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电子地图综合制图
- 格式:doc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4
地图制图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地图学学科体系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支,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资料和数据来源,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来说,地图制图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相关行业的基础和关键。
地图制图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利用地图制图的手段,完成专题地图、普通地图的制作,以便应用于实践。
二、实习材料ArcGIS软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和相关基础数据:1.2000年6月LandSat 7多光谱数据(空间分辨率:30m)2.2016年6月高分1号卫星全色(空间分辨率:2m)和多光谱数据(空间分辨率:8m)3.永寿县土地利用类型图(ArcGIS .shp 格式矢量文件)4.永寿县土壤类型图和地貌类型图(ArcGIS .shp 格式矢量文件)5.永寿县1:5万数字等高线图(ArcGIS .shp 格式矢量文件)6.土壤肥力普查样点数据(ArcGIS .shp 格式矢量文件)7.永寿县行政区划图(Tiff 格式图片文件)。
三、实习容3.1遥感制图(一)实习目的:1.得到永寿县的两期土地用类型图(分类不限,最好相同且为二级类)2.根据两期影像分类后的图中的居民地得到永寿县城的城市扩展图(二)实习容:1.通过老师所给的矢量文件得到永寿县界图的shp 文件。
2.空间校正2000和2016年的图(通过将图片导入arcgis 中按照老师所给的2005 年的土地利用类型shp 进行地理配准并且保存好配准文件)。
3.利用erdas 和envi 对2000,2016年的遥感影像图分类,然后分别用县界裁剪这两幅图得到两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图。
4.将土地利用图导入到arcgis 中出图得到土地利用图和城市扩展图。
5.将分类后的土地利用图进行变化检测并得到统计结果。
6.根据变化检测统计结果结合地形因子进行分析。
(三)实习步骤:1、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1)图像融合,将2000年图像7个波段进行合成一个tiff 影像并用县界做1500M 缓冲区进行裁剪。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地形图矢量化报告一、步骤1.为了提高图形显示的速度,在矢量化地形图之前需要先把图像转换成“.msi”格式的图形。
转换方法:如图1所示,单击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进入图像分析模块,如图2所示。
图1 mapgis 主界面单击图像分析窗口的菜单“文件”,在下拉列表中点击“数据输入”,在弹出的数据转换对话框中将转换数据类型设置为tif,然后点击添加文件,将要转换的tif格式的地形图添加在文件列表中,再点击转换,即可进行文件的转换。
如图三所示。
图3 数据转换对话框2.图像配准图像配准的目的是让扫描的地形图具有地理坐标。
方法:进入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模块,点击菜单文件下的“打开影像”,对话框中选择刚转换好的的msi文件。
如图4所示:图4 打开光栅地形图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方法:单击图上方里网的结点处,在弹出的屏幕中将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的线条重合。
然后单击空格键,弹出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的坐标。
即完成对该控制点的配准。
之后即可进入下一结点进行配准,直到将所有控制点都配准完毕。
图6 输入控制点坐标对话框二、实习任务1.矢量化地形图(每人4格地形图),图层包括等高线、高程点和河流三个图层。
等高线包括首曲线和计曲线,河流包括单线河和双线河。
2.对等高线进行拓扑检查(检查有无相交、断开的等高线等),对等高线进行高程赋值。
3.将本小组的所有人矢量化的等高线连接起来。
4.进行拓扑检查无误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三、实习方法1.用photoshop裁剪我们所需地形图,剪出我们所需区域。
2.将裁剪后的图形转换为msi格式3.进行图像配准单击mapgis主界面上“图像处理”,再单击“图像分析”,点击菜单文件下“打开影像”,选择刚才的msi文件,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单击每一个方里网节点处,弹出的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交点重合,按空格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坐标。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上机实验报告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学号: 07113021姓名: 田孟浩班级:测绘11-3班2011-11-11实验一、地图扫描矢量化一、实验目的1、熟悉Cass、AutoCAD制图环境。
2、掌握在计算机制图中扫描矢量化处理。
