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会系统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6
东方网力视云社会视频资源汇聚平台介绍产品概述视云社会视频资源汇聚平台是一款基于互联网进行社会视频资源接入整合的产品。
它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在互联网复杂网络环境下二、三类点视频资源的多协议接入、稳定传输、存储及调阅问题。
从而全面实现设备利旧和视频数据的共享,降低政府单位、社会单位进行视频整合与应用的成本,丰富社会面价值信息的采集手段。
本产品包含视云社会视频资源接入系统(视频网关)、视云社会视频资源汇聚平台两个部分。
技术特色1、前端设备接入:多源数据,兼容接入•支持接入兼容的互联网摄像机设备,如爱耳目摄像机、萤石摄像机。
互联网摄像机设备可通过社会场所的Wi-Fi热点直接连接视云社会视频资源汇聚平台,进行视频的传输和存储;•社会视频资源接入系统当前已支持ONVIF、GB/T 28181标准协议以及海康、大华、宇视等123家主流安防厂商的326种私有协议、2167种型号的视频监控设备接入。
同时支持定制化对接服务,兼容设备协议持续积累。
2、视频云传输:秒级开流,低延时,流畅稳定•秒级开流:通过基于极速编码算法的自主传输协议,多链路视频同传,在客户端实现秒级打开播放器、低延迟传输的效果;•流畅稳定:通过云和端的紧密配合,以及灵活的追帧、丢帧和缓冲区参数设置,在各种网络环境下实现流畅稳定的观看体验;•海量并发:通过负载均衡、智能调度算法,轻松应对海量用户的观看并发,保障互联网场景下弱网、跨区域、跨运营商的网络传输质量;•数据安全:多种安全措施,传输全程基于动态令牌进行身份验证、并基于AES-128对称加密算法对每帧视频进行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3、视频云存储:海量混存,安全可靠•海量混存:基于云端大规模分布式存储服务器集群进行负载均衡、智能调度,满足海量设备并发存储需求;•稳定可靠:业界领先的极速编码存储方案,视频数据异地分布式存储,能够提供高等级的数据可靠性,保障视频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录像数据异地分散存储,并经过编码加密,未授权者无法访问存储数据、也无法还原原始录像;•成本节约:在保正可靠的前提下,云端最多仅存储1.5份原始数据大小的数据,相较于常见的三副本对象存储方式,大幅降低存储成本。
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区系统破解万亿智慧社区痛点自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打造智慧城市便在全国各地掀起浪潮。
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也逐步到位。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重点方向,推进100个城市试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特色智慧小镇不断涌现。
工信部曾表示,中国智慧城市市场估计将有4万亿元的规模。
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推广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占据“智慧城市”卡位的“智慧社区”也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机遇。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智慧社区最重要的标志体现在其功能和服务上,包括智慧安防、智能家居、物业管理以及社区服务等。
事实上,在打造智慧社区的过程中,各类新兴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据中国信通院近期发布的《2018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与实践研究报告》显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驱动模式成为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引擎。
凭借对智慧城市及智慧社区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东方网力开创性地推出了一套包含感知、数据管理和存储、应用技术在内的新型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第一批专注于大规模城市级视频联网、并持续在安防领域视频数据深度应用方面开拓创新的厂商,东方网力推出的智能安防社区系统在智慧社区的应用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是一套真正的大数据多元感知系统,整合了社区内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基础数据,及视频、人脸、车辆、门禁、消防等感知数据,以服务社区本身;第二,通过对感知数据的挖掘,同时面向公安部门、综治、社区居民等多个用户提供针对性应用服务;第三,针对警情事件、布防布控、消防告警等,通过移动端应用,形成推送、处置、协调、监督、反馈的业务流程闭环,实现警务流程再造。
东方网力推出的智能安防社区解决方案,是将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大数据等自研技术与社区场景应用完美结合的产品落地,在很好地解决了安防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的同时,实现1+ 1 > 2的融合价值。
产品概述
