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新一代城市校园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6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分析摘要:学校作为社会高精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内部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不但要符合学校基本教育职能,更要着重考虑到学校生态化环境的建造以及其人文氛围的营造,以此实现学校培育高精人才的基础目的。
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教育建筑的功能来展开设计空间类型以及设计要点,希望能为相应的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的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建议。
关键词:校园规划;学校;建筑设计一、当前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1.现代化发展趋势高校校园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先要考虑现代化,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具有现代化的功能分区,这种现代化包括教育功能分区的规划和整合的规划,如在景观、步道的设计上既要有独立分开,有自己的功能区域,同时又能互相协调,做到美观有序,通过整合充分地体现功能分区的层次性。
二是具有现代化的设施,包括高速而完善的校园网络,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也能给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方式。
2.文化发展趋势良好的环境可以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具有人文气息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加深远,在具有人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可以让人精神振奋,让人迸发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灵感,无论是教者的教育教学,还是学者的潜心钻研探索,都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3.内涵化发展趋势高校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知识资源高度密集这一发展趋势,从多个角度进行规划和蓝图畅想。
一是表现为多功能图书馆的建立,应当在交叉院系的重要位置上建立大型多功能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资料查询;二是表现为实现多种学科的资源共享,在高校校园中学科众多,应当有计划地建立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表现为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在高校内建立一定机构,积极吸纳社会高新技术企业,为增加学生社会经验和提高就业率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优化1.打造流畅的交通路线学校交通路线的通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使用功能。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分析摘要:校园规划以及学校建筑从外表上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经济实力,一个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给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出现,学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做出转变,需要设计人员注重功能性,体现整个学校的教学理念以及独特的办学理念,呈现给学生以及社会大众最佳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规划;学校建筑设计;分析1、学校功能的空间类型及设计要点1.1特定教学空间的设计学校往往会为学生学习提供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师、体育室以及运动场等多种特定的教学空间,这些空间的作用在于让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
不同教学内容应该在不同的教学空间之下进行,因此,在特定教学空间设计过程之中,必须注重空间的功能性与完善性,考虑到空间的形状、大小与采光通风问题,从而使学校多种教学活动能够得到顺利开展。
1.2自主学习区设计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将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广开学生思维,增大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
这种空间应有别于特定的教学空间,应该是自由多元化的、开放的、可变异的空间。
如图书阅览空间、科技活动空间、各种兴趣活动空间、多功能活动空间、劳技自然教室天象观测室等,这些空间在平面上应能根据多种功能需要而有灵活多变的可能,空间形式也可以打破房盒子的呆板造型,从而使人产生自由的不拘束的心理感应。
1.3多层次交往性共有空间青少年的行为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交往既包含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包含学生之间的交往,学校课题交流空间通常只局限于教学楼中,活动范围十分有限,然而依照青少年发展有关特点的角度上来看,交往性空间比较充足,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这种环境下,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社交能力与语言能力。
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增进学生们的友谊并且增长知识,促进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学生们与教师们之间也能够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友谊,使学生与教师互相成为真正的朋友,进而使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得到更加充分的指导。
校园规划布局分析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最新如何写校园设计方案范文(精篇一实现校园内无刑事案件、无重大群体性的事件、无师生伤害事件,无传染病爆发事件,努力探索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有效路径,逐步实现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学校创造和谐平安的教育环境。
1.建立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按照综治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安全稳定工作责任,把安全稳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日常管理。
