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0.03 KB
- 文档页数:1
鸭产蛋下降综合征介绍及防治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有什么症状,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怎么预防?今天畜牧堂给大家介绍一番。
畜牧堂,10万养殖人都在用的免费动物问诊APP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一种由感染因素、某些营养缺乏因素和某种应激反应所致的以产蛋下降为特点的疾病。
疫情多见于深秋冬季,发病急,传播快,易引起大规模流行。
主要侵犯产蛋阶段的蛋鸭和种鸭,初产鸭更容易感染。
疫情发生时,鸭场地区的其他家禽,如鸡、鸭、鹅,也有病原体感染。
鸭产蛋量下降综合征临床诊断。
食欲大幅度下降,肿胀,流泪,眼眶周围羽毛湿润。
痢疾,粪便稀薄,呈白色或淡黄色。
产蛋率急剧下降,2~3天内比原来下降70%~80%,持续2~3周,产蛋软壳、无壳、粗糙壳、易破裂或产蛋。
病理解剖学的特点是:结膜充血,肠道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充血和不明显的出血,卵巢萎缩,卵子充血变形等。
另外,诊断时应注意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败血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产蛋下降疾病和其他营养不足因素和环境应激因素引起的产蛋下降疾病的鉴别。
鸭产蛋量下降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1)补充营养,鸭子喜欢荤食,饲料中应增加动物蛋白原料,添加多种维生素补充营养。
(2)合理饲喂,秋鸭的饲喂精料用量应根据产蛋率确定,产蛋率在50%以上时,可多加精料,反之,可加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或增加精料中麸皮的用量,鸭子不能过肥或过瘦,过肥不产蛋,过瘦产蛋能力下降,要使鸭子始终保持良好的体况。
(3)保持合适的环境。
鸭子的生活环境不仅要有游泳池,还要有干燥的活动场所,水质卫生。
秋天蛋鸭新陈代谢旺盛,对环境敏感。
所以不要轻易改变饲料成分。
温度过高可以延长鸭子的洗浴次数。
另外,鸭子怕吵,容易吓人。
所以鸭舍要保持安静,减少噪音刺激。
(4)增加光线,秋季光线不足,影响产蛋,鸭舍内可设置两套照明设备,补充光线。
鸭产蛋下降-死亡综合症
该病在临床上以感染成年蛋鸭、肉种鸭、鹅、鸡并导致产蛋极具下降和死亡及采食减少为主要特征。
病原
该病是一种与坦布苏病毒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黄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性传染病。
症状
主要表现为采食突然下降,随之产蛋极速下降,通常在5-6天内产蛋下降至10%以下,甚至停产。
现场可见部分感染鸭排绿色稀粪、趴卧或不愿走动,驱赶时出现共济失调。
感染后期死亡率在5%-30%不等。
临床上一般是鸭舍中的一栏或少数几栏,首先出现采食和产蛋下,1-2天后发展到整栋鸭舍,并迅速蔓延至整个鸭场。
呼吸道、蚊虫等重要传播途径。
剖解
病禽解剖可见卵泡出血,萎缩,部分卵黄破裂,并形成卵黄性膜炎。
对青年鸭、肉鸭则表现为心脏内外膜有出血,发生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炎,心包积液明显增多,心包膜增厚,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出现粘连。
治疗
诊断首先要排除鸭流感,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
但临床可以其发病特征做初步判断,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1、在饲料中添加增蛋宝或多蛋多,适当添加多维粉,促进产蛋恢复。
2、复方金刚乙胺添加于饮水中,50克/250公斤,连用3--6天。
每吨饲料中加入强效阿莫西林粉300克+环丙沙星粉300克+黄芪多糖粉500克+清瘟败毒散500克+甲硝唑片(人用的每是只产蛋鸭1片),一天两次,连续5--7天。
同时,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粉、鱼肝油粉,一天一次,连续用5天。
蛋鸭养殖: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图:蛋鸭
蛋鸭是很受养殖户欢迎的,但是只有蛋鸭多产蛋才能使养殖户经济效益好,那么什么原因会使得蛋蛋鸭产蛋下降呢?
