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门诊医师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中医门诊医师的诊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医诊疗规范,制定的工作制度。
以下是一份中医门诊医师工作制度的范例,共计1000字左右:一、中医门诊医师应当具备的条件1. 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 具有中医专业学历或者经过中医专业知识培训;3. 具有相应的临床经验和诊疗能力;4. 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益。
二、中医门诊医师的职责1. 认真听取患者病情陈述,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2. 根据患者病情,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3.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原则和可能的风险;4. 开具处方,指导患者用药;5. 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6. 参加门诊部的各项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7. 定期总结和反思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三、中医门诊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1. 遵守中医诊疗规范,运用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 尊重患者意愿,充分沟通,确保患者知情同意;3. 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合理使用中药、中成药和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4. 注重患者隐私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5. 不在非工作时间擅自离岗,确保患者随时得到医疗帮助。
四、中医门诊医师的培训和考核1. 定期参加中医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 参与临床实践,积累临床经验;3. 参加学术交流,了解中医学术发展动态;4. 参加科室考核,评价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5. 接受继续教育,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五、中医门诊医师的值班制度1. 按照门诊部的安排,轮流值班,确保患者随时得到医疗帮助;2. 值班期间,严格遵守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3. 值班医师之间保持通讯畅通,确保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沟通;4. 值班结束后,及时向接班医师交代患者病情,确保无缝衔接。
六、中医门诊医师的急救处理1.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急救处理;2. 及时向上级医师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寻求支援;3. 配合其他医疗部门,共同救治患者;4. 记录急救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医师行为规范
1、对急诊病人认真做到首诊负责制,不推诿病人。
危重抢救病人要坚持先抢救,同时办理预交款,不准以未交款为由延误抢救。
2、对病人诊断和治疗,要认真、及时、准确,支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给假的原则。
3、廉洁行医,自觉抵制和纠正行为不正之风。
不以医谋私,不开人情方、人情假、假证明。
不“搭车”开药,拒收“红包”。
4、认真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上级医师既要指导业务传授技术,又抓医德,带作风,带思想,同级医师要紧密配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下级医师要尊重上级医师,虚心学习。
5、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扬学术民主,教学、科研不应损害病人健康利益,不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不嫉贤妒能。
6、严守医密,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应以任何方式泄露病人隐私,更不允许利用隐私要挟病人。
7、认真、及时、准确书写病案,不准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病案及各种原始资料。
8、在诊治过程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常规,积极预防差错事故,一旦发生要及时抢救,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不准隐瞒私自了结。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科实际,对我科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 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而,要有初步诊断。
鹏处方书写合格。
接诊医师应:、二②请上级医师诊治;翩③收住院。
用9法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小时内完成;首次 W ②潢者拒绝住院需履行 ・rJ曰二、用量、仰1妆、肾功1O、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范需 三、病房医i s m 8小时内出绷曙W 漏症前病入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记录切应 w换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染 1病㈡例主发〔舫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
中医师诊疗行为规范要求
1. 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中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包括中医药法、卫生法等,确保诊疗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2. 尊重患者权益:中医师需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自主决策权
和隐私权,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提供真实、全面的诊疗信息。
3. 确保诊断准确性:中医师在诊断疾病时应凭借专业知识和临
床经验,进行全面细致的病情分析和辨证施治,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4. 合理开展治疗:中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
体状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确保治疗效果与风险的平衡。
5. 注意安全风险控制:中医师在诊疗中应注意安全风险的控制,严格遵循消毒、无菌操作等要求,预防交叉感染和治疗过程中的意
外伤害。
6. 持续研究提升专业水平:中医师应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术
研讨等活动,不断研究并更新医疗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7. 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中医师应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不得
虐待、歧视患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和诊疗费用欺诈等不道德行为。
总之,中医师诊疗行为规范要求是保障患者权益、确保诊疗质
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中医师在开展诊疗工作时应切实遵守相关规定,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一、行为规范(一)文明行医规范1、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对待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满腔热情帮助病人排忧解难,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2、做病人知心朋友,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杜绝冷、硬、横、顶、吵现象。
4、仪表端正、举止有度,不准穿拖鞋、响底高跟鞋上班,在实施严格消毒的检查治疗中不准戴戒指,不准轻薄患者。
5、不泄露病人隐私。
6、对病人一视同仁,做到生人熟人、男女老少一个样。
(二)廉洁行医规范1、以白求恩为榜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以职谋私。
2、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从医行为,不准开单提成,收受红包、药品、回扣、促销费等。
3、严格遵守传统、转诊制度,不准在对外介绍病员时收取介绍费、转诊费、劳务费和回扣费等。
4、不准开搭车药。
5、严格按规定程序开具病情、病假证明,做到实事求是,不准开人情证明,徇私枉法。
6、在职医务人员对外行医必须严格遵守“三统一”的规定,严禁私自对外行医、开设私人诊所和从事第二职业。
(三)特殊检查规范1、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和有关病情资料,询问有关病情。
2、做好术前说明和检查前准备工作,对未做好检查前准备的病人,要指导其作好准备再行检查。
3、需预约时间的检查要详细交待病人的注意事项。
4、严格检查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和观察病人的变化和反应,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做好有关处理。
5、无菌操作检查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6、检查记录和报告做到记录及时,书写规范、结论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和弄虚作假。
7、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即对姓名、对编号、对项目、对部位、对结果,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8、不得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凡做B超,CT、核磁共振等新型高收费检查应先向患者说明并征得患者同意。