实行“一岗双责”,将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将安全稳定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逐级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安全稳定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实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
1.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学校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和细则,主要有《站前工作小学综治工作方案》、《站前小学门卫管理制度》、《站前小学安全管理细则》、《站前小学教师一日常规细则》、《站前小学教师值日工作细则》、《站前小学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方案》等以及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制定的“九制两案”,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等各项安全保卫工作,严格执行学生“每日晨午检”工作,从严落实值日职责,强化校园安全事故易发环节的管理,加强人员集中场所、体育器械、实验室化学试剂等管理,坚决防止因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平安氛围学校充分利用班会、板报、标语、校园广播等阵地,结合“3.25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目”、“5.12防震减灾日”、“6.26世界禁毒日”、“11.9消防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特定教育日以及放学前安全教育等活动,加大对平安校园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多途径多渠道宣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社会治安的有关法律法规,使平安建设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激发师生参与“平安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校园整体建筑工程设计分析前言校园整体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导,注重建筑体型的穿插关系,注重建筑空间的多样化,把环境最大可能的引入建筑空间内部,体现了现代教育建筑的新风尚。
一、工程概况焦作市第一中學二期位于焦作高新开发区,校园北邻滨河东路、南邻碧莲路、东邻东苑路、西接焦作一中校园,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基地内地势平坦,平面形状呈矩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60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64公顷。
建设规模为54个班规模全寄宿制普通高中。
二、设计理念方案设计主题为翱翔在蓝天碧水间的雄鹰,隐喻莘莘学子将由此起航,朝着更高远广阔的天空飞翔。
整体方案注重人、环境与校院建筑的和谐统一,考虑老校区与新校区的一脉相承,强调景观环境与人文气韵的相得益彰。
力求为勤奋、有序、积极进取的高中生活创造出恰如其分的建筑载体。
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诠释一种精神,开拓一种胸襟,奠定一生素质。
三、规划方案特色1. 功能布局——“功能互动,形散神聚”校园整体规划为四大功能区:教学行政区、公共服务区、宿舍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
校园主入口位于基地东南角的碧莲路上,以一根与基地成45度的交通主轴控制建筑布局,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老校区的主轴向垂直,这样两条控制线把新老校区的规划布局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一脉相承。
轴线的西侧为教学楼与合班教室,轴线东侧为实验与办公楼,东西两侧建筑通过大气的过街连廊彼此连接,成为校园内外的第一道屏风,使得校园内部景观环境通而不透的展示出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轴线尽端是轻巧、灵动的艺术楼,成为一个轴线上的完美节点,同时成为校园内的第二道屏风,屏蔽运动区对教学试验区的影响,与其他建筑共同围合出内敛、亲和的内部院落。
公共服务区由食堂、超市、洗浴中心等后勤服务设施构成,位于基地东侧,教学行政区与宿舍生活区之间,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过渡空间。
不仅为学生生活服务提供便利,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空间。
另外靠近学校东侧次入口,方便后勤交通组织,避免对校园整体空间环境的影响。
城市新区的紧凑型校园设计策略Compact Campus Design Strategy for New Urban Area 文/杨渤林沁茹袁志华YANG Meng LIN Qinru&丫UAN Zhihum杨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工程师林沁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袁志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A摘要: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今天,如何在紧凑的用地上创造一个多样化的校园学习生活空间,提升师生学习生活品质,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围绕紧凑度和多样性两大核心理念,对城市新区中的新建校园如何融入城市,与城市进行良性互动;如何高效利用土地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手法提高建筑紧凑度;如何缩短步行距离打造适宜步行的校园空间,并利用多样化的建筑意象和校园景观创造校园场所的多样性进行讨论,最终总结出紧凑型校园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紧凑度、多样性、一体化、校园规划Abstract:Considering the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of today,How to create a diverse campus study living space in the compact land,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rning and liv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Has become a problem we must think about.In this paper,We focusing on the two core concepts of compactness and diversity,discussing how to integrate the new campus into new city and in t eract with the city benignly; how to use the land efficiently and adopt the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 to improve the building compactness;how to shorten the walking distanee to create a campus space suitable for walking,and make use of diversified architectural intentions and campus landscape to create a diversity of campus site for discussion,and finally,the design strategy of the compact campus is summarized.Keywords:compactness,diversity,integration,campus planning伴随着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日益稀缺与紧张,国家提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知识经济影响下的大学校园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知识推动力的核心角色,直接参与城市经济体系,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也进入了由低密度分散组团式校园向紧凑型校园转型的全新阶段。
