计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用水,并确保其运行安全和可靠。
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篇一:室外排水管道工艺标准1.总则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共、民用建筑群(小区)室外排水和雨水管网的管道工程。
1.2编制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管道施工前设计单位已进行了设计交底并已图纸会审完毕。
2.1.2室外管道的施工方案已编制且已经过批准。
2.1.3建设单位、规划单位已给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交底。
2.1.4施工段沿线的地下已建各项管线有详细的平面布置图且施工前已掌握已校测。
2.2材料要求2.2.1铸铁管: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无浮砂、包砂、粘砂,更不允许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内外径及管件造型规矩。
2.2.2钢筋砼管及陶土管:管材的内外壁应光洁,无蜂窝、坍落、露筋、空鼓及明显的痕纹和凹陷。
2.2.3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排水管:承插口处的轮廓应清晰,造型规矩,与插口配套,没有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2.2.4弹性橡胶胶圈: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气孔、裂缝、卷褶、破损、重皮等缺陷。
2.3主要机具圆头锤、扁錾、捻凿、皮老虎、撬棍、千斤顶、链式手拉葫芦、手锯、钢卷尺、盘尺、水平尺、量角规等。
2.4作业条件2.4.1室外地坪标高已定位,水源、电源均具备。
2.4.2沟槽已验收合格。
2.4.3管材、管件均已检验合格,并具备所要求的技术资料。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沟槽开挖与验收→散管和下管→管道安装→闭水试验→管沟回填→砌井。
3.2沟槽开挖与验收3.2.1按图纸要求(来自: 小龙文档网: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测出管道的坐标与标高后,再按图示方位打桩放线,确定沟槽位置、宽度和深度,其坐标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3.2.2设计无规定时,其沟槽底的宽度应符合下表:3.2.3为防止坍方,沟槽开挖后应留有一定的边坡,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深有关。
关于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探讨
摘要:介绍了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几点问题,并对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给排水管道工程
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出发综合考虑设计。
关键词:给水管道管材选用
前言
室外的给水系统的管道工程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受多方面的影响。
主要是给水管的管径、给水系统的管材选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对于给水系统的管道管径的选择
远近期结合,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是管径确定时所要考虑的方面。
管径确定涉及设计供水量及经济流速的确定。
设计供水量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第一个方面是综合生活用水,它主要是公共建筑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
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
第二个方面是工作人员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含淋浴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确定。
第三个方面是消防用水,它主要是根据现行有关规定进行对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的确定。
第四个方面是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2 对于给水系统的管道的管材选用
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镀锌钢管、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玻璃钢管、塑料管、预应力(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复合管等是室外给水管道所最常用管材。
承插式给水铸铁管优点在于,高的机械强度及承压能力,接口方便,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易于施工。
承受动荷载的能力较弱及质脆是它所有的缺点。
按制造材料分为普通灰口铸铁管和球墨铸铁管,较为常用的为球墨铸铁管。
钢管拥有耐震动、耐高压、薄而轻及管节长而接口少的优点;缺点是易锈蚀影响使用寿命、价格较高。
钢管主要是在受水压力高、管径要求大路段进行应用。
预应力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是抗渗性和耐久性能最好的管材,它还可以不腐蚀及腐烂,内壁不结垢,但是,它的主要缺点是铺设时要求沟底平整、质地较脆易碰损,
且需做管道基础及管座,常用于大型输水系统。
玻璃钢管的重量轻,抗腐蚀,安装容易是优点,但是,刚度小,管道基础要求较严,限制了它的使用。
塑料管具有表面光滑、耐腐蚀、重量轻、输送流体阻力小、接口方便等和质脆、易老化的特点。
主要有硬聚氯乙烯管(upvc)、聚乙烯管(pe)等。
复合管:室外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有镀锌钢管衬塑复合管、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
镀锌钢管衬塑复合管主要处理方法是,内喷衬聚乙烯,和热镀锌钢管内经特殊过盈级配合工艺,复合挤压聚乙烯、聚丙烯管。