3、掌握用南方Cass、AutoCAD制图软件扫描矢量化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
4、进一步对计算机制图课堂知识加深了解。
二、实验原理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字工作底图如纸质地图、黑图或聚酯薄膜图,使用扫描仪及相关扫描图像处理软件,把底图转化为光栅图像,对光栅图像进行诸如点处理、区处理、桢处理、几何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光栅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和编辑,包括图像二值化、黑白反转、线细化、噪声消除、结点断开、断线连接等。
这些处理由专业扫描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其中区处理是二值图像处理(如线细化)的基础,而几何处理则是进行图像坐标纠正处理的基础,通过处理达到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
然后利用软件矢量化的功能,采用交互矢量化或自动矢量化的方式,对地图的各类要素进行矢量化,并对矢量化结果进行编辑整理,存储在计算机中,最终获得矢量化数据,即数字化地图,完成扫描矢量化的过程。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图最重要的工作,在数字化过程中各种地物的数字化均有自身特点,因而,在数字化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类型地物的特点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点状类符号(如独立地物符号),仅需采集符号的定位点数据;对折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需采集各转折点数据;曲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对其特征点的数据进行采集,由程序自动拟合为曲线,特征点的选择同地形测图时的方法相同,曲线上明显的转弯点等均是特征点。
对于斜坡、陡坎、围墙、栏杆等有方向性的线状类符号,数据的采集要结合图式符号库的具体算法进行,数据采集只在定位线上进行,采集数据的前进方向的选择要按软件图式符号库的规定进行,如规定有方向性的线状类符号的短毛线或小符号在前进方向右侧(或左侧),由此可结合图上符号的具体位置决定数据采集的前进方向;对面状类符号,则只需采集在其轮廓线上的拐点或特征点。
实验一:地理底图基础数据准备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习使用Google Earth选择目标地区图形进行矢量化;3.进一步掌握在arcview、ARCMAP或mapinfo下进行地图配准,数字化,属性编辑等;4.通过本次实习,使大家掌握用Google Earth进行矢量化,ARCMAP 进行属性编辑等为后期的电子地图设计提供图形数据。
二.实验材料及软件Google Earth4.2 、getScreen、ArcMap三.实验步骤:(一)数据准备1、启动GoogleEarth,在GoogleEarth上定位到自己家乡所在地市州的影像图。
2、在区域内添加地标4-6个(不含四个角点),要求地标在所在区域内分布均匀。
记录下地标的地理坐标。
也可以导出为kml文件。
3、启动getSrceen,用GetScreen获取家乡的影像。
具体方法参见《用GEtScreen与GoogleEarth获取影像的方法.docx》将得到jpg 影像和.map文件(记录四个角点的地理坐标)(二)影像校正MapInfo配准步骤如下(也可以用mapgis、arcmap、arcview等软件实现配准)用于配准的控制点是影像的四个角点,和(一)2中添加的地标点。
坐标分别见.map文件和.kml文件。
均可用记事本打开。
1。
mapinfo影像校正(配准)步骤1)打开栅格地图。
文件->打开,选择栅格文件类型。
打开刚才下载的jpg图片。
弹出对话框。
选择“配准(Projection)”。
出现图像配准对话框。
2)、坐标配准。
点击“+”或“-”号可以缩放对话框中央的地图。
把地图缩放到能全部显示的程度。
点取选好的配准点,弹出“增加控制点对话框”,把该点坐标对应的地理坐标填入“地图X、地图[A]y”。
例如填入110.330245E,25.230036N),其中X坐标对应经度,Y坐标对应纬度。
单位一定要是度(deg),如果不是,请把“度分秒”转换成“度”。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班级:0802601学号:15姓名:谭志强日期:2010年7月4日实验一 MAPGIS地图的制作一、实验资料湖南城市学院朝阳校区dwg格式全图。
二、实验目的1、了解mapgis的功能和用法。
2、掌握mapgis的基本操作。
3、运用mapgis制作地图。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在CAD中打开湖南城市学院全图,将其令存为dxf保存。
2、打开mapgis解密狗,打开mapgis软件,点击文件转换的子程序,进行文件转换,将dxf文件转换成mapgis的wp、wl、wt文件。
3、在图形处理的输入编辑的子程序中,打开刚转换过来的mapgis文件。
4、在文件区点击右键在新建目录下建立不同的点图层(wt)、线图层(wl)、面图层(wp),在相应的图层前面画上可编辑钩。
5、点图元的输入:点击工具栏中的点图元输入,输入文字、灯等点图元,在工具栏中的点参数修改中,修改相应的点参数,在菜单栏中点编辑|修改点属性结构中添加相应的字段,右键点击选择点模式,选择要修改、添加点图元的属性的点图元,点击工具栏中的修改点属性,进行属性的添加、修改,选中该点图元项目,右击保存。
6、线图元的输入:点击工具栏中的线输入,输入不同的线图元,在工具栏中的线参数修改中,修改相应的线参数,在菜单栏中线编辑|修改线属性结构中添加相应的字段,右键点击选择线模式,选择要修改、添加点图元的属性的线图元,点击工具栏中的修改线属性,进行属性的添加、修改,选中该线图元项目,右击保存。