社会资源接入系统是面向复杂网络环境,无须改变网络架构,实现对社会单位的各类视频资源进行接入整合。
系统支持对社会视频资源进行接入、管理、推送,以及基础业务功能,如实时视频调阅、历史录像回放等。
系统既可以实现多种厂商协议及型号的设备接入,也可以实现第三方监控平台接入。
可通过国标GB/T28181与公安视频专网的共享平台进行对接。
本产品包含社会资源接入终端和社会资源接入管理服务器两个部分。
产品外观
社会资源接入终端
社会资源接入管理服务器
功能特色
1. 优秀的复杂网络适应能力
适应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支持社会监控视频内网至外网的网路通路自动建立,当社会单位网络地址发生变化时,社会资源接入终端自动识别并建立网络通路。
2. 强大的接入协议兼容能力
基于组件式设计,能够满足多种厂商协议及型号的前端设备接入。
支持123个设备品牌,326种协议及2000余种设备型号的前端接入。
3. 安全的视频数据传输能力
社会资源接入终端出厂自带唯一的序列号,通过全网唯一序列号+内网IP方式保障通道唯一性,排除了社会资源网络带来的复杂影响,保障视频数据安全传输。
同时支持对视频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增强可靠性。
技术参数
社会资源接入终端
社会资源接入管理服务器。
东方网力人像分析系统解析产品概述深网视界(东方网力控股公司,专注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落地应用)在深度学习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在安防行业具备成熟的技术、业务及市场储备。
公司以深度挖掘视频价值为使命。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人口流动和构成情况日益复杂,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人员安全防范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视频监控系统日益普及,但人工检索目标人员信息受限较多,难以准确、无疏漏地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如何能够智能、高效、快速的实现人员相关信息的采集、捕捉与处理是用户的当务之急。
为满足公共安全领域的人像识别应用需要,深网视界推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人像监控比对系统”。
提供海量视频结构化分析、人像实时抓拍布控、多端联动的报警处理推送、以及人员检索、比对、轨迹分析等功能。
有效的提升公共安全领域中特殊人群监控、恐怖分子布防、涉案人员的追踪能力,对社会治安管理、刑侦分析、反恐维稳起到积极的作用。
系统组成•动态布控•智能检索•人员轨迹•人脸比对•运维管理•统计分析•大库碰撞主要功能1、动态布控监控实时抓拍的人脸图片与布控库人员进行比对,产生实时报警信号,多端联动,通知警务人员迅速出警。
2、轨迹分析通过以图搜图或条件检索,在地图中刻画人员行动的时空轨迹,快速掌握嫌疑人方位,进行跟踪抓捕。
3、人脸检索提供多维检索方式,快速检索出目标人脸,辅助确认人员的真实身份。
4、人脸比对分析两张图片中人脸的相似度,辅助判断是否为同一人。
5、统计分析统计人员通行流量、报警数量,直观展示数据分布。
产品特色•海量视频实时结构化,将关键信息提取存储,可以在需要时快速对人员进行检索定位,极大提升了研判效率。
•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结合海量数据训练,有效克服了传统算法对于光照、角度、场景等适应性差、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
•支持人脸相关应用功能,包括人脸图片结构化,人脸检索比对等,为研判分析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有价值的信息。
•多端联动,包含PC端和移动端的应用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的应用场景,将多类资源和信息充分调动和连接起来。
东方网力超融合实景指挥系统分析产品概述超融合实景指挥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增强现实、智能分析、GIS、大数据与软件集成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的实景式、网格化立体防控系统,通过以城市重点区域的高点视频为载体,运用增强感知、异构数据汇聚、空间坐标测算、设备联动通信、标签交互封装、界面融合呈现等方法,打造出视频实景地图效果,实现在统一门户下完成城市多个网格、重点区域的防控指挥作战业务,在视频信息上可以实现高点掌握整体、低点查看细节,在数据信息上可以实现多源数据的聚合呈现、业务系统的集成调用,以直观、便捷的体验解决城市/区域的治安防控、反恐防恐、应急指挥、网格治理等多种应用场景下信息融合与协同问题。
技术特色功能特性视频实景地图系统以高点大视野、大场景的视频画面为载体,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高点覆盖范围内的道路、建筑、重点目标、监控资源、警力资源等以标签的方式叠加在视频上,标签可搜索、可定位、并具有分层分类的属性,整体形成视频实景地图。
∙立体监控系统通过高点俯瞰地面,掌握监控区域整体治安情况,通过标签联动技术可联动低点视频、人脸卡口、车辆卡口等,能在高点全局画面中以画中画方式查看各类低点防控资源,高低两级协同,形成由高到低、由内到外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智能化预警系统能将人脸卡口、车辆卡口、周界防范等产生的报警信息进行接入,在高点画面中进行实时展示,并能联动报警点周边的高、低点摄像机转到报警点位置查看现场,可以非常方便、智能化的对报警事件进行响应,减轻监控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景警力调度系统颠覆传统二维地图的警力调度模式,通过与4G执法仪、4G图传车、350M等进行对接,将GPS坐标转换为视频坐标,能在视频画面中实时显示警力、警车的当前位置,方便指挥人员非常直观的进行警力调度。
