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8.32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活着”

——《活着》在读余华的《活着》这一本书时,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句。也许,不是因为它所诉说的是一个多么生涩难懂的道理,仅仅只为了这一句话的态度。一个只为活着而活着的理由。生命的伟大在于诞生,也在于生长。生命的生是一个生命诞生与生长的结合,而活着,就是生命延续它的意义的过程。活着,只为活着而活着。

《活着》讲述了老人福贵悲剧的一生,描述了一幅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突出了活着的最终意义。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父亲也因此被气死,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我觉得,有时候,人在命运的面前是如此的脆弱的。只能够在命运的支配下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人是无法去反抗,在这样的被动的活着的状态下,人可以选择死去,也可以选择活着。在这两个选择面前,便凸显了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任何活着以外的任何事而活着,因为早已经没有支持人去活着的事物之后,活着的意义便是活着本身。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过来,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我听到老人对牛说: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这一段就像是它所处的位置一样,为这本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两个福贵也让我很感动,这一刻,我似乎觉得福贵他并非孤独的,哪怕陪伴他的只是一头牛,但是,活着。已经是两个最让人感动地字眼了。

余华在序里这样写道:“前面已经说过,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想,这本《活着》所表现出来的对活着意义的探索,对生命活着过程中的所有苦难的

同情,以及那些生命最本质地美好、包括情感、热爱、坚持和醒悟。所有的种种,都是值得肯定的,值得感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