【常见问题】: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
【专家解答】:影响蛋鸭产蛋的主要因素就是外界温度,蛋鸭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成年蛋鸭适宜的环境温度是5~27℃。
由于禽类没有汗腺,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体热散发较慢,在高温的影响下,采食量减少,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就要影响蛋重、蛋壳质量,蛋白也稀薄,产蛋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会下降,严重时会引起中暑死亡;如环境温度过低,为了维持蛋鸭体的体温,就要多消耗能量,降低饲料利用率,当温度继续下降,在0℃以下时,蛋鸭的正常生活受阻,产蛋率明显下降。
产蛋蛋鸭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是13~20℃,此时期的饲料利用率、产蛋率都处于最佳状态。
总结:在夏季高温的季节,最好是让蛋鸭在阴凉的水田里游玩,避免高温地区,这样很容易使蛋鸭因高温懂啊只中暑。
蛋鸭产蛋下降解决方案增加蛋鸭产蛋率的方法
最近有不少养鸭的朋友们问,引起鸭子产蛋下降的原因有哪些?因为他们都表示自家的鸭子明明在产蛋高峰期,却不下蛋或者下蛋率大大减少,达龙蛋无忧刺激卵泡再生,明显提高产蛋率,今天跟大家来聊一下。
增加蛋鸭产蛋率的方法
1. 合理饲料管理
确保蛋鸭的饲料营养均衡,并按照科学的喂养量和喂养方法进行饲养。
可以根据蛋鸭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整饲料的成分和喂养量。
2. 优化生活环境
为蛋鸭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环境。
合理管理蛋鸭的生活空间,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活动空间,有助于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3. 加强疾病防控
定期对蛋鸭进行健康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合理接种疫苗,加强疫病防控。
4. 健康饮水管理
保证蛋鸭的饮水质量,提供干净、新鲜的水源。
定期清洗水槽和喂水器,及时更换水源,保持水温适宜。
自2010年以来,在某些地区的樱桃谷种鸭发生了以产蛋下降、在恢复期畸形蛋和螺纹蛋大量增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虽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检测,但未分离到确定性的病原。
该病一旦发生,大量种蛋不能用于孵化,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1流行特点1.1发生季节冬季、春季多发。
1.2发病时间主要发生在产蛋上升期和高峰期鸭群,250日龄以上鸭群发病少。
1.3发病区域全国各地种鸭养殖密集区域均有发生,但以散养户发病率高,饲养管理好的鸭场发病率低;在同一区域的不同鸭场和同一鸭场的的不同栏舍有先后发病的现象,很像传染性疾病。
1.4发病时特点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沙壳蛋、畸形蛋和螺纹蛋大量增加,异常种蛋难恢复,不能用于孵化。
2临床症状2.1鸭群突然发病。
发病前多发生过应激反应。
2.2大群精神、采食量、粪便变化不大,死淘率略增加。
少数鸭群采食量下降。
2.3鸭群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
一般经7~10d产蛋率降至最低,下降幅度可达10%~40%,下降期间沙壳蛋和卵壳蛋增多;之后产蛋率逐渐恢复,恢复期间畸形蛋和螺纹蛋增多,经10~15d产蛋率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但畸形蛋、裂纹蛋、螺纹蛋、沙壳蛋的比例多达30%~60%,并且很难恢复。
正常种蛋的孵化率和受精率正常。
2.4发病鸭群经强制换羽后蛋壳质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可恢复正常。
3剖检变化死亡的鸭可见脾脏肿大,卵黄变形,出血,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和子宫部有豆腐渣样物。
4实验室检测国内多家知名科研单位和实验室参与了该病的检测和研究,抗体检测、病原检测、PCR检测结果如下:4.1抗体检测鸭群发病前和发病后2周,ND、H9、H5、H7、TMU、EDS、IB的抗体无明显变化,如表1。
疾病种类发病前后变化ND无H9无H5无H7无TMU无EDS无IB无表1不同疾病的抗体检测表樱桃谷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建议王群义,刘东,栾栋祖,刘红祥,刘丰波,杨庆鹏,孔宪好,高天佐(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山东青岛266032)中图分类号:S858.321.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18)02-0042-02收稿日期:2018-01-15通讯作者:王群义,男,兽医师,本科,从事禽病生物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E-mail:wangqunyi1977@。