关于现代学校建筑设计现代学校建筑设计是指以现代化理念和技术为基础,结合教育目标和需求,创造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校建筑的设计。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校建筑设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现代学校建筑设计注重功能性。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因此,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是满足教育活动的功能需求。
例如,学校建筑需要包含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室等基本设施,以支持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
同时,学校建筑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需求,如食堂、宿舍、运动场等。
其次,现代学校建筑设计注重环境友好性。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现代学校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
建筑师会采用生态材料和可再生能源,设计自然通风和采光系统,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同时,学校建筑周围的景观规划也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创造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再次,现代学校建筑设计注重创意和灵活性。
现代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因此,学校建筑设计也需要给予学生创造的空间和灵活的学习环境。
例如,建筑师可以设计开放式的教室和工作室,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室的布局和家具的摆放也可以根据不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场景需求。
此外,现代学校建筑设计也注重美学和文化传承。
建筑师会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以展示学校的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
同时,学校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美感和舒适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总之,现代学校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教育功能需求,还需要注重环境友好性、创意与灵活性、美学与文化传承。
这些设计原则的综合应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健康、有益和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提升。
新校园规划及单体设计的论述摘要: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校园规划及单体设计,在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思想指导下,运用正确的设计手法,完成了乌兰浩特一中校园的规划和方案设计。
关键词: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校园规划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one of Inner Mongolia Xinganmeng Ulanhot Campus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modern, networked, intelligent, gard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logical thinking, the use of proper design techniques, completedWulanhaote one campus planning and program design.Key word: Modernization; network; intelligent; garden; ecology; campus; Planning一、引言校园的外围,并从校内校外分别设置出入口。
随着我国城市和社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资2. 校园功能区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局校园各个功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合理利用的日益关注,中学的校园规划能区应采用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局方式,创造资源共享、及建筑设计发生了巨大改变。
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经济的交流便捷的教学科研环境。
校园建筑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全球化和信息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绿色局,大大缩短了师生在各个功能区之间穿梭的时间,将极等新的理念,中学校园的建设必然会受到这些新思维、新大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理念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社会注重学生个性的培3. 校园人车交通体系的便捷高效安全养,它的思维模式体现为:让学校从“教育”的场所向“学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是形成校园整体性的重习”的场所转换,并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实施,促使学生自要保证。
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思路分析发布时间:2023-07-05T09:28:32.55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4期作者:刘扬[导读] 学校建筑设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主张理性和舒适度的设计理念,并且还要考虑学校发展的文化内涵主要的设计原则,从而使得建筑设计能够真正体现出创新思维。
