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公开课 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35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壁虎借尾巴》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活动用书》中的第五单元第一节《小壁虎借尾巴》。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与分析,通过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有趣经历,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及它们的尾巴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同伴分享、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故事中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动物卡片、尾巴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壁虎,向幼儿借尾巴,引导幼儿关注尾巴。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特点。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PPT课件,教师讲述《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结合动物卡片,讲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动物的尾巴特点。
邀请幼儿举例说明其他动物的尾巴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指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尾巴。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6. 情景表演(10分钟)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点评表演,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壁虎借尾巴》2. 动物及尾巴特点:小猫(长尾巴)、小狗(短尾巴)、小鸟(羽毛尾巴)、小鱼(长带状尾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出一个自己喜欢动物的尾巴,并简单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小兔子的尾巴,它是短短的,像一个小绒球。
2023-11-05•课程介绍•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目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反思与总结01课程介绍《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动物们比作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揭示了动物尾巴的特殊作用,并向孩子们传递了动物尾巴的妙用。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配有生动的插图,适合低龄段学生阅读。
课程背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壁、虎”等12个生字,会写“父、母”等6个字。
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妙用,体会动物的趣味性。
03课程目标0201课程大纲巩固复习通过多种形式(如组词、造句等)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拓展创新让学生想象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尝试创编故事。
深入理解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并练习复述故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引出本课主题《小壁虎借尾巴》。
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初步认识生字。
02教学内容物种特点小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身体短小,背部呈灰绿色,有许多深色斑点。
生活习性小壁虎主要生活在墙壁、石缝、草地、树林等地方,善于爬行,夜间活动。
壁虎简介平衡功能小壁虎的尾巴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使它们能够在各种地形环境中灵活行动。
保护功能小壁虎的尾巴在被抓住时可以自动脱落,以逃避天敌的追捕,同时尾巴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脆弱部位。
壁虎的尾巴功能壁虎断尾自救原因小壁虎在遇到天敌时,为了保护自己,会自动切断尾巴以求逃脱。
再生功能小壁虎的尾巴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一段时间后,新的尾巴会重新长出来。
03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学习新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爬呀爬”、“游呀游”、“飞呀飞”等词语。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培养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