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以冲孔后的冷轧钢带焊接而成的网状钢管为增强体,经挤出成型连续复合而成的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具有钢管的机械强度和塑料管的耐腐蚀性。
这一点非常具有实用性。
但是,在管材安装时,切断
的端面应作严格的防锈处理。
3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注意问题的探讨
3.1 给水管道混凝土支墩设置的探讨
给水铸铁管特别是球墨铸铁管在室外给水管道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一般在施工较大口径的室外给水铸铁管时,多在如下位置处:如管道系统的水平弯头、三通、管道末端及返弯处需设置混凝土浇注的支墩。
支墩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管内水的压力或土壤条件较差,使在上述的部位产生一将管道沿其水流切
线方向外推的力,而导致管道接口处松动。
一般在管径大于350mm及在松软土壤敷设时考虑设置。
3.2 对于给水管道钢管防腐
在管径要求大、受水压力高路段,及穿越铁路、河谷和地震区等管段较常采用钢管敷设。
钢管埋地敷设时,管材会受到土壤、地下水的浸蚀,同时还会受到地下杂散电流的影响,使金属表面产生电化学作用而损坏金属表层,故必须采取能隔绝对管道腐蚀及减少杂散电流对管道电化作用的防腐绝缘层,以延长
管道使用寿命。
埋地钢管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内防腐,外防腐一般采用石油沥青及环氧煤沥青,分普通级、加强级、特加强级三个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1) 管径确定。
应考虑远近期结合,同时也要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管径确定涉及设计供水量及经济流速的确定。
设计供水量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a. 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
筑用水。
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
生活用水定额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
b.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含淋浴用水量) 根据车间性质确定。
c.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确定。
d.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e.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比
计。
管段的直径按下式计算:d = 4 q/πv 。
其中, d 为管段直径,m; q 为管段流量,m3/ s ; v 为流速,m/ s。
应综合考虑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确定经济流速,从而确定经济管径,使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之和为最小。
设计时常采用平
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当d = 100 mm~400 mm 时,平均经济流速取0. 6 m/ s~0. 9 m/ s ;当d ≥400 mm 时,平均经济流速取0. 9 m/ s~1. 4 m/ s ,大管取大值,小管取小值。
2) 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
a. 混凝土支墩设置:给水铸铁管特别是球墨铸铁管在室外给水管道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一般在施工较大口径的室外给水铸铁管时,多在如下位置处:管道系统的水平弯头、三通、管道末端及返弯处需设置混凝土浇筑的支墩。
支墩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管内水的压力或土壤条件较差,使在上述的部位产生一将管道沿其水流切线方向外推的力,而导致管道接口处松动。
一般在管径大于350 mm 及在松软土壤敷设时考虑设置。
b. 钢管防腐:在管径要求大、受水压力高路段及穿越铁路、河谷和地震
区等管段较常采用钢管敷设。
钢管埋地敷设时,管材会受到土壤、地下水的浸蚀,同时还会受到地下杂散电流的影响,使金属表面产
生电化学作用而损坏金属表层,故必须采取能隔绝对管道腐蚀及减少杂散电流对管道电化作用的防腐绝缘层,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埋地钢管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内防腐,外防腐一般采用石油沥青及环氧煤沥青,分普通级、加强级、特加强级三个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于在管材上的选择,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对管材进行有系统的选择,切不可以盲目的进行利用。
那样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还有的就是对于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是要全面考虑所要面临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有所准备,
并且做到及时的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室外给水管道的全面安全,才能让建筑更加经济耐用的同时,也更加具有安全性,更加受到广大建筑用户的欢迎。
这不仅仅是对用户的负责,也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宣传自己的机会,可以表现出更大的影响力,也是为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的做大做强,增加自己企业的收益,创造更多的利润。
最后的结果是让企业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也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良好的保障,保证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
全,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