∙自动POI标签系统通过POI下载导入工具,能下载互联网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公安网PGIS地图上的POI兴趣点信息,并能将下载的POI信息进行导入,在高点画面中自动生成POI 兴趣点的标签,丰富高点画面中的标签展示信息。
智能安防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安防系统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智能安防系统通过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智能门锁等多种设备的联动,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居家和办公环境。
本文将对智能安防系统的功能和优势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智能安防系统的功能智能安防系统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具备以下主要功能:1. 视频监控:智能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室内外的情况,通过高清图像和远程可视化,让用户随时随地了解家居或办公场所的安全状况。
2. 入侵报警: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门窗磁铁等设备,能及时探测到室内外的异常活动并触发警报,有效预防盗窃和破坏。
3. 防火安全:智能烟雾报警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能够实时检测烟雾和可燃气体浓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报警并联动灭火设备。
4. 门禁管理:通过刷卡、指纹或人脸识别等技术,智能门锁可以实现对出入人员的精准管理和控制,提升门禁安全性。
5.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远程控制设备,如查看监控画面、打开、关闭门窗等,实现智能化的远程操作。
二、智能安防系统的优势智能安防系统相比传统安防系统,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 实时监控:智能安防系统通过高清视频监控,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家居或办公场所的安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智能报警: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识别异常活动并自动触发警报,有效避免了误报或漏报的情况。
3. 远程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远程控制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远程监控和操作,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实用。
4. 自动化联动:智能安防系统支持设备之间的联动,比如烟雾报警器触发时,可以自动关闭空调和电路,避免火灾蔓延。
5. 数据分析: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算法挖掘出潜在安全隐患,提供更准确的安全预警。
三、智能安防系统的未来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安防系统将迎来更多创新和升级:1.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智能安防系统将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入人员的身份,有效提升门禁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东方网力点亮雪亮工程智慧之眼打造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是一项群众性的民安工程、民心工程,,它既是“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天网工程、平安城市等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的巩固和延伸,是在原有视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创新应用,是公安专业化联网平台的重要补充延伸,有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治理格局。
在“2018年第九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东方网力推出的“PVG+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备受瞩目。
该方案以大数据模型实现了“点面结合、疏密有据、全域覆盖、局部封锁”的立体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同时以星环结合的模型实现了“纵向树状多级级联,横向星状跨域共享,视频优选最佳路由,精细权限管理控制”的全连接视频联网能力,可谓是“雪亮工程”的量身定制之作。