(四)病历书写规范1、病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字迹清楚,简明扼要,书写完整。
2、按病历书写格式、内容、项目准确记载。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师诊疗规范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改选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二)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三)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四)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国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五)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六)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七)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八)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九)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一)严格执行首府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二)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三)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四)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五)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六)辨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七)处方书写合格。
(八)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1.建议专科就诊;2.请上级医师诊治;3.收住入院。
(九)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1.收住入院2.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医师行为规范医师作为医疗行业中的重要一员,担负着保护公众健康和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责任。
为了维护医疗领域的专业形象和保障患者权益,医师需要遵守一系列行为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师行为规范的要求和相关内容,以确保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得到保障。
1. 专业知识和能力医师作为专业人士,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医师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持续学习:医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以跟上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独立决策:医师在治疗患者时应以病情为基础,独立决策并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遵守诊疗指南:医师要遵守国家和地区的诊疗指南,依据科学证据提供治疗建议和措施。
•合理用药: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患者权益和隐私保护患者的权益和隐私是医师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师应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尊重和保障。
以下是医师在患者权益和隐私保护方面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知情同意:医师在进行任何治疗前,应充分告知患者治疗目的、方法、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保护隐私:医师要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或披露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
•尊重意愿:医师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患者接受治疗或进行不必要的检查。
3. 诚实和透明医师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应以诚实和透明的态度对待患者和其他卫生健康从业人员。
以下是医师在诚实和透明方面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提供真实信息:医师应向患者提供真实准确的医疗信息,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疾病的状况和治疗效果。
•避免虚假宣传:医师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误导患者。
•尊重专业隐私:医师应当保守医疗信息和专业秘密,不得擅自泄露患者的隐私。
4. 团队合作和良好关系医师在医疗团队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其他卫生健康从业人员合作,提供协同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一、行为规范(一)文明行医规范1、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对待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满腔热情帮助病人排忧解难,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2、做病人知心朋友,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杜绝冷、硬、横、顶、吵现象。
4、仪表端正、举止有度,不准穿拖鞋、响底高跟鞋上班,在实施严格消毒的检查治疗中不准戴戒指,不准轻薄患者.5、不泄露病人隐私.6、对病人一视同仁,做到生人熟人、男女老少一个样.(二)廉洁行医规范1、以白求恩为榜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以职谋私。
2、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从医行为,不准开单提成,收受红包、药品、回扣、促销费等。
3、严格遵守传统、转诊制度,不准在对外介绍病员时收取介绍费、转诊费、劳务费和回扣费等.4、不准开搭车药。
5、严格按规定程序开具病情、病假证明,做到实事求是,不准开人情证明,徇私枉法。
6、在职医务人员对外行医必须严格遵守“三统一"的规定,严禁私自对外行医、开设私人诊所和从事第二职业。
(三)特殊检查规范1、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和有关病情资料,询问有关病情。
2、做好术前说明和检查前准备工作,对未做好检查前准备的病人,要指导其作好准备再行检查。
3、需预约时间的检查要详细交待病人的注意事项。
4、严格检查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和观察病人的变化和反应,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做好有关处理.5、无菌操作检查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6、检查记录和报告做到记录及时,书写规范、结论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和弄虚作假。
7、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即对姓名、对编号、对项目、对部位、对结果,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8、不得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凡做B超,CT、核磁共振等新型高收费检查应先向患者说明并征得患者同意。
(四)病历书写规范1、病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字迹清楚,简明扼要,书写完整.2、按病历书写格式、内容、项目准确记载。
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行为规范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行风建设,规范员工的医疗服务行为,现结合实际,特制定以下医疗服务行为规范。
1.医务人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切实做到文明行医、廉洁行医、规范行医。
2.医务人员要认真落实“三合理”(即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的诊疗常规,病史做到“三个符合”(即病程记录与病情相符合、医嘱与病历相符合、收费项目与医嘱相符合),认真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使病人“三明白”率达到100%(即明白诊断、明白治疗原则、明白医疗费用)。
3.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日午间和值班时饮酒。
严禁开具假病历、假处方、假证明等文书材料。
4.严禁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及其它馈赠;难以谢绝的,必须在24小时内上交院纪检、监察部门。
医院工作人员应拒绝他人提出的向有关医务人员转送钱物的请托。
5.医院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代收患者支付的外请专家的会诊费、手术费。
6.医务人员严禁推诿、拒收病人或私自介绍病人到院外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严禁私自外出会诊、手术等;虽经医院安排的外出会诊、手术,也不得违纪私自收取会诊费。
7.医院工作人员严禁收受药剂、器械、医用材料等生产、供应商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钱物。
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供应商索要赞助费、考察费、培训费、临床实验费等。
不准私自接受由供应商承担费用的旅游、参观、学习培训。
不准向其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8.医务人员严禁以任何理由向患者推销药剂、器械、医用材料。