蛋鸭增蛋慢的原因蛋鸭产蛋上不去的原因
最近很多养殖户都在说蛋鸭不好养,用了很多的方法鸭蛋产量就是上不去,引起的产蛋下降的原因只有两点:即生殖系统受到破坏和生殖系统发育不良,达龙蛋无忧刺激卵泡再生,明显提高产蛋率。
蛋鸭增蛋慢的原因:
1、蛋鸭过肥,体内脂肪太多,不利于产蛋。
2、饲料营养浓度偏低,营养水平跟不上,也会影响蛋鸭产蛋速度。
3、霉菌毒素中毒,导致蛋鸭体质下降,不利于产蛋。
4、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蛋鸭产蛋。
5、环境应激因素。
(温度、声响、陌生物等)对蛋鸭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
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成为养殖户们经常面临的问题,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
造成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料不合理:养殖户在饲料中往往会添加大量的蛋白质,但
是蛋鸭并不需要过多的蛋白质,这样反而会导致它们的卵巢功能下降。
2. 疫病传播:蛋鸭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特
别是感染了一些传染性疾病,会导致其产蛋量下降。
3. 环境因素:蛋鸭的繁殖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若环境湿度、
温度等不合适,也会导致其产蛋量下降。
面对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饲料:合理调配蛋鸭饲料,保证其营养平衡,避免过量
添加蛋白质。
2. 疫苗接种:定期为蛋鸭接种必要的疫苗,防止其感染传染性
疾病。
3. 环境控制:保证蛋鸭生活的环境温度、湿度等适宜,避免造
成其产蛋量下降。
4. 适时更换母鸭:对于老母鸭,应及时更换,以保证产蛋量的
稳定。
总之,要想预防和治疗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养殖户还应该加强对蛋鸭的管理和养
护,以避免产蛋量下降的发生。
2023年第06期放、管理疫情,严格控制好免疫注射方式、疫苗用量,确保可以获取最佳的免疫成效。
以禽流感为例,通过给肉鸡接种H SN亚型灭活疫苗。
初次接种0.3 m L,后期接种0.5m L。
采用胸腔内肌肉注射,注射完疫苗的鸡群发生禽流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鸡舍内的的相对湿度对舍内的空气影响较大,当气温太高时,舍内空气太干,易形成粉尘,特别是在厚垫层饲养,当气温太低时。
鸡舍内过于潮湿,易形成氨气、氢硫基及其他有害气体,也会造成鸡舍内污染。
调节温湿度时最好调节适当的气温配合垫料管理。
合理光照,可促使雏鸡正常采食,饮水和活动。
另外,要构建完善的健康消毒体系。
消毒工作必须充分全面,要进行经常地对鸡笼器具的周围进行清洁,定时灭蚊、灭鼠,并经常更换消毒池中的消毒液,严格控制人和动物擅自出入鸡舍,坚持给鸡消毒,保证全进全出,妥善处理好家禽排泄物等,确保饲料饮水无污染。
参考文献[1]李颖,张勇,李林,等.肉鸡的饲养管理[J].贵州畜牧兽医,2019(6):48-49.[2]杨红英,翟娟.饲养管理对防治鸡病的重要作用[J].今日畜牧兽医,2022(4):47+69.[3]王昌业.饲养管理对防治鸡病的重要性[J].兽医导刊,2020(3):44.[4]朱鹏宇,侯英伦.饲养管理对防治鸡病的重要作用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1(06):53.[5]谭宜.农村散养鸡病害防治与饲养管理[J].畜禽业,2021(9):26+28.种鸭产蛋下降是指产蛋数量以及产蛋质量下降,如产软壳蛋、薄壳蛋等。
如果鸭群在短时间内产蛋量迅速下降,大概率是由传染性因素引起的。
如果鸭群产蛋量有变化,但并非特别明显,则有可能是非传染性因素导致的。
1非传染性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种鸭生活周边环境中的因素,通常有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状况等。
(1)温度因素对种鸭的产蛋量以及品质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种鸭产蛋的最佳温度区间为14~23℃。
由于大多数鸭舍是油毛毡搭盖的,夏季缺少散热设施,易导致舍内温度骤升。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目前我国蛋鸭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饲养管理不规范,生产效率较低。
本文仅对蛋鸭生产中影响产蛋的若干因素作以概述,供广大养殖者借鉴。