海南寅鼎实业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1100摘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学校建筑在创设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前学校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设计路径提升设计成果,是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基于此,本研究在学习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参与项目经验,从设计理念、文化魅力、实用性、环境协调性、便利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思路。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创新思路学校建筑设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主张理性和舒适度的设计理念,并且还要考虑学校发展的文化内涵主要的设计原则,从而使得建筑设计能够真正体现出创新思维。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并且结合相关案例总结分析,得出高校建筑设计的相关创新策略和方法,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和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学校建筑设计发展的特点学校建筑布局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学校是一个立体的场域,学校某些装饰和布局都是隐性课程的部分,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隐性成长环境。
在学校建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建筑空间与社会环境的协同设计、学校建筑空间向着智能化发展、空间布局既灵活分散又整体关联、育教学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的特点。
1.1建筑空间与社会环境协同当前我国的校园空间主要强调整齐划一,体现出了控制和纪律的理念。
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建筑设计更应体现出平等、个性、自主、灵活等新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
因此,学校建筑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应涉及建筑学、生态学、课程理论等多学科的综合,通过这些理念的应用,使学校建筑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
校园设计说明引言概述:校园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质量。
一个合理、美观、功能完善的校园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满意度。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校园设计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正文内容:1. 教学区域设计1.1 教学楼布局:教学楼的布局需要考虑到学科专业的划分,以便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楼层之间的连接和通道的设置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出行便利性。
1.2 教室设计:教室的设计应符合教学需求,包括坐位的布局、黑板的设置、教学设备的配置等。
同时,教室的采光和通风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2. 生活区域设计2.1 宿舍楼设计:宿舍楼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需求和隐私保护。
每一个宿舍应具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床、书桌、衣柜等,并且需要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2.2 餐厅和食堂设计:校园的餐厅和食堂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设计应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
同时,餐厅的坐位布局和就餐环境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用餐舒适度。
3. 休闲区域设计3.1 图书馆设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设计应注重肃静和舒适。
图书馆的布局和书架的设置需要方便学生的查找和借阅。
3.2 操场和运动场设计:操场和运动场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放松的地方,设计应注重安全和功能。
场地的大小和设施的设置需要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4. 绿化和景观设计4.1 校园绿化:校园绿化是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和美化校园的重要手段。
校园的绿化设计应注重植物的选择和布局,同时需要考虑到绿化的养护和管理。
4.2 校园景观:校园景观设计可以提高校园的美观度和吸引力。
景观的设计应考虑到校园的特点和文化底蕴,同时需要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5. 安全和便利设施设计5.1 安全设施:校园的安全设施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校园的设计应考虑到安全设施的设置,如消防设备、监控系统等。
5.2 便利设施:校园的便利设施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当下我国城市中小学设计新趋势研究摘要:城市中小学通常位居城市核心地带,周围建筑人流密集,而且发生大规模动迁的概率很低,为城市中小学设计工作带来重重考验。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中小学设计需要考虑的实际情况,随后总结城市中小学设计的多种趋势。
关键词:城市中小学;设计;趋势引言:城市中小学设计工作,相对于郊区新建校区明显不同,需要考虑到周围建筑、社区等环境因素,以及城市中小学功能升级因素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梳理城市中小学设计的具体要求,并探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的新趋势。
一、城市中小学设计现状1.可用空间较小。
城市中小学所在的环境具有人口密度大、周围建筑可塑性较小、空间余量不足等特征,城市环境的土地价格较高,基于城市中小学扩建的目的,对周围环境进行动迁难上加难,成为城市中小学设计必须面对的问题。
空间的高效利用、集约利用成为设计活动中的基本原则,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以统筹性的思想看待城市中小学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挖掘单位面积土地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
城市中小学不能有短视性眼光,加大城市中小学土地潜力挖掘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需求。
因此在设计中应当尽可能考虑到设计方案带来的负面效应,并通过可持续性的设计,最大限度弥补负面效应的影响,凸显城市中小学设计的持续效应和进步效应。
3.空间需求变化。
城市中小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目的有着密切关系,也是实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载体。
在素质教育导向下,城市中小学的建筑功能应当是丰富的、多样的;学校不仅要满足教书育人的相关需求,更要应对教学任务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以丰富的功能设置应对空间需求变化的时代要求。
二、设计趋势分析1.注重集约化。