具体而言,“PVG+物联网平台”,独具六大特色,包括多源接入、联网共享、精细管理、全面运维、可靠存储、多重安全。
在多源接入方面,平台可同时接入多种设备,如视频监控设备、车辆及人脸卡口抓拍设备、以及多品牌的结构化服务器设备等。
如此强大的兼容接入能力是基于东方网力特有的POSA架构。
POSA架构除了通过中间件技术降低了设备接入的时间,还通过组件隔离技术保证了系统接入的稳定性。
在联网共享方面,平台支持多种联网模型级联,具备树状、星状、共享、国标等多种联网模型能力,可通过多级级联,灵活构建百万至千万规模的系统。
此外,平台支持视频路由表的能力,在系统多级级联构成全连接状态时,可通过路由表自动计算最优路径,缩短了设备开流的响应时间。
平台支持针对各级用户的资源权限、功能权限和操作权限进行精细划分,用户操作全程可追溯,满足各种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基于“视频屏蔽”和“用户管控”的特色功能,当进行重大安保活动时,高级指挥员可以根据勤务任务的需要,对非勤务保卫人员进行视频屏蔽。
同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对非辖区内的用户进行管控,防止事件扩散或泄露。
此外,平台支持全面的资产管理及设备运维;支持地图巡检,一键快速运维特色;支持一机一档运维能力。
五家主流视频监控平台介绍与对比分析2014-08-25 14:34:15来源:ITS智能交通杂志7月刊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视频监控平台--五家主流视频监控平台介绍与对比分析文/本刊编辑部视频监控一直都是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通过安装在主要道路、公交站场的摄像机,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到现场的情况,对历史录像下载回放以还原事件的真实经过,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指挥调度。
因此,视频监控对保障交通通行、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视频监控的实时性和可溯性难以替代,在智能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中,视频监控是高速公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实际的运营中,传统的视频监控软件平台已难以跟上智能交通快速的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多个视频监控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数据孤立,难以充分发挥设备和系统的最大效用。
2、平台缺乏伸缩性,无法应对前端监控点的快速扩容。
3、平台缺乏开放性,平台之间无法级联,无法兼容不同品牌的前端设备。
对一些新接入的设备(如车载视频)需重新开发。
4、平台多为通用版的产品,没有在智能交通的大框架下规划和设计,无法成为新建的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员。
由于先天的局限性,原有的视频监控平台只能由原厂家修修补补,勉强应对新业务的需求。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维系系统的稳定性,开发了一些所谓的性能检测系统等,这些系统又额外地增加了原系统的负荷,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周而复始,恶性循坏,最终导致整个系统轰然倒塌,业务停止,混乱不堪。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用开放性、前瞻性的设计理念指导平台的规划,用高伸缩性、高兼容性、高可靠性的架构构建平台的基础,用动态的、切入性的技术手段完成各种业务系统、业务模块的接入。
在现有的系统崩溃之前,选择这样的一个平台势在必行。
目前市场上的视频监控平台的现状如何,不同的厂家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步一步深入了解。
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区系统介绍
所谓智慧城市,是无数个智慧功能的系统性整合。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因此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理想的试点,也是对智慧城市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实施。
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智慧安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社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是全社区安全的守护者,以公共安全为核心的智慧社区将是新型安防成长的土壤。
针对社区的应用场景,东方网力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应用趋势的前瞻性思考,开创性地推出了一套包含感知、数据管理和存储、应用技术在内的智能安防社区系统。
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区系统主要面向市、区和派出所三级公安用户,实现辖区内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安防设施等基础数据采集和汇聚,整合社区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微卡口系统、消防系统等多类系统的动态感知数据,围绕“人”、“房”、“车”、“警情事件”等要素实现小区实有人口管理、关注人员管控、人车轨迹研判、异常告警处置、潜在风险预控等公安业务应用。
