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课外古诗8首
- 格式:docx
- 大小:27.93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讲解和练习(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练习】1.对本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 本首词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B.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仅描绘出雨骤风狂,而且又以“莫听”二字表达了对狂风骤雨的厌恶之情。
“何妨吟啸且徐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C.“竹杖芒鞋轻胜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D.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2.对本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B“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以小见大,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赏析《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
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后称“乐府诗”。
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
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
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1]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九下课外古诗8首人教版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把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浓缩在精美的语言中,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下面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八首:
第一首《江南春》,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描写了江南春景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第二首《清明》,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江雪》,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描写了江南雪景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首《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五首《渔家傲》,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了渔家的自豪,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尊敬之情。
第六首《江城子》,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描写了江城子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爱之情。
第七首《芙蓉楼送辛渐》,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描写了芙蓉楼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第八首《赤壁怀古》,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描写了赤壁的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八首古诗,把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浓缩在精美的语言中,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我们现代人的精神宝藏,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九年级(下)课后古诗1、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4、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7、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南安军/文天祥二、别云间/夏完淳三、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四、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南安军》文天祥【原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背景】公元1279年(帝昺祥兴二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在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二、《别云间》夏完淳【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一部分。
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课外古诗词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宋词、元曲、明清诗、民谣等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优美的古诗词,探索其中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1. 柳宗元《赋得古原草送别》古原草,送别离情的句子。
高人已经走了,鲜花如雪,离别之情如春。
这首诗唯美而悲凉,把人的离别之情融入了大自然的景象之中。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声律的迸发为诗人增加了离人渐行渐远的悲壮感。
2. 唐代《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平淡的语言,婉转的情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
3.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首词写了元宵之夜繁华景象,充满了喜庆和浪漫的氛围。
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使整个词曲典雅华丽,给人一种热闹喜庆的氛围感。
4. 清代袁枚《七夕》天色浅,夜烟浓,喜蛾眉弄碧红。
眉黛尖犹綦,嘴脂尝渐珠瞳。
月半墙头树影重,人世无,花深更。
乱情天,情真千灯节。
这首诗以精湛的笔触勾勒出七夕双宿双飞的浪漫情景。
整篇诗意盎然,情感深沉,使人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
以上仅是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中的一小部分,每一首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和美感。
通过欣赏古诗词,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还能提高我们的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信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
“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①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②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③运用典故、互文。
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诗词目录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1、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以下是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1.《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2.《燕子来时新社》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词中刻画了一群少女走出深闺,沐浴在大自然中的欢乐情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她们天真活泼的性格,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清新流畅,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4.《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5.《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年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九年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拟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九年下册语文的课外古诗词,欢迎欣赏!(杨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简析】: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展衬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吼叫,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鼓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剧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辛剧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初中生必背课外古诗词十首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题西林壁》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 《绝句》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 《悯农》 -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九年级课外古诗词九年级下册古诗词全部九下古诗词有: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九年级课外古诗词,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4、《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5、《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九年级课外古诗词!九年级的古诗九年级的古诗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01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0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0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有哪十首第一首:《凉州词》白居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首:《渔家傲·雪梅》白山暗淡轻黄体性柔,素绣浅罗衣更薄。
雪藏门庭花欲燃,九月萧如歌管重。
第三首:《水调歌头·滁州西涧》苏轼岭外音书断,滁州西涧落日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第四首:《望月怀远》辛弃疾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五首:《菩萨蛮·西江月》崔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第六首:《送元二使安西》王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第七首:《春江花月夜》李商隐春江花月夜,游人不到处。
万里心系去,拆断笛声碎。
第八首:《望洞庭》方回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九首:《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十首:《望庐山瀑布》王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文:白居易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山的《渔家傲·雪梅》:暗淡轻黄体性柔,素绣浅罗衣更薄。
雪藏门庭花欲燃,九月萧如歌管重。
苏轼的《水调歌头·滁州西涧》:岭外音书断,滁州西涧落日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辛弃疾的《望月怀远》: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崔颢的《菩萨蛮·西江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王勃的《送元二使安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李商隐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游人不到处。
万里心系去,拆断笛声碎。
方回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八首哎呀呀,九年级语文课外的那八首古诗词啊,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拿来说吧,“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描写得多生动啊!你想想看,在那炎炎烈日下,农民们辛苦劳作的场景,是不是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啦?就好像我们在大太阳下跑步一样,热得不行啊!
还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那种在寂静的夜晚,听到孤雁鸣叫的感觉,真的好凄凉啊!这就好像你一个人在黑夜里,突然听到一声奇怪的声音,心里毛毛的。
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哇塞,这画面感也太强了吧!清晨的鸡叫声,茅店外的月亮,还有那板桥上的寒霜和行人的足迹,简直绝了!这就跟我们早上起来,看到外面的景色一样清晰呢!
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梅花的坚韧和傲气,多让人敬佩啊!就好像那些在困难中依然坚持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哇,这得多豪迈啊!感觉就像是一个英雄,在醉酒后还想着自己的壮志雄心。
里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多么悠闲自在的生活啊!这不就是我们有时候放松自己,听听歌、喝喝酒的样子嘛。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一问,真的是问出了那种对
国家命运的担忧啊!就好像我们会担心自己的家乡发展得好不好一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把山和水都写活了呀!就好像那山和
水都有了自己的脾气。
这八首古诗词啊,每一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情感。
它们就像是一
个个小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和人生。
我们能从中学到很多
东西呢,不是吗?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让我们
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所以啊,一定要好好去欣赏和领悟这些古诗词呀!它们真的是我们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呢!。
九年级课外古诗词八首嘿,你知道九年级课外古诗词那八首吗?哇,那可真是一组超级棒的诗词宝藏啊!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就像是一位坚定的战士,诉说着自己的忠诚与不屈。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文天祥那股子坚定劲儿,难道不让你佩服吗?这就好比在困难面前,我们也得像他一样绝不退缩呀!呢,夏完淳的那种悲愤与不舍,真的太让人感同身受了。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哎呀,那种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奈,不就像我们有时候面对生活的无奈一样吗?,张养浩用他的笔描绘出了历史的沧桑。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这多像时间的大手,把一切都慢慢抹去啊!可太有意思啦,王磐把那喇叭讽刺得淋漓尽致。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这不就跟现在有些靠吹嘘来抬高自己的人一样吗?里苏轼的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哇塞,他那种啥都不怕的态度,我们是不是也得学学呢?陈与义回忆往昔的美好,“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这就好像我们也会时常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一样呀。
辛弃疾的壮志豪情,“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那画面感,真的超强!纳兰性德的细腻情感,“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惆怅。
这些诗词,每一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一样。
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情感和勇气。
我觉得啊,我们真应该好好去品味这些诗词,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内涵,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这就是我对九年级课外古诗词八首的看法,你呢?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呢?。
部编版九下课外古诗八首
《定风波》
北宋苏轼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xiào)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suō)烟雨任平生。
料峭(liàoqiào)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北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翻译: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翻译: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浣溪沙》
清初词人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翻译: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
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
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南安军》
南宋诗人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翻译: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
《别云间》
明末诗人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翻译: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散曲家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翻译: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流回旋迂曲。
,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
明朝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翻译: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又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