9.医院工作人员严禁暗中为药品供应商统计处方。
凡违反以上医疗规范的医院工作人员,除将其不良行为记入本人医德医风档案,作为对其年度考核及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评定依据外,还将根据《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八不准”、市卫生系统“五项规定”以及医院管理中心《关于集中整治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构建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理:1.违反第2、3条规范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扣发绩效工资、院内下岗7~15天、待聘、年度考核不合格、警告等处理。
医师诊疗行为规范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医师诊疗规范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要求,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对如有发生医疗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切问、三诊合参,辨证施治,合理应用藏药,积极应用藏医特色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得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得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科实际,对我科各级医师得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得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得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得隐私,自觉维护病人得合法权利、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得发生,对已经发生得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得药品、消毒药剂与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与放射性药品、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得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 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就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与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与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①建议专科就诊;②请上级医师诊治;③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①收住院;②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师诊疗规范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改选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二)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三)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四)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国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五)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六)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七)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八)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九)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一)严格执行首府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二)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三)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四)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五)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六)辨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七)处方书写合格。
(八)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1.建议专科就诊;2.请上级医师诊治;3.收住入院。
(九)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1.收住入院2.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一、行为规范(一)文明行医规范1、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对待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满腔热情帮助病人排忧解难,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2、做病人知心朋友,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杜绝冷、硬、横、顶、吵现象。
4、仪表端正、举止有度,不准穿拖鞋、响底高跟鞋上班,在实施严格消毒的检查治疗中不准戴戒指,不准轻薄患者。
5、不泄露病人隐私。
6、对病人一视同仁,做到生人熟人、男女老少一个样。
(二)廉洁行医规范1、以白求恩为榜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以职谋私。
2、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从医行为,不准开单提成,收受红包、药品、回扣、促销费等。
3、严格遵守传统、转诊制度,不准在对外介绍病员时收取介绍费、转诊费、劳务费和回扣费等。
4、不准开搭车药。
5、严格按规定程序开具病情、病假证明,做到实事求是,不准开人情证明,徇私枉法.6、在职医务人员对外行医必须严格遵守“三统一”的规定,严禁私自对外行医、开设私人诊所和从事第二职业。
(三)特殊检查规范1、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和有关病情资料,询问有关病情。
2、做好术前说明和检查前准备工作,对未做好检查前准备的病人,要指导其作好准备再行检查。
3、需预约时间的检查要详细交待病人的注意事项。
4、严格检查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和观察病人的变化和反应,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做好有关处理。
5、无菌操作检查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6、检查记录和报告做到记录及时,书写规范、结论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和弄虚作假.7、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即对姓名、对编号、对项目、对部位、对结果,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8、不得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凡做B超,CT、核磁共振等新型高收费检查应先向患者说明并征得患者同意。
(四)病历书写规范1、病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字迹清楚,简明扼要,书写完整。
2、按病历书写格式、内容、项目准确记载。
中医医师治疗行为规范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中医治疗的中医医师,目的在于规范中医医师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
一、基本原则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中医学术规范,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2. 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
3. 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诊疗工作,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确保医疗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5. 与其他医务人员和部门协同工作,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
二、中医医师的基本职责1. 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和尊严。
2. 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规范治疗。
3.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管理好自己的诊疗行为,严格按照中医学术规范和诊疗要求开展治疗工作。
5. 保证诊疗过程中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明确告知患者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费用标准。
6. 尊重患者的意愿,不得强迫患者接受治疗。
三、中医医师的行为规范1. 尊重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违法违规或不道德的活动,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利。
2. 始终保持职业操守,不随意泄露患者的隐私,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患者个人信息。
3. 不得从事虚假广告或误导性宣传。
4. 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5. 对患者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有关信息。