该系统不仅是一套真正的大数据多元感知系统,更是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同时能够满足公安、综治、社区等多
方应用需求。
并且,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区解决方案已在上海试点成功并得到推广。
东方网力一直专注于安防领域,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针对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具有针对性的软硬一体化产品,在“N科技AI城市用创新科技推动全球AI城市的涌现与发展”使命的指引下,不断前进。
功能介绍东方网力城市机器人及机器人管理系统RMS可提供自主巡逻、安全预防、事中处置、交互服务四大核心功能,可广泛运用于机场、高铁、社区、地铁、商场、酒店大堂、政务中心、场馆外坪等多种场合。
自主行走1.定位:采用码盘、IMU、激光雷达及视觉传感器融合实时定位,可选配UWB定位;2.线路:设定巡逻点后,机器人能自主规划路径;3.避障:多传感器融合对周边范围内障碍物进行智能识别并自主避让;4.行走速度:0km/h-18km/h;5.控制:支持远程遥控控制。
自主充电1. 充电桩:每台机器人至少配备一个充电桩;2. 续航:满电状况下使用时间不小于8小时;3. 充电:机器人电量不足能够自主寻找到充电桩位置并进行自主充电。
视频监控1.监控:机器人配备四路高清摄像头,实现360°无死角监控,并支持视频实时监控回传。
在后台管理系统(平板/手机,PC)能实时查阅任意机器人监控视频;并支持多人同时访问同一机器人视频;2.存储:机器人本体支持视频监控存储及回放;3.前端摄像头:可根据不同场景要求选配。
报警机器人运行中支持在外部干预后机器人本体进行声光报警。
人脸识别根据特定的场所内如机场大厅或者是地铁站厅内,对移动的人员进行抓拍并且和公安局人脸库进行比对。
环境监测机器人可搭载温度、湿度、烟雾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其运行环境中的环境信息,并上报至机器人管理平台实时预警。
远程对讲支持机器人端到管理平台端远程对讲,支持平台端主动控制实现远程音频喊话。
智能检测机器人可实时检测视频图像中人像、行人、动态目标、车辆等既定目标,通过网络实时将检测目标上传至机器人管理平台。
主要硬件功能及性能指标美警1号巡逻速度:5km/h最大速度:18km/h电池规格:三星三元锂电池组48V30Ah续航时间:>8小时, 充电时间<3h显示终端:无主要传感器:1.防跌落传感器:红外检测,悬崖检测;2.防碰撞传感器:气压碰撞检测;3.超声波传感器:探测距离1.5m,障碍检测;4.激光雷达:Sick LMS111,检测距离20m,定位及障碍检测;5.IMU:融合定位;依赖网络:4G/Wifi行走模式:自动/遥控适用工作环境:各类地面(如:地砖、水泥、柏油路面等)越障高度:50mm;防水等级:IP44充电桩参数:尺寸:320x135x420(长宽高/mm)供电电压:220V充电电流:10A功率:600W防水等级:IP44APV3巡逻速度:5km/h最大速度:18km/h电池规格:三星三元锂电池组48V30Ah续航时间:>8小时, 充电时间<3h显示终端:无主要传感器:1.防跌落传感器:红外检测,悬崖检测;2.防碰撞传感器:气压碰撞检测;3.超声波传感器:探测距离1.5m,障碍检测;4.激光雷达:Sick LMS111,检测距离20m,定位及障碍检测;5.IMU:融合定位;依赖网络:4G/Wifi行走模式:自动/遥控适用工作环境:各类地面(如:地砖、水泥、柏油路面等)越障高度:50mm;防水等级:IP44充电桩参数:尺寸:320x135x420(长宽高/mm)供电电压:220V充电电流:10A功率:600W防水等级:IP44。
东方网力智能系列介绍WDI-IPC-6B2名称:200万智慧人脸抓拍筒机传感器类型:1/2.8英寸CMOS传感器有效像素:1920×1080电子快门:1秒至1/20,000秒最低照度:0.002Lux(彩色模式);0.0002Lux(黑白模式) 宽动态:120dB聚焦功能:支持音频输入: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音频输出: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音频压缩标准: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视频压缩标准:H.264/H.265/MJPEG视频频率:25fps(1920*1080,1280*720,1920*1080);报警输入:——报警输出:——存储功能:支持Micro SD/SDHC/SDXC卡(128G)智能功能:智能人脸检测;人脸图片抓拍,背景图可配置;最优效果人脸输出;支持WIFI人脸检测:支持网络接口:内置RJ45 网口,支持10M/100M 网络数据接入标准:ONVIF;GB/T28181;CGI;PSIA供电:DC12V±20%(特殊型号支持POE)功耗:≤7W工作温度:-40℃~+70℃尺寸:267mm×117mm×117mmWDI-IPC-7B2名称:200万智慧人脸抓拍一体机传感器类型:1/1.8英寸,Progressive Scan CMOS传感器有效像素:1920×1080电子快门:1秒至1/20,000秒最低照度:0.001Lux(彩色模式);0.0001Lux(黑白模式)宽动态:120dB聚焦功能:支持音频输入: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音频输出: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音频压缩标准: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视频压缩标准:H.264/H.265/MJPEG视频频率:25fps(1920*1080,1280*960,1280*720);报警输入:1路报警输出:1路,光耦存储功能:支持Micro