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卡尺校准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74.06 KB
- 文档页数:3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维修等领域。
为了确保通用卡尺的测量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前准备1. 校准设备准备:准备一台精确可靠的校准设备,如高精度千分尺或光学投影仪。
2. 校准标准物准备:准备一组已经校准过的标准物,其尺寸范围应涵盖通用卡尺的测量范围。
3. 工作环境准备:确保校准过程在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卡尺: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清洁卡尺的测量面和刻度线,确保无灰尘或污渍。
2. 零点校准:将卡尺的测量面与校准设备的测量面接触,并将卡尺的刻度线与校准设备的刻度线对齐。
确保卡尺的测量面与校准设备的测量面完全平行,并记录下卡尺的零点位置。
3. 测量校准:使用校准标准物对卡尺进行多个点的测量。
确保标准物与卡尺的测量面完全接触,并将卡尺的刻度线与标准物的尺寸对齐。
记录下每个点的测量结果,并与标准物的尺寸进行比较。
4. 校准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与标准物的尺寸比较,计算出卡尺的误差值。
根据误差值的大小,判断卡尺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理。
5. 调整或修理:如果卡尺的误差值超出了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理。
具体的调整或修理方法应根据卡尺的型号和制造商的要求进行。
四、校准注意事项1. 校准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卡尺造成损坏或变形。
2. 校准设备和标准物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灰尘或污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在测量时要确保卡尺的测量面与被测物完全接触,并尽量减少人为误差。
4. 校准结果应记录下来,包括每个点的测量结果、误差值以及调整或修理的情况,以便于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5. 定期进行校准,根据卡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校准。
五、校准报告校准完成后,应编制校准报告,包括卡尺的基本信息、校准日期、校准设备和标准物的信息、测量点的测量结果和误差值、调整或修理的情况等。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通用卡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通用卡尺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通用卡尺校准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前准备工作1. 确保校准环境符合要求:校准环境应保持干燥、温度稳定,并远离震动和电磁干扰。
2. 准备校准设备:包括标准卡尺、校准块、校准夹具、校准记录表等。
3. 检查通用卡尺:检查通用卡尺的外观是否完好,无划痕、变形和损坏等情况。
三、校准步骤1. 检查通用卡尺零位a. 将通用卡尺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b. 关闭卡尺的测量夹具,并确认游标是否对齐于刻度线的零位。
c. 如果游标未对齐于零位,使用调节螺丝进行微调,直至游标与零位对齐。
2. 校准通用卡尺的长度测量准确性a. 使用标准卡尺测量一段已知长度的标准杆,记录测量结果。
b. 使用通用卡尺测量同一段标准杆,并记录测量结果。
c. 比较通用卡尺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卡尺的测量结果,计算误差值。
d. 如果误差值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正负0.02mm),则通用卡尺长度测量准确。
3. 校准通用卡尺的深度测量准确性a. 使用标准卡尺测量一段已知深度的标准块,记录测量结果。
b. 使用通用卡尺测量同一段标准块,并记录测量结果。
c. 比较通用卡尺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卡尺的测量结果,计算误差值。
d. 如果误差值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正负0.05mm),则通用卡尺深度测量准确。
4. 校准通用卡尺的宽度测量准确性a. 使用标准卡尺测量一段已知宽度的标准块,记录测量结果。
b. 使用通用卡尺测量同一段标准块,并记录测量结果。
c. 比较通用卡尺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卡尺的测量结果,计算误差值。
d. 如果误差值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正负0.03mm),则通用卡尺宽度测量准确。
五、校准记录与报告1. 根据校准结果填写校准记录表,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环境等信息。
通用卡尺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通用卡尺作为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因其使用范围广泛、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子制造、质量检测等行业。
然而,在使用卡尺时,由于种种原因,例如长时间使用、环境因素、物理摩擦等,都可能导致卡尺的测量精度下降,这时就需要进行校准和保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用卡尺的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通用卡尺校准卡尺校准是指通过比较已知精度的标准方法或器具来确定卡尺的精度,并调整卡尺使其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通用卡尺的校准主要分为两种:零点校准和线性校准。
1. 零点校准通用卡尺的零点是指卡尺测量面到卡尺前端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卡尺测量面在没有测量对象时,应该与卡尺前端重合,此时零点为零。
然而,在使用卡尺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卡尺的零点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到卡尺的测量精度。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零点校准。
零点校准步骤如下:•准备校准工具:一般采用零点块或零点环作为校准工具。
•清洁卡尺:对卡尺进行清洗,确保测量面和卡尺前端的接触面干净。
•放置校准工具:将选定的校准工具放置在卡尺前端,使其与卡尺测量面相接触。
•调整卡尺:通过旋转卡尺末端的调零螺丝,使卡尺测量面恰好接触校准工具。
•重复测量:多次测量校准工具,确保卡尺测量面与校准工具之间的距离相等。
2. 线性校准线性校准是指通过比较卡尺测量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偏差,确定卡尺的线性误差,并调整卡尺使其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线性校准步骤如下:•准备标准工具:一般采用内径千分尺或外径千分尺作为标准工具。
•清洁卡尺:对卡尺进行清洗,确保测量面和卡尺前端的接触面干净。
•测量标准工具:使用标准工具测量需要进行校准的卡尺。
•记录测量数据: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包括测量值和标准值。
•计算偏差: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卡尺的线性误差。
•调整卡尺:通过旋转卡尺末端的调整螺丝,使卡尺达到预期的线性误差范围内。