6. 要求诊疗设备符合医疗器械监管规定,确保设备安全、有效,避免给患者带来风险。
7. 在处方药品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要求,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病历号、用药剂量等信息。
8. 积极践行中医药健康文化,不传播错误信息和谣言。
四、不当行为以下行为为中医医师的不当行为,应该予以避免:1. 不正确地诊断、治疗或延误治疗导致患者伤亡。
2. 利用医疗机会索贿、受贿。
3.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医学规范的行为。
五、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规范的中医医师,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进行处理,并可依据性质和情节轻重进行记过、留用、撤销执业证书等处理措施。
全州县中医医院行为规范体系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
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医院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坚持中医为主的医院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
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医院宗旨,体现中医药的行业要求,兼顾基本道德与道德理想的统一、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一、诊疗行为规范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
应明确在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用,遵守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
在中医(中西医)类别执业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望、闻、问、切”诊治病情,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言语仪表规范言语仪表规范,是医院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言语、举止、衣着服饰、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应做到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
三、同道相处规范同道相处规范是处理同道关系中所持态度、沟通方式、交往方法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体现中国传统所倡导的人格修养。
应做到:一体同道、互资相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逊礼让、顾全大局,调和致中、上善若水。
四、教学传承规范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老师应做到: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做到: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经验。
为确保中医行业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中医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本文将对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与规范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
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中医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中医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中医技术标准主要由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和发布,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案和操作规范等内容。
2. 管理标准中医行业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两个方面。
机构管理标准主要规定了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立条件和要求,包括医院建设、药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人员管理标准则规定了中医医生、中医护士和其他中医人员的资质要求、执业规范和继续教育要求等。
3. 服务标准中医行业的服务标准主要指的是中医医疗服务的规范和质量要求。
服务标准包括中医医疗服务的流程、操作规范、沟通技巧、病历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中医医疗服务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中医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二、中医行业的规范中医行业的规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1. 职业道德规范中医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中医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中医师的操守、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等。
中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中医行业的道德规范,保护患者的权益,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保守医疗秘密等。
2. 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中医行业对中医师的行为要求和规定。
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中医师的诊疗行为、医疗记录、处方开具和用药等方面的要求。
中医师应根据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按规范开具处方和使用药物。
三、中医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意义中医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中医行业的发展和健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中医行业标准与规范能够保证中医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医师诊疗行为规
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要求,结合我科实际,对我科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如下:
一、通用规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
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
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①建议专科就诊;
②请上级医师诊治;
③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①收住院;
②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三、病房医师诊疗行为规
㈠住院医师诊疗行为规
1、病人入院30分钟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完成;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不得缺项。
5、24小时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完善的诊疗计划,辨病辩证准确,理法方药合理。
7、对所管病人,每天必须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抢救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记录、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记录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
院感染病例发生。
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㈡主治医师诊疗行为规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时进行首次查房。
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容要求有:
①诊断及诊断依据;
②必要的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⑤对主病、主证、主方、主药施治情况进行讲解,体现指导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
论或院会诊。
7、按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和专科用药。
8、手术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
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㈢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诊疗行为规: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48小时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
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
②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
⑤讲解主病、主证、主方、主药的施治情况;
⑥中医辨病辨证及中医治疗;
未确诊病人应有:
①鉴别诊断;
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重病人应有:
①当前的主要问题;
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讨论或院会诊,必要时向医务科申请院外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
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