SD/SDHC/SDXC卡(128G)智能功能:智能人脸检测;人脸图片抓拍,背景图可配置;最优效果人脸输出人脸检测:支持网络接口:内置RJ45 网口,支持10M/100M 网络数据接入标准:ONVIF;GB/T28181;CGI;PSIA供电:DC12V±20%(特殊型号支持POE)功耗:≤7W工作温度:-40℃~+70℃尺寸:326mm×141mm×116mmWDI-ITC-6FH2名称:200万智慧交通微卡口一体机传感器类型:1/1.8英寸,Progressive Scan CMOS传感器有效像素:1920×1080电子快门:1秒至1/20,000秒最低照度:0.002Lux/F1.2(彩色模式);0.0002Lux/F1.2(黑白模式)宽动态:120dB聚焦功能:支持音频输入: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音频输出: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音频压缩标准:主板预留接口(标配无音频)视频压缩标准:H.264/MJPEG视频频率:25fps(1920*1080,1280*960,1280*720);报警输入:2路,两路光耦报警输出:2路,1路光耦,1路继电器存储功能:支持TF卡(128G,选配),支持断网续传智能功能:视频检测触发车辆属性识别支持车牌号、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车辆类型等属性识别;车辆行为分析支持逆行、压线、变道、违停等行为分析;卡口业务功能人脸检测:——网络接口:内置RJ45 网口,支持10M/100M 网络数据接入标准:ONVIF;GB/T28181;CGI;PSIA供电:AC90~AC265功耗:不含适配器,<12W、<-19(-L型号)工作温度:-40℃~+60℃尺寸:540mm×174.2mm×143mmWDI-IPC-8M2-C06名称:天眼快抓网络摄像机传感器类型:广角摄像机:1/2.8英寸Progressive Scan CMOS;远景摄像机:1/2.8英寸Progressive Scan CMOS传感器有效像素:1920×1080电子快门:1/25秒至1/30000秒最低照度:彩色:0.01 Lux @(F1.2,AGC ON);黑白:0.001 Lux @(F1.2,AGC ON);0 Lux with IR宽动态:120dB聚焦功能:支持音频输入:1路音频输出:1路音频压缩标准:G711ulaw, G711alaw, PCM,G726视频压缩标准:H.265/H.264/MJPEG视频频率:25fps (1920×1080,1280×960,1280×720,640X480)报警输入:1路报警输出:2路存储功能:支持Micro SD/SDHC/SDXC卡(128G)断网本地存储及断网续传智能功能:支持人脸,人体抓拍,支持多边形绘制人脸检测:支持网络接口:1*RJ45,1000Base-T/1000Base-TX接入标准:GB/T 28181-2016, ONVIF(PROFILE S,PROFILE G)供电:支持DC24V,DC12V,AC12V多种电源适配功耗:≤ 40W工作温度:-30℃~+60℃尺寸:240mm×188mm×138mm。
东方网力参与制定的公安行业标准有哪些?公安行业标准(代号为G A)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安防标委会,代号为SAC/TC100)提出并归口,东方网力参与起草并已发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如下:GA/T 1154《视频图像分析仪》东方网力参与GA/T 1154《视频图像分析仪》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3部分:视频图像检索技术要求的编制。
第1部分规定了视频图像分析仪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产品代码和编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适用于视频图像分析仪的研发、生产、检验。
第3部分规定了视频图像分析仪有关视频图像检索功能和性能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总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同时,该部分具体细化GA/T 1154.1中视频图像检索内容,适用于具备视频图像检索功能的视频图像分析仪的研发、生产、检验和应用。
GA/T 1216-2015《安全防范监控网络视音频编解码设备》东方网力参与GA/T 1216-2015《安全防范监控网络视音频编解码设备》的编制。
该行业标准中规定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中使用的网络视音频编、解码设备的分类、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适用于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中具有网络视音频编、解码功能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GA-T 1399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东方网力参与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的编制。
第1部分规定了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的系统组成、系统功能等技术要求。
适用于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的规划设计、软件开发、检测和验收。