集约化是中小学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由于城市中小学处于建筑密集的环境中,可以使用的土地资源少之又少,必须充分考虑集约化特性。
关于集约化趋势的体现,具体通过学校建筑布局体现。
例如在城市中小学设计方案中采用紧凑集约的空间架构模式,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布局,保证城市中小学的各种功能体现在建筑空间中,利用空间整合体现提升设计效果。
紧凑型新一代城市校园设计
——鄞州区实验学校的设计手法分析
关键词:用地紧张、空间丰富、材料、色彩、光影
提要:在简单合理的规划布局中克服用地和建筑面积紧张,创造丰富的室内外空间和光影变化;利用造型的穿插,材料和色彩的运用,构成主义的手法创作出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学建筑。
新一代校园设计,不仅要满足教学功能的多种要求,更要面临我省土地资源紧张,用地匮乏的制约。
需要合理地进行校园规划,精心设计,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
本设计布局简洁合理,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尝试,力图创造出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运用各种造型材料及色彩的变化,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建筑形象,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鄞州实验学校位于鄞州中心区华泰剑桥三期北侧,西临河流及对岸的前河中路,东临东十四路,北侧为堇山中路。
周围均为鄞州中心区新城区的住宅小区,相对安静,也是主要学生源。
设计规模初中30班,学生1500人,用地35933M2,建筑面积限制在2万平米以内。
一、基本的校园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分区简洁、明确,从西到东依
次排列互不影响的运动区、生活区、教学区,
并做到闹静分区、脏净分区、人车分流等。
闹静分区------将食堂、实险楼、教学综
合楼东侧连廊作为声屏,使道路、运动场的
噪音不影响教学楼的日常教学。
紧靠华泰三
期的宿舍楼在夜晚也能保持相对安静。
脏净分区------将食堂设于宁波长年主
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在旁边设后勤出入口,
以方便采购食物及生活垃圾的进出。
人车分流------利用城市道路及校内L
形车用道路形成环形消防车道靠近,教学楼
西侧及食堂南侧的小路为步行道,教学区内
用连廊连接,使人车彻底分流。
主入口选择-----在基地东侧道路上设主
入口,使师生们在上学时避开了冬季寒冷的
北风和建筑物的阴影,让他们迎着东升的旭
日,在明媚的阳光下,心情愉快地开始一天
的学习和工作。
日照分析------由于基地南侧为大量点
式高层住宅,我们专门为此进行日照分析,并将南侧教学底层架空作为自行车停车处,以
满足日照要求。
室外绿化设计------校园入口东面绿化
广场,作为与城市道路交接过渡部分,为
了不影响东立面作为主入口立面的效果,
以草坪、小树、铺地、花坛为主,而教学
楼之间的绿化广场,一方面作为校园内半
公共绿地,另一方面与主入口绿地形成对
景关系(东入口连廊下空间在视线上穿
透)。
而西侧河流绿地作为声屏,以乔木为
主,并设计小品,作为私密性绿地考虑。
二、紧凑型的设计思路、手法
在校园规划方案构思中,经过了多种
可能的布局思考,综合考虑了现有的基地
条件和建设单位提出的功能要求,而教学
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建筑设计上,将教
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及阶梯教室紧密的
联系在一起,这样既方便了教学活动,便于管理,又节约了土地。
为了进一步使整个校园规划紧凑、合理,采取了空间叠加、并置、穿插、一廊多用等处理手法,不但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又使建筑空间丰富多彩。
首先,从医学角度出发,饭后不宜立
即运动,体育馆与食堂在使用上具有不同
时性,而且体育馆与食堂中的学生餐厅均
为大空间形式,因此设计中将二个大空间
叠加上下放置,体育馆设于食堂的上方;
将宿舍楼、实验楼、办公楼设计成中廊式,
以加大建筑物的进深,提高土地的使用效
率;在教学楼之间的连廊东侧,加设各类用房,如大小阶梯教室、教学准备室、局部展览等,以充分利用交通面积;在食堂和宿舍间穿插设篮球场,不影响建筑的日照,又丰富了场地内容,节约了土地。
从整体建筑布局来看,尽管用地紧张,但在设计中采取了上述措施,再配合简洁明了建筑总体布局,使整个校园建筑群体并不显得“挤”。
三、空间设计及光影变化
建筑之美在于空间变幻光影舞动,本
设计中采用了多样空间形式,与复杂的教
学活动相适应,即有建筑本身形成的“实”的大小空间,又有它们之间的“灰”空间,在室外庭园、主入口东立面处理、教学楼
间的连廊、设计中采用了各种“虚”的处
理手法,让室内外空间互相交融。
两栋教
学楼底层的透空、半透空,在空间上既限
定又穿透,使教学综合楼与室外环境相互
分隔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校园东立面在设计中采用了混凝土柱
梁加大量铝合金条的虚处理,使其与教学
楼间形成了过渡空间------“灰空间”。
她使
教学空间与校前绿化空间形成了过渡和对话。
在四层露台上及各层的连廊处,课间
休息时,师生们既可观赏外部景色,又有
相对的安全感,因为其空间被虚架所限定。
每天早晨,当师生从东面主入口刚进
入教学综合楼时,有点式玻璃的顶棚,阳
光透过“虚”的屋顶及立面半遮半掩,羞羞答答的抚摸着每个人,而光影又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变化中,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内,教学楼间的美丽景色,两侧虚实相间的墙体似乎又在叙述着昨天今天的故事。
在阶梯教室的西侧设计了两层高的共享空间,既有阶梯教室旁的学生作品展示,更有绿意透过底部透空的玻璃幕进入厅内,厅中更有直跑的楼梯、栏杆等,使厅内空间更丰富多彩,而如果需要,师生们经过几步台阶就可进入教学楼与实验楼间的绿色庭院。
四、新材料、色彩运用及立面造型
由于该学校为初级中学,客观上需要符合初级中学建筑特征,避免对称布局,气派宏伟等形象工程的特征,更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有人情味、人性化的建筑,因此我们在造型、颜色、风格上进行处理时
考虑如下:首先尺度较小,建筑物最高为四层,体块都较小,基本上没有大体量建筑,且体块穿插,造型上较为丰富,主入口利用两个斜面使主入口“凹”入,具有导向作用;其次在颜色上大胆处理,既有总体的色彩区别及
效果,又在细部颜色处理上下功夫,局部用鲜艳的红黄蓝三原色,使建筑总体色彩并不花哨,又使局部立面丰富多彩。
其中体艺馆在体型上、色彩上材料质感上进行了特别的处理,有别于校园中其他建筑物,在材质上,采用了大面积的压型钢板外墙,与
清水混凝土墙进行对比;在颜色上,压型钢板墙面色彩较为丰富,并大胆采用蓝黄绿三种色彩;在造型上体块处理较为大气。
我们在整体设计中采用国际流行的建筑表皮理论进行处
理,在很多局部采用双层皮,一方面双层皮使建筑层次感更为丰富,而在功能上两层皮间可隐藏空调室外机等附属设备,并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墙体,其质感与氟碳喷涂的铝条、玻璃形成鲜明的对比。
外皮采用了随机而又错落的铝合金百叶,使立面丰富,又可以起到局部遮阳的效果,使教室的黑板避免了眩光,在细节教室走廊的设计中,采用了随机或有规律的虚实变化,使走廊立面不至于单调,也给室外绿化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一直考虑使用清水混凝土这一新型材料作为大面积主要材料,配以石材、铝合金形成材料间的对活,以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而遗憾的是国内的“假”清水混凝土效果欠佳,而造价又昂贵,最后在实际用材上不得不放弃,这是本工程最大的憾事。
既使如此,随着工程的进展,我们采用了高级外墙涂料与大量小墙面砖之间的材质、色彩上的对比,并配以铝合金和压型钢板的材质,在色彩上局部简单处理,也形成了不错的效果。
虽略有欠缺,但也不失为一个满意的工程,有时想想,也许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