•重复测量:多次测量标准工具,确保卡尺的线性误差已调整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通用卡尺校准方法1、目的为了保证卡尺测量值的准确性,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特别制定此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检测用的卡尺。
3、职责计量管理员负责通用卡尺的校准。
4、校准条件温度:20±5℃,湿度:≤80%5、校准前准备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设备置于计量室的平板或木桌上,量程300mm的要一个小时以上;量程500mm的要1.5小时以上。
6、校准步骤6.1外观卡尺表面镀层均匀,标尺标记清晰,表面清洁,不能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均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6.2各部分相互作用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显的卡尺要显示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应反应灵敏;紧固螺钉能起到紧固作用。
6.3各部分相对位置6.3.1游标尺刻线于主标尺刻线应平行,无目力可视的倾斜。
6.3.2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不大于0.30mm.6.3.3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视的间隙。
6.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用校准合格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测量。
测量结果符合下表为合格。
6.5测量面的平面度深度卡尺测量时先将尺框测量面置于1级平板上,移动尺身使其测量面与平板接触,紧固螺钉使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处于同一平面。
测量时,分别在卡尺外量爪测量面、深度卡尺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的公共面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位置上进行。
当所有校准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个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
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方位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两者中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
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6.6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偏差和平行度测量时合并两量爪,圆弧内量爪基本尺寸,首检一般为10mm或20mm,后续校准的基本尺寸允许为0.1的整倍数。
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的里端和外端分别测量,将测得值与基本尺寸之差中绝对值最大的作为测量结果偏差。
1.目的对通用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测量范围至300mm的卡尺3. 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卡尺专用量块 4. 环境条件室内温度(20±10)℃,湿度不超过80%5. 准备工作5.1检查外观,确定没有影响计量特性因素后再进行校准6. 计量器具编号组成形式:见《计量器具编号指导书》7. 校验步骤7.1测量面的平面度7.1.1 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用刀口形直尺7.1.2 校准时,在外量爪测量面位置上进行,其平面度以标准光隙比较确定出厂编号末四位号型别代号类别代号 种别代号7.1.3 光隙颜色:不透光<0.5μm;蓝光≈1μm;红色≈2μm;白色光>3μm 记录:结果:测量面的平面度μm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3μm7.2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7.2.1将1块尺寸为10mm的量块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7.2.2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7.2.3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量爪的上部和下部,记录误差(标准量块尺寸与实际测量数值之差)上下记录:结果: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μm(最大值减最小值)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应不大于0.01mm7.3 零值误差7.3.1 把卡尺归“0”位,游标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7.3.2 如果游标上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线对准,就是+0.01mm ,如果“尾”标记不是对准 主标尺的49条线,而是左边的1格,那就是-0.02mm7.3.3 记录:结果:零值误差μm“零”标记应不大于±0.005mm ,“尾”标记重合度应不大于±0.01mm 7.4 示值误差 7.4.1外量爪示值误差7.4.1.1用3级或5等量块校准,受检点的分布在主尺和游标均匀分布3点。
7.4.1.2 校准时,每个受检点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个位置上进行。
7.4.1.3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1. 背景介绍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定期对通用卡尺进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通用卡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校准设备和材料为了进行通用卡尺的校准,需要以下设备和材料:- 校准块:具有已知尺寸和精确度的金属块。
- 清洁布:用于清洁卡尺表面和校准块。
-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校准结果和日期。
3. 校准步骤以下是通用卡尺校准的详细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校准的干扰。
- 检查通用卡尺的表面是否干净,并使用清洁布擦拭干净。
步骤2:校准块选择- 根据通用卡尺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校准块。
- 校准块的尺寸应该比通用卡尺的测量范围略大。
步骤3:校准块准备- 使用清洁布将校准块擦拭干净,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 检查校准块的尺寸和精确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步骤4:校准操作- 将校准块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 轻轻将通用卡尺的测量刀片与校准块的表面接触,并确保刀片与校准块的表面完全接触。
- 通过调整卡尺的调节螺丝,使刀片与校准块的表面紧密接触,但不要过紧。
步骤5:校准结果记录- 使用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的日期和结果。
- 记录通用卡尺的测量范围和校准块的尺寸。
- 如果通用卡尺的测量结果与校准块的尺寸相符,则校准结果为合格。
如果不符,请进行调整或修理。
步骤6:校准频率- 根据通用卡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校准频率。
