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叶的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9.19 MB
- 文档页数:29
实验五:观察叶片的结构一、实验目的(一)能够徒手切片。
(二)能够绘制叶片各部分的结构。
二、材料器具新鲜的植物叶片;双面刀片,镊子,培养皿,毛笔,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纱布;清水。
三、实验操作根据要求完成实验操作。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视野中你最满意的一个物像,对照下面的模式图,辨认并标注各结构的名称。
1. 2. 3. 4. 5.实验五:观察叶片的结构评分标准实验步骤评价标准分值扣分扣分原因1.准备(3分)检查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材料器具检查,且齐全。
3 未检查直接做实验,本项不得分。
2.制作标本(24)切割叶片用镊子取一片新鲜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12以上各项操作,一项不规范,扣2分。
一项错误操作扣4分,扣完为止。
选取材料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展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6 清水滴于载玻片边缘等处扣1分;展平方法不当或未展平,扣2分;未选取最薄、均匀的切片标本,扣3分。
盖盖玻片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使一侧先接触水滴,并缓缓放平。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6若有气泡产生扣2分。
未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扣2分。
3.观察(27分)取镜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实验桌上的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且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
3以上各项操作中,一项不规范,扣1分。
未进行此项操作,本项不得分。
调试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用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
6 以上各项操作中,一项不规范,扣1分。
无明亮视野本项不得分。
观察标本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使其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左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发现物像。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
2. 掌握观察叶片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复杂而精细。
叶片主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树叶、菜叶等)、碘液、酒精、刀片、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加热器、剪刀、解剖镜、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的植物叶片洗净,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备用。
2. 观察叶片外表:用解剖镜观察叶片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 制作切片: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软化。
然后取出叶片,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厚度约0.5毫米。
4. 水分固定:将切片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叶片中的水分固定。
5. 碘液染色:将切片放入碘液中浸泡,使叶片的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6. 观察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7.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表皮:叶片的表皮位于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
表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形成一层无色的保护层。
在显微镜下,表皮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2. 叶肉:叶肉位于表皮下方,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
在显微镜下,叶肉细胞呈绿色,表明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叶肉可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3. 叶脉:叶脉是叶片内的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叶脉呈网状分布,由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在显微镜下,叶脉呈绿色,表明含有叶绿素。
叶脉的粗细、分布和形状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六、实验结论1.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实验探究08 观察叶片的结构【目的要求】①练习徒手切片。
②认识叶片的结构。
③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1用镊子取一片新鲜叶片。
2用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
3把薄片放人盛清水的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制片并观察。
5切割方法:叶片较小时,切割方法如图甲;如果叶片较宽、较大,可将叶片从中间叶脉处一分为二,再进行横向切割,如图乙。
6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结构时,用镊子从叶片背面撕取一小块下表皮制成标本进行观察。
7显微镜下菠菜的横切面如图所示: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典例01】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
请据图分析回答:(1)用镊子撕取菠菜叶一小块上表皮、下表皮,分别制成临时装片,用 (填“低倍”或“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如图二的叶片的表皮。
(2)图一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位主要是[ ] ,原因是这些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叶片才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
图二中结构[8]是 ,该结构在菠菜叶片中主要存在于叶的 (填“上表皮”或者“下表皮”)。
(3)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的叶表皮结构(如图二)。
图中[7]所示的结构是 ,植物可以通过调节[7]的形状和大小来改变[8]的大小,从而控制 的进出和水分的散失。
(4)植物的蒸腾作用既能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也能促进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水分是由植物的根吸收后经图一中的结构[ ] 运输到叶片,再经[8]散发出来的。
(5)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 ,增加降水量,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答案】(1)低倍(2) 2叶肉 叶绿体 气孔 下表皮1. 刀片的选取问题:应使用双面刀片....切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
2. 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的微观结构。
3. 分析叶片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
叶片主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蚕豆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培养皿、清水、70%酒精。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数码相机。
四、实验步骤1. 将新鲜蚕豆叶洗净,用刀片切成薄片。
2. 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少量清水,盖上盖玻片。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微观结构。
4. 分别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记录观察结果。
5. 将观察结果与理论相结合,分析叶片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叶片的表皮在显微镜下,叶片的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外表面具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
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
观察结果显示,下表皮上的气孔多于上表皮上的,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
2. 观察叶片的叶肉叶片的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
栅栏组织细胞为长柱形,排列紧密,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多,负责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形状不规则,细胞内叶绿体较少,细胞间有较大的间隙,负责储存水分和养分。
3. 观察叶片的叶脉叶脉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
维管束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机械组织则起到支撑叶片的作用。
观察结果显示,叶脉呈网状分布,维管束直径较大,有利于物质的快速运输。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的微观结构,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叶片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水分养分的运输,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观察叶片的表皮时,应注意区分上表皮和下表皮,观察气孔的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