一、品种因素兼用品种年产蛋150个左右,蛋用品种年产蛋在220~260个,经选育的品种300个以上。
因此,为获高产,要选择优良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等。
二、环境因素受惊吓的鸭,产蛋量会下降10%~20%,有时产软壳蛋。
因此,平日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安静,非饲养人员不要随意进入舍内,特别注意防止狗猫等动物窜入,以免鸭群受惊。
1、温度:温度可影响鸭的产蛋量、蛋重、蛋壳厚度和饲料利用率。
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20℃。
蛋鸭群的饲养密度一般为7只/平方米,公母比例为1∶50~1∶80。
2、光照:产蛋期光照的具体做法是:大约18平方米装1盏25瓦的灯泡(通常不使用60瓦以上灯泡或日光灯),平均每平方米1.3~1.5瓦,灯泡高度离地约2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相等,高度一致。
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
灯泡要经常擦拭,以防蒙上灰尘,影响亮度。
光照时间从17~19周龄开始逐渐延长,22周龄达到16~17小时,光照时间的延长要等时递加,即每天增加15~20分钟。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5~7天才能显示出来,故在产蛋期内不可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提高光照强度。
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只可逐渐延长,直至每昼夜16~17小时,不能缩短;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忽强忽暗,只许渐强。
三、季节因素1、春季气候转暖,日照增加,对产蛋极为有利。
此时饲料要充足,营养要全面,并且常备足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鸭的舍外活动,多接触阳光,根据天气情况决定鸭群下水时间;另外春季天气多变,应注意防寒保暖,搞好清洁卫生。
2、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早晚可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带鸭喷雾消毒。
调整日粮,适当降低能量水平,增加蛋白质、钙、磷、复合维生素含量,添加速补、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抗热应激药物;集中早晚凉爽时饲喂,中午要喂些块茎、瓜类等清凉饲料,适当喂些葱蒜刺激鸭的食欲,注意饲料新鲜度。
鸭产蛋降落的原因,蛋鸭产蛋降落怎么治?蛋鸭产蛋降落现象在养鸭场内时有产生,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即环境、饲养管理及疾病因素。
养户当发觉蛋鸭产蛋降落时,应先找到病因,然后及时进行对症医治,可得到改进。
鸭产蛋降落的原因1、环境方面①光照突然产生变化。
光照强度突然减弱、日常光照时间缩短,都会引发蛋鸭产蛋量突然降落,所以鸭舍内需要保持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的稳固性。
如果有必要缩短光照时间和减弱光照强度,需要每天渐渐地减少,让鸭群有个适应的进程。
②天气的突然变化。
大风、寒流及热浪的突然显现,蛋鸭的产蛋量都会突然降落。
冰冷气候时要做好应对寒流的准备工作,鸭舍温度要控制好,出入鸭舍要及时关门,窗户隔风成效要好,保证鸭舍不被寒风直接吹入。
2、饲养管理方面①饲喂方面。
蛋鸭喂料不足、喂料的配方存在问题、喂料的质量不过关,都会导致蛋鸭产蛋量突然降落,乃至不产蛋。
所以在对蛋鸭进行豢养时要针对阶段性使用不同的配方,更换饲料时要采取“7天过渡法”循序渐进更换饲料,产蛋期如没特别情形不建议更换饲料。
②免疫因素。
在对蛋鸭进行免疫接种时,如果采取的免疫方法不对,造成鸭群过度惊吓,也能引发产蛋量的突然降落。
所以,在给鸭群做免疫时,一定要注意采取**的免疫方法,将对鸭群造成的应激着落到**小。
3、疾病方面①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沾染病引发的产蛋率降落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症和鸭痘。
鸭群产蛋率每天降落2%以上,产蛋率连续着落。
②细菌性疾病。
鸭副嗜血杆菌病一样造成蛋鸭产蛋率降落10%~40%,曲折杆菌性肝炎病造成蛋鸭产蛋率降落20%~40%。
③寄生虫病。
主要是白冠病,气温20℃以上时发病严重。
蛋鸭产蛋率降落10%~40%不等,病XXX冠惨白,血液淡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鸭死亡率一样不超过2%~5%。
蛋鸭产蛋降落怎么治?①对突然产生产蛋量急剧降落的鸭群,及时采取产蛋降落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以避免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