7、区图元的输入:在6基础上,用线选择模式选择该闭合线,点击菜单栏中的区编辑|线工作区提取弧段,点击工具栏中的造区,进行区的构造。
在菜单栏中区编辑|修改区属性结构中添加相应的字段,右键点击选择区模式,选择要修改、添加点图元的属性的区图元,点击工具栏中的修改区属性,进行属性的添加、修改,选中该区图元项目,右击保存。
8、在菜单栏中检查线拓扑错误检查和区拓扑错误检查。
《地图制图学》实验指导书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二0一二年十月实验一:数字地图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CASS7.0的主要功能;2、掌握CASS7.0绘制地形图的操作步骤。
二、仪器设备计算机、CASS 7.0三、实验任务1、了解CASS7.0的主要制图;2、利用CASS7.0提供的study.dat绘制一幅地形图。
四、实验要点及流程1、要点:(1)CASS 7.0成图模式为“点号定位”;(2)例图的路径为C:\cass70\demo\study.dwg(以安装在C:盘为例)。
2、流程:(1)定显示区定显示区就是通过坐标数据文件中的最大、最小坐标定出屏幕窗口的显示范围。
进入CASS7.0主界面,鼠标单击“绘图处理”项,即出现如图1-1下拉菜单。
然后移至“定显示区”项,使之以高亮显示,按左键,即出现一个对话窗如图1-2所示。
这时,需要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
可参考WINDOWS选择打开文件的方法操作,也可直接通过键盘输入,在“文件名(N):”(即光标闪烁处)输入C:\CASS70\DEMO\STUDY.DAT,再移动鼠标至“打开(O)”处,按左键。
这时,命令区显示:最小坐标(米):X=31056.221,Y=53097.691最大坐标(米):X=31237.455,Y=53286.090图1-1 “定显示区”菜单图1-2 选择“定显示区”数据文件图1-3 选择“点号定位”数据文件(2)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之“测点点号”项,按左键,即出现图1-4所示的对话框。
输入点号坐标数据文件名C:\CASS7.0\DEMO\STUDY.DAT后,命令区提示:读点完成! 共读入 106 个点(3)展点先移动鼠标至屏幕的顶部菜单“绘图处理”项按左键,这时系统弹出一个下拉菜单。
再移动鼠标选择“绘图处理”下的“展野外测点点号”项,如图1-5所示,按左键后,便出现如图1-3所示的对话框。
图1-5 选择“展野外测点点号”图1-6 STUDY.DAT展点图输入对应的坐标数据文件名C:\CASS70\DEMO\STUDY.DAT后,便可在屏幕上展出野外测点的点号,如图1-6所示。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上机实验报告学号: 07122825姓名:王亚亚班级:测绘12—1指导教师:王中元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2014-10-10实验一、扫描矢量化一、实验目的1、熟悉Cass制图环境。
2、掌握在计算机制图中扫描矢量化处理。
3、掌握用南方Cass制图软件扫描矢量化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
4、进一步对计算机制图课堂知识加深了解。
二、实验原理扫描矢量化其基本原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字工作底图如纸质地图、黑图或聚酯薄膜图,使用扫描仪及相关扫描图像处理软件,把底图转化为光栅图像,对光栅图像进行诸如点处理、区处理、桢处理、几何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光栅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和编辑,包括图像二值化、黑白反转、线细化、噪声消除、结点断开、断线连接等。
这些处理由专业扫描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其中区处理是二值图像处理(如线细化)的基础,而几何处理则是进行图像坐标纠正处理的基础,通过处理达到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
然后利用软件矢量化的功能,采用交互矢量化或自动矢量化的方式,对地图的各类要素进行矢量化,并对矢量化结果进行编辑整理,存储在计算机中,最终获得矢量化数据,即数字化地图,完成扫描矢量化的过程。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图最重要的工作,在数字化过程中各种地物的数字化均有自身特点,因而,在数字化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类型地物的特点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点状类符号(如独立地物符号),仅需采集符号的定位点数据;对折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需采集各转折点数据;曲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对其特征点的数据进行采集,由程序自动拟合为曲线,特征点的选择同地形测图时的方法相同,曲线上明显的转弯点等均是特征点。
对于斜坡、陡坎、围墙、栏杆等有方向性的线状类符号,数据的采集要结合图式符号库的具体算法进行,数据采集只在定位线上进行,采集数据的前进方向的选择要按软件图式符号库的规定进行,如规定有方向性的线状类符号的短毛线或小符号在前进方向右侧(或左侧),由此可结合图上符号的具体位置决定数据采集的前进方向;对面状类符号,则只需采集在其轮廓线上的拐点或特征点。
实验4电子地图综合制图__制作上海市行政区划图
1:实验目的
了解符号化,注记标注,格网绘制,以及地图整饰意义,以及地图的整饰和输出的操作。