第2部分对公安视频分析系统中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的应用流程与功能组成、功能、性能、视频图像内容分析数据描述等技术做出明确要求。
GA-T 1400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东方网力参与GA-T 1400《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和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的编制。
产品概述
产品由前端摄像机、发射接收设备、地面站及智能分析终端设备组成,利用微波和4G的传输方式对移动视频、视频监控图像进行无线接收与转发,实现快速部署、嫌疑目标的智能布控。
功能简介
灵活布控
前端摄像机具有多种型号样式,可实现灵活布控,采集高清视音频信号。
视频传输
提供微波、4G传输的方式,可稳定、高效率将视音频数据回传。
视频接收
内置无线接收一体机设备装置,可实现同时接收传输有线图像和声音信号视频数据并行预览和录像等操作。
人脸布控
支持视频中出现的人脸照片与布控人脸实时比对,产生报警提示。
车辆布控
支持视频中出现的车辆与布控车辆实时比对,产生报警提示。
场景布控
支持布控区域内设置任意布控形状,自动检测人、车或其他物体的运动目标并实时显示。
产品特点
隐蔽
前端摄像机体积小,隐蔽性强,适用于临时布控和监视密拍等多种应用场景。
便携
产品采用便携工具箱设计,机箱内置多种高度集成专业设备,部署简单方便。
抗干扰性强
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图传技术,带宽大、功率合理调节,能够避免各种因素干扰。
智能化布控
配备后端智能分析系统,实现智能人、车及场景的布控,减轻人力负担。
典型案例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视频侦查项目
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移动视频指挥项目。
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会系统介绍
产品概述
智能安防社区系统,主要面向市、区两级公安用户,实现辖区内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安防设施等基础数据采集和汇聚,整合社区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人脸系统、微卡口系统、消防系统等多类系统的动态感知数据,围绕打、防、管、控业务实现小区登记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员管理、人车轨迹研判、异常告警分析等公安业务应用。
技术特色
∙拉通多个网络
系统通过网闸和安全交换设备,拉通小区局域网、互联网、政务外网、公安图像网和公安信息网中相关数据。
∙数据汇聚共享
系统以视频和数据接入网关汇聚社区感知数据,并向公安图像网和政务外网推送共享。
在图像网和政务外网,数据接入服务汇聚公安和政府数据资源,并进行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应用。
∙深度数据挖掘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社区内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通过图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把数据分类、聚类、关联、预测。
实现对隐藏在数据中难以被发现的内在规则进行梳理,并从中提取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
∙告警处置闭环
感知告警信息、智能分析告警等,根据不同处置策略由派出所、社区综治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形成业务应用闭环。
功能特性
∙智慧社区
展示目前系统建设的整体情况,包括“一标六实”数据总量、在线的实有治安力量,及感知数据总量、增量等统计并在地图上进行相应展示;可对单个小区进行查询、定位及进入对应小区的“一标六实”详情页。
∙一标六实
通过统一的标准地址库,在地图上展示小区内对应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安防设施、实有治安力量的位置和信息;当发生实有事件时,在地图上对应位置进行实时告警展示;通过人脸、过车、开门、消防、视频等多种感知源,获取实时数据并进行动态展示。
∙实有人口
根据男女比例、户籍比例、年龄分布、人员标签等维度的统计方式,通过各类可视化图表展现小区内实有人口情况,并支持通过条件筛选的方式查询小区内人员,查看其“一人一档”。
实有房屋
将小区内的楼栋分层分户进行立体展现,包括每户的房屋属性(自住、出租、闲置),及每一户中是否有特定标签(如,老年人)人员,并可以进一步查看某一户的“一屋一档”。
∙实有单位
查看小区内及周边实有单位的详情,包括单位名称、照片、地址,并可进一步查看每个单位的从业人员详情,实有单位支持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展现。
∙一人一档
“一人一档”包含人员照片、基本信息、标签信息,及与此人关联的房屋、车辆、人脸抓拍、开门记录、告警事件等,“一人一档”有效协助社区民警对于小区人员各类信息的全面掌控及动态跟踪。
∙一屋一档
“一屋一档”,展示某一户的综合信息,包含该户所住的所有人员列表、每人与户主的关系、该户每月的水电煤用量、该户的车辆信息等。
∙轨迹刻画
通过输入一张人脸照片、动态感知数据、车牌号码,查询其在指定时间段内的通行记录,在地图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展示,精准的刻画对象的活动轨迹。