- 一般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记录和报告- 所有校准结果应记录在记录表格中,并保留在档案中。
- 如果通用卡尺的校准结果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调整或修理,并记录修复的日期和结果。
- 定期生成校准报告,包括校准日期、校准结果和修复记录。
5. 校准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建立校准质量控制程序。
-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校准质量审核,以评估校准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通用卡尺校准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设备和材料1. 校准块:包括标准块和校准块组合,用于校准卡尺的测量准确度。
2. 清洁布:用于清洁卡尺表面,确保测量时的准确度。
3.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日期等信息。
三、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准设备和材料齐全,并检查其完好性。
b. 清洁卡尺表面,确保无尘和污物。
2. 校准准备a. 根据校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块和校准块组合。
b. 将卡尺放置在水平平台上,确保其稳定。
3. 校准操作a. 将标准块放置在卡尺的两个测量面之间,确保块与卡尺表面紧密接触。
b. 用适当的力量将卡尺的测量面与标准块接触,确保测量面与标准块之间没有空隙。
c. 读取卡尺上的测量值,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d.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的标准块和校准块组合,以覆盖卡尺的所有测量范围。
4. 校准结果评估a. 将测量值与标准块的实际尺寸进行比较,计算出校准误差。
b. 根据校准误差的大小,评估卡尺的测量准确度。
c. 如果校准误差超出了规定的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维修。
5. 校准记录和报告a. 将校准结果和校准日期等信息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b. 编写校准报告,包括校准结果、校准误差和校准日期等信息。
c. 将校准报告保存在适当的文件夹中,以备将来参考和审核。
四、校准频率和依据通用卡尺的校准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校准依据可以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制造商的要求。
五、校准的注意事项1. 在校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校准时,应避免外界干扰和振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校准后,应及时清洁卡尺表面,并妥善保管校准设备和记录表格。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题目通用卡尺校准操作规程新订■修订□共 3页
文件编码SOP/EM-416-00 编制部门机修车间
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人力资源部生效日期2012年8 月10日
分发部门机修车间、生产部、质量部
通用卡尺校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通用卡尺校准操作规程的安全使用操作,延长通用卡尺校准操作规程使用寿命和准确性。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游标卡尺、电子卡心、带表卡尺的校准操作。
责任:计量主管、兼职计量员及相关人员。
内容:
1、校准条件:
1.1校准室内温度(20±5℃)。
1.2校准室内湿度不应超过80%RH。
2、校准项目和方法:
2.1外观检查。
采用目力观察。
2.1.1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
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
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的划痕,无目力
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
质量的其他缺陷。
MC
2.1.2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2.2各部分相互位置。
采用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2.2.1尺框沿尺身移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器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2.2.2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微调装置的空程应不超过1/2转。
2.3刀口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2.3.1刀口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将一块10mm 量块的长边夹持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在量爪测量面之间滑动而不脱落。
用测力为(6~7)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校正。
尺寸偏差以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偏差值应不大于+0.02mm。
2.4零值误差
2.4.1移动尺框,使游标卡尺量爪
两外测量面接触时,分别在尺框紧
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游标
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标
尺相应标记相互重合。
“尾”标记重合度为±0.01mm。
2.4.2带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时,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圆标尺的指针应位于正上方此时毫米读数部位至主标尺“零”标记的距离
不超过标记宽度,压线不超过标记宽度的1/2。
2.5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移动尺框,使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
重复测试10次并读数。
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带表卡尺不
超过分度值的1/2,数字显示器的卡尺不
超过0.01mm。
2.6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
在测量范围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h 内显示值变化不超过0.01mm。
2.7示值误差
分别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的状态下用量块进行校正,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
个受校正点,校正时每一受校正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
外端两位置校正,量块工作面的长边和卡尺测量面长
边应垂直,卡尺测量面和基准面与量块表面接触应能
正常滑动。
如图所示: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
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测量范围0~150mm允许误差0.02
mm ;测量范围大于150~200mm 允许误差为±0.03mm
;测量范围大于200~300mm 允许误差为±0.04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