2:实验数据
(1)点图层:区县政府(QXZF.Shp),市政府(SZF.shp)
(2)线图层:地铁线(DTX.Shp),曲线界线(QXJX.shp),道路(DL.Shp)
(3)面图层:区县界面(QXJM.Shp),双河线(SHX.shp)
3:实验要求
(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1)地图中共有6个区。
将这6个区按照ID字段来用分类色彩表示。
2)将道路按Class字段分类: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和四级道路,
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3)地铁线符号Color:深蓝色,Width:1.5。
4)区县界线Color:橘黄色,Width:1,样式:Dashed:6:1。
5)区县政府Color:红色,Size:10.00,样式:Star 3。
6)市政府符号在区县政府基础上把大小改为16。
(2)注记标注
1)对地图中6个区的Name字段使用自动标注。
标注统一使用Country 2样式,大小
为16。
2)手动标注黄浦江(双线河),使用宋体,斜体,16号字,字体方向为纵向,使
用曲线注记放置。
3)地铁线使用自动标注。
使用Country 3样式。
4)道路中,对道路的Class字段为GL03的道路进行标注,字体使用宋体,大小10。
5)区县政府使用自动标注,字体使用宋体,大小10。
6)市政府使用自动标注,字体使用楷体,大小14,并将注记放置在符号的上部。
(3)绘制格网
使用索引参考格网,使用默认设置。
(4)添加图幅整饰要素
1)添加图例,包括所有字段。
2)添加指北针,选择ESRI North 3样式。
3)添加比例尺,选择Alternating Scale Bar 1样式。
4:实验步骤
(1)数据符号化
1)打开arcmap,根据排序规则(点/线/面)对图层排序。
2)在区县界面(QXJM.Shp)上右击,选择Properties,打开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如图1所示。
A:在V alue Field中选中字段:NAME。
B:单击Add All Values按钮,将6个区域名称添加进来。
C:选择一个合适的配色方案。
选择属性配置合适的色彩
图1 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
D: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符号化设置。
3)在地铁线(DTX.Shp)的符号上单击左键,打开Symbal Selector对话框(如图2),将地铁线符号改为与要求一致的形式:color:深蓝色:wide:1.5。
其他区县界线、区县政府、市政府、地铁线符号等按要求修改。
图2 Symbol Selector对话框
4)道路的符号化与区县界面方法类似,只需选择class字段,并对各个级别使用大小不同的颜色和符号。
(2)地图标注
1)区县界面图层(QXJM.Shp)上右击Properties命令,打开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进入Label选项卡,如图3所示。
图3 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
A:选中Label feature in this layer复选框。
B:在Label下拉菜单中选择NAME字段。
C:单击label styles按钮,打开Label Styles Selector对话框。
D:选择country 2字样,单击OK返回。
E:单击确定按钮应用该设置。
2)手动标注双河线(SHX.shp)
A:单击view下的Toolbars,选中Draw,窗口出现Draw工具条。
B:单击注记工具中得曲线注记设置按钮,沿着黄浦江划一条弧线,双击结束操作。
C:在文本框中输入“黄浦江”。
可以在字与字之间使用一定的空格作为间隔。
D:设置字体,字号,斜体等属性。
E:单击Change Symbal按钮,打开Symbal Select对话框,选中CJK character Orientation。
F:单击确定完成标注设置,如图所示。
3)由于Class为“GL03”的道路很多,所以只需要标注其中的1-3个名称即可。
方法:在道路图层(DL.Shp)上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选择Class为“GL03”任意的1-3条道路标注即可。
标注过程参考2)手动标注双河线(SHX.shp)方法,注意:此处选择注记工具。
(3)设置版面视图大小
1)点击arcmap中左下角,打开版面视图,确保数据在版面视图中。
2)点击菜单中的file,选择page and print setup,打开该对话框,将Use Printer Paper settings中的对勾去掉,调整Width和Height的大小,使之与数据图层刚好相适应,如最后面图所示。
(4)添加地图格网
1)首先确保数据在版面视图中。
2)在数据上右键单击Properties命令,单击New Grid,打开Grid and Graticules Wizard 对话框,选择Reference Grid选项,建立格网。
(5)添加图幅整饰要素
1)单击insert下的Legend命令,打开Legend wizard对话框,选择需要放在图例中的字段,由于要素较多,可以使用两列排列图例。
单击下一步选择图例的标题名称、标题字体等;单击下一步设置图例框的属性;单击下一步改变图例样式;单击完成。
将图例框拖放到合适的大小和位置。
2)单击insert下的North Arrow命令,打开North Arrow Select对话框,选择符合要求的指北针。
3)单击insert下的Scale Bar命令,打开Scale Bar Selector对话框,选择符合要求的比例尺。
4)保存设置好的地图文档,点击Fi1e\Export Map,打开Export Map对话框,将地图输出成jpg格式的地图,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